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4|回复: 4

[选稿] 中成诗界网刊2012-2月(总第31期)[中成文苑]选稿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9 14: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成诗界网刊2012-2月(总第31期)[中成文苑]选稿帖
选稿人:青云直上、树边上的人、哑榴及各栏目版主。

2楼/意林
3楼/大散文
4楼/小说
5楼/理论在线

发表于 2012-2-21 0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树边上的人 于 2012-2-21 08:47 编辑

意林
体内的春天/哑榴

疲惫的日子,枯草的面容。
春风唤醒体内的泥土。
我要蜕掉一个“自己”。我要让春风停住,留在我的绿色的笑脸。
我这样想着,想着……

一些昆虫落入了我的体内。
一些鸟声穿过了我的内脏。
一些文字长出了牙齿,嘴唇,代替我的心儿说话:

不断死,不断生。不断遗忘,不断记忆。我就是从腐烂的肉体重新生长的春天——
所有的自然都落入我的体内,所有的声音都是我体内发出的美妙的音乐。

发表于 2012-2-21 0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云直上 于 2012-2-24 12:19 编辑

大散文
       我读《田螺姑娘》
             文/树边上的人

       很多男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至少有那么一次艳遇。艳遇最好发生在穷困潦倒的时候,身陷人生低谷或者绝境的时候,忽然云开日出,霞光万丈,横空出世一位集财富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这不是空想和妄想,有例可循。我最近在读童话故事《田螺姑娘》,我可以这么认为《田螺姑娘》是中国文人臆想达到极致的作品,虽然我怀疑这文人是男性但苦于没有证据。

  《田螺姑娘》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叫谢端的小伙子,非常勤劳,但家中却一贫如洗——小时候我读到这个地方总以为是社会制度问题,是万恶的旧社会才会有的剥削和压迫导致谢端们贫穷的,并因此对万恶的旧社会痛恨不已,从而激发出对新社会的热爱来,现在看来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呵呵扯远了,我再回到故事上来。一天,谢端在田里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他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又有一天,谢端劳作回家“见到灶上有香喷喷的米饭和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谢端惊诧不已。其后的日子他佯装出门,其实是守在门前从门缝里偷窥,他终于看到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出,当然这就是田螺姑娘了。后来,不用想都知道,谢端非常喜欢田螺姑娘,他偷偷地把田螺壳藏起来,死死抱住姑娘不放,也有版本说是他们的儿子把田螺壳藏起来,死死抱住妈妈不放的。总之他们结了婚,还有一个儿子,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这个读了无数遍的故事以前都是一带而过,似乎从未停留在大脑里思考过,或者仅仅是想了:啊,这是个多么美的故事啊,仅此而已。今天我却读出了新意。我觉得《田螺姑娘》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三。一是勤劳的结果并不能导致富裕。谢端日夜劳作,苦干加巧干仍旧一贫如洗,娶不起老婆,连累得邻居们都为他操心。二是成功必须神助,幸福要靠施舍。谢端就是天帝看他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动了恻隐之心,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的。给一个单身的男人最好的帮助就是送给他一个女人,且是带金的美丽的女人。田螺姑娘来到谢端家,淘米煮饭,洗洗涮刷,不要彩礼不说,也不找男人要钱买米买菜。她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不逛街瞎消费。她勤勤恳恳,毫无怨言,关键一点她还年轻美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助,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第三个启示就是这个故事滋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式的思维是不是就是从类似的小故事中培养训练而成的?什么田螺姑娘,什么壁画美人——一个从画中走出的美女帮助穷书生的故事。男孩子读这种故事他会想我要是有天帝帮我就好了,于是他会穷其一生去寻找这位所谓的“天帝”——攀附权贵,奴颜婢膝。算命的都会说“哎呀,你会遇到贵人!”“遇到贵人”成为人的命运当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女孩子读这种故事她会想原来女孩长大了是要让别人作为奖品奖给某人的,或者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奖品奖给某人。女人就是要温驯懂事,擅做家务,作为男人的附属品生存着——同样是奴性。
  中国自古还有一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就是你好好读书了就能得到财富和美女。当然现在女孩子也读书,女孩子好好读书了就能嫁到财富和帅哥。那书本就不是作为知识而是作为谋得财富和美女(帅哥)的工具了,是另一个让我们达到目的的“天帝”。
                                                                             201225日星期日
  
   
        
