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苑 (责编 与诗为伍 )
□《 老夫子午夜酒话(系列之1-20)》/ 子在川上曰
【老夫子午夜酒话1】
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让我们做两件事情,男人要千方百计的殉国,女人要千方百计地为男人殉情。这两件事情到了明朝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满朝大臣想尽一切办法让皇帝打自己的板子,撤职,流放,甚至是下狱,或者杀头。这样一来,就可以青史留名了。而女人捏,则是等自家的男人死后,殉情自杀,或者是把自己的儿女养大之后再殉情。这样的话,就可以被族人立贞节牌坊,就可以被官方收录进烈女传,受万人景仰和传颂。
只是到了如今,我们男人既无国可殉,而女人们,也无情可殉。所以大家,都还活着,累死累活地活着。
【老夫子午夜酒话2】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行为一直就是两种:善行和恶行。而人类的善与恶却又是由他们本身所居住的环境决定的,换成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善和恶是由市场行为所决定的,而市场却又是受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所引导和影响的。“焚书坑儒”是,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是,文革是,贪污腐败是,现在的反贪风暴也是,……
至于我等屁民,心中是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善恶标准的。当市场需要善的时候,我们认为那些善就是善。当市场需要恶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引导,认为那些恶才是善。
【老夫子午夜酒话3】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是那些留了一手,给自己准备了后路的人。因为他们随时可以中止,撤退,开溜,所以他们一边说着那些积极向上,美好乐观,冠冕堂皇的话语,一边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地干尽坏事。而杞人忧天,忧心肿肿,甚至悲观绝望的永远是我们这些出不了国,移不了民的屁民。
我们总是担心着天会塌下来,地里会长不出庄稼,河水会养不活鱼虾。
【老夫子午夜酒话4】
小时候看书,看到王子娶贫民女子,公主下嫁给勤劳勇敢的穷小伙子,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的故事就特别激动,也幻想着某一天,某个美丽动人的权贵家千金也看中自己,也上演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长大了后才发现,这些弱智的故事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权贵指使人瞎编的,其目地就是给穷人以鲤鱼跳龙门的幻想,让穷人不致于因为绝望而暴起反抗。其实,有钱有权有势的家庭,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那份优雅,那份自信,那份气质,那份潇洒,那份美丽,都不是平民家庭的子女们所能比拟的。(当然,暴发户除外。)你们都不在一个等级,怎么会有共同语言怎么会产生火花呢?而且即使勉强走到了一起,也不可能幸福滴生活。
外国人就实在得多,他们瞎编的童话里,那个灰姑娘或者屌丝男子,一般都是出身于某个破败没落的贵族。家族衰败了,但那份贵族的优雅气质还在。由此可见,无底线地忽悠人,我们天朝是有着几千年的传统的。
【老夫子午夜酒话5】
不知道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忘记了说不,忘记拒绝了的。后来就渐渐成了习惯,渐渐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中庸之道。他们要么随声附合,要么保持沉默,是坚决不能说不的。一旦说出来了,那么绝对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即使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已经相对宽容进步了很多,但是,我们仍然把敢于说不的人拉入黑名单,把他们归类于敌人,譬如网络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钉子@”和“上@户”。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制度进步的标志就在于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说不,只有更多的人说不,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意见,我们才能修正自己的错误。悲哀的是,如今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听不到一个人敢于说不,大家依然在鼓掌和欢呼着,这样的欢呼让人恐惧和不安。
【老夫子午夜酒话6】:
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的文章,说什么人穷不能志短,不能自暴自弃,要自尊,自信,自爱,就终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不过,就俺老人家所知,在这个疯狂的泡沫时代,穷人如果不剑走偏锋,而只是勤劳持家,合法致富,最后飞黄腾达的几率就跟买彩票中特等奖差不多。即使偶尔运气好,赚了一点点辛苦钱,但是很快就会被国家的印钞机器给稀释掉了。
在如今这个唯利至上的年代,如果穷人变不了富人,也变不成贵人,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世人都不尊重你,只会鄙视你,你如何自尊?世人都不信任你,只会看贱你,你如何自信?当然,也有看淡这些,活得自由自在的人。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有多自尊多自信,他们只是争不赢也争不了了,就索性不争了,淡泊淡然罢了。俺老人家在这里想说的其实就是:自尊和自信是富人和权贵们独有的气质和风采,你让穷人屌丝们拥有这些,不是太奢侈了吗?
【老夫子午夜酒话7】:
俺老人家每次看战争片,无论是古代或者现代,电视或者电影,总是看到很多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上前线,支持正义战争的场景。这些场景总是让我反胃,不舒服。我总是顽固地认为这些镜头太忽悠人太坑人了。
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跟着做手艺人的老爹走村串户,凭家传的手艺自己挣学费。到了晚饭后,我总是缠着那户人家的老人,听他们讲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他们如何躲避征兵:如何一不小心被抓进去了,又如何想尽办法逃了回来;以及那几个没有逃回来的竟然凭借着军功当了大官;前村后村一共有多少人战死在了外面;甚至还有家里的大儿子被抓了,用小儿子去换长子回来撑门面的事情。听得多了,再去读杜甫的《石壕吏》,就很容易懂了,为什么当时政府进行的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正义战争,而那些老百姓躲起来,竟然不愿意去支持正义战争。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于趋利避害的,他们希望的永远是安稳平静的生活,当这种生活也不能保证的时候,他们就希望自己还能够活着,最起码今天还能够活着。当然,也有因为自己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而铤而走险去当兵的,但是那种人比较少,除非实在是走投无路。至于解放后几十年内,大家争先恐后地参军,则是因为那是和平时期,当兵是很少的几个能够改变命运的途径。至于近几年自愿参军的人少了,又是因为现在士兵复员退伍回来,国家不包分配,很难改变命运了,还不如早早地出去打工挣钱娶媳妇儿。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永远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你要想让老百姓真心拥护你,就是两个办法:一是连续轰炸式的传销式洗脑,轰炸得他们晕头转向,只能条件反射式的对你点头称是。另外一种就是真心地为他们着想,彻底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总是想着要如何报答。至于正义,善恶,美丑这些东西,他们确实不是很关注,也没有时间关注,他们要忙着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存大计捏。
【老夫子午夜酒话8】:
天朝前首富牟其中老牟同志刑&满释&放了。其实,老牟同志的金融诈&骗&罪和俺老人家小时候左邻右舍的投机倒&把罪一样,都是体制下的产物,在当年都是重罪,现在据说都成为正常的商业行为了。我邻居当年的投机倒把犯&罪&行为,就是现在利用区域间的价格差赚取利润的正常商业贸易。老牟当年的金融诈&骗,也就是现在商家最常用的存款一百万作为保证金,然后贷款五百万的融资行为,只不过我邻居和牟老同志的思想都超前了那么一点点而已,所以我邻居被判了四年监&禁,老牟同志十八年。我邻居刑&满释&放后,没有半点怨言,老老实实在家里种地,送重孙女上学,间或喝点小酒,小日子充实又幸福。
听说老牟同志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犯&罪,准备了很多材料去申诉。俺老人家担心这个七十高龄的老爷子,既要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也不一定能够等到宣判的那一天。何况,在我们天朝,很多时候是不能较真的。一旦较真,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所以捏,老牟同志,咱们不闹了,吃点大亏,安静一点不行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宁肯个人吃亏,也坚决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这才是革命的好同志!
