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27|回复: 2

大诗里的生命体验——百年新诗百首选读[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诗里的生命体验——百年新诗百首选读[20]
作者:山城子

选:
《背向大海——夜宿和南寺》
洛夫


  背向大海
  ——夜宿和南寺
  文/ 洛夫

  一袭宽大而空寂的袈裟
  高高扬起
  把整个和南寺罩住
  在不太遥远的前方
  大面积的海,奋不顾身地
  相灰瓦色的天空倾斜
  木鱼喋喋,钟声
  夹杂着潮音破空而来
  似乎看到大街上
  许多张猛然回首的脸
  面向大海
  残阳把我的背脊
  髹漆成一座山的阴影
  眼,耳,鼻,舌,发肤,双手双脚
  以及所谓的受想行识
  全都没了
  消灭于一阵阵深蓝色的涛声
  我之不存在
  正因为我已存在过了
  我单调得如一滴水
  却又深知体内某处藏有一个海
  而当我别过脸去
  背向大海
  这才发现全身湿透的我
  正从芒刺般的钟声中走出
  一个硕大的身影
  仓皇上了岸
  身后传来千百只龟爬行的沙沙声
  紧跟着的是
  一滴好大的
  蓝色的泪
  回头我一把抓住落日说
  我好想和你一块下沉

  夕阳余温犹在
  岩石犹在
  岩石内部深处的火焰与灰烬
  俱在。沙滩上
  那双芒鞋犹在
  ㄔ亍,ㄔ亍,ㄔ亍,ㄔ亍……
  直到无尽的天涯,直到
  走出自己的影子
  第一个脚印
  一种欲望
  第二个脚印
  一声惊愕
  第三个脚印
  片刻缄默
  第四个脚印
  多少悔憾
  第五个脚印
  几近遗忘
  第六个脚印
  一个在时间中走失的自己
  远方的钟声
  再次从骨头里溢出
  回荡在
  更远更冷的
  一盏深不可测的灯火里
  不知何时
  发现岩石里暗藏一卷经书
  那是整个海也浇不熄的
  智慧的火焰
  仓促中酝酿着一种焚城之美

  背向大海
  我侧耳倾听
  和南寺的木鱼吐出沉郁的泡沫
  而背后的风景渐次开阔
  季风拂过
  掀起大海满脸的皱纹
  我把自己平躺在一块巨岩上
  然后从胸口掏出
  大把大把的蓝
  涂抹天空
  我和鱼群
  除了一身鳞
  便再没有什么课剃度的了
  而忧郁则是第三乐章最后的休止符
  唉,世上竟有如此完美的接榫
  我的头
  刚好紧紧顶住孤独的尾
  这是一种结构式的文本书写
  主要表达的是
  海蓝透了之后的绝望

  背向大海
  我刚别过脸去
  落日便穿过沉沉的木鱼声
  向一个听不到回响的未来坠落
  明天是幸福是灾祸
  怕连那块突然站在我面前墓碑
  也未必知晓。这且不说
  重要的是
  木鱼会被敲破吗?
  木鱼破了
  是一种敲
  不破也是一种敲
  敲与不敲
  反正都得破
  海空着
  蓝也跟着空
  云和雾一出生便是空的
  夕阳是今天最后的空
  我的眼睛
  原是史前文化遗留下的
  一座空的坟
  其中埋葬一个
  无知却先知的海
  一头温驯的兽

  当我别过脸去背向大海
  我暗地窥视它的平静
  却又无动于衷它蠢蠢欲动
  有事没事它都会对空叫啸
  要我今日追求光明明天拥抱寂寞
  忽焉海面全黑
  咋办,水蜘蛛般我迟疑不前
  却又自以为内心明亮如灯
  其实是星光在镂刻我的透明
  而海,只会使我想起搁浅的船以及
  被月光搂抱得口干舌燥的甲板与缆绳
  沉卧水底的指南针,仍在
  东
  西
  南
  北
  乱指一通
  这时,微月初升
  海的平静见证了
  暴风雨的荒诞彩虹的虚幻
  也见证了它自己成熟之前的叛逆
  但海仍有其宿命,我有我的无奈
  无奈之极于是我发现
  一粒盐开始在波涛中寻找
  成为蓝之前的苦涩
  存在先于本质
  苦涩永远先于一滴
  泪
  先于眼睛