年假、年货与胡说八道
                      文/蜀道人生
  
       过年,对我来说,一年年在淡化。一年年把过年不当一回事儿!反倒觉得过年仿佛成了莫名的累赘?
  过去,为操办年货的艰难感到累赘?为亲朋好友过年期间吃转转饭——你请我请轮流请感到累赘!
  如今为销掉年货而累赘!天天大鱼大肉吃的大家腻烦?真正喜欢的还是粗茶淡饭的平常饮食!
  今年,我们一切从简,虽然家里也来客不断,大多至爱亲朋,多半也是做点平常饭食,摆点家长里短的龙门阵,也算过得轻松愉快!过得环保,过得不累!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应该是春节过完的日子,孩子们在看元宵晚会!大家磕着瓜子花生、吃着水果,聚精会神!
  而我——还是喜欢守在电脑前。一边写字字,一边听精彩对白!时不时瞟一眼投影墙上能够使我感动的画面.....
  我在赶在今天,完成锦江风吟【温馨感人征文】!一心二用,能够写出啥玩意?可想而知!那就敲点胡说八道的文文:
  也许,饱汉不知饿汉饥?也许,结束两地分居几十年,也许,我的孩子都属于没“出息”的那类?没有飘洋过海,没有成为外国臣民——统统守在我的身边,不理解那些为生计,为儿女、为父母,四处漂流的游子,是如何盼望这个国家给予全民的公休假日!回家看看久别的妻儿,孝敬一下家里的父老兄弟......
  胡说八道地乱想也乱说:何苦啊?要在地球的东方,在亚洲的东方,在中国,十几亿人都一起休假?成千上万——也许上亿的人都集中在半月、一个月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来个蚂蚁搬家似的大轮回?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以及所有的交通工具奔跑和来往穿行?
  春节,给中华家庭带来团圆喜庆的同时,每年的春节,都会因为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给不少家庭带来悲剧?
  好啦!不再胡说八道了,今日过了元宵节——团圆节,明天学校开学了,游子要上路了!又得远走他乡,和家人分离!唯一希望的!就是希望大家在龙年图腾!
                                  2012年2月6日21:11:04
   

            我很想把你写进下辈子里
                  文/墨西哥大臣

          我给紫萝的文字留言,我觉得我们是朋友,我却不敢拍你的肩膀,更不敢说你别怕,你的身后有我呢。而紫萝的回复是,‘你娃娃,啥时候各人心头莫得鬼了,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读着读着,这份情感如同不绝如缕的幻想,如同寂寞的海滩倾泻的流沙,亦如一丝梦在指缝中飘渺无际的游离。于是,对着过往的十二个月,我的心颤抖了几下。  ————题记
  
         时光不经意剪碎了太多太多的未知秘密。曾经在网络虚拟地相遇,也曾经在文学圈子里真实地相守。
曾经,遥望南国,我虔诚地拽紧你那一双温暖的小手,亲吻那一个温情的目光。也曾经在候车的空隙里难舍,把自己空灵的情感装满你思念的心,打捞起一段岁月的呢语。

        你的一个决定,我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它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航标,指引的是你接下去一段航行的方向,这个方向是随时随地可以调整的,只要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不可能会被一个决定钉死一辈子。但是,我却是心酸的,因为等我抬起头的时候,那几许温暖的阳光已散。 不知道是谁说的,‘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只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为了遵循自己内心声音而生活’。当我在午夜时分,感受那场已颓废的温暖,拥抱那段已然远去的情感,我明白了,这样的感情最终就只有一个结果,谁安排的因?又是谁安排的果?只有神仙才会知道。

        没有了你,浅浅的失意在心底延伸。我忘记了世事纷繁中的花开花谢,忘记了聆听晨钟暮鼓温情的呢语。我打算把那些时日,那些人,那些情,那些隐藏在梦里的风景,写进我的下辈子里[这段文字写给我爱的人,还有爱我的人,谁能读懂,就是写给谁的]。这一年,有个和我相依为命的女人,陪了我整整十二个月,明年,还会一直这样陪着。


        以勤奋,谦虚,多情,守信为自己的座右铭,辛苦地又走完了一年。将多情的目光伸向远方,在现实与虚幻的夹缝里品读那片仍妖艳着的绚烂烟花,我的内心,充满了自信,已不再彷徨。守护着自己栽培的那些阳光与感情,守住最初相遇时的那份欣喜,然后,再将这份情感小心翼翼的存放回初始的地方。 于是,我习惯了看书,写字,或者用微笑深望窗外的白云,恬静原来 竟是这样幸福。

        很久了,用文字抒发自己太多的感情,醉鹰说,大臣,我劝你别写诗啦,看你,写得这么辛苦。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也绝没有在文字这个江湖里争得一席之地的想法。我或许只是为了在日后的回忆中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理由,让自己在偶尔的时刻,想起那份已然长久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执念。虽然,写文字不是我的未来,亦不会有什么样的建树,我只是把这份辛勤和执着长久地铭刻于我的记忆中,让这份充实可以没有忧伤,没有悲观,少一些迷茫而已。一个草莽,我总是这样谦虚的说自己。我能把自己的文字[绝对不是诗],写进XINGXING诗刊,SHI选刊,甚至是海外文学[也写到了一本个人专辑,名字就叫‘梦境如斯’],我依然是这样认为自己,一介草莽而已[上回和守刚,盆子,紫萝,了了,真宗等聚在一起,守刚说,我别的不说,书是天天有得收。我没有话说,我不能和江湖中打工诗人的元老比啊。可是我心里想,是啊,混了这么多年,家里收到了很多书,除了书还是书]。我只是想告诉自己的女儿,告诉她们,这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有志者事竟成嘛。
这一年里,读服装设计的女儿,终于回到了重庆。她很想离自己的父母近一点儿。她在她以前的公司里混到了劳资主管的位置,但是她却辞职啦。她在现在的公司担任了老总的行政助理,一天忙得四脚不沾地,末了,居然敢对那个女老总发火。我告诉她,要学会宽容和感恩。怎么能对老总不敬呢,要是我是老总,早喊你滚蛋啦[当然,公司刚送她读完平面设计,除非她自己要走,公司是不会赶她的]。

