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62|回复: 31

剑南蜀道纪行诗一组(31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剑南蜀道纪行(1)·剑门蜀道


浩浩嘉陵绕山峦, 巍巍秦岭剌青天。
雄壮奇峰剑门险, 幽深绝壁蜀道难。
雾锁翠云千年柏, 雪飘烟树百里山。
蜀北门户改旧貌, 剑南通途换新颜。





    剑门蜀道是指历史上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末民初,以蜀都成都为起点北上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条主要通道。一般来讲,剑门蜀道是指南起今天的成都,经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广元等地出川,然后在陕西褒城附近转向,接褒斜道沿褒河过石门栈道,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至中原腹地的通道。其中以大量开辟于悬崖绝壁的古栈道最为著名,古史中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便是对剑门蜀道的典型描述。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2)·明月古峡

月映碧波翻白练,洞穿绝壁向青天。
云栈天梯留胜迹,秦川古道换人间。




明月峡·老虎嘴

       明月峡,距四川广元市城北30公里。山势奇险,丰姿伟岸,巍峨的石壁耸立于嘉陵江两岸。火焰山矗立于江西,朝天岭屹立于江东,两岸千仞绝壁,泛舟江中,仰视蓝天一线,纵观奇峰入云,真是“峰与天关接,人在窟中行”。 该处系1936年修建的川陕第一条国道的咽喉要地。如今这里只是作为旅游景点被人参观,它的交通功能已被新修的高等级公路所取代。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3)·千佛崖窟

兰天古道连蜀秦,石柜阁廊造佛尊。
灵崖朝拜看世界,净台脱俗唱梵音。





      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的嘉陵江畔,川陕公路从崖下经过,是我国跨越年代最长的石窟造像群,规模宏伟,雕刻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从南到北全长388米,高52米,龛窟造像多层次排列,最高达13层。据史载,胡千佛崖造像有1.7万余尊。绵亘达一里,因年代久远,自然风化和岩石崩塌以及**时修川陕公路,炸掉南边一角,现仅存400余龛,造像7000余尊。全崖造像以“大云古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有大佛窟、牟尼阁、睡佛龛、莲花洞、涅磐窟等;北段有弥勒佛龛、三世佛龛、户舍那佛龛、无忧花树龛、菩提像龛、伎乐窟、藏佛洞等。

       千佛崖,始造于南北朝时期,此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有石刻造像,雕造时间长达1500多年,以唐代最多,元、明、清较少,每个朝代的造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对于研究美术史和中国历史雕刻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4)·皇泽古寺

嘉陵江畔皇泽深, 秦岭山麓利州城。
琼阁展姿青峰秀, 乌龙盘道绿水情。
一统皇图操玉玺, 千古风流是钗裙。
刚毅不拘前世法, 女皇犹有后史存。




      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边乌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祀庙,寺庙诊山而建,环境幽静,建于北魏晚期。

      初唐贞观年间,利州(今四川广元市)都督武士彟曾在寺内开窟造像,其夫人扬氏在寺南之江潭乘舟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寺名“皇泽”,其真容为一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象,至今还保持在寺内,全国唯一。

      寺内的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2个窟龛,1200余尊造像,其中以中心柱窟、大佛窟等规模较大,造像精美,是国内同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5)·凤凰楼阁


广八方鹦鹉洲, 万象凤凰楼。
嘉陵江水三百里, 葭萌风云二千秋。
石燕穿云剑门雄, 古柏夹道翠廊幽。
天府洞开通蜀道, 新凤朝阳壮古州。




      凤凰楼,坐落在广元市城中的凤凰山上,高42米,楼阁14层,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起句嵌入“广昭”、“元化”,即“广元”、“昭化”乃历史名城。

       凤凰楼,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密切有关。据可靠资料,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在广元出生,其母分娩时,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时为利州都督)当即便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后来又作了皇帝,但武则天不忘生她的地方广元,时常怀念故土。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武则天作了皇帝,执掌朝政42年,故凤凰楼高42米。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7)·登临剑山

