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18 0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只脚
这是《分行》的第二首诗。诗的开篇由上一首诗的结尾而来。
因为只要迈开脚步
两只脚总是一前一后
而一直在行走的人是多么幸福
从两只脚想到三只脚,又从三只脚联想到第三条脚。“小时个四条脚,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打一动物。”而第三条腿,民间还有一种戏谑的说法。成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再插叙了。
第三只脚
不是来自第三条腿
也不是拐杖
它是天平的支架
左右着平衡
它藏在我的脑壳内
有人叫它做思想
我的思想
总是和我的双脚一起前行
灵与肉的结合
她们从来没有分离过
一旦分离不是行尸就是走肉
2019-4-27
避开了传统的引喻,直接接入自己的喻体。思想,经思想支撑人体。构成灵与肉的三角支撑。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创造性的之喻。人的平衡受小脑指挥。且思想又支配或约束着人的行为。所以诗中自喻为天平的支架。这个支架也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无论是上半身的还是只是下半身的写作都不是完全的写作。人是一个完美的构件,不只是外观上如此对称,处于这根对称轴线位置上端的脑干正好比脊椎的一只脚。人类大脑的发达,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性所在。因此,在解剖学之外的人不只是生物的人还是思想(精神)的人;不只是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社会不只是组织结构更有大质量的人文传承)的人。灵与肉的结合,使人更加完美,也使之成为完全的人。这首诗结构简单。但它的主旨却非常重要。上半身的学院派写作,草根(含下半身及垃圾派)的写作应对接起来。才是人的完全的写作。这样的诗人(不止有思想,还有情感,乃至潜意识中的行为和实际生活的描绘——生活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我们对于先人及古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并未有完全的甚至较为详实的了解。他们的诗,尤其是他们流传下来的诗,或许只是他们诗作的一部分。在传世作品比较完备的诗人哪里,你欣赏到的不只是他的诗,而是认识了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你所知道的就不只是他们的诗,还有他们的人。若屈原没有《离骚》后人对他的认知将只是一个传说。屈原的《离骚》正式开启了中国诗歌个人写作——表现诗人的先河。自屈原起,诗人的自我表现就成了中国诗抒情的最大特征。即便较为客观的咏物诗也烙上诗人主观的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美诗歌延续的仍然是它的客观性与叙事性,即便在现代诗人哪里,他们努力地反传统抛弃传统。他们以意象云集的现代诗,基本上仍然是叙事的。这就是我们读欧美现代诗人的作品比读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更容易贯通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诗,包括现代诗所擅长的仍然是抒情哪怕有人硬是给粘贴上冷抒情的标签也依然是抒情。抒情的诗,一旦沉浸在意象云集的渲染里真的令读者不知所云,作者也无力自拔,从而有些诗人很难说清楚或者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表现什么到底又表现了什么?所以这些诗人轻率地将自己的诗作丢给了读者——套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由读者去解构自己其实并未完成的诗作——褒与贬任由他人。这并非是这类诗人的大度,实质是自己的无奈。而我们的诗歌界却竟然滋生了一帮专门解读这类云里雾里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的诗为杰作、神作。且彼此推波助澜,互为炒作。“一旦分离不是行尸就是走肉”。除了人的自然人的两只脚,这人的社会人的第三只脚真的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