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鉴(鉴赏、批评、理论)】(责编 山城子等)
漫步在天衣的诗歌丛林里
—谈谈天衣诗歌的艺术特色
文/王怀文
我长期从事数学教学,虽然以前教过几年初中语文,但对文学的涉猎十分有限。一位喜欢创作古典诗词的良师益友(书香世家),常常在Q空间发表作品,偶然与他唱和,受到他的极大鼓励,在他的影响下于六年前我开始创作,不管怎么写,总感觉在语言上与其他诗友都有很大差距,我努力向诗友学习,最初让我十分佩服一个诗友——王梓,虽然他的语言让我如痴如醉,但我读不懂她的诗,却得到她多次鼓励,才没有让我中途放弃。后来在诗友的引荐下,我来到中国诗歌论坛,被唐婉词的诗深深吸引,但还是看不懂她所写的诗。但幸好这里有诗歌赏析板块,渐渐我对诗歌语言艺术和布局有了更多的理解。“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把相当多时间摁在唐婉词的诗里。可见其诗却不见其人,那段时间,她一直处于消失状态,不能当面请教,甚为遗憾。等——一段抵达惊喜的距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睹庐山真面目——她很热情,也很耐心,有求必应,在她的指点和鼓励下,我慢慢理解了诗歌的一些写法。在网络文学论坛的大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唐婉词,也就是北京诗人论坛的常务版主天衣。她的诗歌语言之绮丽,每每读之,都会为之倾倒,为其美而深深感动。可以说,她是对我诗歌写作风格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在那段时间,我总会找她的诗来认真品读,收获虽算不上十分丰硕,但也留下深深的感悟印记。在网络论坛中,不好把她划分为哪个诗派,但我相信:她的诗为很多诗友称道与肯定。她的用字用词是那么生动传神,她的语言是那么富有想象,有新奇,有生趣都充溢其见。她的作品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也引经据典加入一些古风的成分,我们可以随着她一起游刃于古今间,细细咀嚼品味,有仙桃的流丽清脆,充分显示了她个人独特艺术风格。我个人认为她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实结合,营造意境
我读过天衣老师的很多作品,内容广涉,但更多倾向于爱情题材。尽管写了很多,但总能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总能吸引读者随她一起游历营造的美妙绝伦的意境。与其说是意境,倒不如说是她的心境。对于心境的塑造,她擅长经营,总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说到营造意境,方法很多,光“诗中有画”就有很多种。在各个网络论坛中,我研读过很多大家的诗,绝大多数擅长经营虚实结合。用的情况参差不齐,不是虚得过多,就是实得过多。虚得过多,尽管可以让语言表达艺术尽领风骚,但内容空洞,让文本的内容空乏泛白,让人如浮云一样漂浮在懵懵懂懂中不能落地,用空中楼阁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多数作者都或多或少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不例外。实得过多,如一杯白开水,饮之无味,大大减弱诗歌语言的艺术美,“诗无意象不成诗”,因为诗歌的语言是有别于散文小说的,在这方面我看过山城子老师的论述,很赞赏他的观点。诗人赋予物象特定的内涵,物象也就变成了意象,意象撑起的诗境,才能让语言显露出诗性。综上所述,在虚与实的度上,拿捏显得尤为重要。天衣老师的“度”,让我感觉总能恰到好处(只代表自己观点)。
就拿天衣老师的近作《闲话两三盅》来鉴赏:你总喜欢翻阅明天/装进酒瓶的话,跌在杯里翻身间,有欲忍难忍的痛/闲置很久的位置,藏着的风/可以理修好门前的马车/你说起多年的爱情,缠在腰上/不能一苇而渡。(第一节) 沿着小河而上,把茶余饭后的话/打包带走,并把身后的背景/踏来踩去,有谁知道/留下两三盅的风景/无枝可栖(第二节)诗人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可以看作是诗人站在情人角度上写,也可以看作是站在情人的角度写自己,一个“你”无疑增添了诗歌的朦胧感,也被有些诗人称为陌生感。