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青云直上 于 2012-7-11 05:44 编辑
梦里回味 10.沙门子农场工作概况
1969年10月2日(农历8月23日)凤云和冠群的长子出生了。生活艰苦,营养没有跟上,一上班凤云就时常头晕。五个月大的儿子就送到乌苏奶奶家去了,从此,儿子说“我是奶奶生的”。儿子与凤云之间,以后一直未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凤云到条田(因为成长方形)上班了。条田里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棉花,还有供自己连队吃的西瓜,苜蓿地,100号就是罂粟,专门由民兵青年班管理。除棉花玉米外,别的只种少量而已。不过西瓜是用麻袋往家扛,随你吃个够。
棉花管理项目多些,有间苗,除草,为了不让棉花疯长,还要打项尖,使结棉桃时营养集中到棉桃上。除草一天要两个来回大概四亩地。除草用工具砍土镘,是拖拉机耙地用旧了的圆盘耙一分为二,制成两个砍土镘,这种圆形耙由于钢性强,制成砍土镘后,能用好多年。它适合沙性的土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的砍土镘有大有小有厚有薄。
一年多后,冠群去教学。与一个上海知青,一个徐州知青三人带一个初中班。
这期间,凤云去另一个连队进行过羊毛分析,又回本连队搞良种繁育,一段时间去搞会计工作。几个月后,觉得太不能胜任,主动请辞了。连队又让去教书,想到在校时教授都被斗,害怕,就又推了,所以一直在大田里做了两年时间。
每年九月棉花收获开始。是一年最忙的时候,是把汗水辛苦变成钱的时候。棉花开得最多时真是棉如海,不过是白色的海!很壮观。只是大家欣赏时间少,在“海”里“游泳”时间多,是“运动员”。
凤云在大田拾棉花是比较快,一天能拾100公斤以上。棉花拾好装在背胸前的花兜里边,一天从早上的7点过到晚上的9点过。要两手同时抓棉花,用嘴把花上沾上的一些干而碎了的棉叶子含掉。所以嘴是第三只手。
因为快,连里专门派了几个男工为一些快手背棉花,也为快手送饭。当凤云的第二个孩子大女儿正在哺乳期时,正值拾花季节,为节省时间,冠群学校学生就负责从托儿所把小小孩抱上,排成一队送到地里,让孩子们找妈妈吃奶,完了再抱回去,那场景很是有趣,以后凤云想起那场景,仍会笑。不是苦笑,是由衷地愉快地笑。
100号由民兵管。据说,花瓣落完中间结大烟葫芦后,就要用专门的两木片夹一个小刀片,让刀片只露出一点点刃,每天天刚亮太阳没有升起时,把那个葫芦上割上那么一两刀,让它慢慢地向外渗白色的浆。到中午时再去把那些浆一点点小心地刮下,放在容器里。这就是生烟土了。持续到大烟葫芦老了不能再割出白汁为止。凤云在收完后的地里去过,也拾到几个未拾尽的葫芦,倒出里面的籽,如芝麻比芝麻小些,但一样地可口。连队里孩子有拉肚子久治不愈的,拾上100号杆子熬水服了就能项用。试过,有些管用。
1972年的春天,在领导一再请下,凤云终于才去了连队的学校。
教的是三四年级复式班。连队的学生少,三四年级学生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教师先上三年级课,当学生做作业时,再上四年级的课。记得当时小学部有两个上海知青,还有一个本地教师,加上凤云,四个人一个小学部五个年级。所教课程也不正规,主要是语文数学。不知学生情绪是不是受了影响,那时,根本不是按正规教学程序来办的,凤云本来也不是师范的科班出身,也就那么混过来了。
上海知青为新疆兵团建设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连队的文化教育干事、统计、教师、一些生产班的班长都是上海知青。
上海知青有文化,由于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区之一,耳濡目染,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模式有所了解,所以他们又有经济头脑,有远见,尽管好多回了上海,但一些人仍留了下来,为兵团农场新时代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11月在央视一台热播的电视剧《戈壁母亲》的编剧韩天航就是上海来的,在兵团农七师宣传部工作多年,后来回到上海了。拍这个电视时又到过奎屯。所以他正是理解了兵团人的精神,而且把当时流行的《送你一束沙枣花》歌曲的旋律用到了电视中。使老知青倍感亲切。
冠群父母身体都不太好,他们的另一个儿子当时也在下乡。他们需要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一下。想办法找关系,要把冠群调回乌苏。冠群父亲在头台(属农七师)工作过,而且是兵团支援地方去了乌苏的,所以找了老关系,决定把凤云一家调回乌苏。
1973年的5月份,告别了工作生活了四年多的沙门子农场,凤云一家到乌苏工作生活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