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9|回复: 9

贝加尔湖,影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04: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加尔湖,影子

寒风掠过贝加尔湖,所有的沟壑
开始收藏秋季的色彩
湖边,森林仰望清澈的天空
在高远处,鸿雁不时变换阵型
白鹤与天鹅的阵列
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都在遵循
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

这个深秋,它们赢得动态美的
自然奖,这源自它们本能的对季节
真理的揭示,更何况
它们的头脑对地球磁力线
的感知,胜过天空的蔚蓝
和江河湖泊的碧透以及草木的秋色
缭乱的色彩,并不是谜团

飞行,动能和势能同在
最为朴素的动机,简约到基因
危险行程,耗费的时光
成为生命最为精彩的那部分
个体的死亡与新生,常被忽略不计
群体原本是动态的。白云作为见证
会用影子把它记在贝加尔湖中

2017年10月29日
发表于 2017-10-30 08: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晨读!

学习兄台的优秀诗篇。
发表于 2017-10-30 1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加尔湖,影子

寒风掠过贝加尔湖,
所有的沟壑,
开始收藏秋季的色彩。
湖边,
森林仰望清澈的天空。
在高远处,
鸿雁不时变换阵型——
白鹤与天鹅的阵列,
看似杂乱无章,
其实都在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

这个深秋,
它们赢得动态美的自然奖,
这源自它们本能的对季节真理的揭示!
更何况、它们的头脑,
对地球磁力线的感知,
胜过天空的蔚蓝和江河湖泊的碧透以及草木的秋色。
缭乱的色彩,
并不是谜团。

飞行,动能和势能同在,
最为朴素的动机,简约到基因。
危险行程,
耗费的时光,
成为生命最为精彩的那部分。
个体的死亡与新生常被忽略不计,
群体原本是动态的。
白云作为见证,
会用影子把它记在贝加尔湖中。

2017年10月29日



    首先天荒老师的诗作与形态都是优秀的。但对我国读者而言(我是说大多数、普通的读者),可能更习惯于行末〈句尾〉的停顿。由于音步的制约,西诗不得已选择了诗句的跨行排列。作为百年后的中国新诗,是不是一定得像西诗一样的受制于音步的约束呢?或许,又如一些人所说:略去行末的标点,是为了省事。省却行间的标点是为了干净。是的,新诗之前的旧体诗,或曰整个国学典籍,标点都很少使用。而诗的分行排列,完全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事。
    可以说标点的普遍使用和诗的分行排列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本版式的最重大贡献。它改变了此后中国文本的方向,激活了中国古代典籍。
    现在,我们既然普遍地接受了分行——让分行几乎成为了诗唯一的视角标识,为什么和标点过不去呢?标点真的不干净而必须省略么?省略了标点的新诗,真的就干净了么?更何况,新诗的每一个行末并非只用某个统一的标点,如(。)句号,而是由句义决定使用各自相关切的不同的标点。所以省略行末的标点,显然不是干净不干净这样简单的提法,而是是否更有益于诗意的表达。
    我们知道,新诗发展到今天,由于韵脚的大多丧失,和分行的随意性,只分行不标点,很难一眼看出行末是否就是句末、是句义的中间停顿,还是一个完全的句式?由于创作文本的主体性,诗人把这个交给读者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写作的不完整。诗人省略了,那读者是不是更可以省略呢?比如省略对新诗的全部阅读!因此,这显然不是诗人写作的目的。
    诗人写作的目的,除了满足自身的表达需要外,发表出来,恐怕还是为了争取可能多的读者和不同层次上的“名利”吧?如果没有后者,那满足了自身的需要之后,又何苦发表出来呢?诗人是最诚实的,唯其如此,诗人才受到了自古以来的普遍的尊敬。在这一点上诗人所享受的荣誉几乎接近了人类的先哲。
    近四十年来,人群中之所以发出了“饿死诗人”“诗人—死人”这样的声音;反观,诗人有没有一定的过失呢?比如在处理创作与阅读的关系问题上,在作者与读者地位的平衡上,在自由与自律的统一上,在诗人与时代的接轨处,在表意为先之外的包括分行、标点这样的细枝末节上,诗人有没有过失呢?
    我们一直呼唤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从表意这个角度来看,百年新诗,在中国全部的诗歌史上,其容量和容积都是空前的。但在质量问题上,诗的内外又为何始终不得统一,甚至标准对峙呢?
    以上并非是针对天荒先生的这篇诗作,只是借一首优秀的诗,或许更能起到一些启发。中国新诗的下一个百年或更久,不能总是处于诗人与读者的对峙中,诗人应当把快捷与清晰传递给读者,哪怕只是在形式上。      2017-10-30




发表于 2017-10-30 1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体的死亡与新生常被忽略不计,
群体原本是动态的。
发表于 2017-10-30 11: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体的死亡与新生常被忽略不计,
群体原本是动态的。
白云作为见证,
会用影子把它记在贝加尔湖中。
发表于 2017-10-30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应当把清晰传递给读者,哪怕只是在形式上。
发表于 2017-10-30 1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曾先行征得先生的同意,即兴回复了如上的一则回帖。不当处,请先生指正,勿怪。

点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点的使用,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否低估了读者?诗歌毕竟不是快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05: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0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17-10-30 11:28
未曾先行征得先生的同意,即兴回复了如上的一则回帖。不当处,请先生指正,勿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点的使用,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否低估了读者?诗歌毕竟不是快餐。
发表于 2017-10-31 1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播话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书写的渐次的习惯。还有期刊排版的问题——大多数期刊(包括《诗刊》在内)一页之中都是对折式的双列版式,这样太多的标点和过长的句式,显然有碍“美观”。诚然到了书的页面中,这种因标点有碍美观的现象近乎是不存在的。当然也不排除诗人在敲击键盘时一个回删键对于行末标点的的省略……或者原本不该断句处而转行了,所以没有标点。

诗的写作是诗人的事,诗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诗人大多还没有来得及考虑。一个是书写的习惯,一个是阅读的习惯。观云从阅读的习惯站在读者的层面作出的思考,出发点是有益的,但要诗人接受——在当下的这个大趋势下,显然是一种逆行。

诗人不读诗,自然难解阅读的苦衷。其实文本的通畅,又何尝不是读者愉悦同时又能更好地消化诗作的保证之一。

我们读古文,我是说没有标点的典籍是很困难的。这对普通的读者,不,即使是在校大学生也非易事。所以才有古籍整理这个专门的学问。中国古典诗歌没有这么严重,一来句式大多齐整,二来还有韵语的穿插,起码在句意的划断上不会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现代诗(当下)不一样了:自由化、散文化、去韵脚……真的,如果既不标点,也不分行(或随意分行)要想顺顺当当的通读——不是低估——是确实不易。不通,又如何正确理解?不理解又如何接受?不接受又如何共鸣呢?诗人们彼此抬轿子,要抬到什么时候呢?

把一点方便留给读者,让读者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更好地理解诗意,也许是诗当初作为韵文(这个形式)出现的原因之一。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分行加标点,除了西诗书写格式的影响之外,大众化加方便阅读、提升理解、实现共鸣、扩大影响、及时传播,或许也是新诗全面启动的推力之一一。

诚如天荒老师所引证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在一定的范围内永远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7-10-31 1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天荒老师!


问好观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