【老夫子午夜酒话9】:
最近,俺老人家午夜说的酒话,老是被屏蔽。所以呢,俺老人家决定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其他了。说起风花雪月,就不能不谈到牡丹。千年前的那个白胡子老头摇头晃脑地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意思就是说:未完全怒放的牡丹,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而完全怒放了的牡丹,那就是有权有势人家的正房,或者姨太太了。其实,这是大部分读书迂腐的人看到牡丹之后的反应。像俺这种少不读书,在社会上浪荡惯了的人,看到牡丹的第一反应,却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看看中国民间多少屌丝逆袭,娶上千金小姐,王公贵族公主的民间传说就知道,这是一代又一代穷逼屌丝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仅仅那个《西厢记》,就让多少寒窗苦读的贫困学子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努力向上,金榜题名,就连前相国家的千金小姐,我们都还是可以玩玩之后,丢弃掉,然后再娶的。
其实,在古代,确是有很多富贵之家,由于自己的子弟不喜欢读书,而在贫寒之家收养了很多聪慧子弟,资助他们读书,然后挑选其中的最优秀者,以本家女子为饵,让他们金榜题名,从而维护本家族的辉煌腾达。不过,这些贫困之家的学子,金榜题名,当上了大官之后,由于幼时的贫困,和结婚之后,牡丹们的强势和对他们的鄙视,大多性格偏激,很少正常的,一个个不是好&色如命,就是贪得无厌。这从如今天朝纪委反腐,反下来的高官们的个人履历,以及他们的悔过书就可以看到。其实,这不完全是他们的个人品德的问题,这是我们天朝上国的文化土壤的问题。什么样的土壤,就长什么样的庄稼,俺这个种地的是最清楚不过了的。
【老夫子午夜酒话10】:
今天喝多酒了,就看到了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其实,在深圳这个鸟地方,是看不到萤火虫的。萤火虫在老家的夏夜,在童年时候。我们拿着空空的墨水瓶,抓了满满的一瓶萤火虫,得意洋洋地回家。萤火虫在墨水瓶里,一闪一灭的,照亮着我们回家的路。稍大一点后,我们就从老师的口中知道了有那么一个牛人了,由于家贫,没有钱买灯油。便用一个布口袋装了满满的一袋萤火虫,挑灯夜读。最终考取了状元,当了大官,娶了皇家牡丹似的美丽女子。我们也想考状元,也想娶一个牡丹样的女子呀。于是,我们也想方设法在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下挑虫夜读书。经过很多次的反复试验后,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萤火虫肚子里发出的微弱的光都是一闪一灭的。尽管我们收集了很多的萤火虫,但是那些不停闪灭的光芒仍然让我们的眼睛疼痛难忍。那不是让我们考状元,娶皇家美女,简直就是让我们当瞎眼的算命先生的节奏哈。
后来,我们学历史,张献忠,黄巢等农民起义领袖受尽我们的敬仰。再后来,我们就老了,从当年的小鲜肉小帅哥变成了如今的老夫子资深帅哥,再重新回过头来读历史,才发现他们都是屠夫。黄巢的军队在没有粮食军饷的时候,竟然四处抓捕其他平民,用炭火烤干,用石磨磨成肉粉,充作军粮。而张献忠也只是因为一个四川人背叛了他,竟然把四川人屠杀了十之七八,以至于战乱平息后,朝廷只能从其他省份迁移百姓过来填充,才使得四川广袤的地方渐渐有了生机。才明白过来,当初瞎编挑虫夜读书的老先生,只是考虑了萤火虫发出的光芒,而没有考虑到它那光芒只能保持0. 1秒的时间。同样道理,当年编历史教材的革命家,也只是考虑到他们都是出身于农民,而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反人类的罪恶。
几千年来,我们总是习惯地看到别人闪光的一面,而忽视别人黑暗的一面,因为我们总是想着如何在历史中闪光,就不能不想着如何掩藏自己的那些黑暗的东西。我们就不得不让自己选择性的失明。
【老夫子午夜酒话11】:近段时间读史,发现全是家仇国恨。想想也对,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敌人,即使暂时没有发现敌人,也一定得臆想出一个敌人出来。古人云:居安思危是也。毛伟人也说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所以,穷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勾心斗角,争强斗胜的斗争史。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七十二变,无所不用其极,我们的一辈子就耗在了与敌人或者假想敌的争斗置气中了。然后,成王败寇,败寇的后人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想想,俺老人家的敌人是谁?好像是比俺有钱有势有权的人。这样一想,就把俺给吓坏了。俺老人家一不小心,树敌太多了。仅仅在我们天朝,起码就有十多亿敌人捏,这让俺老人家怎么活呀,太失败,俺决定了,现在就不扯了,马上上床睡觉!
【老夫子午夜酒话12】:国庆长假前一天,前国务院副总理,曾经被监禁了十三年的陆定一老先生的骨灰被迁移进了八宝山陵园。墓碑上刻着他对儿子和孙子说的临终遗言: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讲话。陆老先生是天朝唯一一个,能够把中国古文化的经典《古文观止》倒背如流的文化部部长。他是在天朝文盲和流氓当道的时候,被流氓和文盲们抓进去坐牢的,所以他的这句临终遗言就很耐人寻味了。
让小孩上学,是消灭文盲的唯一途径。让人民讲话,是抑制流氓的最好办法。看来,老先生一直都忧心忡忡呀,担心我们国家就毁在了那些不学无术,满身流氓和土匪习气,只顾着蝇营狗苟的官员手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哀。只是可惜,真正能够整懂整明白,而又愿意去整懂整明白的上位者又有几人?
【老夫子午夜酒话13】:今天在喝酒的时候,谈到了一路高歌猛进颷涨的楼市。朋友说,政府又出台限购政策来降温了,国庆长假期间,交易量已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其实,就俺老人家看来,所谓的楼市限购,不过是一种楼市促销,继续推高房价的手段罢了。这几年来,政府已经限购了很多次了。每次限购了一段时间后,政府又总是会取消限购。这时候,楼市就会掀起新一轮的购买高潮,房价也会一涨再涨。
俺记得小时候,每年大旱,河流快要断流,已经不能流入稻田的灌溉渠道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在上游筑坝截流蓄水,当水蓄到一定的水位后,再挖开缺口引入渠道,涌入缺口的河水就会推搡出一波又一波的浪峰。这种截流筑坝,然后挖开缺口放水的情况,要多次反复进行到上游干旱到一点水都没有了的时候才会停止。所以呢,俺老人家也认为:政府也必须是到了这种情况下,才会真正叫停楼市限购。在这之前,所谓的限购,都只是为了蓄势,为了推涨楼市。毕竟房地产的大部分利润都是给了政府了的,谁也不会嫌弃自己的钱多,不是吗?
【老夫子午夜酒话14】:老夫子十多年前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小陶种菊》,写的是少时天资聪颖的小陶在众多亲友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当上了县长,却因为无法承受亲情和上司的压力,愤而辞官回家种豆种菊,不为五斗苞谷米折腰。
在这个午夜,俺想扯的却不是小陶,而是我身边的那些朋友,他们也都是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文人雅士,很多是需要六斗米或者七斗米才会折腰的,有的甚至需要五十斗米才肯折腰。还有一部分朋友,原来是因为有人承诺给八斗米九斗米才折腰的,结果折腰了之后才发现只给了四斗米,就再也不肯折腰了。
其实,不管他们有没有折腰,为了多少斗米而折腰,我对他们都充满了敬意。最起码,他们还有着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底线。在如今这个世道上,还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底线的人,已经不多了。
【老夫子午夜酒话15】:自从几千年前的孔大圣人提出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备注,只能让老百姓知道怎样去做就可以了,决不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观点被上位者接受之后,上位者们就制定了各种条条框框来约束下层屁民,什么三纲五常,什么贞节牌坊,什么对着神位早请示晚汇报,……甚至是小孩的启蒙文,以及稍大后的学习教材,都一篇篇严格审核,务必要染上浓烈的政治实用主义色彩。务必要让他们只能跟猪一样,只能使由之,不能使知之。
这不,在今天的新闻里,某学校就懒得半遮半掩了,直接买猪饲料给学生熬粥吃。只是没有想到学生家长们反应是那么的激烈,闹得半个天朝都被惊动了。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做事的时候,还是不能太直接。尽管大家都明白是咋回事,但是半遮半掩还是蛮有必要的。有了这种半遮半掩,下位者就倍儿有面子,而上位者也有台阶了,就不会冲突了。俺老人家说得对吗?
