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百年新诗——名作回放
百年新诗百首选学[1-8] 编辑整理:李德贵
自由与光明的梦幻——百年新诗百首选学[1]
学习者:山城子 选: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麦克昂、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后积极从事文化革命活动。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同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主要诗集有《女神》、《星空》、《瓶》、《前茅》、《战声集》、《蜩螗集》、《新华颂》、《骆驼集》等。
学习:
逝去的读书时代,选入课本的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给了我最初的奇思妙想的享受。同时也不知启迪了多少少年,走上了业余诗歌道路。
首先,他的语言艺术,就珠子般明亮在第一节。灯与星的两相互喻,已经没法拿来别的更贴切整齐的排偶句了,简直就像穿着一样的孪生姊妹。还有“无数”的反复,“明星”“街灯”的复沓与回环,加上“远远”的叠词,和“明星”的叠韵,都极大地柔媚了诗歌应有的乐感。仅仅四行而八用积极修辞,却又不着痕迹,天然浑成。这实在是汉语新诗的很标准的诗节。
当然,这样积极的修辞后三节还有惯性的蜿蜒。比如“定然”的多次反复,比如叠词“浅浅”,比如“流星”喻成“灯笼”,比如“缥缈”双声的出现。但,可以标榜诗史的却是先生奇思妙想的浪漫,其笔法可上溯到《离骚》。这,让我想及汨罗河畔那位可敬的高冠,也想到“天姥吟留别”那样驰骋想象的大家风范。
更值得学习的是诗旨。那时诗人还是个青年,正在东瀛留学。他心中装着祖国的悲苦与黑暗,于是借助家喻户晓的传说,画出了理想的社会乐园。王母娘娘肯定是被打倒了,天河才可心地变得浅浅,有情人不再受到监视与限制,竟闲步天街,牵着牛儿往返。这与二十年代中国水深火热的现实,形成了怎样的对比与梦幻啊!
这诗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同样梦幻着自由与光明的,还有十几个人坐上了南湖的游船。待诗人也坐上这个船,船已行在南昌,陡然挂起了武装的大帆。之前的大恐怖杀了太多的人,制造了太多的惨案,先生却锐意追求光明,是何等的执着与勇敢!
向先生学习,他的《女神》更是启迪和引领中国新诗的大帆。
2016-12-23重修旧稿
新月上的明珠——百年新诗百首选学[2]
学习者:山城子
选: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硖石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学习:
这一首的优秀,直是一个定格了的历史镜头。让人亲切的不仅是日本姑娘,还有印度的文学泰斗。踌躇满志的青年诗人无疑是太仰慕而追随东瀛陪游。这一游肯定是深度了交往,肯定是深度了诗艺的交流。
原本是一篇长诗,每章五行地写出了十八首,如一串质地不同的珠子,玉石的,玛瑙的,珍珠的,夜明的缀于后。本来是完整地收入了诗集,再版时竟只要了这个最后。哈,至今已然九十二年过去,这个“沙扬娜拉”早不胫而走。
所以不胫而走,关键是美的魅力丰蕴在里头。动人是从第一句就开始的,“最”的强调,已把美韵铺就。“低头”既是大和民族女性的送别礼节,也高屋建瓴地呈递给那个“娇羞”。“水莲花”的喻体,质如柔玉,这个视觉效果真切而朦胧。真切在莲,朦胧在肖像。遂把想象借助“不胜”的水莲花递给读者。读者怎样想象,都越发美。貌,已朦胧地在了;情,则立刻以听觉奔流。
“珍重”复沓“珍重”。这一声的情,比深秋还深幽,难怪“甜蜜”!但毕竟是道别,愈“甜蜜”,自然是愈“忧愁”。啊!还有一声“沙扬娜拉”(再见),应是出自诗人之口。呵呵,精短的五行诗,就鲜活在了新诗永久的街头。只要你来逛这个村落,就会被吸引驻足而美美地享受。
这是擦肩而过的爱吗,为什么这样地脍炙人口?大多数人都认同为情诗,关键是他写活了一位白莲般的淳美柔秀。会不会别有寄托呢,如果联系他这次难忘的陪游?
大凡,美被极度建构的时候,就有了多重的魅力。如重瓣的花儿,如音乐的重奏。浅层的美,我们已经直接地感受。那个温柔娇羞有情的女郎,已经不知被多少读者悄悄接受。而深层次的美,或者就在陪游里。说再见的应当是那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那位等身之作的文学泰斗。爱而至深的形象乃是诗人自比,“娇羞”是觉自己远不够成就。“珍重”是分手时由衷的祝福,一老一少的异国友谊旷世难求。遗憾是无法对证那失事的飞机了,在天之灵或可,回我们以轻轻颔首……
2016-12-23重修旧稿
“三美”的艺术风格与魅力——百年新诗百首选学[3]
学习者:山城子
选: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 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 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早年就读于 上海大学、 复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学习: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大多是短诗。其艺术成就,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公认其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诗体的散文美,“三美”为主要特色。 这首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尽管抒发的是满腔的爱国和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情怀,但也一样呈现出了其“三美”的艺术风格。 先学其诗境的朦胧美。用比喻来说朦胧,就像云雾罩在仙山楼阁,其美景若隐若现。事实上也是实现诗性的主要因素——含蓄的一种手法。这个手法可以隐喻,可以婉曲,可以反衬等等,反正是不直说。“残损”是隐喻,隐喻国土已经大部分沦陷;不说炮火连天,说“灰烬”,不说战争的牺牲惨烈和屠杀,说“血和泥”是婉曲;不说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田园荒芜,而细笔写出“繁花如锦障”、“水的微凉”、“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新生的禾草”,这是反衬。不说抗日根据地如何发展壮大,兵民一致,而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这是比喻。如斯写来,其文本就自然而言呈现着隐约的朦胧美。鉴于本诗的题材,前半部分是一种凄美,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掩映美。 再学语言的音乐美。大体说音乐美的构成因素有三:一是平仄交错得铿锵有致亦既具有节奏感;二是汉语言中的双声双韵词语的运用,使语言更其朗朗上口;三是押韵。 先看看这节奏,无疑都很顺口: 我用 | 残损的 | 手掌 摸索这 | 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 |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 |只是血|和泥; 再看这些词语的运用:摸索,奇异等是双韵; 芬芳,黄河等是双声。 这首诗的文本,鉴于所表达的情感的沉郁与委婉,采用了不断换韵的行走。其韵脚依次押为“i---ang---u---ao---ui---an---u—ang---uo”韵,凡九变。 以上三方面,只第二个弱,但由于第一与三用得好,因此一点没有影响到音乐美的呈现。 最后学习诗体的散文美。诗体,就是指诗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特点在于夹叙夹议,在于形散神不散。白话文运动以后出现的中国新诗,都有散文化的趋势,但因诗人注意到语言的艺术化,遂使这种散文化的趋势得以矫正,就呈现了一种散文美。比如排偶句或排偶成分的运用:“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那么细,那么软”“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等;再比如喻或拟的运用“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等等。 2016-12-24初稿于辽西故乡
汹涌澎湃的母亲河——百年新诗百首选学[4]学习者:山城子选: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三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二,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1933年1月14日 雪朝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生平事迹: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党员。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学习:
觉得眼睛突然润润地热
鼻头有被什么触动的酸
大堰河的乳汁
哗哗流出田垅一样的诗行
诗人泣血的长吟
——摘自山城子《诗的日记》2007-3-19
艾青无疑是中国现代诗史中令人瞩目的大诗人。尽管当下有些诗家的眼中没给老一代诗人留位置,但老诗人诗艺的光芒是时间无法淹没的。
《大堰河——我的褓姆》是艾青重要的代表作品,写于1933年1月14日。初读时我还年轻,几十年前的事了,记忆里只留下一个淡淡的轮廓。今天得闲重读,印象重被刷新,且被诗人饱蘸情感的笔触给感染了,以至鼻头发酸,眼睛发热,有泪欲下。
有人说读诗是不会掉眼泪的。这可能与当下的“冷”风格有关,而先前的如《大堰河——我的褓姆》的热抒情就不一样了,除非你是个铁石心肠,否则怎么可能呢?不落泪?
何以读下泪来?得找找原因。找到原因,泪才没有白流嘛。
我想关键在于诗人表达的感情太浓烈了。真正的“诗言志”、“诗言情”,以情透志呀!但那情,是如何浓烈起来的呢?当然得凭借诗艺,亦即写诗的技艺和技巧。如果说诗的情,是诗的生命,那么诗的艺,就是诗的形体。生命是无法脱离形体而存在的。同样,情感也是无法脱离一定的艺术表达形态而游离的。毕竟,诗是旨(诗人的情思)艺和谐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的。
从技艺上说,“大堰河”的象征意义,是本诗的隐匿手法。从行文中看,如真实的纪录,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大堰河。她是诗中“我”的乳母。她劳作的苦难的琐碎的一生,还没看到梦想(尽管那梦想是一种人性之爱的延长)的出现,就提前走了。做为旧中国的劳苦大众的一个具体形象,她具有典型性。因而,她的名字“大堰河”,就有了象征中国劳动人民的象征意义。我想,诗人艾青正是通过这样的象征,来表达他对中国劳动人民深挚的热爱之情的。特别要指出的是,文本中的“我”是“地主的儿子”,但他却懂得了劳动人民才是养育了所有剥削阶级的“母亲”,因此叛逆本阶级,站到劳动人民一边来改造社会,在黑暗的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青年,有着特别的意义。
诗人要用诗的形式,传达他的情感,和情感背后的某种人文意向,就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感动人。可以叫作“动之以情”,以达其“晓之以理”的社会功能。
用作品感动人,就得创造一种感动人的氛围、气势和韵味。具体说这首诗就必须创造出催人泪下的氛围、气势和韵味。这就要有技巧了。
艾青的技巧在于语言修辞学知识的娴熟运用。其中最突出的两项运用就是大量的长排比和多反复。全诗108行,分为12节。其中用了9次排比,有句子排比,也有复杂成分的排比。例如第4节的“在……之后” 状语成分排比竟长列为8行。正是这些长排比的恰当使用,使诗的气势沉实而起,持续扩张,以至于给读者造成了一种长歌当哭的感觉。反复修辞格的运用则有11次。其中的10次是整句的反复。例如“大堰河,是我的褓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而贯穿全诗的主体词语意象“大堰河”的单词反复高达25次。于是,长歌当哭的感觉便在这种往复咏叹的氛围中,催人泪下了。
诗人还在需要的位置上,还适当运用了复沓、回环、移彩、扩配的修辞格。请看:“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这里前句是“养育”的复沓,后句则是承前的复沓而回环。
“紫色的灵魂”——是移彩,就是给抽象的意识现象描摹颜色的修辞方法;
“生活的凌辱”——是活用,属于造成拟人效果的一种词类活用。
想一想,艾青如没有这样厚实的诗艺功底和功力,如何能创作出这样精美的作品来呢?
