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回复: 0

研习百年新诗展播-【7】利子的悲情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0 0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习百年新诗展播-7】利子的悲情美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小序:
读倔强,特别是读倔强的孤独悲情美,要一个人读,然后自己与自己讨论,如何表现的倔强和孤独的悲情美;读利子的心灵传奇,要读利子的《午夜诗雨》(作家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要在午夜里关在小小的屋子里(最好窗外有淅淅沥沥之声若隐若现地传来),开不咋亮的小台灯读,这样更容易感受她的悲情,和从悲情里流溢而出的美,更容易走进她的心灵,去浏览一位北方女子的心灵传奇。

利子的悲情美

利子的悲情美,不是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用叠字叠出来的柔弱无助的悲情美,而是一种用现代智慧构造出来的倔强的孤独悲情美。这在诗集的开篇之作《红狐》里,就让我惊讶地感觉到了。
红狐,并非皮毛通红通红的红色狐狸,而是乳黄的绒毛底色上铺一层光洁的棕红色的长毛的火狐狸。辽西人所以称其为火狐狸,是因为它于夜间出没时,特别是在干旱的冬季,因为空气的干燥,因为它奔跑速度很快,这样它的皮毛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很大,就不时地放射出一团团火一样的光芒来,远远地映在夜幕里,像一个火球一窜一窜地向前跃动,给黑暗的大地留下诡秘的美丽,和猜测不完的有关“狐仙”世界里的迷惑。在辽西的农村,不仅仅是过去,就是当今,也还有人家供奉着“狐仙”。如果供奉的是火狐狸,一般名为“胡三太奶”,若是通体雪白的白狐狸,则称为“白大仙”,一般名为“白莲教主”。这种供奉仅为保佑自家的平安和兴旺。个中流传的只言片语构不成故事,却有牵动好奇引人破解的魅力。因之,对能够成为人类家庭保家仙(另外还有称为“黄仙”的黄鼠狼和称为“金仙”的蛇)中的最美丽的动物,乡间的孩子们一向是很敬畏且有好感的。利子选择这样有传奇背景的火狐狸作喻,来写“自画像”(我个人的理解),不是心裁别出,实在她太了解自己,终于在自己的积累中找到了灵魂的载体,配以鲜丽的颜色,于是一首《红狐》就美丽地诞生了。

这是尘世  隔着因缘/ 比喻着她是什么/ 频繁地出没于夜间//
内秀的孤独的旅者/ 一个女子/ 说她还可以饮下最后一点酒红//

全诗共分五节,每节三行,外在形式比较整齐。这是前两节。
先体会第一节吧!(不知道将来若是选到学生的课本里,语文教师该如何踌躇讲解?我是觉得比讲唐诗宋词还要费力气哩。)“这是尘世”,暗示不是仙界;“隔着因缘”,是说有“原因”或“缘由”她与红狐被隔离在两界。“比喻着她是什么”——但还是有相像或者相通之处,所以是可以在什么方面相比喻的。例如:“频繁地出没于夜间”。出没于夜间,那是狐狸的生存习性;频繁地出没,无疑是生存的艰辛了。工作在夜间,那是诗人的构思的习惯。放飞一个孤独的灵魂,去做执着灵性的思考,不断碰出美丽的火花来,不正如一只窜动在夜幕下放出火一样静电来的红狐么?
再体会第二节。“内秀的孤独的旅者”——到世上走一回,人都是旅者。而“内秀”自然是思考多于言谈的诗人气质,而“孤独”更是知音难觅的诗人形象。“一个女子”,就是诗人自己了。守着北方的夜,她在独饮。所以没有“举杯邀明月”的放浪,是因为她没有停止思维,她在关注包含自己生存与追求在内的人生世界。已经饮下许多有些酸味的红酒,但没有醉,还清醒——“还可以饮下最后一点酒红”,说的是“可以”,实际这“最后一点”还没饮。潜语说:诗人就是诗人,要永保清醒的头脑来思考。
以上两节,就这样通过恰切的比喻,巧妙的暗示,和第三人称的简洁叙述,写照了一个孤独内秀、倔强执着,喜欢夜间思考的女诗人的形象。

这时的风雨  在窗外/ 砸伤了路面/ 到处波光粼粼的碎片//
到处泥草的熏香/ 灵魂的一幕牵着良辰/ 重叠着部分真实与幻觉//
一只红狐  生于凡世/ 喜欢在夜间  明明暗暗/ 的灯火里  哭笑

这是诗的第三、四、五节。尘世间处处时时都是“风雨”,而“砸伤了路面”,就坎坷难行了。特别是在夜间,孤独而艰难游走在“良辰”的灵魂都撞见了什么呢?“波光粼粼”暗示看的真切,“碎片”而“到处”,是说这个世界缺失很多。悲情已在其中,是“哭”的缘由,可以长歌当哭了。幸而还有很多“熏香”的“泥草”真实得可亲,以至“幻觉”出希望来,这是“笑”的理由,足可以欣慰平生的了。这样,一只生于凡世喜欢在夜间行走的红狐形象,一个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勤于悲情忧思,敢哭敢笑的诗人自画像,就跃然纸上了。
我惊讶利子的笔功,修辞竟然如此的错落流转;惊讶这种朦胧又真切的互喻手法,竟然让我如见其人;惊讶意象的新奇质朴,绝好地透出了孤独倔强的悲情之美。  

2006-5-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