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61|回复: 16

一首诗引发的争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6 16: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麦 于 2012-2-16 17:12 编辑

附原诗: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文/阿麦


我不言语。
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
马驹吮吸着乳汁……

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

我想起了母亲,那个微笑的小女人
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和她一起啃过树皮的大哥去了
五姐也走了。

她给毛主席绣过像,很慈祥!
生产队长表扬过她!

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

我不言语。
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
马驹吮吸着乳汁……

据野史记载,那一代人生产的粮食,
都给苏联抵债了。

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
而不是祖国!

2012.1.12

阿麦:本来一件作品完成后,就不属于作者。看到不同的见解,我委实高兴,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我贴上朋友的不同评论,一起留存:

虔谦:这首诗用心读下来,一直非常杰出,直到最后那两段。想想吧,为什么?
阿麦的诗,内涵是饱满的,情感是真挚赤诚的。从心到诗之间,看不到“再创作”的痕迹。虽然如此,阿麦的诗句仍然显示出诗歌特有的抑扬、韵力和流畅。阿麦的诗,以质朴平凡的文字,写下诗人一颗悲悯的心。那颗心带领着读者去经历草原、河流、那覆盖着白雪的房屋和大地上善良而苦难的人们,也把醇醇的爱情呈现在这个世界面前。
谢谢你阿麦,愿你的诗歌走遍天涯海角,愿你的诗魂触动更多的人群,祝福你!
         (选自——《悲悯致远,点评阿麦诗》)

叶馨琪读诗:阿麦这首诗为题画诗,通过简洁,干净,鲜艳的文字,呈现了一副温馨,静谧,美丽的画面。诗歌同时还通过寥寥几行,鲜明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时代一个母亲的命运,传递着一种深情的爱-----母爱子,子爱母,打动读者的心。诗歌有着很强的韵律感,我不言语。/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马驹吮吸着乳汁……”
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诗歌中两次重复这些句子,这种反复歌咏的方式强化着画面感,场景感,令人身临其境。也舒缓了诗歌的节奏,让读者的感情慢慢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现代诗歌并非完全摒弃了韵律,他的这首诗歌体现了一种现代诗的诗美艺术,所以让人喜欢也是理所当然了。

      本人认为这首诗歌唯一的瑕疵在结尾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而不是祖国!”。我们常说诗言志,通过这首诗歌以及下面的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的心里装满了爱和悲悯,对世界和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爱。爱小家的人,才会爱大国。他一定也是爱着祖国的。因此,不得不遗憾的说,这首诗歌的结尾没有准确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让人读后感觉不那么神清气爽。建议改改妈妈,允许我吧:我爱你,但我更爱我的祖国!
   (选自——叶馨琪读诗,阿麦的《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等)

李哲夫:这首诗歌相当灵动,犹如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美丽,活泼,动感十足。赞赏诗人的手妙笔生花的能力。这些文字十分的自然,亲切。诗歌要被广大读者喜爱,还是忌讳晦涩难懂。大自然是神奇的,自然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诗人深谙此道,不做多的修饰,就将画面简单描绘呈现,留给读者去体验其中之美。
阿麦的 诗歌 很不错   我也在想,这一句值得商榷,我想的是,爱 自己的母亲,更加的爱自己的祖国,那样才更好 ,我想着也是我的个见哈,作为那一句,至少我不会那样的去结尾:“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
而不是祖国!”。     
   (选自——奔流诗歌论坛跟帖评论)

海烟:这组诗歌质感内敛,意蕴深厚,有不少好句子,是欣赏的。第一首结尾处感觉可以改动一下。爱母亲,爱祖国,爱世间万物,是一个诗人应具备的。无论生活带给我们怎样艰辛与困惑,我们都应以积极心态去面对他,只要心中有爱,有大爱,才可以发现更多的美好。祝福作者,好好生活好好爱!
(选自——奔流诗歌论坛跟帖评论)

宝宝:拙人认为  而不是祖国 这句是母亲形象喻体 爱母亲是那样的深沉 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吗?把母亲那种爱深入更加强烈 衬托更加完美
如果像您所说 而不是仅仅的祖国  整首诗就失去应表达的极佳效果 那画面在神奇 亮丽也显示不出应有的价值
随便胡说几句 仅供参考 请谅 为别人的作品 我想你不会生气拿小孩脾气打我 如果打也没办法 一句话忍 祝好
(选自——奔流诗歌论坛跟帖评论)

踏破皮鞋(诗歌报版主)
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
而不是祖国!”——最真实的爱是源于心底的度量衡,而不是假大空的口号

风雨如磐(诗歌报版主)
妈妈,允许我吧:我只爱你,
而不是祖国!”

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真实。

为这种真实赞一声!

熙明欣赏好诗佳评,理解作者,特别是从瓜菜代过来的人,这里的祖国另有含义,加引号会好些,个见,说的不对不要生气吆。
(选自——奔流诗歌论坛跟帖评论)


玄:(中国诗人论坛总监)如果没有后两句,本诗就是平庸之作。


钟翔:(中国诗人,作家)直接删除最后一句。


黑马:最后一句,是难以言说的悲哀。阿麦的诗歌诠释一个时代:穷人没有祖国!诗人站位很高,在控诉非人道的社会现实,虽然他也深深知道穷人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血反哺祖国,诗人的爱绝不是那样狭隘的,他爱自己的母亲,同时也会爱天下的母亲!