“翻阅明天”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对爱情美好的憧憬,紧接着转折推进“装进酒瓶的话,跌在杯里翻身间,有欲忍难忍的痛”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成名诗人都用到“酒”这个意象,在这里隐喻真情、真言、内心话,但在诗人笔下呈现比较别致,完全把因憧憬破灭的疼痛动感态化,诗人用了两个动词“跌”和“翻”显得特别传神。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就像天空飘浮的云,不能落地,所以诗人说内心的位置,闲置了很久,但依然藏着风,这里的风还是在说不能放逐的爱情,至于“车马”是说把爱情化为动力,付诸行动,去努力追求,为下面沿河散步埋下了伏笔。诗人表达内心矛盾的疼痛,用“你说起多年的爱情,缠在腰上”来渲染,动词“缠”字妙不可言,既把爱情动态化,又让抽象的爱情可见可感。接着诗人用典“一苇难渡”,再进一层刻画那种充满矛盾煎熬的心情。诗人在矛盾中彰显语言的弹性,比如:“阅读明天”与“痛”,内心空置与“风”,“马车”与一苇难渡,为读者咀嚼留下了可视的间隙感。第二节,茶余饭后的话,内容是什么?诗人并没有点明,但我们可以结合第一节的内容展开想象,在这里留白恰到好处。“打包带走”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爱情煎熬的疼痛,诗人进一步留白,我不想多说什么,也给读者留个白吧。“踏来踩去”用自己的徘徊动作暗示那种纠结疼痛,而疼痛“无枝可栖”,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对于很多诗人来说,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或想象来虚写,诗人的独特就在于,在叙事中虚化,在虚化推进中叙事,虚实交织,而界限混沌,正是这种混沌的状态给我们带来无法言说的艺术效果。
前后两节,可以看作两个场面,不是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可以看作顺承关系,紧紧围绕自己对爱情独特的感受来写,具有关联性,具有飘浮、朦胧、怪异的感觉。所有这些都是诗人在具体物象上的觉醒,而这些物象在诗人赋予具体内涵之后顺着诗人的意识流,流成一条河—一首诗,一气呵成。
二、触角灵敏,放飞想象。
我记得有一个诗人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不记得是谁说的)。而触角是想象的翅膀,触角越灵敏,就会飞得越高,创作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朱自清也说过:“触目惊心的生活固然有诗,平淡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诗。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面去。”天衣老师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形象,发掘诗歌意趣,并把形象与意趣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境界。
天衣早期作品《夜》:月光集结起来/蛙声沿着香炉游走/我的香烧了/菩萨只看远方/门虚掩,铜环无声(第一节) 四野竖起/月亮照失眠的人/我逐一掸去梦游时的灰尘/往日记里灌一池秋水/扉页上,写下一行字/远方,巴山有雨/不知道/是一滴,还是一廉(第二节)读完这首诗,让我想起李商隐的《巴山夜雨》,两首诗的意境颇为相似。我在猜想,诗人当时就在读这首诗,自己亲人或是情人外出久未归,也或是李商隐,相似的情形让诗人灵感喷发;抑或等夜归人的煎熬让诗人突然想到《巴山夜雨》而产生灵感。不管是哪一种情形,触点引发诗人的想象在瞬间展开:开篇切入月光暗示内心思念,因为月光,一个从古到今约定成俗的意象,“集结”这个词把静态的月光动态化,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随着夜加深而加深。“蛙声沿着香炉游走” 寂静的夜里,响起一片蛙声, 以动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只是奇妙之一;二是把声音动态化,拟人化,借势埋下伏笔——香炉。当然,蛙声可以理解我自然之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声。就说是伊人吧,伊人久不归,诗人把内心迫切的愿望寄望于神,可神只看远方,漠视无应,无疑给诗歌增添了宗教神秘的色彩。