2016/12/27 重修旧稿
渴望人际关系的美好——百年新诗百首选学[5]学习者:山城子选: 繁星一 文/ 冰心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赞颂了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当代女作家。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1918年入协和女子学院预科,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著有《繁星》《春水》,笔风清丽飘逸、隽永脱俗,被人们称为“冰心体”,影响深远。
学习: 冰心老人的诗集《繁星》,每首都很简洁,且带有童话的味道。这排在最前的第一首诗,因为用了两个“他们”(而非它们),又加之“沉默”“相互赞颂”的介入,不可能不童话起来。从修辞说是用了拟人格,从手法说,就是拟人手法了。 这格,这法一用,太空就不是太空了,星星也不是星星了。太空成了人间,成了社会,星星成了社会上的人们了。 为什么要童话起来?因为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原先为什么听不见“他们对语”,不够友好吗?看来就是了。而“寂寞中”何以又“互相赞颂”了?看来是寄希望于那个时代的小朋友们了。 隐隐地透出了冰心年轻时代,期望那个不和谐的黑暗社会变得光明和谐起来的心情。 2016/12/28 初稿于辽西北镇
将深邃掩映在顶针回环复沓间——百年新诗百首选学[6]学习者:山城子选: 断章 文/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1910-2000 )“新月派”诗人。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作品语言凝练含蓄,体现了其诗作朦胧曲隐的艺术特点。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卞之琳本人说,这四行原是在一首长诗中的,但因求高质,觉得整首长诗只有这四行才是满意的,于是抽出来,改题《断章》。 全诗仅比七绝多七个字。作为白话新诗是很精练的了,而情思隐藏颇深,朦胧得十分含蓄。这很体现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样珍惜这四行诗,是掩藏着诗人的梦吧?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多么渴望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都建立起美满的关系呢?这样的关系是互相适意的享受(“看”,可以引申为欣赏),也是相互乐意的奉献(“装饰”,就是一种美的付出)。 这样的诗旨(有人喜欢叫主题或中心思想,其实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是如何被掩映在语言的艺术中的呢?这就是我学习的重点,也做了这篇学习笔录的标题。就是:将深邃掩映在顶针回环复沓间。顶针、回环、复沓都是古来常用的修辞格。诗人卞之琳用得娴熟而灵活。 请看:“看风景”就是顶针。这种格,具有连续反复的音韵铿锵的阅读效果,也有流转转接的别致。回环在这里,是一种灵活的运用:前为“你…看”,后是“看你”。回环具有一种轮回之美感的呈现。而“装饰”的复沓,则具有一种音韵的反复之美,流转而美丽。 “渴望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都建立起美满的关系”这样的旨,就与上述之艺融为一体了。这才是好诗,精品诗,流传于后世的经典之作。 2016/12/30初稿于故乡
如何得来“广为传诵”——百年新诗百首选学[7]学习者:山城子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 梁思成的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 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学习: “一句爱的赞颂”,副题是注释。就是说,这首诗是赞颂“爱”的。至于这“爱”,若看作名词,可能是“博爱”的简称;若是动词,就得涉及具体对象了。所以有人说是写给失事了的徐志摩的,有人说是写给她出生的孩子的。我倒是觉得,爱的具体对象应当是“新月派”的“新月诗”吧?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你”,若具体到人,就不诗性了。所以我愿意她是在使用拟人格。自然是将“博爱”,或者“新月诗”拟人了。我倾向后者。因为“交舞着变”、“细雨点洒在花前”、“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等等一系列意象,都可以用新月派诗人不断创新的诗作来认证。 但我今天要学习的,是林徽因的诗文本唯美的艺术根源。或者说找到这个根源,就找到了“广为传诵”原因了。 诚然,标题被前后反复,且提出来个“你是”来不断地复沓,其艺术的表达就有了一种深情的基调了。而在文本的具体行走中,诗人大量地使用了词类活用。而词类活用入诗,不仅生动活泼了语言,且新颖幽默了表达,不能不给读者留下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请看,形容词被活用为名词的,依次有“轻灵”、“光艳”、“软”、“轻”、“娉婷”、“鲜妍”、“天真”、“庄严”、“鹅黄”、“绿”、“柔嫩喜悦”、“暖”。竟有12个。一个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后,就产生了一种活泼、新颖,甚至有些调皮的童话美。 再看其他的活用:前动后补式双音合成词“点亮”,是比喻兼通感式的活用;动词“变”活用为名词;主谓式双音合成词“花开”活用为名词;短句“燕在梁间呢喃”活用为名词,短语“人间四月天”,也活用为名词。这就将词类活用的范围给拓展开了。 在加上行文中不时的比喻、拟人、排比、排偶、反复、复沓等修辞格的运用,其积极修辞的次数,已经超过了这首短诗的行数。如何不美呢? 2017/1/13于故乡
亿万人传唱的不朽之作——百年新诗百首选学[8]学习者:山城子
选: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读:
诗歌,诗歌——既是诗,也是歌。说是诗,是有诗性的语言;说是歌,是特别具有音乐性。而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正是这两性合一的好作品。就以这首《澳门》为例学习。说诗性语言,是把深深的情感赋予了感人的形象——是一个游离于母亲而深深怀念母亲欲回到母亲怀抱的游子形象。如果没有这样贴切的比喻的运用,必失之于类口号的叙述,那就缺乏诗性了。说音乐性,不仅明白流畅,而且音韵起伏流转而行,同时隔行押韵,特别是最后一行的深情反复,极大加强了音乐性的音韵效果。
具网上介绍:《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一组表达爱国情思的诗歌,其中的一两首能被亿万人传唱,被祖国的历史纪录,还能找到第二个人吗?应当说,作为诗人,他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应,真的是独一无二的了!
2017/1/24整理旧稿于故乡。
o网络精品
【中诗简牍】2016年12卷(总第56卷)《梦里雪落》 本期责任编辑:如云飞过 石棉 老家梦泉 王海云
一、【状元卷】 1. 《忘村》(组诗) 温青
二、【榜眼卷】 1.《其实雪没有那么白》 八月春 2.《擦皮鞋的人》 星海阳光
3.《有雾》(外一首) 小雪人
三、【探花卷】 1.《天涯月色》 杜小龙 2.《一句话涵盖的秋色》 彭纯廉
3.《 窗外的秋叶》 杨祥军
4.《梦里雪落》 刘忠伟 5.《独饮》(外一首) 陈仁凯
6.《灯火暗淡》(外一首) 邹旭红
7.《远方》 姜 华
8.《京广线上的免费列车》 西 山
9.《冬泳》 恩施溪语
10.《在冬天,看见一个挖藕的人》 谢新政 11.《冬至》 梅德平安 12.《瘦荷》 月若初见
13.《平安果》 梅兰竹菊
14.《声音的方向》 清荷诗语
15.《雪花那个飘》 心语轩
四、【编辑小纪】
