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回复: 2

[辞赋] 宋玉、唐勒、景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9 0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2]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1]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这些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本    名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所处时代战国时代出生地楚国出生日期约 公元前 298年逝世日期约 公元前 222年主要作品九辩主要成就著名辞赋家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人物传记
3 文献记载
4 墓冢藏地
5 纪念诗词
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崇尚老庄。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 5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明代归有光著作《诸子汇函》称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
人物传记编辑 播报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元年,宋玉出生于楚国鄢城,后跟随屈原长大。
前296年,楚顷襄王三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写《招魂》,宋玉三岁。
公元前292年,秦楚修好,楚襄王迎娶秦女,宋玉7岁。
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楚将淖齿救齐时杀了齐王。宋玉15岁。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17岁。景差为楚襄王推荐了宋玉,被襄王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做《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宋玉得云梦之田。
公元前281年秋,宋玉作《讽赋》。
公元前280年夏。宋玉作《风赋》。
公元前280年秋。宋玉作《对楚王问》。
公元前279年夏。宋玉作《钓赋》。
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引夷水,用长渠攻陷楚国鄢城。
公元前278年春,写《神女赋》。
公元前278年2月,楚大夫昭奇叛乱。宋玉与庄辛联手平乱。宋玉为议政大夫,时年21岁。
公元前278年4月,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陷郢都,烧楚先王之墓夷陵,楚襄王迁都陈城。当时62岁左 右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公元前263年襄王卒,考烈王20岁继位。宋玉36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毛遂自荐,宋玉再为议政大夫,时年41岁。
公元前253年,宋玉46岁。黄歇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职务,宋玉50岁。这年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宋玉58岁。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宋玉写《笛赋》。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
备注:年表中原版本记载年龄与生辰不相符,故按前296年宋玉为三岁推 算,修改与纪元不相符的年龄。
文献记载编辑 播报
《人物传记·卷第一·人物》: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俊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
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欤?始而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绝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赤帝之季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女遇,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曰朝云。至襄王时,复游高唐。
宋玉
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为巫山之女、高唐之姬,闻君游于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
墓冢藏地编辑 播报
据史料载,全国有宋玉墓五处。湖北宜城有宋玉故宅、宋玉冢。湖南常德临澧宋玉城遗址旁看花山傍有宋玉墓。据考证,可信度较高为鄢郢(今宜城)之宋玉墓,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墓碑,碑文有“阳春白雪千人废,暮雨朝云万古疑”等句。今钟祥还有“阳春白雪”巨碑和嘉靖皇帝之父兴献王亲制的“阳春台赋”汉白玉石巨碑。