“门虚掩,铜环无声”,诗人对神奢求陷落,情绪起伏,契合诗写的原则——曲笔推进。“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再次用四野和月光营造孤寂冷漠的氛围,烘托失眠人的心境,那缠绵的相思之苦,不正是李商隐当时的写照吗?而最后的结句,诗人把想象精炼到极致,似有所指,也许是伊人,也许是李商隐,而者这里的“雨”当然暗指相思雨。但不管怎么去理解,一样的心境,是诗人触点,触点支撑下的想象,荒诞离奇,给读者一莫大的震撼。诗人把互不相干的意象物象,比如月光、蛙声、香炉,神、门、铜环、四野、秋水、巴山、雨等,窜连在一起,想象就像线索,就像神来之笔,给读者拓展了无比瑰丽的思维空间。即便只读一遍,也会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三、个性化的风格
天衣老师以想象见长,体现了她个性化的风格,前面两个例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人说,诗是心诗,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没有心灵的悸动是写不出这样的好诗出来的。她的每一首诗都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想。与其它诗人相比,她的想象又具有独特性,比如“无枝可栖”,比如“往日记里灌一池秋水/扉页上,写下一行字/远方,巴山有雨/不知道/是一滴,还是一廉”等等,营造出爱的纠结,爱的氛围,创造出诗歌的艺术美,使她的诗独树一帜。
《诗歌写读杂感》 作者:乐山船公 写这个题目,就是说属于非专业的。俺既非诗歌理论家,也非诗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好者。诗歌对俺而言仅是很小的部分,只是喜欢。所以,俺的杂感,就是一个普通爱好者的写读杂感,仅此而已(交待这些,是不想耽误别人)。 最近读到不少有感觉的诗,闲暇之余,动了写的念头。俺选了一首偏向哲理的和一首偏向抒情的诗歌,略谈诗歌写读的点滴体会。
一、《高处的事物》以自我缩微的姿态膜拜生命
《高处的事物》
太阳是高的 北斗星是高的 它们收割着目光的磁力线---------第一节说遥不可及的高,太阳,北斗星
横梁山是高的 大柏树是高的 它是另一种头颅--------第二节说眼前,说身边高过自己的高,如山和树
奶浆草,斑茅草是高的 镰刀和蜗牛是高的 新生婴儿的啼声是高的------第三节说诗人内心中占据高位的那些物象
我将它们举过头顶-------尾语,对处于高位的生命喻体的一种膜拜姿态
哲理短诗,一般会呈现“悖论”原理,吸引读者品味思考。但也不完全,含有抒情而偏向哲理的诗歌,通常会用递进、分拆、内陷或开合等方式,来呈现哲理趣味。这首《高处的事物》,就是以递进缩微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粗读这首《高处的事物》,会顺着易懂的字面意思溜下来,直到“我”的出场为止,但不会深刻。因为,一般性阅读对尾句“我将它们举过头顶”中的“它们”,是不会深究的。如太阳、北斗星、横梁山和大柏树,你举不举,都在头顶。而那些奶浆草、斑茅草、镰刀、蜗牛和新生婴儿的啼声,你举起,就是一句状态形容。一般性阅读不会去考究这诗中三个“它”是什么关系。就算不统一,好象也不妨碍以实态视角比例来解读全诗。
俺读二遍三遍,又读了春不风度的浅评后,就有深究其理的兴趣。
尾句“我将它们举过头顶”中的“它们”,如果仅指第三节,也是对的。但玩味的在一个“举”字,难倒作者要象举重运动员那样把“它们”举过头顶吗?诗歌在形象处理上往往会借用这些常人熟知的肢体语言,但作者在这里的“举”,显然是表达一种图腾膜拜的肢体形象。即作者以“我”,面对这些“高的”物象形成自我矮化。犹如用一只小蚂蚁的视角,来膜拜高处的圣物一样。而非真实的“举过头顶”。
诗歌有时就象摄像一样,截取一个最好角度形成艺术画面。当作者面向高大的喻体时,以上“举”来反向缩微自己,一幅三角视角场景画面就出来了:最高处是天,中间是山和树,再下来是草及蜗牛等,最低处是“我”,即小小的我、矮化的我。这个三角视角画面,是以“我”为磁场中心的,是以自我崇低的姿态来崇高,反衬那些生命喻体的高大。
从这个角度理解,尾句中的“它们”是泛指全诗中的它,即三个“它”是统一和谐的。第一、二节是赖以生存的环境,三节特指生命核心。既有丰润的牧场、劳动的工具、小动物的慢时光,又有人类生命的传承。这些物象(具象),都是作者心中高贵之物,崇拜之物。为此,以“我”这个微小的磁场视角,以“举”的姿态(举,暗示“我”也是一枚强大的生命体),对生命喻体的仰视和崇高膜拜,构建了这首诗歌的哲学含意:生命的尊重!