从丙申年初到年末,时光划过的天空,留下一道似轻非重的弧线。这一年,因为村上春树的一本书,我悄然爱上了长跑,并用心去体验每次长跑对生命的深度撞击。于是,我也将长跑赐予我的那种特有的感觉转嫁到写作中,转嫁到另一种对生命撞击的字里行间。我豁然开朗,活着运动,读诗、写诗——真好。 本期【状元卷】组诗《忘村》是温青老师的作品。他的诗保持着一贯的干练与干净,整首诗读下来并无芜杂之感,由表及里的意象承换掌控娴熟,“河生于西,人生于宅/往东,是流徙也是返程/落日倒悬于秋/斑斓的影子漂动/一串火红即将熄于水中……”——《西河》,句子生动、灵气,更给人以思考。当然,他在句子中对动词与拟人的运用,较之他的上述特征也毫不懈弱,“读出沧桑。一行行稻茬/山脚,站到秋未/始歪着身子回归土地/一些不合时宜的返青”—— 《田地长出的诗》。 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主要是看它能带给我们什么,比如:愉悦、震撼、新奇、质朴、启示、疼痛等等。而本期【榜眼卷】则具备了诸多此类元素。第一个《其实雪没有那么白》 “但我也怀疑一切皆空/白纸上面画几块石头总比空着好看/雪地上留一串脚印更漂亮\不飞舞哪来静卧后的沉淀……”给人以表现手法上的新颖,同时句子的切入点吸引眼球,读来留有余味,不乏思考。《擦皮鞋的人》则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个点,继而深挖下去,以场景的铺垫来渲染并实现要表达的目的,这才是剑走偏锋式的表现,读完就抓住了你的心。第三位小雪人诗友的两首,无论从写作的自然性和呈现的手法上,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好的提高。我想,这便是局限于文字表面的写,与跳出文字本身去呈现的分水岭吧。
【探花卷】很多诗和句子流光溢彩,尤其一首《在冬天,看见一个挖藕的人》,写的深刻,有力,给人过目不忘之感。但有些作品和句子,尤其是在文字的呈现与现场感的摄入方面仍有待突破,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期【中诗简牍】为丙申年最后一期,却出现了许多值得一读的作品(尤其是【榜眼卷】),我们为新面孔诗友的加入,以及他们的作品而高兴。当然,更要对那些因被编辑疏忽而遗漏的佳作表示歉意,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栏目的眷顾与支持。在此,【中诗简牍】组的所有编辑向全国诗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幸福、安康,写诗快乐! 2017-1-8 如云飞过于扬州
五、上榜作品: 【状元卷】 《忘村》(组诗)
文/温青
《西河》
河生于西,人生于宅
往东,是流徙也是返程
落日倒悬于秋
斑斓的影子漂动
一串火红即将熄于水中
它有凉意。深沉,暗哑
是一行杨树献出手掌为夕阳指路
沿河而去,一指点中所有事物的开关
光阴便潜入流水
一路绵长而坚韧
《湾里》
水,如此委屈
勾勒之字,安慰那些起伏
为一个村庄
圈出平湖的模样
一百年就拐一个弯
把老时光的脚印排列整齐
给予柔顺的弧度
一湾民风
就这样,贴近了大山
《田地长出的诗》
读出沧桑。一行行稻茬
在山脚,站到秋未
开始歪着身子回归土地
一些不合时宜的返青
多像它为自己涂抹的梦境
无数用枯叶数落日子的树
也以枝条打发旅鸟
它们都从大地出发
为那些不可违逆的生命
送去土生土长的诗句
《夹在秋天中的那个人》
他狭长的脸
是这个深秋的一把刀
把夹墙中的光影劈得又细又长
拓印了整个小村的池塘
与秋野一起吃掉一些有剌的草籽
这个秋天开始消瘦
它吐出来的雾,有化不开的日子
在大地上滚动成夕阳
一直口衔一个小村
召引一个厌倦了远方的人
【榜眼卷】 1.《其实雪没有那么白》
文/八月春
雪是白的,没人说出别的看法
谁要将白、纯净从飘雪的天空拿走
我用一双脚和一千个理由反对
但我也怀疑一切皆空
白纸上面画几块石头总比空着好看
雪地上留一串脚印更漂亮
不飞舞哪来静卧后的沉淀
雪埋不住瘦干枝托举的芬芳
其实白是比较而言
梅花在枝头笑的时候雪也赧颜
2.《擦皮鞋的人》
文/星海阳光
太阳落在街道之外,黄昏
失去拐杖后就跌倒在楼群的西面
几只乌鸦隐身于霓虹后
黄河路上钢铁兽吼着猩红的瞳孔
借助一盏40度的独眼,斑白发
熟练地给生活的表皮擦洗、涂油
几处隐藏的皲裂的创伤
得以修复,重新发光
他话不多,只是谈到在城里念书的孙子
皱褶才幻出昙花的笑容
3.《有雾》(外一首)
文/小雪人
千匹乌云覆盖过来,乌鸦群飞
那条穿过金黄色麦田的羊肠小路
伸向远方。少了教堂的尖顶、拾穗者的俯身
和晚祷的钟声
窗台上,向日葵在花瓶中明黄地燃烧
《绿萝》
深夜,从一间屋走入另一间
绿萝依在窗棂上,枯木探出小耳朵
寂静这些微生物
-------尘世教堂钟声之外的钟声
正从水面 ,沙漏的孔心
向上攀爬
置身孤峰,人间鼎沸,而万物有光
它准备塞满我,和整个冬天
【探花卷】 1.《天涯月色》 文/杜小龙
背柴禾的影子在喝水 喝着牛羊 炊烟和露水
母亲把微薄的烟火积蓄 雨水 晚霜和咳嗽 在《童年》里他们是崭新的
星星捂着夜的伤口和迟归人的叹息
一场雨夹雪:无从遮掩的母亲的羞涩是必要的
许多年以后 背柴的影子还守在村口
一些树影和漫漫长夜使她弯下了腰 弯下月牙的
母亲 像正等待把什么还给过去
2.《一句话涵盖的秋色》
文/彭纯廉
一句从翠竹旁绕过的话语
嗑进了黄昏
像临摹一只野鹿
趴开前足在小溪边汲水的姿态
这句挽在葡萄架上的话与小鹿的雀跃
一起丢给了秋色
当黄昏进入一汪池塘
把我那一句话
又从头到尾染了一遍
3.《窗外的秋叶》
文/杨祥军
夕照温暖,秋风摩擦着玻璃
餐厅窗外的树上,秋叶微卷
心情沉重如角落景观的流水
绵绵不绝涌来,无以言表
夕阳投在手上。我望着窗外
目光停顿在微卷的秋叶
注定,我也会学着它慢慢卷曲
然后飘落
4.《梦里雪落》 文/刘忠伟
落在梦里的比旷野的多,风小一些
我看到你踏雪而去,那串无限延伸的脚印
是你留给我的省略号,我猜了又猜
也没猜到你的用意,我读过的书都是无用的
雪花飞舞,我看到打伞的白衣女子
她不是你,轻轻一转身
即是天涯,而我已寻不见那匹寄在树下的白马
还未到春天雪就化了,我一时擦不及眼泪
5.《独饮》(外一首) 文/陈仁凯 颓废时如江心之楫 富贵在天 生死由命 酒,不可不饮 与古人饮 与今人饮 三两友朋俱已醉倒 且与自己饮,饮,饮 《独行》 出门不宜仗剑 马,已被圈养 钢铁可以飞翔 可以奔驰 可以一而再地浮出水面 周遭拥挤 而四野为之空寂
6.《灯火暗淡》(外一首)
文/邹旭红
暮鼓敲了三下
清远的钟声,又落了一层寒霜
白日的手卷收起
里面的故事
留给月光,大面积的独白
月光映窗
窗台上的君子兰花开着
每片花瓣,都捏紧一片月光
帘幕后的伊人影不动
满屋的灯火暗淡
《打捞》
小月初上,路过一片苇塘时
掉进水里
和它的圆或缺。
一只孤零的灰鸟,在迷茫的冬里遥望
它的影子,也掉进了水里
和它的一段温婉的爱情。
苇草老了,站在岸头
弯下腰身去
风声,是从芦花的发梢上升起的
7.《远方》 文/姜华
走了一辈子路,最终丢失了终点
如大象身后的墓穴,路径诡秘
从视野走失的人,身后还有几片羽毛
视野里的蓝,被一架马车带走了
那位朝圣的僧侣和骆驼
渴死在西去的路上
乌鸦神父一样,站在天上
它在为谁祈祷。远方
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8.《京广线上的免费列车》
文/西山
从白石渡到郴州 一个小时
廖奶奶早上刚割的青菜
魂还没丢
丢了魂的 是这条冰冷的铁轨
它的心 被两节车厢里菜农的笑声
烤得通红
咣当,咣当,
这个偏僻山村的冬天
被晃得格外的
暖
9.《冬泳》
文/恩施溪语
在水中潜伏得太久
成了水的一部分
好多的怒火被水熄灭
好多的欲望随水流走
包括体温 时间
季节在上游等待
与水保持零距离在冬天
才是真正的赤子
从水中跃起的一刹那
江面绽放许多浪花
10.《在冬天,看见一个挖藕的人》
文/谢新政
他一定是与冬天有仇,跟风过不去
他单薄的衣衫,扎在深绿色的潜水衣里
就像一把铁锨在泥水中舞蹈
他时不时掏出一根藕枝,在水里洗一下
远远看去,像一只白胖胖的胳膊
风吹一下,他弯一下腰,仿佛那是一个坟场
一个死去多年的人,在挖着自己的骨头
11.《冬至》
文/梅德平安
日落如卵。杖策而行的人
遇上苍鹭。流水
翻开一页,依然潺潺
月牙藏于其中
悠然晃荡。游鱼绕行
安于梦乡。风如银针
安抚宿鸟,疲惫的翅膀
呷酒之人,窗口掌灯
对酌之人,行于路上
日落如卵,浮于水上
一人桥中伫立,苦等月牙
刈割寒霜
12.《瘦荷》
文/月若初见
你给的水域。那时花红
万里晴天。金色的鱼,自在安闲
此刻,水域依然明亮浩瀚
冬雾,步步紧逼,揭去朵朵绿伞
那好,让我赤足俯身
做一弯穹顶,把耳朵贴近水面
不走。念如黄金,一端泊水
一端向天。渡我,时光漫漫
13.《平安果》
文/梅兰竹菊
春的萌动,不需要夏的火焰炙烤
也不需要秋的枫叶,为漫山的成熟
铺展一盏盏大红的灯笼。相思的果,该红的时候
会拄着夕阳的风,隔着夜色
寻找洁白的身影,和千年前走失的马蹄
14.《声音的方向》
文/清荷诗语
这是一粒鸟鸣 从北方传来的
我把手放在诗经上发誓
这声音的方向 我听的清清楚楚
这声音就是来自北方 带着我
久未谋面的乡音味道
为了征得你的相信
我把那株长在诗行里的青稞指给你看
你看 这粒种子来自北方
风一吹 你就会听到牧笛的声音
还有牛马在碧海蓝天间奔跑的模样
15.《雪花那个飘》 文/心语轩
城市的钢筋骨架太高
怎么都望不穿那描过五月誓言的云朵
一跛脚
二小掖在襟下的半盏红尘——漏了
夜色捂不住轻咳
整个村庄的腰身扭曲于比唢呐更高的音调里
多焚烧一些祝福吧
让彼岸花一瓣一瓣开成——心白
o理论家
我的当代诗观(外四篇)
当代诗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我的观点是:仓颉造字很辛苦,借来写诗要慎重。缘于此,我就提出了这个当代诗的标准,列位诗客以为如何?