       这一年,SXCM,我得由衷地感谢你。当几年前,偶然的一抬头,我认识了你。即使是我曾经远离夔门, 在平湖外混得风生水起,我都不会忘记这回家的路。每天都想着要到平湖里,卷起一阵潋滟,留下一段足迹。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文字,有我喜欢的风景,有我喜欢的故事,估计还有我喜欢的人。

        过去的日子里覆没不了一份想念,始终,我的心中溢满幸福。爱, 在平湖里延续,绵绵没有绝期。
我终于也明白了,爱可以分许多种,爱是可以这样自由来去,让人沉醉,让人想念的。

       写写过去生活体验
               文/青云直上 
  

       少小离家,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好多的往事,好多的场景,都时不时在脑海中出现着,仍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还是会为之感动着,感动得心跳加速,感动得眼眶湿润!
  
  以前对生活中家庭中一些事和人的看法,随着自身生活体验的增多,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次第出现,而且是不以你自身的意愿突然地出现。这样长期的生活磨炼教育了我,生活有时是那么反复无常,生活中你不能正确理解自己和不能正确理解家人,会带来很多想不到的后果。
  
  生活不是梦,生活又像是梦,只是梦境的情景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家人,但现实的事就会伤害到自己和家人别人。
  
  生活如梦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生活如梦般你不知道好多的内情,失去了你想得到的,生活如梦一样很多事你一直无法清楚它发生的前因后果。但几十年后,也许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时间,那个前因后果就突然被悄无声息地解开了。那时,你明白了,但也错过了,你清醒了,但时间久远了,所以,这就成了人生的经验或者是教训,但只要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只要最终你能明白,并心静如水般地认识理解,就没有遗憾。
  
  生活就是这样一盘餐点,要你一辈子去慢慢品味,所以,对生活的感悟就是要对自己生活进行品味,梦一样的人生,梦一样的经历,所以要好好在梦里回味,会回味无穷。






发表于 2012-2-21 0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

        《母爱无疆》(节选)
              文/蜀道人生

      
   第一章 家世   


   故乡的回忆


    回忆故乡,印象始终是模糊的。由于离开故乡的时候年纪尚小,致使对故乡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逐渐模糊成一团零散的记忆。
    我在故乡生活总共只有短短的十六年,在这短暂的十六年里,经历了少不更事的孩童时期,走过了孜孜不倦求学的少年时光。由于那时家境贫寒,我和妹妹从很小就开始参与田间的劳作,可以说是在忙忙碌碌之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如今,忆及往事,除了对故乡那片广袤的田野还比较熟悉之外,猛然发觉,自己连故乡不多的几条街道至今没有走完过。
    小时候的我,只知道家在川西平原的广汉,后来才知道广汉古时候叫雒城。在记忆里,还依稀记得广汉有几条叫东、南、西、北的大街横贯东西和南北,其他几条叫什么梓潼街、烟市街、麦子市街。还有几个叫水巷子、何家巷、狗屎巷的巷子,早已忘记它们的走向和具体位置。
只有通往广汉西南角的,昔日老家最大的公园的南京路,还记得较为清楚。
记得公园里的那几棵参天古柏,记得公园里的那个叫“欞星门”的古石刻牌坊,荷花池和荷花池上的那座石楼阁——水上戏台。
记得围住公园南面的那段又高又大的古城墙,和屹立在城墙西南角上的那个吊脚凉亭。
这一切是因为小时候,母亲曾经带着我们姊妹去那个大公园游过百病——也就是现在盛行于故乡的《国际保保节》。
还因为在上初中以后,常常和同学到公园的荷塘,荷塘边的假山上,城墙上的树阴下,以及城墙西南角的那个吊脚楼上复习过功课。
    每一次去公园,我总喜欢站在城墙的那个吊脚凉亭上滞留,凝望,喜欢看城墙外的那一片乡村田野,和坐落在田野中的一幢幢茅屋草舍。
    当然,喜欢上那个凉亭的主要原因,是从那里可以遥望到自家那个郁郁葱葱的院子。葱茏的竹林,把整个院子的茅屋全部遮掩,朦胧中,家院显得更加美丽而神秘。
    我也记得横穿广汉东西的那条街上,横跨的两道桥,一道是横跨在城中央的桂花桥,一座就是西门外通往娇娇家的那座洗脚桥了。  
    还记得小时候,由学校组织,去过连山乡的涌泉乡去过少先队的队日活动——为涌泉乡的一个生产队收割麦子。
那时的我是少先队大队长,当我举着少先队的队旗,行走在一个小木桥的时候,两眼只顾盯着桥,由于桥下的流水湍急,产生了视角差异,结果不小心摔倒在了河里。
在涌泉乡,曾经看到过一个很大很深的涌泉,突突的冒着股股泉水。
    也是由学校组织,我还去过位于南门外三水镇的一个航校——如今的《四川飞行学院》参观。依稀的记得,看到有几架小小的直升飞机停在停机坪上,这才知道经常在自家茅屋上空盘旋,一会儿升高,一会儿降低的飞机,原来是从这儿起飞、降落的。也才知道,原来三水镇和飞机场离自家的竹林小院只有十几里地!
    老家的竹林小院,离若干年以后发掘出来的“三星堆”,也只有十多里地的距离。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最近才到“三星堆”去参观,亲眼目睹了它神秘面纱下的真容。
自从十六岁离开老家以后,一直没有时间对老家进行深刻的了解。间或回家,也是忙这忙那,或者就呆在老家的乡下,尽享那乡下的闲适和风景。所以,直到如今,我对老家的印象始终是模糊而朦胧的。