  背向大海
  和南寺的钟声再度响起

  注:和南寺坐落于台湾花莲海滨。此参佛,读经,写诗。
  2005年深秋我曾应他邀在该寺小住数日,当时内心只感到无比的丰盈安详。
  完成

洛夫
本姓莫,湖南衡阳人,1928年生,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3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历四十年,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两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四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廿多年来评论不辍,其中多首为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 Birch)教授选入他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复获吴三连文艺奖。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读:

  先生诗后留言说:“和南寺坐落于台湾花莲海滨。此参佛,读经,写诗。2005年深秋我曾应他邀在该寺小住数日,当时内心只感到无比的丰盈安详。完成此诗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我只是在媒体上知道有花莲这个地方,那是台风极愿意登陆的场所。不过,既已秋深,风也不大,浪亦不凶,且有个和南寺坐落,及夕照映衬,霞光亮暮色,涛声伴晚钟,实在是个回眸人生,体验生命的好去处。难怪先生欣然小住,竟至安详与丰盈。
  或许如海南南端的南山寺吧?我曾携老伴光顾。寺外大海无边,风静山树,浪拍礁岩,我们于岩缝里抚摸时光,捡拾童年,后来仰躺石上,一任涛卷情怀,声拂意绪,顿觉宽泛而悠远,惬意而忘情,真真地想,就此化做两块永恒,不再起来……
  我那一刻的感觉,或许多少与洛夫先生之于和南寺外海滩,“背向大海”时的感觉相近或相似吧?只不过我没有诗人那样诗果累累的成就感,亦无交友佛家而神思空阔的体验,看来只能走进他的诗境里与之分享了。
  ——哦!这一首长达138行的大诗,起伏跌宕六节的大抒情呀!

  第一节33行。
  写的是“我”于傍晚在和南寺海滨独自散步,先是“面向大海”,继而“别过脸去”“背向大海”一瞬间的诸多感觉。诚然,这感觉是寂寞而又热烈的生命状态的实感。
  其热烈在物象于大海的“奋不顾身”,声形于耳畔的“木鱼喋喋”,及“破空而来”的潮声与钟声的交织、“千百只龟爬行的沙沙声”的伴奏。何其生机、何其勃勃的大自然,都主观呈现在一个恢宏的个体生命里了。
  而其寂寞,则通过“一袭宽大而空寂的袈裟/ 高高扬起/ 把整个和南寺罩住”这样的起兴之笔,及后面的“我单调得如一滴水”、“ 一滴好大的/ 蓝色的泪”等意象烘托出来的。
  但绝非寂寞是寂寞,热烈是热烈,而是两者浑然一体的诗的意境。这个意境就是被罩以佛家氛围的生命之空与生命之实辩证统一的体验。其中“我之不存在/ 正因为我已存在过了”是比较集中的表达。只有达此境界者,才能有“我欲乘风归去”的向往,而这正是该节末“回头我一把抓住落日说/ 我好想和你一块下沉”的意象内涵。

  第二节30行。
  诗人面对喻意的夕阳,承接以对一生诗路的回顾。手法使每一句诗都虚实相间地行进。“夕阳余温犹在/ 岩石犹在/ 岩石内部深处的火焰与灰烬/ 俱在。”其中的“夕阳”、“岩石”为实写,是现实的景物,“余温”实中隐虚,“火焰与灰烬”为虚现,是对生命运动过程的写意概括。而意象成“ㄔ亍,ㄔ亍,ㄔ亍,ㄔ亍……”的脚印,无疑是诗人数十年来的诗路回眸。“第一个脚印/ 一种欲望”——自然是“言志”、“言情”的欲望,只有言志言情,才可以跻身一个泱泱诗歌大国的漫长的诗路上;
  “第二个脚印/ 一声惊愕”——走上诗路就有诗才的意外彰显,这肯定会引起诗界的惊愕,传递回来,自然也是自己的惊愕;
  ‘第三个脚印/ 片刻缄默”——继续提高诗艺,就必须突破自己,在一时突不破自己的时候,那是痛苦的缄默,一旦突破,快乐的感觉那缄默不过只是片刻;
  “第四个脚印/ 多少悔憾”——这是对已经走过的路的一种清醒,只有清醒于从前的言动,才会产生懊悔与遗憾的生命体验;
  “第五个脚印/ 几近遗忘”——或许这是从头做起的一个代词——不论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显赫与辉煌,为了继续前行,则只能遗忘,只有遗忘从前,才会有快乐的重新开始;
  “第六个脚印/ 一个在时间中走失的自己”——说“走失”,应当是比较形象的彻悟,或许与接近佛教有关吧?诗人是从佛家的视野在重新体验个体生命。
  这节诗最后落在了“酝酿着一种焚城之美”,这是燃烧生命壮丽图景的生动写照吧?