简言达意,尽致表情;
以少总多,情貌无余。
诠释:中国的文论大家刘勰说:凡是玩字的高手,都善于删除诗文中可有可无的字;但是,他能够做到“字弃,而意留。”这就是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诗观的诗学理论基础。这种诗观,大约那些醉心于陌生化写作的梦呓者,不会太认可,因为,他们的所谓“陌生化写作”,一离开胡言乱语、疯言疯语和赘言赘语,那他们在写诗作文的意识领域里面,就死翘翘了;所以,可以预言:我的这个中国式的诗观,绝对是不合他们口味的小菜一碟。
菊岭耕夫(重阳新韵吹鼓手)看了朱曦这篇诗体诗说云——
说诗,必须是诗,不是诗了还说个逑。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离开了韵,无诗可说。
试将——
简言达意,尽致表情;
以少总多,情貌无余。
改成——
简言达意,尽致表情;
以韵为根,情貌无余。
朱曦教之曰——
诗是凝炼语言的艺术
只要你不能用凝炼的语言
呈现出美妙的情感和高贵的思绪
随你韵不韵,它都是死尸(诗)
正如你无休无止写的那些儿童诗似的所谓“新韵诗”一样
它们的命运结局,必然是被扫进中国乃至世界诗文化史的垃圾堆
菊岭耕夫诋毁道——
其实你早就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朱曦点化——
“其实你早就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之说,是无凭无据的信口开河,是治学不严谨的具体表现;一个新时代的诗学理论家咋就如你所谓“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了呢?你心浮气躁,我不责怪你。不过,我不能不点化你一下: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发展——创新”,而不是如你一样古板呆滞的一味讲究继承。去“中国化”不好,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也不妙。你要好好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学会把西方的文化拿过来融会贯通于中国文化之中,只有这样,你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营养丰富,从而才能使你长大;否则,你的一切关于“新韵诗”的努力,终将是:老母猪淌口水——白沫(白磨)。
我想
朱曦
我想在你文字构筑的小河里
看到一条鱼摇头摆尾游来游去
渔夫 在碧波荡漾的水面撒网
渔歌悠扬 在远山近水中回荡
我坐在绿草茵茵的岸边
弹拨六弦琴 琴声穿过阳光
飞向多情人的心房
空气是清新的 绿色草坪上
有露珠闪闪发光
没有垃圾 一尘不染
眼前的小河浪花翻滚
远处水面上有野鸭子戏水
还有野鸳鸯浅吟低唱
夏风舞乱我的秀发
又跑去和树叶说说话话
我凝神静气一动不动
遥想远方一位美女
她的绰号叫蛇儿
某一时刻
彼岸有人叫我的名字
曦哥,吃晚饭咯
待会儿还要去KTV喝酒唱歌
晨曦 将无数条舌头
从白桦林深处伸出来
舔舐着我的忧伤
于是我决定将它交给爱情
不再去追那远方的姑娘
我们需要爱情
诗歌也这样
你要紧拽着诗歌的手
贪得无厌去追求爱情
爱情是人类主心骨
爱情是诗的生命
原始森林中那条幽径
是崎岖的 弯弯曲曲
路难行 然而
它有它独特的美学意境
月光照在它裙衫上
和照在山溪两岸的姿色
各不一样
在这块唐宋的土地上
人们喜欢高歌低吟
用毛笔钢笔 和键盘
狂放地 婉约地
涂鸦 敲击
有什么样的嗓子
就唱出什么样的歌声
不亦壮哉 不亦美哉
傍晚
绚丽多姿的西天
挤出一滴血色的泪
那是夕阳在彩云里滚
我想读这种诗歌
我想过这种诗意的生活 朱曦:只言片语侃诗歌 语言表意有多重性,容易造成写帖者与读帖者之间的误读误解。语言表意的多重性,在诗歌中可以视为正常,在理论分析文字中,却不宜。因为诗歌是抒情的,诗论之类理性化文字呢,是说理的。说理的文字要逻辑严密,切忌语气的时断时续。
诗是真情涌动的旋律。这种真情一旦掺了“水”(政治的、功利性的色彩),那就会使诗性、诗意黯然失色。
“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为自己的感觉寻找确切的比喻,寻找确切的形容词,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觉的动词;只有新鲜的比喻,新鲜的形容词和新鲜的动词互相配合起来,才有可能产生新鲜的意境。专注地寻找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这里无论形式,无论语言构造,都要服从表达感觉的需要,也同样服从思想的需要——力求创新。”达此境,方能谓之“诗创作”。
鸟人,是鸟和人媾和杂交转基因的人。哈哈?
灵魂是映照现实的哈哈镜;诗是灵魂的高歌低吟。
零度抒情,亦即冷抒情。写这种风格的诗歌者,在其诗创作过程中所选择的表意物象大多是冷色调的物象。因此,其诗出,必营造出冷色调的意象,从而构建出冷色调的意境。所以,我将这种诗艺表现手法命名为“零度抒情笔法”抑或“冷抒情笔法“。这种笔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冷峻主题时,尤其恰如其分。
诗创作,不是搞装潢,也不是玩杂耍,而是抒发有思想底气的情感的艺术;这种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其基本特征是“情在思中,思在情中;情思合一,美赛碧玉(朱曦语)”
诗人是通过意象与物象之间的契合点,来营造他所期望的美妙意境——换句话说,物象与意象的契合点,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幽径“或曰”通道“。
臆想,是诗歌的子宫;凡人皆有臆想,臆想本身就盈溢着诗性和诗意。诗人能够用文字将它整理成诗,舞者可以将它编成舞蹈.......
灵魂的巢在哪里?在诗林的深处;没有诗林,就没有给灵魂筑巢的地方;灵魂没有安居之所,它就像城市里一只无家可归的鸟,到处漂泊流浪。
天下诗,不过“情趣诗”、“理趣诗”、“物趣诗”而已也。南殴诗,能够神思独运,在寥寥数语间,将情、理、物三趣,溶于其中,可谓表情、疏理、格物之高手。
意境,是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的思想和感情营造出来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唯精神可以感知的诗歌美学境界。意境虽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诗人用人类的语言,是可以能动性地创造意境的。他们运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这种意境,我们也是只能揣摩感悟而不能解析清楚的。一首诗,如果被诗学理论家解析清楚了,那么,这首诗就死了。
诗,是凝练的艺术。它要求所有诗人在诗创作的过程中,不懈追求“简言达意,尽致表情”的真诗风格,将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天地人文意境,浓缩在简练的字词句中,正如文论大家刘勰所谓“以少总多,情貌无余”,是将复杂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复杂化——《松》不能称之为“诗”,只能算是几行文字;如果要牵强附会为“诗”,那么,作者是犯了写诗大忌的:也就是说,他是反诗学原理而行之的。可以作为诗创作的反面教材案例——
附:《松》
作者:独孤九
松这个字
从脑海中浮现
大大的写在墙上
周围再出现一些其它的字
就分别组成含义不同的词语
松树松鼠松绑放松松散松紧松井松了……
应该还有很多
装饰着我的墙壁
再将这些词语分别和其他的汉字组合
又会成为一句话甚至一首诗
一棵松树可以长在山顶上,也可以长在一个人的墓碑旁。
眼前的松鼠已经不是多年前见过的那一只,眼前的这个人
不像是以前的那个人。
死刑犯被执行枪决,在死后,他们会被松绑。
有的人喜欢玩儿一些捆绑的游戏,一定要适度,松绑要及时。
出生的时候,母亲需要放松,临死的时候,我需要放松。
回忆就像地上的落叶松散着,被集中,或者一片片被风吹走。
松紧不只是腰带的事情,还有帽子的关系。
松井是个日本人,在战后留在中国,掌握了更多的汉语,
他留下一本书,在文革前病逝。
她的身体越来越松了,一些东西在持续溜走。
将这些话再添加上更多的汉字
会成为一部小说甚至
延续不止的历史
那会写满屋外的走廊和道路
朱曦:淬炼诗语当格物——品宫白云诗《提灯的人》 提灯的人
宫白云/诗
黑夜提着白昼
摩肩接踵的人群
提着自己的影子
乌鸦提着栖身的树
提灯的人提着尘世——
从一城绚烂中挑出灯芯
从四处的污浊中择得慈悲
当一河的月亮熄灭黑暗
一盏灯模仿神圣
好看的光线从低处
献过来
朱曦品评:秋夜无聊,浏览一下中国诗歌流派网近期热点诗歌,发现宫白云女士写的这首诗,颇有些特点,主要是在炼字炼句上有所创新。全诗十一行,但是我最看重第八行“一河月亮熄灭黑暗”句,因为这个句子练得独出心裁高人一筹;是此诗的亮点,也是诗者炼句的功夫显现。
不过,我认为:“一河月亮熄灭黑暗“,其实,没有“一河月亮点燃黑暗”好。我们可以展开神奇的想象力臆想一下:在无极黑夜里,十河月亮都不可能熄灭浩渺无边的黑暗,况一河月亮乎?话又说回来,有史以来,人类是将黑暗一律视为“熄灭的象征”的,已经熄灭了的东西,我们还有必要再去熄灭它吗?何必将它打倒在地,又踏上一只脚呢?有点闲得无聊而为之的意思。
唠叨至此,只好揭秘:真正能够熄灭黑暗的,是太阳而不是月亮。或问:“一河月亮点燃黑暗”何以比“一河月亮熄灭黑暗”好呢? 那我告诉你:因为“一河月亮点燃黑暗”是格物的造句;而“一河月亮熄灭黑暗”呢,是不格物的造句。
为什么我会特别强调淬炼诗语要“格物”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所有诗人和作家,他们写字的神圣职责,其实就是运用好语言排列组合法,将天地人事物的本性呈现出来给人看,让人类或多或少知道天地人间的一些真理;如果作家诗人对仓颉造的字,通过一番挑精选肥的功夫之后,运用的语言仍然达不到“格物”(表达清楚万事万物的本性)的意境,那他们的一切所谓独创,都是白费功夫。
背景资料:宫白云。女。写诗、评论、小说等。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流派网副主编。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特区文学》读诗栏评荐人。《诗歌风赏》编辑。《关东诗人》副主编。诗歌、评论、小说等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与选本。获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最佳诗人奖,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2014《诗人文摘》年度诗人奖。著有诗集《黑白纪》。现居辽宁省丹东市。
蜻蜓点水
朱曦/诗
你应该是在写诗吧
一些诗人也想学你写诗
可是他们营造的意境
诠释着浅尝辄止
大约他们是看到老师你
总不敢下水
所以就把诗写成你点水的样子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
你频频点水
是传播爱情的种子
你想在夏天
将一只虫子的生命演绎到极致
然而 蜻蜓女士你知不知?
