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7|回复: 0

抗震救灾代表作——百年新诗百首选读[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0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震救灾代表作——百年新诗百首选读[23]
作者:山城子

选:
来吧,来检验吧——写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日子里  
  文/ 王久辛
`
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
满楼的风夹着山崩地裂
把一个震撼人心的信息
频传———哦哦
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大国
正在崛起的先兆啊
像好钢必经千锤百炼
而冻雪藏独闹事手足口疫情
等等 都是面对我们崛起的
恐谔惊慌 是惊慌恐谔的
四处乱蹿 蹿吧蹿吧
现在地壳的浅表地层
也来捣蛋 哈哈
哈哈 早在一百年前
留着山羊胡须的苏联作家
就替中国人民
———发出了
迎击一切灾难的嚎叫
他吼:让暴风雨
来的更猛烈些吧 来吧
`
来吧 让所有的灾难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灾难
都来吧 都来检验检验
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吧
来吧 来丈量我们的坚韧
到底能容纳多大的苦难
嗯 把五千年来的屈辱和
一百年来的磨难
都加到一起来吧 来吧
对 还有西方过去的蔑视
现在的傲慢与偏见 还有不同信仰
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分歧
来吧 来吧 统统的来吧
`
来检验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吧
我们的灵魂
如果不能吸收与包容人类的精华
不包涵十倍百倍的海水
就绝不是淹没所有灾难的浩瀚
来吧 来吧
来检验我们中华民族的理想吧
我们的理想
如果不是公平与正义的霞光
不是对每一位公民福祉的普照
就绝不是珠峰的崛起 风光无限……
`
哦 来检验我们的血质吧
我们的博爱在血液中涌动
那是擎天之力的涌动啊
一波又一波冲进灾区的子弟兵
一波又一波舍生忘死的抢险抢救
大雨 大雨的每一个雨点
都与拼抢的热汗相撞
那是悲痛的泪水化为的力量啊
那是血浓于水的力量的迸发
昨天我们重建过一座唐山
今天我们将举起一个崭新的汶川                                                               
哦 来分析一下
我们直视一切灾难的目光吧
那不是阳光的辐射
却比阳光更炽热
它要给所有灾民送去温暖
那不是月光的皎洁
却比月光更真挚
它要给所有灾民送去深情
`
数数八方四海伸出的手吧
看看世界各地飘过来的国旗吧
这是一个民族必定崛起的涌动啊
这是一个大国充满自信
无所畏惧的担当
不仅能够战胜一切灾难 而且
护佑着五十六个民族
如繁星般的每一个子民的生息……


王久辛
,笔名王耐久,辛 子。 男 ,1959年 出生, 汉 族 。曾担任多部电视系列片总撰稿、作词。作品先后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宣部、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颁发的特等奖、一等奖,2003年荣获民间设立的首届剑麻军旅诗歌奖之特别荣誉奖,2004年10月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访波兰;2007年11月再次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访俄罗斯。2008年在波兰出版发行波文版诗集《自由的诗》。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全军文学创作座谈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诗歌节,第一、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曾任第3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初评评委,第5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初评评委延安大学文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历任排长、师新闻干事、军区文艺干事、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主任,《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中国武警》主编,现任大型中英文《文化》杂志执行主编。编审,大校军衔。
  著有诗集《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散文集《绝世之鼎》,报告文学《东方红霄》,大型电视系列片撰稿《中国之路》(10集),主编《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上下)、报告文学集《大西北军旅风情实录》等。
  诗集《狂雪》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之路》(10集)获广电部特别荣誉奖,《大西北军旅风情实录》获总政文化部优秀编辑奖。长诗《肉搏的大雨》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



读:

注意到几个媒体拿山东那位写了“做鬼也幸福”的作家说事。其实该作家也就是文学与思想素养差了点,不知道如何表达,才更能突出领导在大灾面前所发挥的领导作用。那些思想与文学素养较高的作家,所站的文学与思想的高度,则迥然不同。
笔者在网上和接到的诗集中,大约浏览了六、七百首“抗震救灾”诗了,其中深刻我印象的有数十首,而可称“最”的,则是著名诗人王久辛的《来吧,来检验吧》。这首诗在第一时间被数家出版的“抗震”诗集或“专刊”收入发表。应当是有些影响的了。
这个标题就不一般。一般标题都有“汶川”“灾难”“废墟”“别哭”等“抗震救灾”的标识性词语。“来吧,来检验吧”——这样的喊,我在工厂做车工时很经常,是一件活计做完了,招呼工序检验员,快来验收。喊得底气实足时,肯定是活儿做得极漂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中国人民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无论从速度、投入人力物力的规模,乃至接受国际援助等等各个方面,迄今为止,都是世界公认的做的最好的,自然喊出来的“来吧,来检验吧”,也一样是底气十足。虽然,诗人还是加了副标题“写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这样《来吧,来检验吧》的含义就很清楚了。
全诗71行分为5节。
第一节20行,从“山雨欲来风满楼”起笔,以“风”喻灾难,以“山雨”喻“崛起”。“山崩地裂”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大国/ 正在崛起的先兆啊”。这样的认识极辩证的。古语不是说公囚而演周易迁宫而著史记吗?正是这个意思。但这回不是说的一个人,而是偌大的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像好钢必经千锤百炼”呀!这节的末尾,引来《海燕》里的句子“让暴风雨/ 来的更猛烈些吧”——这分明是迎接胜利呀!站位高,角度阔,诗势起的极猛,中国人民在大灾面前的英雄气概,就先声夺人了。
第二节13行。诗人“让所有的灾难”——含“自然的”、“人为的”、“五千年来的”、“一百年来的”,乃至“蔑视”、“傲慢与偏见”、“分歧”,全算上了,“统统来吧”。这样就把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具体到厚重的历史和宽泛的现实当中了。“来吧”的多次反复,极其力度地强化了民族自信心的张显。
第三节11行。11行是两个复杂的双重否定句的断行排列,从而高度地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理想”。灵魂是“能吸收与包容人类的精华”和“淹没所有灾难的浩瀚”。“浩瀚”一词的活用,极切当地概括了国魂的博大。理想则是“公平与正义”的“霞光”,是“对每一位公民福祉”的“普照”。这里“霞光”与 “普照”的比喻与互文,使诗文本呈现了诗性的表达,而落脚在“珠峰的崛起”上,则是对第一节“先兆”的呼应。
第四节19行。这里诗人用“血质”为喻,继而用“月光”借代,极致地抒发了中国人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炽热”的大情大爱。从而为“崛起”铺垫了厚重的现实依据。
第五节8行。从“八方四海伸出的手”着眼,抒写“一个民族必定崛起的涌动”,高歌“战胜一切灾难”的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落笔于“护佑着五十六个民族/ 如繁星般的每一个子民的生息……”

这样,全诗就以昂扬饱满的民族热情,充分地抒发了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这样的诗读起来,让人振奋,热血沸腾,信心陡增,从而凝聚更大的力量,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意气风发地去复兴、去崛起我中华民族。应当说,这是鼓呼崛起的时代之声,是寂寞诗坛之大响。不明白几个媒体为什么不找些这样的时代大作来欣赏,干麻偏拿山东那位“做鬼也幸福”的人说事呢?
2008-6-25于黔中文化村// 2012-11-30纳入“百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