剑门天下雄, 叠嶂连碧空。
翠照万树影, 亭观千家容。
清风来剑山, 明月落奇峰。
策杖攀险道, 登高望蜀中。





   剑门山,分大剑山和小剑山。两山紧密相连,东临嘉陵江,西接五指山(四川江油市境内),绵亘一百多里,北面全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劈;南面山峰林立,每座山峰都拖着长长的脊背,好似万马奔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唐代诗圣杜甫刻画这里面的山势是:“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塘倚,刻画城廓状。”寥寥几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剑山的雄壮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8)·剑门雄关


壁垒雄关剑门险, 飞栈凌云蜀道难。
七二峻峰截蜀雨, 三千古途通秦川。

万里青山留胜迹, 千秋明月照雄关。

于今拓展高速路, 自古风光添奇观。




        剑门是集风景名胜于一体的庞大旅游景区。它位于四川广元之南58公里,距剑阁县城30公里。 剑门关由大剑山断裂而成。相传远古时此处并无门,剑门山隔断了南北通行,战国时秦惠王听说蜀地富饶,便有吞并之意,但又不知攻蜀的道路。据汉代文学家杨雄所写的《蜀王本纪》载:有一次,蜀王一筐黄金为礼品,蜀王也以礼物来回报,但蜀王送秦惠王的礼物后来却变成了泥土。秦惠王因而大怒,而秦国的大臣却跪拜称贺说,泥土代表国土,这是预示秦国将要吞并蜀国的吉兆。秦王转怒为喜,于是巧施一计,刻了五头牛,在石牛的尾巴后面放了一些黄金,杨言这些石牛会便金,要将其送给蜀王。蜀王得知,信以为然,便派五丁力士率千余人修路迎牛。五丁力士来到剑门山,被高山所阻,无法通行,一力士怒拔宝剑,朝山峰壁去,顿时大剑山断裂,形成一道大门,因剑壁成门,故称剑门。五丁迎回了石牛,开通了石牛道,也迎来秦惠王吞并蜀国的兵马。唐代诗仙李白胡《蜀道难》中咏叹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殂,水崖转石万壑雷”的景象,就是剑门关的真实写照。



剑南蜀道纪行(9)·昭化古城

峨峨雄关据要塞, 巍巍葭萌筑危楼。
南屏阆巴锁津渡, 北枕秦岭扼咽喉。
三国豪杰震曹魏, 五虎上将战敌仇。
桔柏古渡歌一曲, 剑门蜀道舞千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昭化古城是川北战略要道,著名古城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刘备占据葭萌后,看中了这里的重要战略地位。他以此为根据地,向西进攻刘璋,夺益州,再向东击败张鲁,取得了汉中,建立了蜀国。蜀汉左将军马超当年在这里降归刘备,大将军蒋琬曾督军于此。魏将钟会、邓艾攻蜀时,被蜀将张翼、关索等长期阻于嘉陵江之东,两军在这里进行过多次争夺战,关索的夫人鲍三娘就战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坝。

      三国演义中曾多次提到昭化古城,多场战争也在此发生,张飞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蜀国大将军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等都发生在这里。

昭化在古代时还是一重要的驿站,专门为过往官员、公差提供车马、食宿等。历代诗人杜甫、杨慎、张问陶等对此都有题咏。至今这一奇观犹如当年,清晰可辨。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0)·雄关多人杰


一带剑山峙碧空,天教此地困英雄。
连云鸟道变通途,淋雨江山射日红。
已见金牛随落照,更无流马度秋风。
雄关自古多人杰,事业成时耀蜀中。








剑南蜀道纪行(11)·翠云长廊


翠云缕缕连碧海, 青峰巍巍接兰天。
壮士开山惊后世, 将军植柏留人间。
百里长廊通蜀道, 千重高树接秦关。
绿荫驿亭迎远客, 品茗豪饮醉青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远望翠云廊,她像一条莽莽苍苍的长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身临其中,又如一条浓绿欲滴的翡翠画廊,溢彩流辉将拥抱。古蜀道像裹着绿色的绒毡,大地因她而显得格外秀美;山河因她显得更加壮观;游人因她而显得更加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2)·鹤鸣揽胜

