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2|回复: 0

朝着纵深前进 / 观云忘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1 02: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着纵深前进  /  观云忘我

现代诗自郭沫若起是以自由体纵横于现当代诗坛的。这和我国古典诗在阅读领域的独领风骚并不矛盾。相反,它们相辅相成。并在新旧之间形成极向的高峰对峙。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不乏非格律的古风体、长短句,如四五七言诗以及骚体、杂言诗。它们既无平仄也无对仗更无篇幅的长短之限,这一点极似现代诗。但它们的音频、韵步,大体是相近的,它们的句式是大体整齐的,它们以诗句为单元,构建一首首诗的基本结构,它们底精神是受限受制的——诗言志,总的体量是偏向于理性的。尽管中国古典诗以描写见长,以形寓意,但终究难以极尽诗人心中之块垒,其压抑纵然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顶极大师那里也从未摆脱,甚至作为一种“痛苦”呈现于诗中。所以中国古典诗歌是内向的也是隐喻的。诗无达诂,既是阅读的困难也是写作的困惑。而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无疑是中国诗自由底精神的一支远程的响箭。是中国诗中“我”的第一次大写,泛神论的中心即是自我。身处那个时代的郭沫若是紧贴着他所处的时代的。因此,自由不只是形式更在内容。是诗人内心的倾诉和情感的抒发,是感性而感动的,是绽放而非内敛的。它一经出现,就承载着个性的解放,承载着现时代所赋予给诗的内容,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水漫金山……人人可诗,书写即诗,分行即录。
“我”这个诗的中心,也是诗的主题,他走向何处,何处便是诗的故乡。互联网的出现,中国现代诗以从未有过的态势,以量的爆发铺天盖地。
但,人类的文本,有限的纸张,阅读的时限,显然在他的横向里已经望洋兴叹,是诗而无所择,中国现代诗至今无令人爱不释手的选本,也无李白、杜甫,甚至连郭沫若的后续也无以为继,是出发而没有归途。中国现代诗的使命还任重道远。
自由不只是形式,同样形式也不只限于自由。自由本身做为一种追求——既是信仰也是理念。它同样的应给予诗人和诗的读者以归属感。为自由松绑,为诗人解压,为还存在着的困惑释怀。诗人是个体的。但个体的声音,总是人类声音的一部分分。这一部分分的声音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正是人类合唱的和谐。
有自由也有格律,我们说的是新诗的格律。有昨日便是历史,有存在便是今天,有坚持便是未来,未来便是更大的纵横,人类的所需……朝向自由的广度和纵深继续前进。诗,从来也一直是人类不曾停息过的足音,想象的羽翼,语言的大餐,是真的所在,至情至性至美至善至爱……
一个诗人,就是一个标点,是逗号也是句号,延续着人类这首卷帙浩繁的长诗。
《大诗界》(总102期)必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2019.2.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