【老夫子午夜酒话16】:中国人历来都是狠的,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看看那些写古代近代社会的话本小说戏曲电影里的角儿,一言不合,总是拔刀相对。那些打输了的,断胳膊断腿,名声扫地,甚至于命丧当场。那些打赢了且权势熏天的,自然屁事没有,趾高气扬地离开,直到遇到一个比他更利害权势更大的。至于那些打赢了而家世又不好的,只能被官府抓进去坐牢或者被砍头,在临死之前还必须要装逼一次,扯破喉咙沿街高喊道:“老子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其实,这些人还不算是真正的狠。真正狠的是那些信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读书人。被你一不小心,或者一不留神给得罪了。他时刻掂记着要报复你要搞死你,你却毫不知情。以有心算无心,你一不留神被他搞定搞残的几率是蛮高的。天朝五千年的文字,记载了多少的聪明人狠人就这样被人阴了搞死搞残了。所以,古人叹息道:最毒腹中针,最狠读书人。或者是:会叫的狗不恶,恶狗不叫。我记得史书中的某大腕就说过:让读书人整读书人,是整得最狠最彻底的。这句话俺深以为然,最起码,文革十年就是这样。至于我们现在,则只能睁大眼睛,小心做人,小心提防罢了。
【老夫子午夜酒话17】:少时读书,不求甚解。对于历史人物,多由人名而定好恶。譬如孔子席下七十二贤中的子路和子贡,俺就喜欢子路,而恶于子贡。按照名字分析:子路,行于路上,思于路上,以行而修身。而子贡,则以子身而贡于上,以博取功名。特别是读到子路治理一个城市,因为修理运河而使百姓穷困,于是,子路拿出所有家产煮粥以飨乡民。孔子便派了子贡过来砸掉了子路所有熬粥的锅,子贡说:治理城市和治理国家一样,不能靠小恩小惠。小恩小惠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又把所有的同事都推到了敌人的那方,得不偿失。于是,越发不喜欢子贡了。
很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子路就是如我等愤青,踏实做事,处处受制,一年辛苦到头竟然买不到一个平方的厕所,最后因为不愿意卷入官场争斗,而假意整理自己的衣帽让人砍成了肉酱。至于子贡,则是八面玲珑之辈,聪明伶俐,精通人性,混于商场则暴富,混于官场则青云直上。去年被抓的某市委书记,因贡献美妻给上司而得意,然后暗示下司上贡美妻给他享用。至于俺老家那位纪委书记,被查时痛哭流涕,说他的贪腐只是因为其他官员排斥他,只是想同他们打成一片而已。他们都是如子贡一样的聪明人。在如今这个世道里,如子路这样的人,最适合他的职业是保镖或保安。而子贡,则官商两宜,必定风流哈。
【老夫子午夜酒话18】;中华数千年的文明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政客们争吵,勾心斗角几千年所形成的官场文化。他们在吵架打架的时候,谁先抢到了“国家、民族、人民”等大义凛然的词组并高高举起作为旗帜,不管他们内心有多肮脏,他们吵架打架到最后,基本上就都赢了。舜以孝,禹治水为民,刘邦反抗暴秦,朱元璋驱逐鞑子重振大汉河山,等等。只有屈子跳河自杀了,但是他紧紧抱在怀里的那块石头刻着忧国忧民,所以他虽死犹荣,被祭奠了几千年。就连出身于江南百年世家,只顾着结党营私,满口清谈,误国误民的东林党人,也只是因为他们在大门上高挂了一幅“风声雨声读书时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就在长达数百年的官场争斗中,屡屡占据上风。
前些年,屡屡曝光的中国让球丑闻,只是因为领导们的一句“这是出于国家代表团战术上的考虑”,把让球事件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丑闻就变成了智谋了。这几年,很多批评者都被骂为“内心阴暗,满是负能量,看不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只是盯着缺点和不足之处不放,是人民的敌人。”只是,前些年高举着那些大义旗帜的旗手们,一部分移民到了国外,还有一部分被抓进了监狱。至于他们的继任者们,还很年轻,前程远大,终将载入史册。
【老夫子午夜酒话19】:现在是十月金秋,就聊聊枫叶吧。自古至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枫叶呢?其实细究起来,就是两个原因:一是花团锦簇本来是鲜花的事情,枫树却满树鲜艳的红色,不合常理。二是不合时宜,春夏鲜花满枝才对头,到了秋天,满头秋风,满地落叶中,突然就发现了一大抹少女的嫣红,就如一大群中老年人正在围观几个少女跳着艳舞。所以,以俺老人家的角度来看,世人喜欢枫叶,正是中老年男人的小三情结在作怪。
想想也是,男人累死累活,拼死拼命,好不容易才挣得一块勉强可以立足的地方,停了下来,却发现自己已进入到了人生中的秋季,尽管硕果累累,却已力不从心,而身边的女人也从娇媚可人变成了难看的黄脸婆,那是一种多么的绝望和不甘啦。这时,如果视野里突然出现一抹少女的嫣红会怎样?肯定明知会上当受骗也会奋不顾身哈。不说别的,仅仅苏老夫子诗中所描述的“十八少女八十郎……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情景就让人心跳不已。
这是如今小三这个职业如此红火的原因,也是枫叶数千年来一直被无数文人骚客歌咏赞美的真正原因。天朝中老年男人的小三情节哈,纠结了几千年了,还一直会继续纠结中。
【老夫子午夜酒话20】: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像人一样的生活。其实,像人一样的生活很简单,但是却需要胆量和勇气。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动辄就需要下跪的时代。不跪你就办不成事情,不跪你就捞不到好处,不跪你就处处受制被人欺侮,不跪你的父母亲人永远低人一等,不跪你天大的冤屈别人也会视而不见,永运无法伸张,不跪你就被人视为异类,被排挤被敏感被和谐,……
所以,很多人认为,能不能像人一样的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能不能像狗一样好好地活着。毕竟做狗的话,如果运气好眼光好,投靠到了一个好主子,做了一条好狗,还可以对着路过的每一个人狂吠,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咬上一口而不用承担责任,绝对比做人更牛逼。所以狗是不屑于做人的。而更多的人,也都更羡慕狗的生活。
□《诗歌的诗素、语言、音韵和分行》/ 村氓 点评:观云忘我
自新诗兴起,大家都在为新诗应不应该押韵争论不休。有人说中国古典诗词一直以韵律为上,无韵不成诗;也有的说,新诗本身就是传统诗歌的革命,只要形象感人,有韵无韵无关重要。
只要稍有文学常识的人就都知道,新诗从属于诗歌。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门类,其他还有散文,小说和戏剧。它们既然同聚文学门下,当然要有共同的属性,也有相交的要素——诗素。
诗素,其实早有其说,最早无从考究。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李魁贤指出:“诗的美是意象的新颖,联想的丰盈;即诗素的美,而不是语言的美。诗的深奥,是意象的深邃,联想的闪烁;即诗素的深奥,而不是语言的深奥。”(李魁贤《心灵的侧影》,引自邹建军《台湾现代诗论十二家》第13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版)他把诗素作为意象,作为联想。温东华著《征在主义诗论 ——以此宣布征在主义正式诞生》《论诗象 》中就提到“ 想把诗搞清楚,最好是从诗的象和诗的语言说起。其理由是,象作为单一的,都是诗素,作为整体,它又是诗本身。诗(或诗象)最终是通过语言来约制成型的,从语言的角度看,诗是语言的最高存在形式。象与语言虽分而为二,实则合而为一。象与语言虽明有所见,但最不容易说清楚。”温东华把诗素称为“象”或“诗象”。余光中译(美)罗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雪夜林畔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有关 “诗的元素”就把“结构密度大(把诗思、诗材、诗情、诗眼、诗素,有机的用诗语,把他们混合组织起来)”作为重要内容。有人认为:着重於诗质与诗素之把持,且以繁富的意象去构成其诗境。憎恶那种赤裸裸的所谓“情绪的独白”。大致看来,他们所言的“诗素”,应该是指诗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图画感,动感,质感,情感以及能够振动人心,激发情志的力量和气质。这与不少人称诗歌的内容或素材为“诗素”是大相径庭的。
诗素是指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涵及由此产生的冲击力量,是通过诗人的精心构思和精彩描绘实现的。诗素的内容包括:意境和情韵,都是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虚构加工产生的,因此更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
中国人发明意境这一概念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中国唐朝中期意境的基本内容与理论框架已经确立。概括的说: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的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此后,可以说,对意境真正理解的是王国维,他认为意境是真实性的体现,即情真、景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此看来,意境首先要求的是情感真实、景物真实。情真景真只是意境的一个真实特征,而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因而这几大特征构成意境的总体特征,也是意境美的体现特征。真实特征。王国维认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是王国维对意境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情感的真实是意境的本质也是目的,对情感的描写要“沁人肺腑”;对景真实的描写要“豁人耳目”。这些都必须具有 “见者真、知者深”的真实感,一点假都不能掺和。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意境效果。情与景,也是内容与形式的体现。景真也是艺术表现的本质特征,它载荷了本质与现象、目的与手段的全部信息。情真景真,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它体现着意境美的真实性特征。