苍松翠柏掩古径,云舒雾卷隐阁亭。

鹤唳长空迎紫气,山明夕照送黄昏。
尊武神士光天地,宝墨珍石灼古今。
仙鹊鸣招四海客,翠岚醉倒一壶春。





       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层八面。第一层外围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
       一绝: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碑。重阳亭,始建于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九月,由剑州刺史蒋郁监造。因为蒋郁意在借重李商隐的名望,使自己的政绩播美于当时,留名于后世,所以,邀请在梓州为官的李商隐为重阳亭作铭文。千余年来,碑为亭护,亭以碑闻。亭虽曾有坏毁,而唐碑却保存至今。据重修重阳亭碑记:九月建于东山之上,坐南朝北,为重九登高观景之所,故以“重阳”为名。北宋治平年亭圮碑倾,历经宋、明清、民国初,或修或塌,时有兴替。现存重阳亭系仿唐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8.5平方米,高4.4米,灰色卷脊屋顶。宋刻“古重阳亭”四字,刻在亭后正中壁上,字迹精刻镌深,苍劲有力。李商隐所撰的《剑州重阳亭铭》唐碑,现存于重阳亭侧的造像龛内,高1.88米,宽0.85米,小篆书阴刻文,是研究唐代文化的珍贵文物。
  
       二绝:《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及序文,是中唐诗人元结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撰写的。名为颂扬肃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开创唐代中兴局面的伟业,实则是文辞委婉,隐含讽刺,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唐王朝上层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和争权夺利的斗争,在一定程序上表现了作者痛恨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的政治态度。碑文是我国书法史上名家颜真卿书写的。宋人文潜赞颜真卿书法云:“水部胸中星斗文,大师笔下龙蛇字。”千百年来,被历代文人书法家敬仰。摩崖石刻通高的313厘米,宽384厘米,自左至右竖行阴刻20行,共229字,通体端庄,气势磅礴。碑文是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刻在湖南祁阳浯溪石崖上,又在南宋绍熙年间(1195年)由隆庆府(今剑阁县)通判吴旰翻刻于此。至今碑刻完整,颜字风格犹存。
  
       三绝:摩崖道教造像。重阳亭右侧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国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均将它们列入章目重点介绍。现存的五龛造像,完整者二龛,均为长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是道教最尊贵的天神之称。其中一尊造像高1.8米,戴莲花冠,着纳托,持法器站莲台上肌肤丰腴,庄重面善,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雕刻家以概括而又简练的线条刻就身形衣饰,形象逼真,以工整精巧的刀法刻就头、手、眉、眼,体现了“寿比南山”、“长生不老”的意境与教义。龛两边各有浅浮雕两组,为文臣、武士、护法神、妖魔、供养人等。不论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战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执剑、叉、索链、宝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态各异,咄咄逼人。其中二尊是位于登丰阁内右龛的造像。像高192厘米,完整无损,颈脖细长,接近“立七、坐五、盘三、卧八”的传统人体造型艺术的头身比例。据石刻题记考察,它是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艺术品。龛台下还刻有雄狮、麒麟等祥瑞物。
  
        道教造像石刻开凿于唐宣宗年问,现存5 龛(近年又有发现,传为18龛),61个不同人物造像。主雕“长生保命天尊”3座,浮雕4组。露天一躯“天尊”造像高1.91 米,肩宽45厘米,发髻高绾,戴莲花冠,着道袍,登道履,面部饱满,神态安祥,体现“长生不老”的意 境。其他“天尊”造像,线条简练。各龛均有形象各异的“十二神将”浮雕,龛台下刻有花纹、青狮、麒麟等吉祥物。唐代道教造像石窟能保留至今,为难得的文物珍品,1986年,这里的道教造像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四川石窟雕塑》卷,日本学者亦将这些造像编入《世界 美术全集》里,可见这些造像的文物艺术价值之高。
  