                 梦里回味1:翠绿家园梦
                文/青云直上
  
  20世纪的50年代,成都平原北边广汉市城西不远的地方,有三户人家的小院。
  
  凤云家的三间半茅屋座东朝西,在小院东面。每家屋后都有一排青翠的竹林,凤云家竹林外有一条终年不断的小溪。
  
  早上太阳从竹林所在的东边升起,竹林之后的远处,是现在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那时大家叫十四航校。据有关资料说这是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蓝天大学”,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占中国民航直属航空公司总数90%以上的飞行人才和大量的其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每天,飞机从竹林东边的远处升空,在空中滚翻,有时有许多的降落伞飘飘而下,宛如天女散花般壮观,那情景深深印在凤云脑海中。
  
  家是一个劳累了想去呆的地方,家是一个睏了休息的地方,家是一个饿了能获得食物的地方,家应是一个受了委屈得到安慰的地方,家也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相处的地方,家还是要共同付出的地方。那些年的日子过得艰辛,但很温馨。
  
  凤云长得不可人,性格很直,对人对事都比较直观表达情感,有些像男孩,喜欢动,记得小时候有人叫她小野人。
  
  小野人记忆中的家,是家的布局。厨房重要的是一个大灶,两口大锅,一个大水缸,一个一米见方,木头有些发黑的吃饭小桌。房项上被长年的柴草煮饭的烟火熏染得黑黑地,但那上面挂的腊鸡腊肉的美味,却让凤云终身不忘。
  
  据说古文字的家,是一个屋顶下有人和猪,凤云四川老家的厨房,一般都是人和猪共拥有的,这倒与远古的先人一样。
  
  家旁一个水塘面积不算大,那可是这个大院子的饮水塘。里面有一些叫做三百台的水生植物,起到清彻水的作用,水是从家后小溪流进池塘。刚灌的水浑得很,在水塘里慢慢地澄清。凤云家离水塘只有不到二十米远。
  
  当凤云能挑起一担水时,是那么地自豪,从水塘的石阶走下,挑水回家灌满家中的水缸,如果挑水当天刚放了水,就让浑水在缸里去澄清。人和猪都用这些水。等水快用完时,再把下面的泥洗掉。
  
  水塘边竹子上长了几株佛手瓜,当时人们不知它还能吃。水塘边还有一些草药,家人有个感冒轻微发热,凤云母亲就去拔些来,洗净用对窝捣碎,挤出汁,稍加点红糖把药喝下去,一般都能管用。凤云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用植物保养身体的习惯。
  
  凤云要上小学了,记得那时就会把鞋子带上,从池塘边经过,再走过大概200米的田间小路,沿路边走,绿色一直相伴,田里的庄稼,水沟边的芭茅,满眼望去全是绿。季节对的时候可以吃芭茅抽花但不太老的苔芯,味道不错。然后在进城的小桥边石板上洗脚,穿上鞋,去离家最近的西门小学上学。那个桥大家就习惯称之为洗脚桥了。
  
  小学老师中,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年纪有些老的图画老师,感觉他画技精湛,他的口头语:“同学!……”展示他的为人谦和。
  
  另一个音乐老师,每每上课时,在那个长满橘子树小院一角的敞厅里,她弹脚踏琴并用她清脆地嗓音,教会我们一首首歌。
  
  还有一个语文老师,头发梳理得如电影名星,下面卷得圆形似乎还有发网,她曾给我们读了个故事《秃尾巴老李》,是一个关于黑龙江名称来历的故事,使我后来对地名的由来一直充满着兴趣。
  