二、《内心的褶皱》,来不及愈合的乡愁之痛
《内心的褶皱》
一场花事高悬在枝头 像寻人启事-----------------第一节,把村头的春花比喻成寻人启事,妙! 青春出走多年 村头的那条石板路又矮了几寸 月光深陷其中 洋槐木拐棍戳疼村庄的神经----第二节,村头的老人盼归游子的场景画面 远方 来不及痊愈------------------第三节,远方游子的感应的伤痛
这首是同题诗,俺也写了《内心的褶皱------桃花盛开的德令哈》。俺是借同题写海子,而这首是借同题写乡愁,都属于偏向抒情的诗歌。俺认为这首同题是写得最好的之一,只是版面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俺写那首,是借用了德令哈的高原、祁连山、荒漠戈壁、巴音河、托素湖、桃花等意象来抒发,其中的意象都可以单独成立。而这首中的每个意象都浑然一体的构建一个熟悉的场景----二月的村头。俺写那首,如果读者对海子不了解,也读不出什么感觉。但这首不一样,是大家最熟悉的,读懂了是极易引起共鸣的。除非被朦胧了,没有找到诗的入口。
一般阅读者的心理思维模式中,作者在场感强的诗歌如有人称代词的,都容易进入。恰好是近似这首一样用喻体假借的诗歌,即隐去“你我他”等人称代词的,不容易进入。这首的入口是在第六句的“洋槐木拐棍”。这个喻体形象并不朦胧,但作者有意把主角出场的顺序后置,与尾句衔接,形成类似倒叙的结构。粗心的阅读,可能会忽略已经出场很久的主角,而一眼带过。
洋槐木拐棍,不是少年儿童的玩具,它只属于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的助走工具。在这首诗里,也只属于作者极为熟悉的念念不忘的那位老人的拐杖。当老者在孩子的“青春出走多年”之后,渺无音讯之中,已经无数次地走向村头翘望,使得“村头的那条石板路又矮了几寸/月光深陷其中”;每一次的失望叹息,都会用“洋槐木拐棍戳疼村庄的神经”。
作者在首尾处理上极具特色。诗歌首句不说除夕,不说元宵,也不说二月梨花樱花初放的村庄,只说“一场花事高悬在枝头/像寻人启事”。“一场花事”在这首诗歌配境中已经不是自然风光了,而是被安排的,是故意的。这才有“高悬在枝头/像寻人启事”。首句这种代入悬念的叙述语句,精道贴切,令人惊叹。尾句一转,把时空从村头跳向了远方,跳到了被洋槐木拐棍戳疼神经的游子身上----他无论怎样弥补,都“来不及痊愈”。结句这里,那场高悬的“寻人启事”,看似闭合了,但“来不及痊愈”引出的空间极大,余味难收。这种疼痛,不是一般淡淡的乡愁,而是裂骨的,令人脆弱之极。
三、几点体会感悟
1.感悟特点。这两首都应用了叙述句式,选择的具象物象构建的意境都是熟悉的,在结尾突出主旨。全诗没有关联词,且不留痕迹。第二首更没有人称代词,但诗歌喻体的应用高超,如“青春”、“花事”、“洋槐木拐棍”等,代入性很强。
2.领悟佳句。这两首都有神来之笔。第一首的“我将它们举过头顶”,虽然这句并非是首创,但在整首诗歌意图中起到了“骨”的作用。第二首的“洋槐木拐棍戳疼村庄的神经”,支配了整首诗歌的意境。
3.关于神性诗写。神性诗写,是一种诗写状态。神性,并非神异。神性诗写,就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高度抽象后的天赐灵感的创作。何中俊老师几乎每日一诗,常出精品,似有神助。至少俺是望尘莫及的。