      《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刻于唐大中八年(854 年),碑高1.9米,宽85厘米,小篆刻题共415字,末行刻有“大中八年九月大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
  
       在重阳亭侧壁上,有“大唐中兴颂”摩崖刻石,高3.12米,宽3.48米,为唐元结所撰文,颜真卿所书。这碑原刻存于湖南祁阳梧溪,南宋时翻刻于鹤鸣山,后蚀损。现看到的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剑州知州陈宗凯重刻,堪称上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7: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3)·七曲大庙


林东倚入烟云, 水西枕归沧溟。
万章古柏环宫宇, 千里翠廊过剑门。
滚滚九湾钟灵秀, 巍巍七曲浩气春。
高路通天映红日, 龙山起舞迎游人




      七曲大庙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颗耀眼明珠。位于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辉宏。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七曲山大庙相传为晋人张亚子的祀庙。历经一千余载,今存楼阁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之精华。景区古柏苍翠,遮天蔽日,一派萧然之意。七曲山大庙的“应梦仙台”,相传是唐明皇得梦之所。此外,卧龙山千佛岩、汉阙上亭驿剑泉、司马长卿石室等处均为难得一见的古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7: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4)·窦圌胜景

剑门蜀道访窦圌, 通天九曲入云端。
清奇幽秀甲青城, 峻拔陡峭赛剑关。
三峰对峙悬崖险, 两殿相通铁索寒。
人间尽有坦平路, 谁拜灵山顶上仙?





      窦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市的武都镇郊。窦圌山为蜀中第五大名山,被誉为“世上无双景,天下第一峰”。此山相传唐代窦子明为彰明县(今属江油市)主簿,慕此山清奇幽秀,弃官隐居于此,并开山辟路,修筑宫馆庙宇。由于他的功劳是人们敬仰的,所以他后来就“羽化飞升,成仙而去”。后人遂在山名前冠一“窦”字,以为纪念。修道之处,又因山头如盛谷园囤(圌本意是指一种上小下大的竹编的米屯子。)故名窦圌山。山顶上3座孤峰鼎峙矗立,三峰几乎一般大小,各高百米左右,崖壁直立,宛若三株上下等粗的硕大的竹笋,挺拔峻秀,峭壁如削。向月、飞仙、神斧三峰之间靠铁索往来。峰顶各有一殿,分别建有[唐宋]古庙东岳殿、窦真殿、鲁班殿。此地常有云雾缭绕,托浮殿宇,俨然仙境一般。。[唐代]大诗人李白题有“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名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7: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5)·窦圌山云岩寺

背倚三峰云岩寺,面向武都古城前。

汗液涔身疑无路,曲径幽通别有天。
峭壁千寻惊鹤梦,绝顶万尺吐云烟。
铁索横空徒手渡,游人叹奇更追攀。





       窦圌山位于四川省江油窦圌山。始建于唐,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云岩寺为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圌山山势奇特,林壑幽美著名,是与青城、峨眉媲美的川北名山。

       云岩寺古号云岩观,位于窦圌山中部,背依三座顶峰,面对江油古城(今武都镇),东傍悬崖绝壁,西邻群峰密林,视野开阔。气势雄伟。云岩寺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的毁茸交瞀,佛道相争。现存的建筑格局与一般的佛教寺庙相同。座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文武殿、护法殿、大雄殿、震终楼五重主体建筑,再辅以配殿、经堂、禅房、客厅等。使得整个古建筑群。殿宇重蒋,殿院互变、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窦圌山的精华是飞天藏,位于云岩寺西配殿内。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6)·云岩寺飞天藏