情景交融形象特征。中国唐代诗人王维在他的《青溪》中写到:“言入黄花川,第逐表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清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王维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舒情,景真情更真。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合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整个的描写形成了一幅动与静,生动形象的图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意境的表现中情景交融几乎成了意境的代名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这种形象的创造方式,正是意境美的情景交融形象特征的呈现。
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虚与实,也是一种变化,也可认为是一种主次排序结构,是艺术表现体现着意境的情与景虚实变化的结构关系。从意境本身来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实,实即是主;另一个是虚,即是次。相生是一种变化的辩证关系。虚实相生,即是相互依存关系。从表象上看,体现的是一种审美效果。从思维上看,它蕴含着由人的思维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的审美意识。
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韵味无穷,即情韵与联想;韵味蕴含了无尽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因素。无穷是由情韵与联想所产生无限的联想。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静夜思》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千年佳句,使人浮想联翩,打动了多少思乡游子的心。这种挚朴情真的感情,奇丽瑰特的想象,达到了韵味无穷的审美效果。因此,这就决定了韵味的组成是由:物景与情感、意味与风格、体势与语言等多种因素组成。这种组成是属于整个意境的表现体系,而在意境的具体表现运用中则需要更加突出与集中。
显然,构成意境表现的因素是多种的,对意境的概念与定义的准确把握,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所有对意境的定义都基本上说明了意境的本质特性,只是涵盖的面有所不同而已。因此,通过上述我们也可对艺术意境作适当的界说:意境是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高度统一,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整体。总之,它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基本形态。 意境,是一切艺术作品(包括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装潢,舞蹈,武术,建筑,园林等)的共同特征,区别在于另有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同属于文学艺术,当然也不例外。意境便是它们共同的基本要素。除具备意境外,散文还应有不完整的故事情节或相对更自由化的内容与形式;小说应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戏剧应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另外还有舞台设计等。诗歌除具备意境外,还必须特别注重语言技巧,另外还有格律、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要求。自由体新诗就淡化或完全忽略了这方面的要求,只追求意境的存在,语言技巧的运用,靠诗歌本身的形式与内容产生和谐的律动。 就欣赏的角度讲,一般地,诗歌偏重于意境和语言;散文偏重于神韵;小说偏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戏剧偏重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舞台设计。
就是说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只有诗歌中的意境情韵能够剥离其他要素独立存在,形成章节文字,定义定型。犹如汉语里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独立成词,而不是多语素的组合。因此,根据文艺作品中的这一特点,我们把其中不可或缺的,只能在诗歌中独立展示的基本要素称之为“诗素”。意境和情韵糅合在文艺作品中谓“诗素”,独立出现仍称为意境和情韵。诗歌是文学艺术中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却又是语言的最高存在形式。
诗歌意境的创设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多彩的各种意象的描绘组合展示立体的、质感的、动感的、音乐感的情感画面,以激发读者的感官兴奋,这要靠诗人娴熟灵活不拘一格的语言技巧。独立展现的诗素和恰如其分的语言技巧是诗歌区分于其他文艺作品的两大要素,是鉴赏诗歌的试金石。 一首诗要成为好诗,除了选择比较深刻、耐人寻味的主题外,还要抛弃已有的表达,在你所选中的旧意象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东西,要发现眼前庸常事物中隐藏在生命深处的新的秘密。在构思一首诗时,不要急于拿笔就写,习惯于直白地以叙述性语言直接表达。一般应首先找到一个新鲜的诗核和让人亮眼的句子。诗歌作为一种语言凝练、表达丰富的艺术形式,比其他文体更强调诗意的惟一性和独创性。同时,还要注意用独特的语言,将你的新发现表达出来,这是诗的另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一首诗好与坏的重要标准。让人眼前一亮的诗意和独特的语言是最有个性的东西。世间万物大家可能都熟视无睹,而诗人就是要善于对世间万物重新命名,重新定义。诗人也是因为这种重新命名世间万物的权力和能力而君临天下。
语言技巧是指诗歌创作中语言表达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一般如:象征,对比,比兴,衬托,悬念;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对偶,反语,双关,反诘,通感等,以及行文的排列和句读的定夺。
诗歌要求语言一定精炼准确,创设意境要形象灵动,情境要极度到位,达到投一石而激千层浪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作者字斟句酌,潜心推敲,借助语言技巧获得新意和深意,进而感动读者。我们坚持朴实中蕴含深意,灵动中妙趣横生,精短中余味悠长,闪烁中撼动人心的创作和评鉴底线。 语言技巧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故弄玄虚,夺人耳目,而是要匠心独到,别具一格的创设意境和情境,使其水到渠成,锦上添花。即使同一题材,同一位作者,由于作品的立意不同,写作的定位不同,把握事物的闪光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同,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就不尽相同。语言技巧运用得恰如其分,将会使意境清晰明朗,熠熠生辉;情景动人心弦,一鸣惊人。怎样使语言技巧运用得恰如其分呢?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文无定法”便指如此。
首先应把握所写内容的内涵,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将抽象具体形象化,将哲理情感化。如凡夫的《儿子》“挑着太阳/担着月亮//晚霞铺满老娘的呼唤”.意在写年轻人生活的艰辛和母子间的相互牵念,就用夸张和视角转移的方法来处理。《残年》“将落日塞进灶膛/熬尽苦难的岁月”则用夸张和拟物描绘风烛残年的苦痛。其次,让诗活起来,有生命力。这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如《诗人》“拔下自己的羽毛/做一个简陋的小窝/孵出些唧唧喳喳的文字”运用了拟物,还注意了动词、形容词和象声词的使用,才达到了醒人耳目的效果。再次,一般诗歌篇幅精短,这就给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提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文字提炼一定要“稳、准、狠”,即稳妥,准确,不惜修改舍弃。