你的学生或弟子,他们写诗
喜欢把仓颉熬更守夜造出的金贵文字
象天女散花一样胡乱扔在网络空间
任意涂鸦在洛阳宣纸
认识新诗(系列谈) 文/ 李德贵
小序: 认识新诗,要科学。就是以客观的、全面的、发展的辩证观点,历史地来看待新诗,而非主观、片面、静止,抛开历史,形而上学地研讨。新诗产生百年来,已经积累了巨大的作品数量和诗人数量,是任何时代以百年为单位所望尘莫及的。这样巨大的事物,就更不能瞎子摸象地说长论短,而必须纳入科学的轨道来认识。 一、新诗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者,通常之定义也;外延者,所属之囊括也。
我这样给中国新诗定义:
是指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以汉语白话文为语言形式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体诗歌的总称。亦即相对于中国古诗而言的今诗或叫现代诗。
这样就可以囊括中国新诗的外延:
从时段分——含以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为代表的上世纪20、30年代诗人的作品;以殷夫、柔石为代表30年代革命诗人的作品;以臧克家、艾青、贺敬之为代表的跨时代诗人的作品;以李季为代表的40年代解放区工农诗人的作品;以闻捷、李瑛、郭小川等为代表的新中国诗人的作品;“四五运动” 时期天安门的群众诗歌作品;以北岛、舒婷、顾城、海子为代表的新时期朦胧诗人的作品,以及而后出现的“中间代诗人”、70后、80后、90后,以致00后等各种流派群落诗人们的作品。
从地域分——含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一切华人以汉文自由体创作的诗歌作品。
从题材分——则有爱情诗、乡情诗、亲情诗、教育诗、哲理诗、军旅诗、田园诗、山水诗、旅游诗、城市诗、乡土诗、情绪诗、咏史诗、文化诗、工矿诗、打工诗、怀旧诗、人物诗、动物诗、植物诗、静物诗、时政诗、琐事诗。还有新兴起的诗评诗、诗舞诗、同题诗等等。
从体裁分——既含分行自由体诗,也含不分行的散文诗;既含押韵的诗,也含不押韵的诗,既含朗诵诗,也含阅读的诗,既含抒情诗,也含叙事诗,以及寓言诗、童话诗、诗剧、诗报告。
从对象分——既含儿童诗,也含成人诗。
从专业分——既含文学诗,也含科学诗。
从用途分——既含配画诗,也含赠答诗。
从行数分——既含短诗、长诗,也含微型诗。
从广义分——既含诗,也含自由体歌词。 2016/11/28于故乡
二、新诗的本质与现象 文/ 山城子 本质者,同类事物内部稳定之共性也;现象者,事物片断多变之外现也。
两者关系:任何本质都必然外现为现象,任何现象都是本质地张扬。真象直接反映本质,假象曲折地反映本质。
本质的通常意义也可用“质”来解释。 质:是指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一种内部规定性。(这个“内部规定性”就是“同类事物内部稳定之共性” ) 人们探究诗的本质,也就是将它从诸多的文学体裁里区别出来,从小说、散文、戏剧、杂文、小品、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纪实文学、文学评论、赋、戏曲、唱词、快板书、顺口溜、评弹等韵文区分开来,同时还要与相声、小品、三句半等语言艺术区分开来。 探究中国新诗的本质,就是将它与中国古典诗区别开来。 这样说来,中国现代诗的本质,就是它的定义,就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以汉语白话文为语言形式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体诗歌”。事实上我们为新出现的名词下定义,一般说来都是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概括的。
至于诗歌现象,就是诗歌外延中各式各样的具体的诗歌形态,因而,中国新诗的现象就是中国新诗外延中各式各样的具体的一首首现代诗的文字及其含意的形态。
一直有人争论什么是诗歌,亦即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传统说坚持“诗言志”,非传统说纷纭不一,有说“智性”的,有说“自我宣泄”的,有说“性情”的等等。这些说法其实都不能将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严格区分开来。例如小说《红楼梦》不言作者之志吗?不是很“智性”的吗?不“自我宣泄”吗?不“性情”吗?为什么要把文学的诸多功能错为诗的本质呢?这正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所在。
我用诗性来概括诗的本质: 诗性,是指诗的本质属性。就是含蓄着诗人情(感)思(想)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语言艺术,具体说当是既区别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小品文等文学体裁,也区别于快板、相声、小品、唱词、顺口溜、三句半等韵文或语言艺术的基本特性。 这个特性是:隐约着诗人情思的语言的含蓄、精炼、生动、形象、新颖、流畅,或诙谐、幽默、深邃、厚重,或跳跃具有音乐性等等的密集呈现。
这种密集的程度,至少要超过50%的句子。如果散文化的句子达到一半以上,就不叫“密集呈现”了,就是诗性不足,不足以称之为诗了。
就举个例子说吧—— 闰月老汉
文/薛映梅
闰月老汉往手掌吐两口溪水
勾着头锄灰白的岁月
脚边的大黑狗嗅着汗唧唧的土地
风,拽下骑在脖子上的白毛巾胡乱擦脸
千里之外的儿子闻到山坳里莜面的香
鸟飞过天际,老伴轻撕一片云彩,准备冬装
大山被灼疼
咬一口大饼喝一口天地
闰月老汉对儿子的照片说:
混不下去就回来,你挣钱也要买粮食
写人物诗,一般诗性不强。而薛映梅的《闰月老汉》,则不然
不然在于陈述句不再中规中矩,而是让它焕然出美丽来。比如往手掌吐两口吐沫,不说吐沫,而以比喻的方式夸张为“溪水”。这样老汉用力很劲吐出吐沫的形象立刻就在眼前了似的。再如锄田,换成了“锄灰白的岁月”(不懂诗的人会说:病句嘛,岁月非田土,咋可以锄?)于是,诗句的内涵立刻充实而丰厚起来。如果一定说清楚这样的句子是如何诞生出来的,应当说是诗性使然。精炼是诗性最重要的因素。原话或为“他勾着头,年复一年辛劳地锄田耙地”,这样既不精炼,也不艺术,就不是诗句了。又如“汗唧唧”应当用在人或动物身上,诗人偏给“土地”用上了,土地也人儿似了的。而实际上是说老汉的汗珠子太多地洒在了土地上,不然大黑狗就不会去嗅。也是精炼使然。
还有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不说搭,偏说“骑在脖子上的白毛巾”,这样毛巾就被拟人了,诗句顿时灵动起来。以下就不细说“老伴轻撕一片云彩”“大山被灼疼”“喝一口天地”的诗性句子了。十行的小诗,七行这么诗性,全诗就很诗性起来。
三、从本质上说精品新诗的标准 由于审美的差异,对于何谓好诗的标准也个个相异。我的标准是——真情流淌的能感动我的诗就是好诗。这和车行天下说的“入心的诗,就是好诗。”一致。诗人闲窗梦的《妈妈,您是春天的女王》就是好诗。尽管他写的是微型散文诗(属于新诗范畴),其好的价值一点也不低。我们不妨就以这篇作品为例,来从诗的本质上说精品新诗的标准,简单说也就是从诗性上来研讨。 这里需要把诗性的概念,再重复一遍,以便于探讨。 诗性,就是诗的本质属性。具体说当是既区别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小品文等文学体裁,也区别于快板、相声、唱词、顺口溜、三句半等韵文或语言艺术的基本特性。
这个特性是:隐约着诗人情思的语言的含蓄、精炼、生动、形象、新颖、流畅,或诙谐、幽默、深邃、厚重,或跳跃具有音乐性等等的密集呈现。
这种密集的程度,至少要超过50%的句子。如果散文化的句子达到一半以上,就不叫“密集呈现”了,就是诗性不足,不足以称之为诗了。
诗性的呈现是双翼而飞。一翼为情思的隐约性,另一翼就是语言的艺术性。
两者合力而翔,无论押不押韵,分不分行,都是诗。不押韵的是自由体新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分行的是正在崛起的散文诗。
我就以第一章《妈妈,再折一枝桃花送你》为例说明诗性的呈现。
第一章由三个复句构成。隐含的情思自然是对妈妈深挚的爱戴和怀念。而语言艺术化则为密集化呈现。具体说,仅仅“前年的那树桃花,在这个春天”这半句是散文性的。而接下来“任性地开,反复地谢”是通过复沓排偶加上拟人实现了艺术化。次之“她开时,您的笑便开了; 她谢时,我的泪便落了”还是复沓排偶和拟人的艺术形式。再次“妈妈,桃花是三月的公主,而您,是春天的女王”则是喻拟融合在一起,呈现了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的想象。
以下的每章大同小异,大致可以判断,其语言艺术化的密集程度,要在80%以上。当然是诗。而说它是好诗,因为其自始至终隐含着对妈妈深挚的爱戴和怀念这个真情,且真实感人。所以真实感人自然也不可缺少语言的艺术化。
比如:第二章《妈妈,油菜花是金色的地毯》,诗人竟一口气地以“铺”复沓,造成了宏大而辽远的艺术境界,当然是要感动人的呀!又如:第三章《妈妈,秦岭是难过的天堑》,诗人先用一个复沓排偶的反诘复句,压抑着情感地呈现。然后,借用李白蜀道难的意境,描述妈妈离去的艰难,而后“号令茫茫青天”,就艺术得不好言传了。
再如:第六章《妈妈,您若不在,如何春分》中“甜蜜的蜂,妖娆的蝶……谁来分享接下来的花事?”多美的短语复沓排偶,紧接一个“谁来”,已经艺术得令人拍案,而“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又如何填满七窍的初心?”还是一个短语复沓排偶,竟然使我潸然而泪下了。这就是真情+艺术的感染力呀。
事实上,哪一章都是隐约着深挚的爱戴和怀念,并把这种真情赋予了艺术语言的密集地呈现。
如果再深入探讨,诗人闲窗梦的文本语言何以实现艺术化的?不妨再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体会一下:
例1)“来的太迟,落花等不及蝴蝶; 去的太急,春风撞伤了秋雨。”(摘自第四章)典型的复沓排偶复句已经很艺术了,但还加进了“太迟”与“太急”的对比,遂使情感跌宕起来。同时还先后做了“落花等不及蝴蝶”和“春风撞伤了秋雨”两个比喻的艺术处理。如果排列一下,这个复句就依次用了复沓、排偶、对比、比喻、复沓、排偶、比喻积极修辞。而积极修辞,就是要语言生动形象起来,或新颖陌生起来,也就是艺术起来。
例2)“妈妈,春天是个小房子,我们一起,挤一挤更暖。”诚然,也不是修辞格用得越多就越艺术,关键是阅读效果如何。这个句子,就一个比喻,但落脚到“挤一挤更暖”,其思念母亲之情多么深啊!
例3)“还有这一串串,千万里外风尘仆仆捎来的文字……/ 妈妈,我可否回到您温柔的密诏,再做一回任性的王子?”这是落笔的两行。上行简单拟人,下行连续比喻,而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已经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泪眼模糊了。
请诗友们都来读读这首诗人深挚爱戴和怀念母亲的微型散文诗组章吧,让我们好好体会一下,究竟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好诗是如何从诗人的内心深处,泉水一样涌流出来的。 2016/11/30于故乡 附:《妈妈,您是春天的女王》
文/闲窗梦
◎妈妈,再折一枝桃花送你
前年的那树桃花,在这个春天,任性地开,反复地谢。
她开时,您的笑便开了; 她谢时,我的泪便落了。
妈妈,桃花是三月的公主,而您,是春天的女王。
◎妈妈,油菜花是金色的地毯
去年的油菜花,从四川铺向陕西铺向山西铺向河北……
那耀眼的金色啊,一路铺了过来,铺到了今年的加纳,铺到了我的梦里。
妈妈,春风浩荡啊,有黄金的地毯,送您登基。
◎妈妈,秦岭是难过的天堑
哪处江河,能卡住呜咽的泪; 哪条隧道,能打通厚重的心窍。
从一个故乡,向另一个故乡。比李白的诗,还难过的。
妈妈,经历了蜀道之难,您终于可以,号令茫茫青天。
◎妈妈,我们之间隔着一段天路
去年今日,孩子从异域归来,您却向天国归去。
来的太迟,落花等不及蝴蝶; 去的太急,春风撞伤了秋雨。
妈妈,若东君留步,请您带去,我仅有的春天。
◎妈妈,春天是个拥挤的家
我和您的生日,差了九天。您的生日和您另一个生日,差了八天。
您的另一个生日和爸爸的生日,差了三天。
妈妈,春天是个小房子,我们一起,挤一挤更暖。
◎妈妈,您若不在,如何春分
甜蜜的蜂,妖娆的蝶……谁来分享接下来的花事?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又如何填满七窍的初心?