诗写与读诗,是一种心灵契合。从诗歌论坛大的方面来看,神性诗写,若能遇上神性阅读,是相当愉悦的趣事。许多时候,深度阅析,往往可能拓展作者诗写意图并未抵达的深度和广度。从经验看,现代白话诗歌,跟古诗中明确的诗眼诗骨不同,而是呈现多棱角,留给了不同读者品味的时空。但优秀的白话诗歌,多棱角中肯定有一面,留给了神性阅读者。这二者的契合,正是新诗至今赖以存世的根基。
俺这些杂感,只代表个人水平。这两首可能还有未被挖掘出来的“金矿”。俺水平有限,以写评练笔,抛砖引玉。
(上述杂感纯属个人见解,不当不妥之处请谅解) 乐山船公2019年4月23日晚
附1:何中俊的《高处的事物》和诗者絮语的《内心的褶皱》在版面的出处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出处: 中国诗歌网)
附2:【春不风度浅评】:《高处的事物》,物象抽象化,展开想象! 诗中高处的事物,太阳,北斗星,横梁山,大柏树……一串串意境,又高至低如画延伸,都是高的,这就是诗的独到之处,独特的视野,独特的语言…… 诗中虚实交换:它们收割着目光的磁力线;它是另一种头颅……对高事物的仰望,转换为虚的情景与想像,文字的张力,跨越十分有力,延伸过度的成功自然。 展开想象,延伸诗的纵深:奶浆草,斑茅草是高的/镰刀和蜗牛是高的/新生婴儿的啼声是高的……前两节高处的事物,的确高,这一节的高,出人意料,作者立刻更换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存在,自己有多大?想像空间足够庞大,文字很有重量,自己被压的很矮,仿佛整个世界都是高于自己…… 此处无声胜有声,结尾“我将它们举过头顶……”语言的魅力与张力突然释放,将诗的意境猛然提升,成功之笔,不是自己矮小,而是有力和巨大,超越想像,蚂蚁之神,高处的事物,显现自己的巨大,举起世界,想像奇特新殷,诗很是将空间提升到极致,想像也是,语言的魅力也是,我津津有味细嚼,体会作者创作的历辛与我的快乐,受益匪浅!文字功力深厚……
书画,以及诗歌创作中的留白与“闲笔”
作者:身后眼前
国画与书法都讲究“留白”,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即是,也就是说要张弛有度,不可一味地“紧密”。如果一幅中国画,满副的墨迹笔触,无空白地带,倒未见得就是一幅好画。
古诗也是这样,以最典型的七言八句格律诗为例。其八句就分作了四联,一联两句。其中首联,尾联,多数都是叙述或者“闲笔”。中间“额联”与“颈联”才是主干,重点。尤其是“颈联”,许多名句都诞生在这里面。如下,是几首著名的七言八句古典格律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都出自“颈联”。同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类“闲笔”也并不闲,同样脍炙人口,千古声名赫赫。 古典诗歌如此,新诗也不例外。个人在新诗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闲笔,而且自己比较满意的是这首——
《江边揽胜》
今夜,来到了长江边的一个山包上
我且先坐拥一座江山
然后,掬一捧明月
撷几两星星
袖半尺江风
储三匹歌谣
又见江堤
以及树木的影子,移动
再做一次深呼吸
一团宇宙随即从口中夺路而出