诗歌创作中,由于作者的立意角度和语言技巧各异,便会出现作品的情理侧重差别。有的重于抒情,有的重于说理。诗歌的抒情的确是不易把握的,难得洋洋洒洒、痛快淋漓。想用有限的文字激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感情,产生雷霆万钧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它只能引发读者瞬间情感的火花,并在火花闪现的顷刻,触发心灵的颤动,以至余波经久不息。不要小瞧这瞬间的火花,同样光辉灿烂,动人心弦。抒情诗大都借景或托物,并不直抒胸臆。通过对原型景物的描绘和渲染,寄情于景,托情于物。其中滋味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获得美的愉悦。如:老李飞雪的《客在异乡》:“夜半几声犬吠咬破梦境/乡愁喷涌而出/溅湿趴在窗口的那弯瘦月'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成功。全诗要写客在异乡的游子那种思乡之苦,作者浓墨重彩的描绘特定的景物:夜半犬吠,乡愁喷涌,溅湿瘦月。虚实相映成趣,明知言过其实,却又不觉荒唐,反而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诗中的动词用得尤为巧妙:“咬破','喷涌”,“溅湿”,“趴”,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激发了感情的升华。抒情类的诗歌常用一些语言技巧,《客》诗中就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哲理诗是大家熟知的一类诗歌,闪烁着智慧火花。作品往往由事物或事件的某方面的特征,特性或现象入手,或一针见血,或旁敲侧击,或热嘲冷讽,或请君入瓮等等手法以物寓理,以事寓理。这种哲理诗,常常选取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意象,结论虽说不上石破天惊,却也让人出乎意料,或别开生面,不得不心悦诚服。顾城的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表达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柳笛的诗:《枝头》繁华落尽/孤零零地/举着一串空荡荡的日子。指出过度奢侈的繁华将意味着冷落。
无论抒情还是哲理,都必须在创设意境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才不至于苍白无味。
另外,诗歌还常常扩大词语的外延,偷换概念等等。在语言的表达上,尽量多一些幽默,诙谐或讽喻,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诗歌的语言必须合乎基本的语法规范。形象描绘的同时,构思行文则偏重于逻辑思维,就是说意境的展示状态应为常人所理解,虽然平中见奇但并不突兀,悬念百生却水到渠成。我们不反对诗歌的朦胧美,朦胧的意境可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一种欲说还休,品味不尽的感情冲动。但朦胧绝不同于怪诞,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的意象组合,很难让读者阅读的同时重新创设意境和感受作品传递的情韵。如果读诗像欣赏佛家符咒一般,恐怕读者就要苦苦修炼一双慧眼了。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芥茉凉菜,各有所爱。还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生命力更强些。至于“用误读替代意蕴的丰富,词语的张力”,是存在的。因为作者不可能与作品同时详细的介绍写作的背景与目的;每个读者的年龄、性别、阅历,修养、情趣等等有许多不同导致对作品的鉴赏角度,感悟深度,品味力度等各方面的差异。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正是这些差异体现了诗歌文学的美学价值。
情韵是作品本身酝酿的感情基调,它应该附属于意境,与意境相辅相成。无论是优美,壮美,恬美,凄美或者某种爆发美情感表达,还是带给读者或炽烈,或婉约,或奔放,或轻柔,或亢奋,或绵长的情感空间,都是意境所展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引发读者共鸣的感情基础。
作者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语言信息创设特定的意境和情韵(诗素),伴之卓有成效的语言技巧,履之音律,韵律,便酿造成一首诗歌。真正意境和情韵(诗素)的形成并感染读者,还要靠读者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既有形象的塑造,意境的拓展,又有情感的酝酿,哲理的感悟,还有语言技巧的愉悦。诗素才是诗歌的主体,决定一首诗的成败,是最不易把握和学习的;语言技巧则是诗人文字功底的充分展示,往往突显诗歌的质量优劣;音律和韵律是诗歌的装饰,是诗歌内容的附加,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和感染力。音律和韵律都可以让人们听到看到,而诗素和语言技巧只能靠人们从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慢慢感悟获得。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修养、文化程度、阅历、信仰等素质的不同,诗素给予每个人显示的状态千差万别,正像人们读小说所说的,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新诗,发展到今天,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1.自由新诗 ; 2.自律体新诗; 3.格律体新韵诗(包括仿古诗);4. 微型诗。其中格律体新韵诗不过在格律上模仿古格律诗,却在平仄韵律上不做严格要求。微型诗只是作了篇幅限制的诗歌。
自由体诗歌是诗歌文学的全新解放形式,它重意境情韵(诗素)的创设,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要求,而在音韵上另辟新径。句中的音步调整,行间的参差布局,节与节之间的跳跃留白,借助于情韵基调和节律形成跌宕回旋或推波助澜,语言结构极为紧密,而且聚散抑扬错落有致,阴阳顿挫挥洒自如。放得开,收的拢,达到节奏铿锵,起伏和谐的音乐境界,我们谓之为诗歌内在的律动,形成了以诗素独立制胜的格局。
自律体新诗在音律,音韵上就做了一定的限制,但不严格。音步可多可少,韵步可长可短,只要流畅顺口,和谐自然就可以了。大多数学诗者适应和习惯这种体例。格律体新韵诗在音律和音韵的要求上又加了一码,虽然不像旧格律诗那样有严格的音律,音韵及平仄规定,音步,节奏,同韵,近韵可作适当调整,但其形式上的音乐美和建筑美是不容破坏的。
诗歌的韵律是为诗素服务的,是诗素的附加和修饰,韵律离不开诗素,而诗素则完全可以脱离韵律。有韵诗歌可以更强的体现音乐美感,使诗素更加张扬与优美,进而增强其感染力和共鸣力。在押韵方面,不同的诗素需要选择相关的音韵匹配,才能获得尽善尽美的表达效果。一般地说,表达赞美、歌颂、畅快、亮丽的感情选用遥条韵 ao,iao ; 发花韵 a,ia,ua ; 言前韵 an,ian,uan,van ; 人辰韵 en,in,uen,vn ;江阳韵 ang,iang,uang ; 中东韵eng,ong,ing,iong,ueng 。表达伤感、悲哀、消沉、卑怯等感情选用一七韵 i,v ; 姑苏韵u ; 由求韵 ou,iou;梭波韵 o,e,uo ; 乜斜韵 e,ie,ve ; 怀来韵 ai,uai ;灰堆韵ei,uei 。亦不尽然,可根据表达需要和作品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换韵。
赞同韵节奏以标准诗行为单位,一个标准诗行就是一个韵节奏。韵节奏的跨度愈大,诗歌的音韵性愈差,纯自由诗就完全失去了音韵,不再押韵,它需要和谐的音节奏弥补无韵的不足,以丰富饱满的情韵,鲜明灵动的诗素(为人们所能接受而又能引发人们丰富想象和联想的意象因素和情感因素)占据了全诗的统领地位,以至可以让人们忽略其音韵。所谓无韵不成诗,不是绝对的。就拿外国诗歌来说,翻译过来大都失去了押韵,但我们仍冠之为诗歌,没有谁说变成了散文,就是说它仍然具备诗歌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我们的新诗具备了同样的要素,而独不押韵,为什么就可以排斥诗歌之外,称其为散文呢?其实一般相对而言,散文要比诗歌内涵丰富得多,语言灵活的多,结构紧凑得多,立意鲜明得多,感情充沛得多。你想一首诗歌信息量怎比得上同等散文的宽泛承载?
形式上的文字分行和音律及音韵,都不能确定诗歌与否。《百家姓》、《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既有音律又合音韵,我们不能说它们是诗歌;《乘法口诀》、《珠算口诀》节奏感很强,有了音律,我们也不能说它们是诗歌。虽然它们表述的内容实质性很强,而缺少的却是诗歌文学的最基本的要素——诗素和语言技巧,类似这样的文字充其量我们称它为赋,歌或者歌诀,押韵的称为韵文。至于快板书,快书,数来宝,唱词,对口词之类我们可以称为板话和说唱词,亦和新诗有本质的不同。但可以认为,它们是新诗的先祖。
因此,新诗创作必须首先考虑诗素和语言技巧,如果再提高要求,便是要有和谐的音韵。音韵要求的程度不同,新诗的体例便有所不同。
最后要提到诗歌的文字分行,这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大家公认的。但诗歌的分行不要过于随意,根据表达的需要既体现诗歌语言的美感,又把握阅读的节奏气息,还注意韵脚韵律的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就够了。没有必要故弄玄虚或做文字游戏。
鉴赏一首诗歌,人们往往首先看是否文字分行排列,然后阅读看其格律音韵,最后才细细品赏其意境和语言技巧。拿人做比,分行是诗歌的服饰或装扮,音韵是诗歌的相貌和体型,语言是诗歌的品格或气质,意境是诗歌的生命或灵魂。根据认识论的观点,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认知。鉴赏诗歌亦如此,先粗看眼前的文字是否具备诗歌的外部特征:分行没有。应当指出,诗歌文字必须分行排列,但分行排列的文字未必是诗歌。第二步就要打量这段文字的长相如何?属于诗歌中的那一类别?音韵的美往往也是非常动人的。进而再去静下心来品味这首诗是活的还是死的,有没有生命和灵魂,展示了怎样的艺术画面和情感内涵,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由此看来,一首相对完美的诗歌应该具备意境、语言技巧、音韵和分行四个要素。但自由体新诗却展示了一种残缺的美比如《断臂维纳斯》,更有雕塑本身的简洁和形体的优雅。没有了手臂主体形态更突出了。有的是种病态美的残缺美,比如落叶和残荷的美。所以音韵并不一定影响一首诗的整体表达效果。