  第三节20行。
  这节写“我”倾听木鱼,及平躺在巨石之上的冥想。这应当是接触佛家思想后,对生命的体验吧?人的主观意向“从胸口掏出/ 大把大把的蓝/ 涂抹天空”,这是巨大的善行吗?毕竟现实的工业社会已经破坏了人类栖居的自然环境,那么拯救地球就是拯救全人类呀!倘若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有这样的情结,地球至少也不再继续被破坏了。但现实的天人的不和谐,很让人沮丧的,难免就有了寂寞孤独感的滋生。落笔在“海蓝透了之后的绝望”,则透露出对不能忘怀世事的无奈。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也是古来诗人常碰到而诉之于诗的意识现象。比如王维,比如李白。

  第四节24行。
  诗人通过“落日”与“沉沉的木鱼声”物象的玄思,而隐述生命矛盾状态的意义。
  “明天是幸福是灾祸”——这就是矛盾。
  “木鱼破了/ 是一种敲/ 不破也是一种敲/ 敲与不敲/ 反正都得破”——这是矛盾趋势的必然。
  生命状态的矛盾,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只有结束时才能停止下来。而一旦停止下来,可不就是“原知人死万事空”了。于是接下来诗人给出了一系列的“空”的意象:“海空着/ 蓝也跟着空/ 云和雾一出生便是空的/ 夕阳是今天最后的空”。
  经历这样的玄思之后,更其深切了对生命的体验,这就是“无知却先知的海”,就是“一头温驯的兽”,也就是“无知”与“先知”、人生性善与性恶的形而上的辩证统一。这是怎样高层次高境界的生命体验呢!

  第五节29行。
  再次起笔“背向大海”,就是背向人世,背向凡尘呀!当然不是空间意义的“背向”,而是取一种客观的认识角度罢了。人世呀,这个无数个体生命过往的平台,“平静”也好,“蠢蠢欲动”甚至“叫啸”也罢,反正人类真正的理想的幸福和谐从来就没有过——想一想古来的征战与杀戮,看一看当今的威逼与爆炸,可不就是“忽焉海面全黑”的感觉了吗?这是人类生命的大无奈。既无奈于“暴风雨的荒诞”——好好的一个地球,却好不起来,又无奈于“彩虹的虚幻”——毕竟天堂在哪里呢?但人类社会终究要有它的“归宿”呀?却不见踪影。这样的大现实,怀有大善大良之心的诗人,如何不陷入“无奈之极”呢?但人类痛苦之源,或曰生命痛苦之源,究竟在哪里?不就是这个现实的“存在”吗?存在决定本质,也决定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精神。

  至此,一个生命体验过程中的“大我”之心,就潜行于字里行间矣!
  之所以我说这体验之寂寞,是因诗主体形象的痛楚;体验之热烈,是诗主体形象的思维之活跃。活跃的痛楚,构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审美过程。

  第六节2行。
  反复“背向大海”,回罩全诗,也是关照客观地看待生命,看待人世;“和南寺的钟声再度响起”,是回望这样的对生命寂寞而又热烈的体验过程,以达令人深思不已的阅读效果。

  最后要说的是,这是我仅从个人的身份、阅历、知识、观念出发,所进行的解读,且自以为是读明白了些的。而事实上能接近洛夫先生创作初衷的一些发肤,对我已经是不易的事情了。

  2008年四月初稿于黔中文化村
——2012-10-29删去开头三百余字。

发表于 2012-11-6 0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具佳。问候老师!

点评

谢谢天荒兄弟来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8 1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