  每天放学回家,凤云已经知道,要分担家中的家务,自觉地磨好割草的刀,背上竹筐,去为家里的猪儿,兔子寻找它们的口粮。特别是兔子吃的草,要小而嫩的长在胡豆田里的的小草,必须一棵棵地去找去挖。要把一个筐装满,往往天快黑了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养兔子一是为过年过节备肉,更多是为了家中日用开支变些钱出来。
  
  说到钱,凤云全家的油盐要用,姐妹们上学要用,总是觉得不够用。母亲时不时给牛马店割草,一斤才五厘钱,割一筐草有时只能得二毛多钱。不过那时的一个能吃饱的饼也就两分钱。还记得母亲那在太阳光下割草劳累的情形,母亲养育孩子十分辛苦。
  
  唯一空闲的时候是晚饭后,睡觉前那短暂的时光,夏天可以去晒谷场走走,在收完庄稼的田里逛逛,赤脚感觉那些湿湿地土地,那感觉,还觉着温馨。
  
  每当有月光的夜里,几个同玩的女伴们会一起唱那时最流行的歌,《红湖赤卫队》里的《月儿高高挂在天上》。那是最舒心的时候。凤云从小别的记忆不好,可对歌曲有较浓的兴趣。
  
  那些日子,家园周围都是绿色,哪怕是冬天的田野里,也是满眼绿,菜地里有绿色蒜苗菠菜青菜榨菜芛子菜,这些菜都不怕寒冷,何况四川成都平原很少出现下雪的时候。农田里也还有油菜麦苗蚕豆苕菜碗豆,这些农作物都会经历冬天的考验,然后在春天开花结果实。记忆中的绿色,一年四季从来不断,凤云后来生活在戈壁滩的西北,一直对那片绿色的田野充满眷恋,念念不忘。
  
    梦里回味2:温馨家园梦 
                 文/青云直上


  凤云家三间半屋从北向南依次是,厨房,卧室,堂屋,半间屋。
  
  屋前两米宽阶沿是房顶延伸出来的过道,能避雨遮阳。一根竹杆悬挂在较高处,可以凉衣服,凉一些扎成一把把只能阴干的大豆之类,当时间长久后,那里面长的如蚕样小白肉虫会掉下来,姐妹们就拿来烧着吃,美味。过道里阵阵清风吹过,夏天可以在下面乘凉。过道前面还有些露天的院坝,下雨时也是流水的沟。再那边就是大伯家的放杂物偏房。
  
  杂屋后几棵柚子树,正对着凤云家的厨房门。春天,树上开白色的小花,香得有些醉人。如今好多美容店用的精油大多都带有这种气味。秋天,树上就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柚子。
  
          在离房屋很近的地方,种有些长得高叶片大冠不浓的树,竹是环绕院子的,自不必说。还种菜,玉簪花,芋头等。四川的土地无比金贵,人多地少。可四川人自有一方水土来养他们。
  
  凤云记得,如果吃菠菜绝对不去根,吃蒜苗,也是把根洗得白白地,淹到泡菜坛中当咸菜吃。母亲还在玉簪花开了时摘来炒鸡蛋,说是可以明目,南瓜花开了时也摘来吃,味道很好。中央十台的节目说,蔬菜各个部位都有营养成分,花也入菜了,花粉现在还是美容佳品。这种川民们几百几千年的习惯,却符合当今的营养学。是上天赐于勤劳节俭四川人的回报。
  
  老家人炒菜什么作料不放,要吃原汁原味,长长的不切断,直接炒,出锅后一盘碧绿让人垂涎欲滴。这又正好符合当今绿色食品,并有利于肠道畅通,不便泌一说。这是今天才明白的道理。如今凤云也是如此地炒菜,如此的不切,如此地节俭,不浪费上天赐给的一菜一花一根。
  
  凤云对姐姐凤秀、对妹妹凤英的记忆总不太清晰。姐妹三人间都相差四岁,后来各自生活学习在不同的地方,尽管相互交往机会少,但却不能忘怀姐妹情深的温馨气息。
  
  姐姐凤秀白净,是三姐妹中最漂亮的,很勤快,学习很勤奋,时刻为妹妹们操心,特别是凤云的学习,时常受到凤秀的督促。凤秀因学习优秀,初中毕业就被国家选派到北京学习去了。凤云到了新疆,凤英就在老家与父母一起生活劳作。可姐姐对她的关怀督促检查的用心,都是凤云心知肚明,受益匪浅的。
  
  家屋是后墙封死的夯土墙,前墙每间房屋只开一个栅栏似的窗户,        一年四季都如此。卧室在中间,凤云父母一张床,凤秀到北京后,凤云和凤英挤另一张床,各有蚊帐权当隔墙。床下铺垫的是当年新稻草,厚厚地十分暖和。凤云和妹妹分两头睡,冬天时把对方的脚抱在怀里暖着。直到上了大学,到新疆,在有暖气的宿舍中,凤云与同去好友依然如此。那种姐妹抱脚的温馨之情,尤如昨日,依然温暖着凤云的心。
  