就诗歌本身而言,我们不可笼统武断地说“诗歌不必有韵”或“无韵不成诗”,只能客观地具体地鉴赏文字的内涵而不是形式。我们推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但也不排斥具备充要条件的其他形式。有柄的刀能杀人,忽略了刀柄的刃同样能杀人。一篇文字,只要诗素在,伴有可体的语言技巧,又分行排列,就可以称之为诗歌。
□点评:《来读先生长文》 / 观云忘我
虽系一种梳理,但这梳理是大有必要的。一些诗作者的自生乱象,固然与诗人写作时的情绪有关,但事理不清、诗理混乱,又未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匆忙下笔,难以讨巧是自然不过的事。纵然作者要表现的主题如何深刻,题材如何突出,也因这自生乱象淹没其中……所以清晰、条理,这些看似与诗人的才气毫不相干的东西,实则是诗最基础的东西。如一个人跳跃得再高,若没有起点,怎样显示出你跳跃的能力呢?天马行空吧!但我想多数的人(如果不是铁粉)是不会欣赏一个与你无干的人在天马行空的,尤其是文学这一块。换个角度——当作者成为读者时,他也不愿意接受被他人搞得云里雾里的。
从鉴赏的角度,村氓先生的“根据认识论的观点,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认知。鉴赏诗歌亦如此,先粗看眼前的文字是否具备诗歌的外部特征:分行没有。应当指出,诗歌文字必须分行排列,但分行排列的文字未必是诗歌。第二步就要打量这段文字的长相如何?属于诗歌中的那一类别?音韵的美往往也是非常动人的。进而再去静下心来品味这首诗是活的还是死的,有没有生命和灵魂,展示了怎样的艺术画面和情感内涵,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是说得最地道的。当然,中国古典诗歌是不分行,也不分节的。只有宋词留下了明确的上下两阙,也有多阙的,那其实就是现在的诗节。自然这是题外话了。但在当下“分行”确实是我们多次讲述过的那样——成为诗的外形的唯一标识。读者阅读诗歌,首先入眼的就是有没有分行。
这表象正是引你进入的门面。所以规范一点的不仅要分行,还当分节……当然崇尚自由的人可以视而不见的……但注意一下又有何妨,难道就失去自由的架子了……你就成了一个循规蹈矩而有失身份的人了……
借村氓先生墨宝,附言一、二。
□《醒世诗学 关于新诗的“境”的问题》/ 庄晓明
醒世诗学 关于新诗的“境”的问题
(一) 对于当今诗坛的状况,恐怕没有人会真正的满意,当然,也偶见有人推为诗歌的盛世,为这纷乱的诗歌现状一辩,但我想,他的内心恐怕还是有几分虚的,一个众声喧哗,缺乏有文化素养的读者层拥护的诗歌时代,称为乱世或许更为合适。自然,乱世会出英雄,但如何识得英雄呢?当下对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劣诗,一个起码的标准都没有形成共识,以至于诗坛外的读者只是感到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最终不得不畏诗而远之。 如果不能为判断诗歌的优劣,建立一个基础的标准,而听由当今诗坛这样混乱下去,恐怕终非诗歌的福音。然而,如何建立这基础的标准,又并非易事,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似乎保守的建议,竞争先锋的当下诗歌,不妨暂后退一步,让我们回到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回到常识,从传统标准的“意境”与“境界”中,获得灵感,获得新的启示。古典诗歌中,将有无“意境”或“境界”,作为评判诗歌优劣的标准,已成为共识,甚至已成为了我们民族审美的潜意识要求。今天,我想不囿于前人的定义,而以新的目光来解读“意境”与“境界”,赋予其一些必要的时代特色,以适应新诗的发展要求。意境,可理解为是诗篇的“意”,与词语的客观建筑,及作者的独特气质所构成的一种磁场现象;境界,可理解为是诗篇的精神追求,与作者的人格,气质所构成的一种诗歌之上的光晕现象。可以这么说,一首诗的“境”,不仅给予了读者一种可居之所,它还是一种吸引的磁场,神奇的光晕,使读者在领略了一首诗的“意”或“界”之后,仍恋恋不舍,或离去的路上,仍不时地回首眷顾。反过来说,一首没有“境”的诗,读者在领略了其“意”或“界”之后,便失去了魅力,而果壳一般弃之一边。一首不能吸引读者返顾的诗,怎能成为好诗呢,就更别提成为经典了。以此来观照当今诗歌的病症,纷乱的现象就清晰多了,绝大多数当今诗歌的致命问题就是,有“意”无境,或有“界”无“境”。下面,我分别从“意境”与“境界”两个方面,古今对应地作一些探讨,或许能为当今诗歌的发展觅得建立基础标准的一些启示。
(二) 具有意境的诗篇,最为中国的读者接受且热爱,它的“境”,能令读者感受到“意”的味趣无穷,却又难以言传,具体把握。它令读者在领略了诗篇之“意”后,仍恋恋不愿离开,而在一种陶醉中,诱发,开拓着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随意翻开一本唐诗选本或宋词选本,起码有逾一半的诗篇,可归于有意境之作,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人闲桂花落”等等此类的诗篇,即使用今天的白话来表述,都会感到其“境”逼人。但我不想在此类诗境纯粹已臻极致的诗篇上讨论,它们已达到了一个高峰,新诗实难以超越。新诗的长项,是摇曳多姿的“意”,因此,我更想关注的是那些“意”显,并融入“境”中的古今诗歌。我们先来看一首杜甫的五律《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这首五律是杜甫的名作,它的“意”,是诗人的漂泊,孤独,衰老,但诗人将“意”置于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的意象所构筑的“境”,“意”与“境”浑融一篇,幽远深邃。诗篇的首句,以“细草”这一微小,但又每个读者皆可感触的意象展开,暗示了漂泊的诗人此刻,只有摇曳的小草相伴,是何其的孤独。第二句的独自伸向夜空的桅杆意象,更是强化了这一孤独。然而,也正是在这无可皈依的孤独中,诗人领略到了一个阔大的宇宙景象:星空低垂,显的大地如此辽阔;一轮明月波中翻涌,提示着江水正在不息地奔流。至此,诗篇的前四句所营造的瞬间感受的时空之“境”,已经完成。正当读者正醉于这诗境的阔大奇美时,突然,画外音般地响起了诗人独白的声音: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声音是诗篇之“意”的一个小爆发,满怀不平的诗人似乎终于压抑不住了,要直接站出来倾诉一番。诗篇发展至此,一般手段的诗人恐怕就要露怯了,难以承接前面四句所营造的诗境与此时所面临的诗“意”之崖,这里,杜甫显示了他圣手的功力,最后一联:我这漂泊的一生像什么?就像天地间无所依靠的一只沙鸥——从容地越过了诗“意”的断崖。诗篇的收尾两句,不仅是对诗篇之“意”的进一步发展,亦是对前半部分所营造之“境”的承接,深化——沙鸥,出现在漂泊的江上,是很自然的现象。而飘飘一词的动感,则更强化了诗人孤独漂泊的没有止境。 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古典禅意,引入新诗诗境的创作,是大诗人洛夫的最大贡献之一。他的诗歌,尤其是“回归”之后的中晚期的诗歌,既有古典传承,又别出新意,不仅赢得了诗界同行的激赏,也赢得了诗界之外广大读者的热爱,他《禅诗十贴》《石涛》等,都可谓这方面的精品。为了在诗篇的建筑上,对应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讨论,这里,我想举出洛夫的一首禅诗名作《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金龙禅寺》
诗篇起首的“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充分体现了洛夫“无理而妙”的诗学理论,从物理学上说,钟声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八方的空间弥散的,这也是人们的常识之一,然而,在洛夫的诗中,它却成了“下山的小径”,只剩下一个方向——这在现实的世界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但在疲惫了一天,正思归着家中温馨的游客的耳中,却是被允许的——向着别的任何方向扩散的钟声,对于一个日暮思归的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钟声的延伸,“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台阶/ 一路嚼了下去”,这一节诗,是诗境向具象、细节的进一步发展:“羊齿植物”的“齿”,令人联想到咀嚼;“白色的阶石”,则又令人联想到“羊齿”的洁白与排列。而当这两个现实世界中毫无关联的的事物,在文字中合于一个诗境的时候,一个超现实的电影画面出现了:一个动用牙齿的形状,一个动用牙齿的洁白,合作了起来——“一路嚼了下去”。而“如果此处降雪”,这凭空而来,空谷足音般的一问,看似突兀,实则奇妙,一下子将诗思宕开,并引入下半部分的空茫之境,其戏剧性效果有若杜甫《旅夜书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实际上,洛夫的从“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至“如果此处降雪”,与杜甫的从“细草微风岸”至“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在以微小的景物进入,以凭空的一问宕开诗境的结构上,是有着显著的承继关系的。而如果在语言上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洛夫的这一问,不仅承继了杜甫,而且有了新的发展,更为浑成。