妈妈,春天太难啊。您若不来,干脆全部带走。
◎妈妈,您是春天的女王
所有花朵,都是为你量身定做。所有风雨,都是为你精筛细酌。
还有这一串串,千万里外风尘仆仆捎来的文字……
妈妈,我可否回到您温柔的密诏,再做一回任性的王子?
2016-3-19凌晨
于加纳,写于母亲一周年祭日(阳历)
四、新诗的内容与形式
文/ 山城子
内容与形式是一对哲学范畴。任何内容都需要用形式表达出来,内容是基础,它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表达,形式离不开内容。
《诗经》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内容,以文言分行排列配乐能唱的文字表达为形式;《离骚》以抒发爱国情怀为内容,以文言长短不一句式不宜配乐分行排列的文字为形式;《琵琶行》以描绘歌伎身世技艺为内容,以文言七言乐府诗的文字排列为形式。以上是从古诗中看诗的内容与形式。
中国新诗,总体上说无疑是要以当代广泛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而以当代汉语的书面语或口语自由分行(散文诗除外)的文字排列为形式的。
要注意的是:既然文学隶属于社会意识,那么就都是社会存在,在文学家头脑中的反映。诗自然是最高雅的文学样式,但依然也是社会存在,在诗人头脑中的反映。因此,中国新诗的内容应当比古典诗的内容宽泛得多,毕竟社会在前进,知识在爆炸,人也在发展,所能反映的就远比古人多了。问题是我们的诗人们大多陷于自我情绪的宣泄,以为写别的就不是诗了似的。如果这些人不从这个误区里走出来,是很不利中国新诗的良性发展的。我们不妨看看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有哝哝唧唧支离玻碎晦涩或灰色个人的心的吗??
要说的当然还有形式。一是排列,不必以个人好恶要求别人,内容要求豆腐块的,就豆腐块,要求菱形或旗状的,不妨就菱形或旗状。看一本旧《知音》扉页上的爱情诗都排成右对齐,视觉效果蛮不错的。二是行文用语,不要说口语就是口水,而书面语也不能半文半白。只是运用口语行文的,要注意准确简洁;书面语行文的,也不要文白参半。 2016/12/1于故乡
五、新诗内容与形式的举例 有心的诗人,从天天成出不穷的新闻里获取灵感,这不仅为作品内容找到了最丰富的矿藏,也为鞭挞假、恶、丑,歌颂真、善、美,找到了最现实的凭借。同时,更可以展示诗人的良知和品格。 社会媒体,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国内某地,一个女司机开着一辆中巴客车行驶在公路上,突然被三个歹徒盯上,并强迫女司机下车陪他们“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乘客们噤若寒蝉,只有一瘦弱男青年奋起响应,但很快被打倒。女司机被歹徒们带下车进行了污辱,半小时后,女司机与歹徒们一起回到车上。车又将行时,女司机让瘦弱男青年下车,男青年不肯。在众乘客们的协助下,终于赶走了这个 “异类”。直到女司机将车从山顶开向悬崖的一刹那,乘客与歹徒们才明白这个女司机的真正用意。女司机对歹徒,以及一群(实际上)倒向丑恶一边的人,做了同归于尽的宣判。 这就是诗的内容。且看诗人祁鸿升的《后审判》,又是用怎样的形式反映的这个内容呢?我没想到,他写得这般肆意磅礴,细腻深刻——是否想起《陌上桑》中的秦罗敷了呢?我顿悟,他这样的走笔形式,不就是新诗中的“乐府诗”嘛? 乐府诗产生于汉代,大多是配乐可唱的故事诗。我们见到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乃至后来李白的《长干行》和宋代的《木兰辞》,都是用五言形式写出的故事,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都要塑造人物形象,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我说诗人祁鸿升的这首《后审判》,其完全符合乐府诗故事性的特征。所以我以为这个可以称为“现代乐府”的形式,就是由故事性的这个内容决定的。 还是将这首诗拿出来吧——请诗友们看看这是不是可以叫做 “现代乐府诗”呢? 后审判 文/ 祁鸿升 当我讲起这个故事时, 那辆车已经开出了阳光地带, 永远响在夜色里的鸣笛, 像是女司机最后的呐喊, 再一次震醒了我们麻木已久的心灵。 那天也许很晴朗,那天本该有和平鸽的哨音叫亮云空, 那天女司机开着车,开着她的幸福与憧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但她哪里知道,人生的方向盘有时会突然改变正确的走向, 在太阳的黑子里走失生命的踪影。 三个乘客,三个歹徒,三台早已没有了灵魂与方向的邪恶机器, 他们走向了女司机———漂亮的女司机, 他们要用自己的兽性辗压我们可以称之为青春花朵的女司机。 一辆客车的上空出现了乌云的氛围,情急之中呼救的女司机, 她将希望的锚抛向乘客良知的码头时, 我们看到了死寂的人群里一根根称之为脊梁的东西骨裂的情景, 噤若寒蝉、无动于衷,那些丧失膝盖里黄金的小写了自己人格的生命, 他们正远离作为英雄甚至人的标准。 “住手!”一个瘦弱的青年终于应声奋起, 他要用最细弱的阳光逼近车厢里越发浓重的夜色。 他很快被打倒在地,像另一片花朵, 被秋风吹落在地的洇血花朵,他所代表的正义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比正义倒在罪恶的铁拳下更让人心痛? 瘦弱青年再次奋起,他呼喊全车人制止暴行的声音却像粒粒尘埃飘落进死寂的大海。 三个歹徒,三匹被怯懦鼓动着勇气的野狼, 他们将女司机拖进山林草丛,被拖进的还有一群乘客作为人的尊严。 半小时后,三个歹徒带着女司机回来了, 但我们知道一片灿烂的人生云霞已经隐进了大山的沉默和河流的呜咽。 女司机重新坐回了驾驶座位,她坐在痛苦与绝望之上, 不只是贞操的失落,不只是黄昏即将来临的困惑。 车又将行,她赶下那个瘦弱男子,那个敢在凶恶面前亮出人性应有底色的男子。 愤怒让瘦弱的男子成为一头狮子,他不明白这个女司机会投桃报恶, 他吼叫着坚守自己的座位, 在人格的高度上,他还没有学会走下坡路。 但我们看到了原本没有勇气呼吸的乘客同心协力将这辆车上唯一的良心赶下车去, 继续前行的车变轻了,我们知道真正的重金属的人生才会使我们感受到所谓的重量。 歹徒们笑了,乘客们笑了,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扭曲许多原本纯正的人生。 女司机启动了车,启动了静默燃烧着血管的火焰, 她要将车开向另一个重新洗礼人生的方向。 车到了山顶,到了天堂的高度, 加速的车里,闪动过一条条愤怒的闪电, 然后像一片落叶从悬崖上飘落下去, 并像墨色的花朵盛开在第二天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上, “伏虎山区昨日发生惨祸,一中巴摔下山崖。 车上司机和十三名乘客无一生还”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动态的完美审判过程, 我们没有多少理由对这个女司机的庄严宣判说不。 只是悬垂她眼角的泪滴落下来, 滴落平和岁月不再止息的雨季, 让我们难以离开这片潮湿的感知。 而带走黑色的罪恶与一群乌鸦的聒噪, 留下照亮世界的孤独星辰, 这是一个女司机唯一能做的最后抉择。 山城子是被这首“现代乐府诗”深深地打动了,当即学了又学的。并留下了记录。现附于后: 山城子说:故事必须诗化,才能转换为故事诗。而故事诗必须揉进现代诗的诸多技法,才可称之为现代故事诗,或叫现代乐府诗。那么,诗人祁鸿升是如何将这个新闻故事用现代技法表现的呢?下面是山城子于技法方面的具体学习过程。 山城子说:诗人祁鸿升一起笔就用了现代诗中常见的隐喻或象征的手法。“那辆车已经开出了阳光地带,/ 永远响在夜色里的鸣笛,”这第2-3行诗中的“阳光地带”和“夜色”就是。“阳光地带”是理想的,而“夜色”毕竟黑暗。接下来第6-7行的排比、反复格的运用,给诗一唱三叹的韵调,调好了弦。这是对古乐府诗音乐性的继承,虽然不能配乐了,但可以让人有感情地朗诵。 山城子说:引出故事之后,诗人祁鸿升用了现代诗中层叠的系列意象来叙事,而不是散文化的直叙。而这层叠的意象又是借助于一系列的比喻来完成的,这样就巩固了叙事的诗性化。这系列的比喻出现在8-15行。依次是:方向盘、 太阳的黑子、 邪恶机器、 兽性辗压青春花朵、 乌云、 锚、码头、 骨裂的情景。平均每行一喻。 山城子说:诗人祁鸿升在18-29行的叙事中,采取夹叙夹议的形式行走,依然意象说话,比喻说话,诗性说话。“住手!”一个瘦弱的青年终于应声奋起——从这里开始,诗人结构的意象所用的比喻几乎都待上了修饰语:最细弱的阳光、越发浓重的夜色、被秋风吹落在地的洇血花朵、粒粒尘埃、死寂的大海、 被怯懦鼓动着勇气的野狼、 灿烂的人生云霞、大山的沉默和河流的呜咽,从而深化了诗性的叙事。除了这8个比喻之外,诗人祁鸿升还在 “花朵”、“正义”、“三个歹徒”、 “拖进”、“不只是”等 5处使用了反复格,以加强诗性语势。同时,很诗性化的句子“被拖进的还有一群乘客作为人的尊严”,则是“异配格”与“反衬格”的综合运用;“她坐在痛苦与绝望之上”是两个形容词用如名词的词类活用。“不只是贞操的失落,不只是黄昏即将来临的困惑。”又是反复格中“移就格”(“失落”)和“模糊格”(“困惑”——关于“模糊格”的论述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0])的综合运用。这一段故事的发展中共12行诗,诗人凡用格19次之多,文本能不深度地诗性化么? 山城子说:以下渐进高潮的20行诗中,和结尾的3行,诗人祁鸿升仍然用了比喻、借代、词类活用等18处之多,同时夹以议论的艺术与抒情的含蓄强烈,未使诗性稍减,而凸现了诗旨。可以说正是现代手法的运用和大量修辞格的使用,才保证了这个故事的诗性化,才从古乐府诗中崭新出来了现代乐府诗。山城子为之击掌,为之命名,为之张扬。愿更多的适合广大民众阅读口味的现代乐府诗的持续涌现。 2016/12/2于故乡