纪念诗词编辑 播报
后世赞诗
(1)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2)宋玉(李商隐)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3)高花(李商隐)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4)南乡子(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5)赠邻女(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勒(约前290年—约前223年),生卒年均不详,战国时期楚国人,和宋玉、景差同时,其文采过人,善辞赋,与宋玉、景差二人齐名。
本    名唐勒所处时代战国(楚国)出生地楚国出生日期公元前 290年逝世日期公元前 223年外文名Tang Le民    族汉
目录
1 人物简介
2 文献记载
3 影视形象
人物简介编辑 播报
唐勒,生卒年均不详,也仅知他是楚国人,和宋玉、景差同时。在世年代,约自周赧王二十五年,至秦始皇二十四年间。生平事迹大都不可考,所能知的,亦不过他也是楚王的一个侍臣罢了。《汉书艺文志》载有唐勒赋四篇,今都亡失。史记称他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见他在楚国和他同时的诸诗人中,他的地位实不下于宋玉和景差。但他比景差更不幸,连疑似的文章,也不曾留给我们一二篇。或因汉人伪造的大言赋中有“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灵之台”一语,竟以大言赋为三人合作,(见太平御卷六百六十三)简直是可笑的误会了。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即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文献记载编辑 播报
过去学术界认为传世的宋玉赋除《九辩》外都不可信,是受了疑古派的影响,而在今天考古发掘发展起来,很多文字资料相继被发现的情况下.疑古派的弱点和过失已显示出来。今天我们只有以可靠的材料、科学的方法来重新考察六国之末的历史,才能弄清从屈原到汉赋之间一些作家作品的实际状况,揭示出这个阶段中文学的转变过程,在这段文学的研究上取得大的突破。
饶宗颐先生的《唐勒及其佚文—楚辞新资料》(刊九洲大学中国文学会《中国文学论集》第九号),尚未见到.但从题目看,饶先生以出土唐勒此残篇为“文”而非“赋”,非常正确。
关于该篇篇名,因首简背面之上端有“唐革”二字,罗福颐先生据《诗·斯干》“如鸟斯革”,“革”字韩诗作“勒”的事实,释为“唐勒”,为作者署名,姑题为“唐勒赋”,而慨叹“赋之篇目终不可晓”.吴九龙定篇名为“唐勒”。汤漳平认为“篇题似应作《御赋》”,因而称作《唐勒赋·御赋》。谭家健则说,“唐勒”二字“无疑是该作篇题”,因为“从整个临沂汉简看凡单独书写及题于简背者,尚未见有作者署名的例子”。
“唐勒”当是书名。先秦时个人著书并无作者所取的专名,最普遍的是作者的姓氏后上“子”、“氏”、“公”等字(如《庄子》、《服氏》、《蔡公》),或作者名后加“子”(如《韩非子》、《尹文子》、《公孙龙子》),或作者尊称后加“书”、“春秋”、“兵法”之类字眼(如《商君书》、《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还有的只称其名(如《邓析》、《李克》、《宁越》),或一般称谓(如《魏文侯》)。此风气至汉初犹存(《汉书·艺文志》所著录《贾谊》、《晃错》、《曹羽》等是证).以此例之,《唐勒》应是书名.所以,以为此篇篇名作“唐勒赋”者未妥.或以为包括此篇在内的全书名作“唐勒赋”,似亦未妥.因为一则简上只作“唐革(勒)”,并无“赋”字,二则出土唐勒此文并不是赋.
吴九龙确定为唐勒赋的3561简上只有三个字:“论义御”。罗福颐将它接在首简(018钓之后.实则此二断简文意并不连贯。我以为“论义御”三字是本篇篇名,按银雀山出土汉简篇名的一般书写位置,应在篇末。从可以确定的本篇各残简看,本篇中心是论“义御”的。《管子·心术》云:“义者,谓各处其宜也.”“论义御”的“义御”正是以驾御之术为喻,说明治理天下应“虚静无为”,使人各处其宜。故我以为此篇应是《唐勒》一书中的《论义御》篇。
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使王良佐髻,则身不劳而易及轻兽矣.今释车舆之利,捐六马之足与王良之御,而下走逐兽,则虽楼季之足无时及兽矣.……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夫不处势以禁诛擅爱之臣,而必德厚以与下齐行事民,是皆不乘君之车,不因马之势,释车而下走也。
“物能化谓之神.”又说: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得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论义御》所表现与此完全一致。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差[cuō](前290年—前223年),芈姓,景氏,名差,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后于屈原,与宋玉、唐勒同时以赋见称,主要作品有楚辞《大招》。
本    名景差所处时代战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楚国出生日期前290年逝世日期前223年主要作品《大招》主要成就楚辞《大招》
目录
1 历史记载
2 生平
3 作品
历史记载编辑 播报
