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3|回复: 3

【二月同题】架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06: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
城市的空旷地
看见架子
脚手架
木头架
钢角架
一排排架子
撑起高楼
粘上新砖
和瓦土一起
描述未来
架子上面
偶尔会掉下来
几个没有未来的
故事
被尘土掩埋
亲人缅怀

木土木土
土上加土
用口用力
张力合力
五行垒着绵延的小灰尘
表面的文章看起来恢弘
里面的的灰土谁在吃透
一张口满嘴灰呀
灰的牙曾到海边借来贝壳粉
洗刷刷 刷不掉的会自己学会
掩埋掩埋
只有自己学会掩埋自己
尘土才不会赶在之前
亲人才不会担心
架子工当好不容易

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刷墙
漂白
赶在锦绣文织好之前
早已卸下赶场的龙套
下一片空旷地
没有一片羽毛
无缘飘下
暴风雨预知
擦肩或邂逅
故事里没有他们的配角
角色里的架子只有架子
工友们交杯换盏
恭喜新春接到了新的蓝色图纸
平面的变立体
少不了各种架子
和架子工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7: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荷 于 2014-2-16 07:32 编辑

善变——
架子鼓
支好木角
先前的人很少认识金属
天桥边卖艺的耍着猴儿
随便 只一根 架起鼓
叮叮咚咚
猴儿跳起来
不比人活跃
鼓点儿有些散
有些人知道
多数人知道的谓之美
象牙雕的未必就美

架子鼓的叙说
春晚的杂粹
一个道理
没的东西没人看
就变不美
普世价值
普通大众
普遍美
普通美
美学添新秀
怎样变美
新的课题

建议多听听天桥边卖艺的人流
可惜昔人走远
借助中成
变身美学
变完美
还大美
变残美
梳越美
一切都是美
价值观在变
美术观也在变
余杭瘦西湖
妃子荔枝肥
燕飞平常家
浣衣变西施
美在变种
角度变
燕瘦环肥照样美丽
环境变
泱泱大国儒雅风存
观念变
区区小我召唤星空



晓荷声明:
前述诗歌转载至——
《中国诗歌网》http://www.ahsalt.com/welcome/
《安徽文学网》 http://www.ahwxw.net/
全部著明“转载自《中成诗界》http://www.zcshige.com/forum.php
在这里真诚感谢观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0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架子鼓
支好木角
先前的人很少认识金属
天桥边卖艺的耍着猴儿
随便 只一根 架起鼓
叮叮咚咚
猴儿跳起来
不比人活跃
鼓点儿有些散
有些人知道
多数人知道的谓之美
象牙雕的未必就美”
   这一段,架子鼓当先,一个“架”字,从字形看,空旷,从字音听,架空,驾驭,一字引领全诗核心,
此段解释通俗文化,被大众喜闻乐见的杂耍,看似热闹的后面演绎了“俗为美”的大众思维,“象牙雕”
的象牙塔,意味专挑精细文字装点的文章,如果不接上地气,难免有被群众冷落的被“耍”形势,鼓点
有些散,不像大戏院的舞台,鼓点和环境要匹配,上得书房,下得厅堂,钻进厨房,当然鼓点的韵律
要和环境配合,现在好多诗歌忽略了作诗,发表诗,被读者接受,等等环节的境况,变化度掌握不够。
“架子鼓的叙说
春晚的杂粹
一个道理
没的东西没人看
就变不美
普世价值
普通大众
普遍美
普通美
美学添新秀
怎样变美
新的课题”
   这段,”架子鼓的叙说 春晚的杂粹“,犹如把民间的草房子和皇宫的殿堂,拿在一起做互相比照,春晚舞台很美,
多数看众,坐在电视机前面的占多数,而沙发前和凳子前,角度会很大反差,好看不好看,自有背后评价,“没的
东西没人看”,意为稀少的东西,或者有待发掘的很少,小众看客和最终发展为大众的,有距离,应理解为“美的东
西未必有人看”,普世价值,此段重点突出美和普通,和普遍的距离比较接近,美学的新课题,或许在普世价值观
多下功夫,定有突破。
“建议多听听天桥边卖艺的人流
可惜昔人走远
借助中成
变身美学
变完美
还大美
变残美
梳越美
一切都是美
价值观在变
美术观也在变
余杭瘦西湖
妃子荔枝肥
燕飞平常家
浣衣变西施
美在变种
角度变
燕瘦环肥照样美丽
环境变
泱泱大国儒雅风存
观念变
区区小我召唤星空


变”
    这段“可惜昔人走远”,喻草根聚集的场所,被所谓的开发和迁移,人为割断,民俗民风如何借助现成
的电子传媒,继续往日辉煌,变吧,“变完美 还大美 变残美 梳越美”,意味越梳越美,美是需要梳理整理,
用诗歌诠释美学,未必拿捏得体,“超越美”或许比“梳越美”容易理解,“肥、”瘦”等相对概念,接受大众眼光
的挑剔,因环境改变使然,此段对美的具体表现,以及美衍生,普及的具体多种途径,铺展不够,有待
挖掘深意,“小我召唤星空”,意味美和星空的对话和情结,或许自我了悟自然之美,之大美,才是真美
站在世人面前的惊人预言。 转载自《中国诗歌》http://bbs.yzs.com/thread-366698-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0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荷 于 2014-2-18 03:35 编辑

文字,在尘世,或许是护卫守城的最后战士,永远不倒,城市的一些所谓高楼,一些所谓的高屋建瓴,理论先贤,无不借助文字攀高如空,如履平地,架子,暗喻做内功夫,扎实功底,精心制作,优良前行,从来不在乎成品的优良打动需求的眼球,要做实金玉其内,必有外在金誉,架子,从想象来看,是空心的,但正是无数的空心,连接在一起才成为实实在在,和今天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异曲同工,“偶尔会掉下来”暗喻如果不扎实基本功,没有敬业精神,会缺乏安全,而文字,对单个文字的认识是否到位很关键,细看“架”字, “木土木土 土上加土 用口用力 张力合力”,从偏旁,组合,各自所占空间,位置,以及古人对该字的原始定义,都要精细揣摩,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是此诗诗眼,放下各种架子,官架子,床架子,欲望方面的,物质需求的,只要着眼现实,认认真真把当前手中事情做好,心无旁骛地去做,高楼自然起平地,不图名,不图镜头的宣扬是真的放下架子,“故事里没有他们的配角”,暗喻功到自然成,专心和敬业,心无杂念赶走所有危险因素,成为永远的主角,平面变立体,是站在空中,更高的思维,来看待人世间一件小小的器物,从思维构想之初,从平面二维,到突破三维展现在空间面前,诗人要具备架子工的细心来换角度,经常揣摩文字,特别是单个文字在古典及现代文化中的种种延伸,变异,遗传的线断裂,原因出在哪里,只有把单个字都揣摩尽,才能拿好诗土词泥话砖语瓦,当然,对泥土中的秉性,古人对五行,对物质的认识,如果强硬拿到现代读者面前,会显得生疏,不美,所谓美,别人不易懂的,称不上美,独和缺,稀贵,但不美,值得自赏,此诗“五行”一段,有些故卖弄,拿古代生义博人瞩目之嫌,“木土木土土上加土 用口用力 张力合力 五行垒着绵延的小灰尘”,倒不如改写“递上一根一根 横平竖直 在做着一加一 数着手不酸”,晓荷的诗歌有待打磨,生硬的语义,需要稍加技巧转换,需贴近现实。   转自《中国诗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