阿麦:感谢各位诗人,欢迎继续争鸣!!!

发表于 2012-2-16 2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历史,不能求全责备!
而且,粮食也没有给苏联,而是给苹果什么的抵债!

点评

问好山城子,挨饿,饿死人是事实,58年以前的几年没有大面积饿死人的事,58-62年饿死了多少人? 这些足以证明某些人必须承担责任!我同情受难的一代人,批评当权者的不力举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6 20:50
发表于 2012-2-16 2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收录我的“鸣”呢

点评

哈哈,你的很精辟,我找不到了,发这里啊,还遗憾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6 20:51
发表于 2012-2-16 2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公平,以至于毛泽东的女儿也吃不饱!!

点评

没办法,领导人有责任让大家吃饱肚子,否则他们都是罪人,人民应该质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6 20:5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2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山城子,挨饿,饿死人是事实,58年以前的几年没有大面积饿死人的事,58-62年饿死了多少人?
这些足以证明某些人必须承担责任!我同情受难的一代人,批评当权者的不力举措……

点评

问好阿麦! 35——58年/ 58-62年,都是第一代的领导。 饿死人的事,我回帖中没有提。我说的是没有给苏联粮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6 2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2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芥 发表于 2012-2-16 20:09
为何不收录我的“鸣”呢

哈哈,你的很精辟,我找不到了,发这里啊,还遗憾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2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2-16 20:15
那时的公平,以至于毛泽东的女儿也吃不饱!!

没办法,领导人有责任让大家吃饱肚子,否则他们都是罪人,人民应该质疑!
发表于 2012-2-16 2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麦 发表于 2012-2-16 20:50
问好山城子,挨饿,饿死人是事实,58年以前的几年没有大面积饿死人的事,58-62年饿死了多少人?
这些足以 ...

问好阿麦!
35——58年/ 58-62年,都是第一代的领导。

饿死人的事,我回帖中没有提。我说的是没有给苏联粮食。
发表于 2012-2-16 2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说是“批评当权者”,所以把“当权者”与祖国等同起来是个错误!哈哈个见!

点评

谢谢山城子大哥。其实为什么饿死人,据老人们说一车车把粮食拉走了,说是拉到苏联去,这段历史真相应该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么简单。我所批评的领导人,当权者,就是当时的国家一把手,他们必须承担责任。黑马说得好,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2-16 23: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23: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2-16 21:04
既然你说是“批评当权者”,所以把“当权者”与祖国等同起来是个错误!哈哈个见!

谢谢山城子大哥。其实为什么饿死人,据老人们说一车车把粮食拉走了,说是拉到苏联去,这段历史真相应该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么简单。我所批评的领导人,当权者,就是当时的国家一把手,他们必须承担责任。黑马说得好,穷人是没有祖国的。而我所批评的祖国,实指当时国家的决策者。和老师讨论真是痛快,也希望以后多讨论。

点评

阿麦的这个回应就有失公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1 23:59
穷人是没有祖国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所追求的。哈哈,有意思!!  发表于 2012-2-17 14:26
发表于 2012-2-17 1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过来人,说实话,粮食没有给苏联人,因为苏联地大物博,粮食够吃,给苏联还债的是猪肉,和棉花等。。。
发表于 2012-2-17 1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那几年真值自然灾害时期,地里不产粮食,天灾不能怪政府。
发表于 2012-4-14 2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从人本的常识出发,二者必择其一时,当然首选的是只爱你——母亲,而不是祖国。

在这里,祖国排于母亲之后,正说明祖国在诗人心中沉重的份量和应得的地位。
发表于 2012-4-21 23: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从狭隘性来讲,这首诗的结尾没有毛病,相反是真挚的,它从前面而来……表达的是诗人的个见或言抒发的是个我情怀。也就是说当诗人回到少儿时期时,他的心中只有母亲是必然的,人们不会要求一个儿童怎样怎样去爱祖国,祖国对一个儿童来讲是一个不太清晰的概念。而母亲是最亲切的。在这首诗所透露的信息中,“我”是六个孩子中排行之六的,或许诗中所述时代,“我”还没有出生,这也就是后面所用的“据野史记载”哪里的野史并不重要,真实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以此为据,并由此得出诗人的广义结论乃至于是作为呼声传出来的是诗的结局。这样在时间的跨度上,在从狭隘过渡到广义时,诗人犯了笔误——也即诗人没有从儿童期,从狭隘的表述中走出来时,就下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当是诗作为一种公信读物时,读者有权利,对诗中所传出的广义性局限提出质疑。
发表于 2012-4-21 23: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凑点热闹。
发表于 2012-4-21 23: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麦 发表于 2012-2-16 23:14
谢谢山城子大哥。其实为什么饿死人,据老人们说一车车把粮食拉走了,说是拉到苏联去,这段历史真相应该不 ...

阿麦的这个回应就有失公允了……

发表于 2012-4-22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德贵 于 2012-4-22 11:50 编辑
老者 发表于 2012-4-21 23:18
有意思。

从狭隘性来讲,这首诗的结尾没有毛病,相反是真挚的,它从前面而来……表达的是诗人的个见或言 ...


老者不必不顾事实地辩解,阿麦的标题分明是《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结尾的话,分明是“读名画”时说的——你竟然说他是儿时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