景差,芈姓,景氏,名差。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后辈,与宋玉、唐勒同时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见《史记·屈原列传》。《楚辞》有《大招》,王逸云:“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按《大招》乃模拟《招魂》之作,恐出于秦、汉时人。
景氏出自楚平王。楚平王全谥为楚景平王,其后以谥命氏,为景氏。
景差(cuō),战国.楚.辞赋家。后于屈原,与宋玉同时。《楚辞》所收《大招》,或题景差(cuō)作。
《史记·屈原贾生(贾谊)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cuō)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唐·司马贞索隐:“按:杨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瑳(cuō)’,今作‘差(cuō)’是字省耳。又按:徐、裴、邹三家皆无音,是读如字也。
生平编辑 播报
景差作品
景差作品
景差是与宋玉同时以赋见称于战国晚期楚国文坛的作家,司马迁在《史记·卷八十四》的结尾处提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作品今有《大招》传世。其家乡秦时置晋阳县,属太原郡,现在山西太原市。
”景与昭、屈皆楚同姓。差亦作瑳,事顷襄王为大夫。按《说苑·政理》有景差相郑,与晋叔向同时,盖别是一人。
景差,(史记集解云差一作庆扬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差)字、里、生卒年都不详,仅知他是楚国人,和宋王同时。约自周赧王二十五年,至秦始皇二十四年间在世。他大约也做过楚王的不重要的侍臣,其他事迹都已不可考。楚辞中有大招一篇,或题景差作。史记称他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见他在当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赋家。他的大招,亦有题为屈原作,这当然是不确切的。陆侃如以为是东汉时的无名氏仿宋玉的招魂冒屈原或景差之名而作,但所据的理由,也薄弱不可从。(见诬蔑谢无量楚词新论)像他这样一位重要的赋家留给我们的作品只有这一篇,而这仅存的一篇作品,还在疑似之间,很使我们为之怅惘。
“差”一作“瑳”。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后辈,与宋玉、唐勒同时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见《史记·屈原列传》。《楚辞》有《大招》,王逸云:“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按《大招》乃模拟《招魂》之作,恐出于秦、汉时人。
作品编辑 播报
景差
景差
《大招》是楚辞赋家景差的作品,是一首招生魂的唱辞,为四言诗,是在原有民间招魂词的基础上改编而创作的。在招唤魄魂归来时,极言在外的困苦,家中饮食的丰厚,楼台的绚丽,歌舞的盛大,美女的妖艳和宝玩的珍贵。这魂魄对于安逸享乐的追求,是当时楚民族对于欲望追求的一种普遍风气的象征性写照。全文承袭了楚国民歌、音乐和巫事活动仪式,以及这种仪式中所具有的文辞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我们诵读全文,会感受到那浓浓的宗教气氛扑面而来,更能深深体会到楚国当时巫风激荡的盛况。
《楚辞》篇名。王逸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楚辞章句》)可见自东汉王逸始,它的作者已不甚清楚。宋代晁补之因它文义古奥,疑为屈原作(《重编楚辞》)。朱熹则认为它“语皆平谈醇古,意亦深靖闲退,不为词人墨客浮夸艳逸之态,然后乃知此篇决为差作无疑”(《楚辞集注》)。近人梁启超又以篇中有“小要秀颈,若鲜卑只”一语,定为汉人所作(梁启超《屈原研究》、《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大招》是楚辞赋家景差的作品,是一首招生魂的唱辞,为四言诗,是在原有民间招魂词的基础上改编而创作的。在招唤魄魂归来时,极言在外的困苦,家中饮食的丰厚,楼台的绚丽,歌舞的盛大,美女的妖艳和宝玩的珍贵。这魂魄对于安逸享乐的追求,是当时楚民族对于欲望追求的一种普遍风气的象征性写照。全文承袭了楚国民歌、音乐和巫事活动仪式,以及这种仪式中所具有的文辞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大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跟《招魂》酷似。它通篇是四言形式,隔句句尾用“只”字作语助,很象《招魂》的中间部分。其内容也是竭力渲染四方如何可怕,家乡如何可爱,劝魂魄归来安享,不要乱跑。文中写居止、饮食、游戏、女乐、陈设等,极力铺张,备极华美。而其归宿,则为王化德政。朱熹认为它是“尚此三王之道,以矫衰世之失也”(《楚辞集注》)。
唐·李商隐《宋玉》诗: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cuō)。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宋·黄庭坚《次韵答任仲微》:
伯氏文章足起家,雁行唯我乏芳华。
不堪黄绶腰铜印,只合清江把钓车。
缩项鱼肥炊稻饭,扶头酒熟卧芦花。
吴儿何敢当伦比,或有离骚似景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11-10 07:11 , Processed in 0.718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