2019.3.10。
这首诗中的“又见江堤/以及树木的影子,移动”是后来刻意加上去的。有了这一句“闲笔”,整体诗歌就显得疏密有致,更加灵动了一些。如下面一首诗则不同,因为,没有用好闲笔,整首诗有“意象”过满味道,就一直不令自己满意了——
《夜晚写意》
指头轻点,灯光洞开
黑夜挤占了白日,有如一只白鹤将翅膀伸展开来
顿时,汉唐时期的巨烛销声匿迹
只听寒山寺钟声响起
脑海里,长江黄河流过
亚马逊尼罗河流过
其它,历历在目的还有——桃李夜宴
李白罚酒:兰亭曲水
王羲之泼墨。以及盘古打坐,如来合掌
观音驾一座莲花
洞庭湖月下,三万顷玉鉴琼田
张孝祥着一叶扁舟。银河里十亿颗星星将水银倾泻
地球上到处是水银流淌
......
俄顷,啪地一声,昙花绽放
一切都归入了其花蕊
2019.3.28。
传世的诗歌作品绝不仅仅是勤奋的结果
作者:王若
喀拉喀什河的玉,温润内敛的精光绝不是其它石头能够模仿得了的。吴道子的刚劲有力的线条和生动飘逸的气韵,令后世望尘莫及;邓丽君甜柔优美和那英高亢圆润的歌声,再优秀的歌手也难以企及其底蕴。艺术的芬芳的气质那都是天生的!诗人也是这样,传世的诗歌绝不仅仅是勤奋的结果。
喀拉喀什河的和田玉稍加打磨便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砖雕无论经过多少道工序,其本质都是烧制的泥巴,没有大师的雕刻,终究是万里长城上的的一块砖头罢了。砖雕的技艺比如教育,缺乏天赋的人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成功成才,终究不过是匠人而已。而大师都是天生的!世生万物,终有所用。“良木先伐,快马先死,宝刀先钝”。大师的挫折总是比匠才多一些。汴和抱璞而泣;“五羊皮”饭牛而生;梅兰芳初泣京剧;濮存晰落榜影视;莫言骂道这该死的文学;陈忠实说写不好《白鹿原》就养猪去。诸如此类。而庸人就是庄子笔下的歪脖子树,无用却总能长寿。
十年寒窗。你也许可以成为律师、乐师、老师, 但是不一定能够学成诗人。因为诗人必须要有灵气,那绝不仅仅是勤奋的结果。正如饱满的额头绝不是教育的结果一样。
爱迪生说自己是“1%的天赋加99%的汗水。”鲁迅谦称“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世人多强调99%的汗水,而忽略了1%的天赋。目的在于鼓励大家天天向上罢了。猕猴桃和苹果放在一起总是成熟的快一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出乎意料的作用。这说明有时环境也很重要。没有1%的天赋,99%的汗水都是白费。不信,你头悬梁,锥刺股,看能不能成为苏秦!你废寝忘食的写诗,看能不能成为李白!诗人的特质则在于童心般的想象力、激情正直,与生俱来的乐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每一首诗都是不重开的花朵。简洁生动的文笔,稍加练习便如御骐骥,一跃千里。那诗歌如涌泉,如海浪,如日月之光源源不竭,刚柔自然,清新有力。那诗情画意绝不是挤兑出来的。
我喜书法,但是久练不成。大概也是缺乏1%的灵感吧。艺术如花,而在一棵树上同时开出牡丹、腊梅和玫瑰来,确实很难的。
2018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