三峰耸翠刺云霄,转轮经藏天功巧。
玉柱花鸟雕木壁,金椽楼阁刻神肖。

经书千载无虫蚁,回轮三圈驱邪妖。
民间传说诚可信,流芳百代继今朝。




     飞天藏,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风景区的云岩寺的西配殿内。它是窦圌山的精华所在,也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道教转轮经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1956年云岩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江油县志》记载:“飞天藏在窦圌山,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建,元至正重葺”,“明季兵火,惟此独存”。

       飞天藏是根据宋代李明仲《
营造法式》的小木作转轮经藏而建造的。整个藏身中间立有一根直径为0.5米的大圆柱,圆柱的下端固定于地坑中形如铁鹅台桶子的六角藏针上(名叫“寿山佛海”),上端则包在梁架之中。圆柱上再加以木枋,并装上木板,便形成了八棱八方四层的巨型木塔。整个藏身高10.8米,直径7.5米,即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整个飞天藏仍可以在人的推动下转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7: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7)·李白故里

旅游访青莲,感怀太白仙。

一代诗酒圣,长留人世间。
浩气吞山河,壮志动地天。
诗圣魂魄在,低首谢匡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25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场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迁祠内。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峰峦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点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名贤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已列为省级文物单位。
发表于 2011-7-5 18: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着图片的影像,展开奇丽而狂放的联想,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着图片的影像,展开奇丽而狂放的联想,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欣赏!
觅雪嫦晴 发表于 2011-7-5 18:17


谢谢雅评!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8)·李白纪念馆

昌明河畔伫青莲, 竹掩林藏对涪川。
楼堂亭阁生光辉, 真草隶篆镌佳联。
风格沉雄寓深意, 气势恢宏颂诗仙。
低吟长江流皓月, 誓将奇句叩青天。






  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诗人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9)·猿王古洞

秋在江山上, 人入画图中。
流泉依石转, 远树连天穹。
荒岩踞虎豹, 古壁镌蛇龙。
相朋怀往事, 举杯点遥空。




    猿王洞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境内。猿王洞溶洞是川西北地区罕见的高山溶洞群,溶洞内游程达5.8千米,溶洞经大自然千百年精心雕琢,形成了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溶洞奇观,洞内著名的景点有俊秀挺拔的“石林秀色”;亦真亦幻的“瑶池洞天”;串珠缀玉的“珍珠白玉塔”;官、商、角、微、羽五音清悦的“绝壁石琴”。加上国内最新溶洞灯光,走进猿王洞,如同走入梦幻般世界,走进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20)·报恩古寺

仿造宫殿深山中,边陲氐羌更称雄。

崇儒奉释植善根,蟠龙腾柱画难工。
万言轮藏泽四方,千手观音生百容。
土官留得报恩名,盛世开放尽相通。





  报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境内,距绵阳市区180公里。宣德三年,即1428年,祖籍为扬州府兴化县人的王玺,袭父继任龙安府(平武)土官佥事之职。1435年,王玺进京朝拜时以“古遗藏经无处收贮,恩无补报”为由,以“保障遐方,祝延圣寿”为请,上奏帝延说想修建一座寺庙。皇帝念其心诚就答应了他的奏请。王玺奉旨回来后,于1440年破土动工。历时七载,大功基本告成。代宗景泰三年,即1452年,王玺去世。他的儿子王鉴袭职,继承先父“未尽之志”继续修建。为图谋王位,暗地里仿北京宫殿修建王府,后被朝廷发觉,才改作庙宇,名“报恩寺”。誉为深山里的故宫。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南蜀道纪行(19)·子云古亭


剑南多胜景, 蜀西子云亭。
法言垂青史, 玄草启后人。
惟续茂陵赋, 长流汉古文。
余韵腾涪水, 高歌过剑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子云亭坐落在四川绵阳市西山公园。杨雄寓居绵州时在此读书后世修亭纪念,始建于隋。子云即杨雄(公元前53---后18年),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著有《方言》、《太玄》等名篇。子云亭因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名扬天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