  家的前墙是竹片编的,然后在外面抹了草泥,既防火又挡风。
  
  家的后面就是竹林小溪,所以,时常有些“客人”光顾。一次,凤云在堂屋里干活,一条青蛇从脚下慢悠悠地爬过,发现时,它已在凤云脚边了,她不敢动,看着它过去才松了一口气。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也让凤云回味无穷。
  
  凤云家还有半间房,就是没有门也少了一面墙的房,用来喂养耕牛。稍大些的时,也承担起放学后拉上牛出去放的任务。四川寸土寸金,哪个田边都有豆类等可生长的农作物,牛必须有人牵着放,才不至吃了别家的庄稼。
  
  家后边,        是水沟,之东又是一个六亩大田,那时觉得这田真的好大好大,就象她小时觉得母亲好高好高一样,也象小学上学时觉得街道好宽好宽,而后来,感觉不那么大,不那么高,不那么地宽了。想想也是,那时的凤云,个头很小很廋弱,所以眼中一切        都是大的。
  
  凤云家东面,隔着绿油油地六亩大田,还有个刘家大院,这家后面有好大的后花园,树木成荫,周围用有些剌的蔷薇花当墙,春天花开时,那个美啊。凤云去过那里,那就如公园一般,当然这是私人财产,不能随便进入。刘家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更东面是三道龙门的刘家大院。
  
  三道龙门大院,由一排三个大门组成了三个独立但都相连接的院子,它的一边有一个几亩地的荷花池,成好长的长方形,夏天荷叶碧绿荷花绽放,煞是好看。荷池边一家院门边,有大笼地开小黄花的灌木,爱美的人家,让过路人也赏心悦目。村民们爱美之心,让家乡的田地,一个个农家小院都充满了温馨之情。
  
          离家远些的西北方有一个洪水碾,那一带人吃大米都要把谷子挑去加工,凤云与妹妹多次去过。凤云在21世纪初回去时,沿着成都到广汉高速公路,却没有找到它。那高处的水流冲击着木制轮叶带动大石碾碾米的情景,却永远铭刻在凤云的脑海里。这是家乡的过去,有凤云青年时的生活痕迹,所以不会忘记。
  
  那小院,那家,那近处的大田和大院子,那些场景都是凤云人生中的温馨的家园场景,那种嵌入脑海植入骨髓的温馨家园的梦境。



发表于 2012-2-21 0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在线

  山城子·自由体新诗美句赏析 / 连载(46-50)

46、很浅近的通俗句子但很美………选自樱花-水是睡醒的冰的参赛诗《浅话牡丹》
47、美丽的叠用与拟人………………选自黄杨树的参赛诗《乡下妹子》
48、因为简洁而美丽…………………选自天涯海角的参赛诗《五月,结义汨罗江
49、创新出一个“拟词”格来…………选自心雨-朱佐芳的参赛诗《人生况味知几许》
50、喻中有喻又密集活用………………选自铃兰花-静雨小洛的参赛作品《独舞》

46很浅近的通俗句子但很美
你只想做个平凡的姑娘
背一包爱情流浪
(选自樱花-水是睡醒的冰的参赛诗《浅话牡丹》)

很浅近的通俗句子但很美。
整首诗都是对牡丹说的,当然就是拟人格行走。最美在第二行,在第二行的数量词一包的拟物式活用。于是,爱情也具有了物体感,居然可以置于背包里去流浪。
具体说积极修辞:是拟人格;平凡的姑娘是比喻格;背一包又是拟人格,一包是词类活用,流浪还是拟人。——密集地积极,能不美起来吗?
2011-6-12于黔中夏云镇
原诗:
浅话牡丹
你的名字,如风
很早以前便吹进我耳膜
雍容,华贵,娇媚
猎获多少艳羡的众生

有人将你高高在上
封以桂冠独领众香,其实
你只想做个平凡的姑娘
背一包爱情流浪

旅行箱会走多远
一声轻轻的叹息
会不会,阻碍地久天长
补充:
一个多月前的择句学习,还不知樱花是谁的马甲,今天搜觅原诗,方知是美女诗人水是睡醒的冰。这首诗的主旨是还一个“高高在上”的国色天香以“众香”的自由身份,也好自由自在地实践自己的人生,享受自己的爱情。但人生坎坷呀,还是流露了一些善良的担心。
第一节末行的动词“猎获”,是比喻式活用。
第二节的“众香”之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种活用,产生于以花的香味来代替花本身。就是说这种活用是借助词语的借代而实现的。
全诗的末句,以“地久天长”落笔。这里使用了短语的比拟式活用。
2011-7-20于黔中夏云镇
47美丽的叠用与拟人
美句
于是整个整个的村庄
都让她的明眸皓齿悄悄开满
(选自黄杨树的参赛诗《乡下妹子》)