六、再举两个新诗内容与形式的例子 浙江诗人冯金斌非常热爱诗歌,就将其“热爱诗意人生”这个内容,选择了自由体新诗的形式。且排列成他喜欢的整齐的矩形。这首诗叫《牵手文字》。如下: 牵手文字 浙江/冯金斌 不可言说的卑微,我愿意把自己的闲赋撒下。 远处的灯火和月象都是文字,它们像翅膀 一样穿过云烟和静谧气流,已耽于我的中年, 逗留于人间。不可忽略低处的命运和未来, 更远处是迷恋。真正的抒怀,让我牵手文字。 一颗心陷入时光,让水声风韵都凝成短笺, 是纸上的呼吸,适合美好的情境和自我闲暇。 落满花瓣或树叶,就让我以闲适的眼光看, 它们都是发芽的文字,多么缥缈浮华和平仄。 这时候,我只是文字的一部分,如果文字 没有出现,我是否衰老得更快一些或快一点? 高处的春天,在故去的风中,舞出草尖的 声音和雨水。可以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行程, 多少文字一直听命于我多年的追逐和惊异, 藏好自己的伤痛,书写不曾说出的暗恋暗香 或安谧中的做梦,把天空铺展,使文字在 纸上,奔跑着一行,又一行,连呼吸也匀称。 我读了之后很共鸣,就顺手写了个学习心得。觉得“共鸣诗意人生”这样的内容,可以选择自由体新诗的形式,并排列成我喜欢的活泼一点的分小节的短排列。如下: 【学习心得】 你说的卑微, 也是我的。 我们都卑微得很情性, 也很清醒。 清醒得看什么都是文字, 是艺术, 也是翅膀, 可以自由自在于天空。 天空各是各的, 归属于自己。 我想热烈起来, 就彤云满天; 想静谧一回, 不妨月牙繁星。 飞起来的含义, 就是驾驭文字翱翔。 可以日翔八万, 也可停于珠穆朗玛峰, 听满世界的风声。 最喜把文字垫于枕上, 然后进入梦的馨香 深沉而喜悦地睡去 清晨便有嫩诗生长 长成微信模样 2016-7-24 于夏云镇 举以上这两个例子,是想说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反映个人情怀等等。而内容虽然决定形式,但因个人喜好不同,所决定的形式也因人而异。 2016/12/3于辽西故乡
七、新诗的题材与素材文/ 山城子
题材,应当是对按社会生活领域划分的文学作品选题分类的称谓。现居广州的诗人周承强多以军旅生活入题,选的是军旅题材,写出的诗叫做军旅诗,人们称他为著名的军旅诗人;古代大诗人陶渊明抒写弃官后的农家生活,选的是田园题材,被称为田园诗人;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以山水为题写出许多好诗,成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我个人于诗常从教育生活里选题,可称为教育题材,也从家庭生活琐事挖掘体会,可称为琐事题材,也曾撰写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现代作家,是人物题材,看电视连续剧,随集速写,可归为影视题材。
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时代,政治上看或可称之为人体炸弹时代。因而社会生活的领域更为宽泛,层次更为繁复,以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生活或活动为抒写对象,中国新诗的题材远远突破了古诗的选题范围。谁都可以跃马扬枪任其驰骋了。
素材,却是另外一个概念。小说家讲究素材的积累,一个短篇拿出三、五个素材,就足以构思了。诗歌的素材一般说有两三个就成。素材就是用来写作的具体的生活现象,记录下来就叫材料。我去渠沿上散步,遇到一只白鹭,怕惊飞它,放慢脚步,一点点接近,只剩下约5米距离,它还是腾空而起了。内心有了触动,这就成为我写一首诗的素材了。晚上看守学生自习,一个学生向我招手,走过去她拿出一副国际象棋要与我下,当然不能下,但她爽性拉我坐下说话,话题很随意,周围几个学生也都倾过身子来听。事后挺感慨,是个好素材呀,于是就写出一首小诗来。
写诗的素材太多,走在大街上,满目广告琳琅,一耳人车喧嚣,只要有兴致,什么都是写诗的素材。
我觉得我是把题材、素材这两个概念说明白了。我们是利用一个个概念进行交流的。概念不清,或理解错误,交流起来就会糊涂。
举个例子说吧:
叮咚,叮咚 不是瀚海驼铃 是我小米接到了微 亲群,朋群 群内跃出一片明媚 这个写的是生活琐事,或可归入琐事题材或信息题材。而素材,只是接到微信。 又如: 零下10度的清晨 他们觉得就是春天 刚升起的太阳尽量为辽西送暖 一个个汉子都光着脑袋 还渗出一些微微的细汗 两百米长的宽塑布 围了头巾的女人们拉开了战线 汉子们吆喝着都上了棚顶 仿佛黄河的纤夫倾斜着腰杆 蔬菜大棚就是这样被包裹 家族亲戚帮工,其他算是雇员 雇员日工资一百三十元人民币 投入是为春节上市的新鲜 这个内容写农民在寒冷的冬天给塑料大棚上顶的劳动情形。可归为农村题材。素材则是农民们给大棚上顶的劳作,家族亲戚帮工,及雇工的日工资。 2016/12/4 于故乡辽西
八、新诗的目的与功能 文/ 山城子 回答为了什么的,是目的;回答怎么样了的,是功能。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诚然,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不同,因为工作经历、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其思想感情也不同,因而写诗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歌颂真善美,教化社会风俗;有的人是为了修养性情优化人生;有的是为了散布个人阴暗叵测的心理等等。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其中心意思是说,诗多为有感而作。看来古人如斯,今人也一样。但因“感”之不同,而写诗的目的也相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抒发恋爱之情,而硕鼠入诗,则表达劳动人民憎恶剥削者的情怀。黄巢的菊诗,就是一面起义的大旗。 目的决定功能,这是显而易见的。读语言文学系的大学生,写诗给女生示爱,就是目的,而其作——情诗的功能,当然是打动女性。但能否达到预期的功能,还要看诗的质量如何?行文间是否含蓄着真情,表达得是否婉转美丽。至于有人发泄对某些现实的不满,其功能是否能达到改变某些现象,真的是很难说的了。 如今网络上天天大量地产生新诗,当然都是诗人有感而发的,那“感”就是写诗的目的,所产生的阅读效果就是功能。 举个小例子说吧: 雪花的誓言
文/杨德春
不让我在厚实的大地上开花
我就在飘渺的天空开花
不让我在温暖的怀抱里开花
我就在寒冷的世界开花
纵然我生如昙花
纵然我瞬间融化
我也要在最后的一霎
壮烈地躺在大地的脚下
——诗人歌颂一种热爱大地的壮烈情感,以教化人生追求之美。这就是为诗的目的。 ——我的阅读感想,是应当学习这种热爱大地母亲的壮烈情怀,以优化人生。这就是功能。 2016/12/11于故乡
九、新诗的表达方式
文/ 山城子
传统的中国新诗,大都采用直白的表达方式。直就是直接,白就是每句诗都很明白,每节诗及整首诗也很明白。
清晨,我挤一碗鲜牛奶,/ 轻轻的放在他窗台。/ 但愿他记起我的爱情,/ 像碗里的奶子一样洁白。
这是共和国著名诗人闻捷的作品,当年我是爱不释手的,所以至今还能默诵。我先前是喜欢直白的,但在网上已经被人多次批评,批评多了,就想摆脱这种表达方式,但谈何容易,每一起笔还是要很直接地冒出来。我曾误解著名诗人蔡利华先生反对直白,他见到有关文字后说,他不反对直白,只要诗写得好,表达方式是不论的。不论就好,问题是要提高诗的质量。
送你上山时半个小镇都空了/ 两里多长的行列中/ 有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人/ 他们自发赶来陪你走完最后这段路/ 或者为了感激,或者表达敬意
这是旅居多伦多华人晓明先生的诗作《给父亲送行》的第一节,表达直白,但父亲生前的人格力量已经被深沉厚重地表达了出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必引读者也要一路跟着送行了。——这就是被提高了的诗的质量呀!
与直白相对应的自然是朦胧的表达方式。用这种方式写的诗称为朦胧诗,诗作者也就被称为朦胧诗人。为达到朦胧的效果,朦胧诗人们运用并创造了一系列的朦胧技巧。我能归纳出来的就有:象征法、隐喻法、意象法、跳跃法、连用或叠用修辞法、句构变形法等等。通俗的总括说,就是捉迷藏的方法。诗人总是设法将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意向、思想,用扑朔迷离的语言隐藏起来。但又不能隐藏得很彻底,只要读者肯动脑,还是可以捉得到的。
我总是忘记/ 铁轨/ 和那些站台/ 晨雾 把公鸡叫醒/ 送走了小路和渡口/ 火车开动/ 沿着站台与阳光之间/ 不断的拉长 拉长/ 终于甩开了尾巴/ 那颤抖的自由/ 站台/ 冲进了村庄与田野/ 穿过万家灯火/ 火车的鼾声中惊醒的站台/ 清晨的冷风中颤栗的站台/ 午夜的站台/ 南方六月的站台
这是诗人风动先生《我总是忘记》一诗的后半部分。这里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两次跳跃,及10次修辞格的运用,较好地将炽热的思乡深情若隐若现地掩藏起来,达到了朦胧的艺术效果。透过依稀,置身意象,体味境况,可催人泪下呀!
界于直白与朦胧之间的是诗性叙事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叙事,就是直白加上一种韵味,冷静而鲜活;就是淡淡的含蓄,雾气不重,亭台楼阁影影绰绰仙境一般。还是举个例子说吧!