我们知道,洛夫的诗艺既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又经历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的洗礼,精纯地掌握了联想、暗示、通感等现代语言技术,这使得他的诗境既熟悉,又陌生,既来径依稀可寻,又去向苍茫无辨。我们且看这一首诗的精湛的意象过渡:石阶的白色,呼唤着白色的雪,而白色的雪又兵分两路,一路由暮色中的飞雪,呼应着一只灰蝉的舞蹈;另一路由雪花飘洒时的闪烁,呼应着山中灯火的点燃……而整首诗的诗境,亦由此从容而浑然地推进到了最后一节。而似乎巧合的是,洛夫诗尾的那点燃世界的“蝉”,与杜甫诗尾的那只漂泊世界的“沙鸥”,都起了完成诗境,点化诗境,延伸诗境的作用,使读者久久沉浸于诗境中而不能自拔。 显然,杜甫的《旅夜书怀》与洛夫的《金龙禅寺》,皆有着深邃的意境,但在“意”与“境”的比较上,“境”的成分要更浓郁一些。在古典诗与新诗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佳作,诗中的“意”与“境”处于一种比较平衡,相互支撑的状态。对于以摇曳多姿的“意”取胜的新诗来说,这样的状态或许更常涉及。我们还是先从古典诗开始,看一首李白的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诗的前两句,这样写到:鸟群向着高远的天空飞去,已无影无踪;一片孤云亦天际悠悠而飘,远离着我的世界。这两句既可看作是孤独的诗人的独白,同时亦是写眼前之景,初步营造了一个孤独者所处的空旷之境。诗的后两句,诗人独白的声音更为清晰:一切都离我远去了,只剩下这同样孤独的敬亭山,仍陪伴着我,与我默默相对。然而,这看似独白的后两句,同时亦是对前面两句所营造之境的进一步填充,完善——一种绝对的孤独之境,似乎已脱离了尘世的时间。至此,这首既显“意”又有“境”的五绝,可谓完美地收篇,但它的“意”味,由于“境”的存在,仍在挑战着读者的审美想象空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的“意境”实际上还隐喻了一个孤独的人类,与一座象征意味浓郁的山的关系:相互依存,并由这相互依存,感知各自的孤独,存在。 由相互依存,感知各自存在的关系,我联想到新诗中的名篇,卞之琳的《断章》,它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都可谓“意”与“境”并显并美的名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与李白诗的前两句,先勾画出一个孤独者所处的空旷场景不同,卞之琳的诗一开始,就直接描述了“你”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卞之琳的“你”,亦可看作一个孤独者,但这个孤独者与他者相对的关系,比李白的要复杂些,有“风景”,还有一个“看风景的人”。李白的诗呈现出孤独者与他者的关系便结束,而卞之琳的诗则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华了这种关系:“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种“意”与“境”,是古典诗所不曾到达的,显示了新诗的进步。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般,卞之琳的《断章》在表现一种“意”时,难能可贵的,并没有忽视对“境”的营造,诗的前两句便由“你”,与“桥上”“风景”“楼上”等意象,以不同的视界——“风景”可视为一种平面,“你”是“风景”画面上的一个点;“桥”在水平轴上,而“楼上”则高出水平轴一层——构筑了一个可感可触的场景。诗的后两句,以“明月”“窗子”,及“你”的身影,别人的“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投射的关系,构筑了一个颇有神秘意味与哲思启迪的场景——这后一个场景,不仅是对前一个场景的承接,同时还是一种深化,延伸,有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共同构筑了一个深邃而多层次的诗境。 无疑,《断章》堪称一首在古典诗面前毫无愧色的新诗,可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并垂不朽。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如果《断章》与《独坐敬亭山》在诗中显“意”时,忽略了对“境”的营造,它们的魅力就会顿减过半。而当今的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由于古典诗歌素养的欠缺,普遍地忽视对“境”的营造,这不仅使他们的诗歌损失了魅力,也损失了读者。即如于坚这样当代杰出的诗人,他的《便条集》中就有许多诗写得过于随便了,我且随意抽出其中的两首:
282
竞争时代
电力统治黑夜
月亮王
已经名落孙山
在夜晚发光的诸侯中
它是最黯淡的一个
只有诗歌 依据传统
继续尊重着它
315
花朵在镜子中
在最热烈的八月开放
我规定它
必须是梅花
与整部《便条集》一般,这两首诗的语感确实好,且大气。但它们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就是诗的“意”虽有个性,但诗的整体并没有能够构成“境”,而吸引读者继续在“境”中盘桓。315首,虽有“花朵”“镜子”“梅花”等意象,但整体上并未能形成呼应,构筑成某种“境”的存在。于坚虽有开新的诗风的风范,但他的这些“便条”,因为“境”的缺失,读者读后,往往也就如对待便条一般,随意地搁置一边。 应该承认,今天的诗人们,由于时代的赋予,在诗之“意”的追求上,确实超越了徐志摩,戴望舒的时代,但由于古典诗歌的素养不及先辈,他们在“境”的营造上却垮了下来。当今的青年诗人们常常洋洋自得,不屑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不理解读者为什么还喜欢这些“过气”的诗歌,殊不知,正是先辈们着意营造的“境”,赋予了这些诗歌不朽的魅力,而赢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当今的青年诗人们对此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还将会继续乱世下去。
(三) 当然,“意境”并非诗的全部,古今中外还有大量的优秀之作,它们的为人们所传诵,不是以“意境”胜,而是以“境界”胜。我所说的“境界”,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由于诗人与他的诗歌执着于一种精神的追求,从而使得这种精神的追求显得如此强大,神圣,并在某个高度散发出一种光晕——“境”。杜甫的五律《春望》,可谓古典诗歌以“境界”感人的名作之一,这首五律情感深沉,以“沉郁顿挫”的诗风,表现了杜甫的家国情怀与忧思。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望》
《春望》的首联,描绘了沦陷后的国都,在春天的一片萧索景象;次联进一步将诗人自己的情感,注入身边的自然景物,使之与诗人一道,抒发着对山河破碎的悲怀,伤感;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连绵战火的愤怒,无奈,以及对家人信息的殷殷期待;最后一联,则是诗人对自己被战乱的漂泊催衰催老的形象描绘。这最后两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颜元叔先生认为不够好,不能与《春望》的其它诗行的气象等量齐观,是全诗的薄弱处。但我不能同意颜元叔先生的看法,因为这诗尾的“白头”,正是全篇的焦点,着落处,与前面诗句的萧瑟气象,沉郁抒情,刚好构成了一个落差,一种张力,显示了个体的命运,在宏大而无情的历史面前的微小,无奈,一种悲剧的力量,以及不甘沉沦的个体的精神世界,就从这落差,张力中,光晕一般喷薄而起。实际上,这种映衬,对比,是杜甫最爱用的诗法之一,被推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登高》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的为人忽略的五律佳作《舟月对驿近寺》尾联的“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等,皆用了这一诗法。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尾联的对诗人自己形象的聚焦,才把这些诗篇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境”——诗人及人类的精神之“境”。 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同样写于烽火连年的战争岁月。其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疯狂地践踏中华大地,民族的命运处于一种悬疑,不确定之中。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这首传诵人口的名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篇开首的两句,新奇而又似乎有些突兀,然而,如果联想到这只“鸟”可能是从杜甫的“恨别鸟惊心”中飞来的,一种令人感动的承接便顺理成章了。实际上,由《我爱这土地》的第三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至第六句的“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都可谓杜甫《春望》次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一种现代演绎,把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 赋予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从而给予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将艾青的“土地”“河流”“风”及“黎明”前的主观情感强烈的附加语去掉,《我爱这土地》的艺术感染力即会顿时消减。