|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7 1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在延伸》
??
??阳光涌动,远处尘土飞扬
??村口,老榆树下
??那个最疼我的人,佝偻着身躯,眯起双眼
??树皮一样的手,遮住夕阳的最后一缕
??眼里的溪水,逐渐变得浑浊
??
??泪水,蒸发成白雾
??打湿了天空的脸,潜伏的阳光
??站在山口,黑夜降临
??有雾,我看不清母亲脸上的痛苦
??
??土路,汽车蜗牛般
??母亲目送我,遁入远方的烟尘
??月亮拧灭最后一缕,夜色中
??看不清母亲的一双泪眼,贴紧玻璃窗
??汽笛,正滑过,山路崎岖
发一组朋友点评《路,在延伸》
【东流到海点评】父母的衰老,总是做子女的心中永远的痛和无奈。这首诗第一节就形象地传达了这种感情。创意点在于“眼里的溪水,逐渐变得浑浊”。这是替母亲感受,也是儿女自己的感受。因为这种痛和无奈是共同的,这一句使这种共同得到了很好的交融。这首诗写得很细腻,很传神,第二节着重体现了这个特点。从第一节人物的形象描写,写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母亲送儿女的时间可比较长啊,从阳光中到黑夜里,如果是“山路崎岖”,那么这母亲和儿女的“泪水,蒸发成白雾/打湿了天空的脸”,就变得实在而有感染力了。第三节的收尾中规中矩,把整首诗结构完成并留下余音。不足点是一些词语的选择和使用,还需调整和润饰,比如“有雾,我看不清母亲痛苦的脸”,我想看不清脸还不如说看不清痛苦,如果是“有雾,我看不清母亲脸上的痛苦”,我想可以表达出儿女眼里看不出,心里却已经看出母亲的痛苦,那一层意思。“汽笛”,老想到轮船和火车了,汽车好象要换个词。“月亮拧灭最后一缕,夜色”,这句总感觉有点费力。“月亮拧灭了最后一缕,夜色中”,也许这样舒服点。当然这是个见。
【苏画简评】这首诗我流着泪读完的,诗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是否能打动读者,作者做到了。充盈的张力,生动的语言,巧妙的细笔,泼墨的浓情,每一个字都无不让人感动。“村口,老榆树下\那个最疼我的人,佝偻着身躯,眯起双眼\树皮一样的手,遮住夕阳的最后一缕\眼里的溪水,逐渐变得浑浊”最是揪人心痛处。
【荆无涯点评】觅雪嫦晴这首《路,在延伸》之所以让我喜欢,源于那质朴的母爱。无疑,母爱总是值得诗人去讴歌的。
“阳光涌动,远处尘土飞扬/村口,老榆树下”,阳光下的尘土,村口的老榆树,勾画出一个熟悉又亲切的诗意场景。而在这个场景中有诗者最爱的人,她正“佝偻着身躯,眯起双眼”搭手远望离别的儿女。这样的场面怎能不让人动情?“眼里的溪水,逐渐变得浑浊”,这条溪水连着的不就是母女之间的真情吗?正是情绪的涌动,让泪水朦胧了诗者的视线,于是母亲在黄昏的雾岚中渐渐远了(我看不清母亲痛苦的脸)。虽然天黑了,母亲也逐渐遥远了,但视线的模糊又怎能隔断诗者对母亲的眷念?“月亮拧灭最后一缕,夜色/看不清母亲的一双泪眼”,在诗歌的结尾,诗者第三次强调自己看不清母亲的泪眼了,这种情绪的渲染更加深了诗者对母亲的眷念与热爱,同时,反过来也反衬了那母亲在诗者心目中的重要形象。这种反复吟咏的手法看似不经意,却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汽笛声是从哪个渡口响起?母亲还站在那里望着早已“遁入远方的烟尘”的“我”吗?诗者不由得把脸贴近窗玻璃,回头看到的是“山路崎岖”,这山路是否暗示着母亲艰辛的步伐呢?这山路的那一头延伸的不就是“我”的母亲吗?读到最后,我也有了要回头望望那山路的想法。想来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感染力吧。
整首诗歌以母爱为主线,以爱母亲为隐线,淡淡的忧郁伴随着山路崎岖,却延伸向前;随着场景的巧妙转换,作者的思绪好象暗流涌动,久久不止。谢谢觅雪嫦晴给我们带来诗意的享受。
【雾都玫瑰简评】“阳光涌动,远处尘土飞扬”,诗歌借老人的泪眼开门见山,巧妙地将延伸的路隐于“尘土”中。“佝偻着身躯,眯起双眼/树皮一样的手”寥寥十五字,细致描写出主人公的形象特写。以及“泪水,蒸发成白雾/打湿了天空的脸”,象这样用生动的诗歌语言勾画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无不彰显出作者娴熟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些写作技巧很值得我学习。
“月亮拧灭最后一缕,夜色/看不清母亲的一双泪眼,贴紧玻璃窗/汽笛,正滑过,山路崎岖”这首诗歌将“我”与母爱的主线贯穿始终。起句的“隐路”与最后一句的“山路崎岖”首尾呼应。起了很好的点题作用。
金文轩评语:
觅雪嫦晴的诗歌感觉这个感情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始开于阳光,收情于山路。真情与朴质书写在文字中,温暖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行走,淡淡忧郁缓缓而出,主题在送别时彰显,场景处理巧妙,整诗以母爱为主线,生动得体的语言让诗歌产生一种特别的磁性。思绪涌动间富有张力,让无形的思绪于有形中展露,节奏舒缓有度;对生的感悟,对情的眷恋,对灵魂抽丝剥茧式的回味与审视,使我们不得不正式起来,不得不和她的诗歌再一次紧紧的融合,让我们在阅读时,很容易走进诗歌优美的情境中。稍感不足的是,个别地方的用语值得商榷。——金文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