简析
我知道这是写给那位美人蕉的诗,却题作《乡下妹子》,不知这位美人蕉朋友是否在乡下?但我见到的美人蕉,确实就在山脚下的那个寨子,一丛丛地从院墙里探出头来,含羞的姑娘般的美丽。这个寨子有,那个寨子也有,这可不就是整个整个的了。这一叠用,比说一个个要诗意得多。
标题明明写的是乡下妹子,怎么还说是拟人呢?因为句子所在的这节是以写美人蕉起笔的,却说明眸皓齿不就拟人了吗?而美丽的阅读效果,来自这个美丽成语的活用到花开上了。
这样写来,令读者的联想就很活泼了——想到一个个的村子,家家户户都绽开了美人蕉,而乡村的妹子,一个个也都美人蕉那样的美丽。
哈!学习了!
2011-6-13于黔中夏云镇
原诗:
乡下妹子

炊烟袅袅,太阳升起
艾叶的清香此起彼伏
谁家顽皮的孩子
被粽子唤回,一轮相思的光
再次照亮家乡

美人蕉就躲在初夏的柳荫里
啃食香甜的童年
我美丽的乡下妹子
挽起裤管,收紧细腰
靓丽柔美的目光轻轻一点
于是整个整个的村庄
都让她的明眸皓齿悄悄开满
补充
第一节第二行的成语“此起彼伏”,是比拟式活用,使“艾叶的清香”,有了群体一样地具体形象起来。
第四行“一轮相思的光”,是省敛式的积极修辞,恢复原句当是“一轮引动相思的放射光茫的月亮”。这样省敛之后,“一轮”为数量词的拟物式活用,动词“相思”是拟人式活用。
第七行“啃食香甜的童年”也是美句。动词“啃食”拟物式活用;形容词“香甜”,也是拟物式活用。这样,就使童年成了美物一般可感可触了。
2011-7-21于黔中
48因为简洁而美丽
美句:
只以命相邀
与你
举杯离骚,怀抱九歌
结义汨罗江
(选自天涯海角的参赛诗《五月,结义汨罗江》)
赏析
这句子因为简洁而美丽起来!
“以命相邀”,从成语“以命相许”中巧妙地易字而来,简洁而义赅。这是借助了原有成语的优势而美。
“举杯离骚”,当是一边饮酒一边背诵离骚(或探讨离骚)的省写,也可以把“离骚”理解为是对诗歌的借代(局部代整体),而又活用为动词——即作诗。那么这个短语就是饮酒作诗(而非诵诗或论诗)的意思了。这样的表达,典型的简约而丰富!
“怀抱九歌”其实是与前边的“举杯离骚”为互文的。互文格作为文简而意丰的一种积极修辞手段,古诗中比较常见,这里被当代诗人天涯海角继承的恰到好处。“怀抱”非真的捧一纸《九歌》在那朗诵(你一定那样理解也无妨),而是热爱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诗,进而表达对屈原的热爱与怀念。
“结义汨罗江”也非仅仅省略一个介词“在”,实在是借“结义”来抒发一班诗友情衷诗歌的深挚与执着。从字面的喻义看,则是为献身祖国的诗歌而在纪念屈原的日子里的盟誓。
2011-6-13于黔中夏云镇
五月,结义汨罗江

以额吻地
风声雨声一浪高过一浪
沧桑在发丝间嬗变
这些都不能让我们感知生命
唯有五月
它像一只可以再生翅膀的飞鸟
从我的脊背到你的脊背
把我们折断的羽翼
一 一修复

我们是划开汨罗江的那只手
从楚辞里抽出的筋骨
可以是饮天的浪
可以是入云的树
无论颔首挺胸
起飞的姿势
印证的都是不朽的豪情

五月,我可以忘记挂菖蒲和蒿草
可以不用艾叶净身
也可以不喝雄黄酒辟邪
只以命相邀
与你
举杯离骚,怀抱九歌
结义汨罗江

浪花2011年5月21日19:30
=================
补充:
第一节第一行动词“吻”与第九行动词“修复”,都是比喻式活用。这样的活用,是由词类活用修辞格的拈连格的省略喻体,从而使句子更简洁而产生出来的。
第二节的第二行“从楚辞里抽出的筋骨”中的动词“抽出”,也是比喻式活用。
2011-7-21于夏云
49创新出一个“拟词”格来
美句:
纵横驰骋的江湖,在一枚名词被一枚动词劫走之前
我们得事先安排好手中的每个细节
(选自心雨-朱佐芳的参赛诗《人生况味知几许》)
赏析
物质永远是精神的基础,安排好每天的生活与工作,才可以上网写诗贴诗参与诗歌活动。即或谁把诗当作爱妻,也必须有物质基础,这点鲁迅先生早已用他的文字《伤逝》说清楚了——诗意阐明的当然是个很大的哲理。
妙在这样的意思,竟然表达得这样的诗意。原因就在于诗人所进行的积极修辞。
“纵横驰骋的江湖”,这是对网络的生动比喻;
“词”而用“枚”计量,是量词的拟物式活用;
活用且反复,节奏就出来了;
一个动词“劫”作了拟人式活用,于是我们就认同了那“名词”代表的是诗人自己,而“动词”,说的就是打开电脑上网。一个诗人,不说一个诗人,而说一枚名词;打开电脑上网,说是一枚动词的“劫走”。两者很像借代,但从来没有这样转弯抹角的借代,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方法了。我们知道,把物人格化叫拟人,把人物化叫拟物,这里却是把人,连同人做的事情,都给“词语”化了,因此可以称作拟词的。
拟词格,就是把事物拟成与之具有某种联系的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说诗人,从词的性质上看,是名词,于是就把诗人拟为名词;而打开电脑上网这样的系列动作,作为词的性质说,是动词,于是这系列动作,就拟为动词了。
说“手中”也是拟词。因为这样说并非真的在自己的巴掌上,而是说正在办或将要办的什么事情。人们平时就是这样说的,可见这样的拟词,也先产生于民间的口头交流,而后才被文人用在文章的。
用“细节”这个文学的常用语,来概括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乃至感冒发烧送孩子上学上街买菜……诸多事情,也是拟词。拟词的修辞效果可以使文本更加婉约别致,更具张力。
向心雨学习创新为诗的技法——我想,学习多了我也会慢慢提高诗艺的。
2011-6-13于黔中夏云镇
◇                人生况味知几许