鸟儿看见艳阳/ 飞来站在树上/ 它们想:这么好的阳光/ 不能让一个季节虚度了
一只白鸟飞来/ 一只黑鸟飞来/ 就是一幅水墨/ 五颜六色一齐落在/ 无叶的丛林里/会是什么样的油彩
站在树上,鸟就是花朵/ 阳光一温暖/ 鸟儿的思想开始活跃/ 站在冬天的阳光下/ 鸟儿就成了冬天最美丽的花朵
这是贵州青年诗人梅边吹笛写的《鸟是冬天的花朵》一诗。很平静的口语叙写,每句都很明白又很明丽,但连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格,就透出了优美的韵味。而在这优美明丽的韵味中,淡淡地朦胧着的是诗人那种平静明丽向上的心境。这首诗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诗性叙事表达方式的美学价值。
最后还想说说荒诞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是用一种看似违背事理荒诞不经的想象,来营造意象与意境,从而曲折地隐晦地表达诗人的情思、情绪、情感或别的什么。也举个例子看看吧!
中国北京时间3点/ 我给了重庆6分钟的勇气/ 6分钟,重庆做了许多事情/ 我却变成了饥渴的等待
如果再加上6分钟/ 一个重庆爆炸/ 另一个重庆诞生/ 就像一辆火车到站/ 一辆汽车出发/ 一段公路被废弃
如果减去12分钟/ 重庆仍然活着/ 只是我/ 被运到了一个无人的车站/ 只是我/ 睡在了后现代的空气里/ 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如果没有了时间/ 我将不说出重庆/ 说出的是北京/ 还是中国呢?
这是青年诗人姚彬的大作《重庆,3点零6分》的全诗。标题就怪怪的新鲜。而行文中的想象无疑都不合事理:人怎么可以给城市以勇气呢?城市是密聚的人居呀!人居毕竟是居不是人,勇气何来?时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客观得没法改动它,怎么可以任意地加减呢?重庆作为城市仅此一座,怎么还有另一个呢?时间又怎么可以没有呢?全然的荒诞不经。诗人正是用这一系列不合事理的想象,曲折而隐晦的表达了激烈的爱国情怀的。
肯定还可以归纳出其他的表达方式来,但我阅读得不够广泛,没想好的又不可以乱说。但就以上四种表达而言,之间都是存在临界点的。而在具体的一首诗中还会有交叉与融合的。我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 2016/12/15于故乡
十、新诗与语法修辞 文/ 山城子 先前有一种说法,当代朦胧诗风起云涌各种流派群落泥沙俱下以后,其行文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所谓“反语法”现象。一些语文教师惊呼要保卫汉语的纯洁性云云。 这些年笔者行走于网络诗歌,浏览到不少中间代、70后、80后诗人的诗作。仔细研考,单就语法修辞而言,觉得很正常。觉得不仅没有反语法,反而活跃了修辞,一些有成就的青年诗人甚至还创新了修辞,发展了修辞。(事物发展是常态,不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个具体诗句具体分析: 例1、“6分钟,重庆做了许多事情/ 我却变成了饥渴的等待” (姚斌——《重庆,3点零6分》) 这两行,如果是小学生的造句作业,小学语文教师肯定要给打两个大大的×的。这就是所谓的“反语法”,就是不按正常的语法规则造出的“病”句。因为只有人才可以做事情,重庆是城市,是密聚的居所,没胳膊没腿儿没脑袋咋可以做事呢?显然是主谓语搭配不当,而第二句说“我-变成-等待”,则是谓宾搭配错误,两句压根不合语法规则。 但小学生造句“春天来了,小鸟在枝头高兴地说悄悄活”,他的老师就会认可,而且极可能表扬学生会用拟人的修辞格了。我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创造拟人修辞格的人,是否遭遇了“反语法”的批评,可我知道至少现在没谁会批评这个句子了。但是呢,却容不下将一座城市——重庆加以人格化。人们的定势思维就是这样的不讲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第二句末尾如果加上“者”或者“的人”,就没人质疑了。但既然我们的祖先可以将名词“用如动词”,后代为什么不可以把动词“用如名词”呢?既然结构助词“的”只可以出现在名词之前,而这里的“等待”之前出现了“的”字,毫无疑问这个原本的动词就被活用了,用活就有了名词的味道,或者说就是“等待的人”的省写。这应属于“词类活用”的扩展或创新,哪里是反语法呢? 例2、从一滴晶莹中醒来/ 剔透的岁月,和思绪/一一展开 (赵福治——《屋檐下正在融化的冰柱》) 这3行诗,主要是第一行容易被误解不合语法,因为“晶莹”作为形容词是不能用数量词加以限制的,限制形容词的一般都是程度副词,如“很、非常、特别、最、极”等等。数量词常用于限制名词,有时也限制动词。“一滴”应当用来限制液态的物质,如“水、酒、油”等。而作为物态的“晶莹”,显然在句子中替代了原物,于是就有了名词的味道。这叫做形容词的物名化,属于语法学中的词类活用。因此是合于语法的。 如果将“一滴晶莹”理解为借代修辞格的运用,也是成立的。因为它符合“以事物的局部代替事物本体”这一种借代修辞格实现的具体方法。物的某种形态是物的外在的局部,“晶莹”是物的光泽的一种形态,属于局部,而被它代替的则是可被“一滴”数量词限制的液态的名词,亦即物的本体。因此又是符合修辞学的。 用眼一瞭,就说这句诗不合语法的人,只能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罢了。 这3行诗,面对第二行的“剔透的岁月,和思绪”,只知其一者,也会脱口而出搭配不当。因为形容词“剔透”原是用于修饰玉雕的,或者其它的什么镂雕工艺品,这里却搭配给“岁月”和“思绪”了,岂不谬哉?——不谬!因为这里用的是常见的“比喻兼拟物”的词类活用,其效果是将搭配有形事物异化为搭配无形事物了。 我在学习这首诗的随笔中写道:“晶莹”的活用(形容词用如名词),“剔透”的“比喻”用格(变搭配有形为无形),显出语言的简洁新美,悦目而爽心。 这样美的诗语,无疑都是有其深刻的语法修辞道理凝结在里边的,哪里会不合语法呢? 例3、“日落日出在不经意中重叠峰巅/阳光血酒一样雄壮” (周承强——《巡逻:残阳如血》) 首句中的“重叠”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符合语法的。这样一用,就用出了一种全新的修辞格,可以叫做“揉入”。揉入格是指将主观情感揉入客观事物使两者浑然一体的修辞方法。 这两行诗,主观情感是“不经意”和“雄壮”。这是表现巡边战士对天天所见景物司空见惯,而就是在这司空见惯中油然升起戍边的豪迈之情的。但诗人并不将这种情感单独直叙出来,而是揉入了边关重叠峰巅和血色落日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从而张显了景物的神韵与气势,也暗含了主体意象的豪情壮志。 诚然,情景交融古已有之。但那仅是写作的表现手法,并未深入到修辞的层面。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前景后情,是前后交融,而非揉入为一体的。即或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也只能入“互文”格,并没有实现“揉入”,感恨是感恨,花鸟是花鸟,国破之恨在心,见花亦痛,闻鸟亦痛罢了。未若周承强驰骋于边关语态氛围,而将情景浑然揉为一体,深入到了修辞的层面。看看他诗文本中这些随处可见的形成了新修辞格的创新吧: “和星星一块吞吐林中凉气/ 轻轻呵出时明时暗的巡逻道”(《巡逻在午夜》) “碎叶在漩涡中心旋出许多悬念”(《营区边的一条河》) “年年今夜月光比水草缠绵”(《中秋夜》) “风儿吹过脸庞没有北方来劲/ 小雨莫名其妙缠吻花草”(《十二月》) “痉挛的石峰逃不出写信人的窗口/ 温润的苦笑私下浸透梦笺”(《宁静时刻》) 从上述这些例句中,不难看出揉入格的特点在于主观情感,是于客观景物描写所呈现的意象里若隐若现地透露出来的。这就像发光物,物是景,光是情,情景不是交融,而是合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了。 诗歌在发展,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有张力的特别要求,必然逼使诗歌语言不断创新,而作为语言规则(语言规律的反映)的语法修辞理论也必将随之发展。因此会有更多的新的修辞格被优秀的诗人们创造出来。哪里是指斥或惊呼可以阻挡的呢? 2016/12/22 于故乡
十一、说说新诗的意境和意象 文/ 山城子 王国维先生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尽管先生说的依据是古诗,但也适用于新诗。“真感情”=主观意识,简为意;“真景物”=客观场景和系列物象,概括为境。两者交织融合在一起,就是诗的意境了。意境里,含蓄着诗的主旨(主题思想)。 意象,应当说是把具体的主观情感,掩藏在具体物象中的诗的语言现象,或者说诗文本中含蓄着具体情思的词或短语,就是意象。 还是举个例子说吧:
梅 文/ 曰生
打开 粉红粉红的小包裹 让板着面孔的残冬 了一眼 烂漫如火的春色 这首微型诗,先后出现了三个意象。它们依次是短语“粉红粉红的小包裹”(具体的主观情思是赞扬,具体的物象是怒放的梅花)、词“残冬”(“残”里掩藏了诗人对冬送行的惬意,具体无物象是冬)、短语“烂漫如火的春色”(烂漫如火掩藏了诗人高度的赞誉,具体物象借用了春)。 这首微诗的意境,是通过上述三个意象而合成了红梅报春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意境里,隐藏了诗人高度赞颂和热爱共产党人的思想感情。 我曾向诗人蔡利华先生请教如何避免语言的过于直白,答曰:“用意象说话”。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意象就是一种可资用来掩映思想情感背景和透漏氛围的文本语言了。掩映是为了含蓄,透漏是放出气息,以让读者来寻味。而这个“味”,就是意境。如是而已。 如果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当是:意境是意象的理性概括,意象则是意境形成的具体前提和基础。两者不可分割,统一和谐于语言艺术化的诗文本中。 2017-1-4于故乡
编后
祝福2017——雄鸡一唱天下白
请您见谅:
2017,我唯一的祝福只献给诗人——这一人类文明的宠儿,今天边缘化的群体,几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的各个阶级所属的阶层——祝福你们!
诗人万福!
观云忘我暨大诗界管委会全体成员
2017.1.27(农历猴年腊月三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