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朵儿的精神乐园
——读阿黛的《朵儿》
文/阿政
其实,阿黛的这首《朵儿》,我是读过多遍的。第一次在大诗界读到它,就有种惊艳的感觉,但当时已经有评委提出邀请,故而未做深度置评,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
初次的感觉,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后朦胧诗歌,现在,我依然坚持这种看法。
后朦胧诗人,我们习惯称为第三代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说到海子,这里就提一下他的一些诗句:“病少女清澈如草/眉目清朗,使人一见难忘/听见了美丽村庄被风吹拂/我爱你的生病的女儿,陌生的父亲(《病少女》)”;“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比较之下,你就会发现,阿黛的这首《朵儿》,与后朦胧多么接近。当然,我与阿黛并不熟悉,更不了解她的年龄、经历等情况,这样的结论只是对文本的分析,所作出的一般性看法而已。
“以诗为食,洁白如霜雪的朵儿/昨夜,秋风吹走眸中最后一丝尘埃”,开篇的几句可以说是扣人心弦,“民以食为天”,而诗人“以诗为食”,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支撑啊!也正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乐园”。在这乐园里,诗人“身轻如许,是萍立于水波之上的朵儿”。不带“一丝尘埃”。这种纯洁,这种光芒,给人如临仙境之感,令人迷醉。而这种不似人间的境界,与海子笔下的“房子”,虽没有直接的联系,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第二节的“仰望尘世”,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反衬,身处仙境中“蓝色的湖面”,却在仰望尘世,这是对人间、对红尘的敬仰,也是一种愿望:“静静的潮水吞没黄沙,裸露光洁的文字”。
第四节所描写的诸多意象,比如“身畔众多的植物,叶面上滚过的雨珠”,“ 当第一缕晨光越过山脊,摇动草茎/蓝桔梗和风铃草发出叮当脆响”,这些景物是具象的,是可感可知的,与“蓝色的湖面”,与亭亭玉立的“朵儿”,形成互相衬托,就像海子的“房子”与“大海”与“春暖花开”。到这里,诗人意犹未尽,“请读我暗香翕动的唇:我爱你,陌生人”,这陌生不止是陌生,是世界上一切无法言说的美。
附阿黛诗歌《朵儿》:
朵儿
文/阿黛
以诗为食,洁白如霜雪的朵儿
昨夜,秋风吹走眸中最后一丝尘埃
眉月的薄芒,落在蓝色的湖面
身轻如许,我是萍立于水波之上的朵儿
仰望尘世,我的高度不及一株马兰草
我爱我鲜活的花瓣,触角般延伸的脉络
我的脉络里奔走着不息的河流
静静的潮水吞没黄沙,裸露光洁的文字
我爱身畔众多的植物,叶面上滚过的雨珠
当第一缕晨光越过山脊,摇动草茎
蓝桔梗和风铃草发出叮当脆响
请读我暗香翕动的唇:我爱你,陌生人
(阿政2016/9/19于蜗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