恪守着阳光与月光的方位,恪守生活的潜规则
纵横驰骋的江湖,在一枚名词被一枚动词劫走之前
我们得事先安排好手中的每个细节
譬如菜市、职场、房贷的周期
譬如月夜下,每一道窗户暖色的温习

实际上,我们不能只在一首诗歌里
翻找想要的幸福指数
人生,已被越来越多的窒息和恐惧围困
城市森林、毒大米以及不断膨胀的物欲、红尘诱惑
槟榔,我们得从这些疼痛的字眼里挣脱

趁着月朗星稀,驭风潜逃吧
不要去怯意理性和感性的某种关联
为此,五月的渡口,兰舟待发
我们势必将自己安置于一阕词的意境里
不问光阴,不问流年……

补充:
第二节的“一首诗歌”也是拟词,被拟的事物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生活状态”;而形容词“窒息”“恐惧”被活用为名词后,事实上也运用了拟词格,其被拟的本体,应当是那些危害人类生存的不法事件,和有害食品威胁健康一类的事故。
第三节的“一阕词”也是拟词,被拟的事物应当是“安全愉悦的生活环境”。
这样加上美句里的四个拟词格,就是八个拟词格的应用了,我们再回过头去验证一下这种新修辞的阅读效果,体会一下,是不是婉约而别致,是不是更有张力了呢?如果不用拟词格,而直接写出那些本体事物来,还能有诗性吗?
再就是诗人顺手拈来的复沓与排偶的步履,所造成的韵味极为绰约:开头就恪守…恪守…,接着就譬如…譬如…,最后收笔于不问…不问…。
又来学习!!
2011-7-25于黔中
            
50喻中有喻又密集活用
美句
譬如四月的木棉
  花红如血
  妖娆得有些喧嚣
  却斟满了生命的激昂
(选自铃兰花-静雨小洛的参赛作品《独舞》)

哈!喻中有喻又密集活用哩!
《独舞》写人的,譬如就是明着喻了,花红如血是喻中之喻。已经有些美丽了。
更美丽的是下边两行密集的词类活用,所造成的意境令人鼓舞地积极向上,必击掌而赞了。
先是形容词妖娆,凭借加补语而活用为动词;接着是形容词喧嚣的就虚式活用(正常用于实——有声场合);再是动词的比喻式活用(酒或茶,才称为斟,而这里是情态);接下来是名词生命的借代式活用(心情依赖于生命,以生命替代心情,所谓的用大词,借大代小);形容词激昂活用为名词。
哈!超脱灵动的句子,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词类活用而创新出来的。值得学习!
2011-6-14于黔中夏云镇
全诗
独舞

  或许
  低眉顺眼地
  做个纯良的女子
  只是个传说
  
  桀骜
  或者坚忍
  才能让生活
  变得安然
  
  譬如四月的木棉
  花红如血
  妖娆得有些喧嚣
  却斟满了生命的激昂
  
  又如秋冬的橡树
  深绿铿锵
  悠然得有些寂寞
  却积淀了无数的真实
  
  种一棵树
  或者栽一株花
  许一个梦想
  捞一场昨天的记忆
  
  我是孤单的小妖
  这个季节
  华丽的转身
  是给自己最终的结局
补充
第二节的两个形容词“桀骜”、“坚忍”,活用为名词,同时也是借代式的活用。本体是桀骜一点(决不自卑)并坚韧的生活态度。不把本体写出来,只用本体的关键词来替代。阅读效果就十分的精炼婉约别致。
第三节的拟声词“铿锵”是通感式活用,看视觉的深绿,仿佛听到了铿锵的声音。而动词“积淀”则是拟物式活用,遂使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真实”,也有了形状一般的可以感觉了。
第四节的动词为主的排比句,极有韵味。
第五节的形容词“华丽”,是移就式活用。
2011-7-25于黔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