而且,纵观《我爱这土地》全篇,由第三句开始的诗的意象结构,与《春望》亦有着惊人的相似,皆由开阔高远的意象开始,逐层递减,最后聚焦到诗人的自身形象,并以此猛烈而持久地击打着读者的情感世界。是的,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与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般,皆是在诗篇的最后,使诗人对家国对民族的关爱,忧思,升华到一种“境”,并最终使自己的诗篇进入影响民族精神之脉的经典的行列。 我一直以为,评价一个诗人或他的一首诗,我们不仅要看其纯文学成就,还要看其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影响,并由此加入到民族的命运之脉中去。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当代诗人北岛的《回答》“我不相信……”,在诗艺上或许并无出众之处,不能给别的诗作者以启迪,但它们的精神力量却是强大的,并使一代代的读者在诗篇的精神之“境”受到感动,受到鼓舞,获得一种生命或人生的力量。尽管今年已67岁的北岛,更看重自己中年之后的纯诗之作,对他的早期《回答》类的作品因为诗艺上不够精湛,而有了“悔少作”之意,但他似乎亦忽略了,还有一类诗是讲“境界”的,以精神之“境”感动着一代代的读者,它们同样是可以不朽的。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诗歌,由于整个国家精神世界的崩溃,亦随之进入了一个混乱之世,在诗艺诗风上花样翻新,实验作品层出不穷,语言的技艺亦显成熟练达,以至于有些诗人自得地想把这一时期,推为诗歌的又一黄金时期,但可悲的是,读者们并不买账。其实只要细想一下,一个精神崩溃,没有真诚信仰的诗界,能出什么经典作品,至多出些诗艺纯熟,自我赏玩之作。没有办法,对诗人与诗歌的精神世界的要求就是这么苛刻,你可以信仰民族,国家,也可以信仰个性,自我,你可以信仰共产主义,也可以信仰资本主义,亦或信仰虚无,乃至诗本身,诗的精神追求就是要真挚,执着,甚至极端,才能在诗中显“境”——无论这“境”的光晕是是红,是黄,是蓝,乃至紫黑。否则,就只能得到一些游戏之作,乃至恶作剧,当下那泛滥成灾的口语诗,就是显著的例子,它们的绝大部分,连“界”都摸不着,更遑论“境”了。我们承认,那种愤青式的游戏,恶作剧,有时也能给诗带来一些新鲜之感,甚至有眼睛一亮的幻觉,但这些诗由于没有精神之“境”的支撑,终归仍只是游戏,恶作剧而已。即如口语诗人中的佼佼者伊沙,自然,伊沙自有别的好诗,但偏偏是他的《车过黄河》因为“一泡尿”而引起众目关注,更有研究者当作这个时代的名作而认真挖掘其意义,但在后人眼中,这恐怕是要看作笑话的。 在当今这诗歌的乱世,如果要勉强挑选一首能承接《春望》《我爱这土地》这一伟大传统的诗歌,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或许值得一提。这首当今诗坛的名作,在诗中亦出现了“放逐”,“土地”,“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等等词语,给人以忧思家国之感。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成就,却存在争议,贬赞皆有,摇晃不定之际,比较可靠的办法,还是让这首诗与那些已获公认的同类经典来碰撞,摩擦,检验其成色,而《春望》《我爱这土地》,自然是最好的检验石。在诗篇的建筑结构上,《帕斯捷尔纳克》与《春望》《我爱这土地》显然有异,通篇可谓是一个中国诗人对一个俄罗斯经典诗人的倾情独白,随性随情而为,我们没有必要硬套以某种结构模式。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境界”类的诗,是一种追求精神向度的诗,这种类型的诗,无论是《春望》,还是《我爱这土地》,它们都各自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度。以此来观测《帕斯捷尔纳克》,通篇是向一个俄罗斯诗人的倾情独白,这没有错,问题是纵观全篇,并没有通过这种外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或精神世界是孱弱的,不能给人以一种信赖感。当《春望》《我爱这土地》在诗的尾部,以诗人自己的精神形象和情感力度,将诗篇升华到一种“境”的时候,《帕斯捷尔纳克》是这样收尾的:
发掘我们: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或一支比回声更激荡的安魂曲
而我们,又怎配走到你的墓前?
这是耻辱!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
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寻和质问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
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诗人自己就没有寻到属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根基,又如何建立稳固的属于民族的经典,尽管诗句有“忧伤”“探寻”“质问”“冰雪”这类新锐的词语,但整部诗篇最终留给读者的诗人形象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于弄不清诗人是在忧国还是自怜。或许,我是过于苛刻了,《帕斯捷尔纳克》终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一首优秀之作,但没有办法,你的诗要成为民族的经典,就得在诗中升华起一种精神之“境”,就像杜甫艾青所曾做过的那样。
(三) 文章的最后,我想从“境”的角度,略谈一下一个令许多人困惑不已的现象,为什么当今那么多的各类高额奖金的诗歌大赛,那么多的所谓“年度诗选”“代选”,难得选出读者期待的好诗,或评出的都是朝生暮死的作品。对于直奔大赛的荣誉与奖金而去的作品,有识见的读者对其价值的可疑,都能明了几分,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对于诗歌这一“赤子之心”的特殊文体,创作中一旦杂入功利之心,其“境”必失,这可谓一条千古铁律。至于诗歌选本的问题,自然亦非议不断,至今不见一权威选本。我们承认,也有用心的选家,但实际上他也在困惑,为什么自己费尽心力选出的自认的好诗,读者与社会并不买账?除了众所周知的体制上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境”这一问题的影响。 文章的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意境”与“境界”,并阐述了“境”的存在,是判断一首诗的优劣,乃至能否进入经典的关键。然而,如何领略“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距离。一般而言,领略“意境”,需要一种审美的距离,而领略“境界”,则需要一种空间与时间的距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审美的距离,对于“意境”之“境”,中国古典诗评家有一个比拟非常好——“水中月”“镜中花”,就是说你必须保有一个距离,或者说,此时你的内心也要有一种境,或静气,将自己控制在一个审美的距离,才能领略其妙境。相应的问题就在于,当今的诗歌选家们,在面对纷乱的诗歌文本时,往往意识不到,或难以保持这种距离,他们往往一头扎入诗中,直奔诗之“意”或语言技巧等等而去——此时的诗之“境”,就如同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在他们的这种无知或不自觉的进入中消散了,或者说,在他们的视界就从未存在。他们选出或评出的诗,即使其中的佼佼者在“意”,或技巧上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没有“境”的依托,读者在领略了其“意”或技巧之后,只能是弃果壳一般而去,因为这种诗缺少“境”的磁场继续吸引他们,并使他们时时返顾,发出“好诗”乃至“经典”的赞美。我曾经设想,如果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王维的“君自故乡来”这类以“境”取胜的诗,置于今天的任何一个诗赛,估计第一轮就会被淘汰的:这样简单的诗还想来拿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好诗,经典,是历代的读者热爱出来的。 领略“境界”之“境”,则需要一种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是指当代诗歌的选者评者,不能处于这个圈子或那个圈子,不能为各种关系网所编织,而要处于一个客观的独立不依的境地,但这个要求,对于当下这个精神全面崩溃的乱世,有些近乎奢谈。时间的距离,是指一些作品的“境界”之“境”,要隔一段时间,乃至隔代之后,才能清晰地凸显出来,因为“境界”是诗人的诗艺,学养,人格等综合酿造而成的,时间隔的越远,看的越清晰。例如,陶渊明在他的时代,仅被评为三流诗人,杜甫诗圣的位置,亦是宋代以后才渐渐确立起来的。我曾写有一首十四行诗《流动》,无意中探讨了诗中的这种“境”的存在,及与距离的关系:
一排浪花,推涌另一排 一行诗句,激起另一行 一种脉动中,它们前行,发出 空山流水的声音 时而乱石丛中,潺潺相絮 时而青嶂遮掩,疑无去路 随一道弧线破折,复又引出 新的豁然天地 支流交叉,曲水引幽 而泛舟的渔人,惯性中 不觉漂流已远 他的身后,隐隐浮起 一抹水上青霭,仿佛 失落的桃源 ——《流动》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的打开,那些当代真正的经典作品,将会从这“青霭”中浮现出来,为读者所热爱,铭记,并闪耀在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诗史上。
2016/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