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00|回复: 6

穿越大自然,采撷水韵山魂的人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穆桂荣 于 2009-8-20 19:05 编辑

  
  
  穿越大自然,采撷水韵山魂的人们
  
  我们一行人每天穿行在燕山的余脉丛中,紧张、劳累并愉悦着。
  为挖掘绥中地域文化,发展本土文化,县文联决定出版五部一套的《绥中县文化系列丛书》。其中包括《风物传说》、《水韵山魂》、《名人传略》、《遗址大观》、《民风民俗》,这是繁荣与促进绥中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五部丛书将以广泛搜集、求真、考古和追溯等几方面进行,充分展示我县浓厚文化底蕴与内涵,并以此彰显县域文化的博大精深,起到一个让中国了解绥中、让世界认识绥中、让更多的人走进绥中的导航作用。
  为争取时间,为达到丛书的质量上乘,我们遍走大山、湖海、乡镇,伴随着七月的火热,我们在张涵的带领下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甩一把把的汗水,攀登着那陡峭的心路。
  涵子是个年轻有魄力的女性,有人称她是美女诗人。王怀平老师(特级语文教师、考古学家)曾夸赞说:“她有种侠气”。正因这种侠气,她大方豪爽、德才兼备、笃情重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博得众人的好感和爱戴。她充分发掘大家的潜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自发性的作家群。在我们成员中始终闪烁着一种超然的精神,那就是团队精神。以后的“我”,将不再是“我”,而是“我们”。
  召之即来,是我们的行动口号,无论阴雨、酷暑,我们既自由又有原则,因而时间观念特强,在军人、军官、少校江川的影响下,宁早勿晚,任人等车,不让车等人。遇事都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一个核心,一种力量加博爱,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
  这个作家群中的杨德斌、江川、王锡刚等,不仅是写作高手,他们简直是一个智囊团,在必要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无论作向导、编辑、策划等,他们的功不可没。在他们的言谈中,就是学识广博的课堂,行进中,更多表现出他们的助人为乐。相互尊敬、关怀,当你口喝时,会有人把矿泉水送到手上;当你在溪边洗脸时,会有人递上雪白的毛巾。听人说过,出色的人,最会照顾别人。这种高贵的情意,往往能融化一个人的心。
  我们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向古迹遗址、深山峡谷进发。天空澄明而蔚蓝,大山绿得诱人,在无比干净的空气中,在格外艳丽的阳光下,每一块石头都显得神圣。山因水的缠绵而更加英俊,水因山的倒影而愈加美丽动人。
  大山,我们来了。
  狭窄的山道两旁,一边是刀削斧砍面目狰狞的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十八盘让我们长时间的颠簸,使大家明白什么叫蜀道难。车像爬虫,人渺小如一粒尘埃。我们一改平时的欢歌笑语,严谨得一点不敢轻率。
  郭文臣老师举着摄像机四处捕捉瞬间的美,他的摄影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他流的汗最多,他跑前跑后的找角度,他有着“水穿石”的毅力。他经常失眠,不得休息的病体,在一次上山的途中,悴然跌倒,虽满脸挂花,但他不会因受伤而抱怨,更不会因受伤而甘心掉队。他会因多张底片中选出一个精彩的镜头而兴高采烈,他会因一张得意的彩照而手舞足蹈。
  王老师若一个巨大的火车头,隆隆作响地牵引着我们驶向更高更美的地方。
  每当我们筋疲力尽,每当我们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只要看到一个高条、清瘦的身影,就会力量倍增。73岁的他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态,他慷慨仗义,处处是我们的榜样,时时激励着我们。他每次都比我们早到,带着各种资料、地图、尺子、进山洞用的手电或蜡烛、想得周到又充满信心。他认真地讲解每一处的遗址、石刻、古长城、山脉、水流……给我们枯燥的心灵注入新鲜的元素。他始终走在年轻人的最前面,真是不可思议;再深再险的洞、再高再陡的山他都要亲自步量,同样令人不可思议。他说,“当人亲临一个无比安静、肃穆的境地,一切的杂念都会悄然离去,而对这超凡脱俗的美,产生一种敬仰。登山的过程,就是一种修炼,因此,特别珍惜每一次的爬山”。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亲近自然、穿越历史的美好情结,坚韧又执着。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山靠近,溪水轻轻流过,一切如此圣洁。我们忘记山下一切的事,而奔向大山母亲般的怀抱,陶醉在美如童话的世界里。
  当我们以一种荣耀登上九门口水上长城,那巍峨、壮观,带给人的是震撼。古老的风吹过桥头,仿佛听到历史的回音长久不息,依稀听到“一片石”传来惊心的喊杀声。
  当我们看到野鸡逍遥地走在山路上,我们感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景是多么美好。我们采撷歪塔的古韵,我们在大峡谷里畅想,我们横穿山脉,溯水而上……
  走进自然,走进历史。大家一直努力着,并收获着,收获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限风光,收获着大自然赋与我们无限的灵感。希望我们的穿越与回眸在文字上能给丛书一片夺目的光彩,让这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更多人的注视,让这片山水更清秀。
  愿更多的人拥抱自然,拥抱美!
  
发表于 2009-8-19 04: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中所言不差。桂荣的这篇文字,标题与内容确实衔接不力,全文并没有完成标题所写的采撷水韵山魂。但细读之后,这又何尝不是桂荣近期所发绥中系列采风文字之总序。所以当然就感觉是别一种文字体了。


问好,桂荣,苏中!
发表于 2009-8-19 1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6: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我把题目添两个字是否可以了《穿越大自然,采撷水韵山魂的人们》
发表于 2009-8-19 2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我把题目添两个字是否可以了《穿越大自然,采撷水韵山魂的人们》
穆桂荣 发表于 2009-8-19 16:19


或许会更贴切些。

也许只有中成现在还有这样的傻读者了。对别人的文字指三道四。这和那些屠夫不同,他们挥刀乱砍,叫你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还不许你反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9: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会更贴切些。

也许只有中成现在还有这样的傻读者了。对别人的文字指三道四。这和那些屠夫不同,他们挥刀乱砍,叫你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还不许你反驳。
平凡人生 发表于 2009-8-19 23:09


傻作者需要这样的傻读者的。呵呵!
握!
发表于 2009-10-5 2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标题是可以写得更细一点的。但文笔鲜活又有些粗枝大叶,诗人为文总有些笔走龙蛇。

也许散文不在其散,而是更为细腻吧。个见。

穆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