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341

田园言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翻译/译文
译文
贾谊急于仕进被贬到长沙三年,班超离家万里才封了个定远侯。
这怎能比得上牵着白牛犊的巢父,饮水于清清的河流!
注释
⑴《汉书》:贾谊为长沙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⑵《后汉书》:班超行诣相者,曰:“祭,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使西域,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封超为定远侯。
⑶《淮南子》:“宋人好善者家,无故黑牛生白犊。”
⑷《高士传》:许由,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意谓仕宦而不得志如贾谊一流,得志如班超一流,皆羁旅异方,不如巢、许隐居独乐,安步田园之为善也,其旨深矣。

赏析/鉴赏
  从诗中“贾谊三年谪”来看,当亦白帝遇赦东归后在湖南盘桓期间所作,姑系于乾元二年(759)。该诗通过对贾谊、班超命运的对比,流露出李白晚年对出处进退的看法。
  他在《乞归疏》中写道,“但愿生入玉门关”。“何如”、“饮水”两句用的是尧让君位于巢父和许由的典故。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巢父拒绝接受;尧把君位再让给许由,许由听后跑到颖水边洗耳,认为耳朵听到这个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时,巢父正好牵牛饮水,巢父听说许由洗耳的原因后,认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多清高脱俗的两个人!贾谊、班超一文一武,文有惊世鸿文,武有治国之功,但一个英年早逝,一个有家难回,这都是当官害了他们。许由、巢父不是没有君临天下的机会,更不是没有为官作长的素质,但他们都识透玄机,不入官场,不求功名,不沾利禄,无牵无挂,乐做田园之隐士,远避祸灾,逍遥自得,牵白犊饮清流,与贾谊、班超截然不同。李白终生都想从政,在此时似乎终于感悟到了。
  无论写自己归隐,或者劝人退后致仕,大多缠结在深烟霞、野水瞑迷之间,生活则亦渔亦樵,且吟且醉。本诗却是借历史作比照:或则才调绝伦而沉论不遇如贾谊;或则象少时便有“挟长、破万里浪”的大志,虽博得封侯万里而终抱未能生归玉门的隐痛的班超;前者悒郁而早夭;后者虽勉尽天年而仍不免遗恨。这样看来,倒不如学古高士许由、巢父那样躬亲耕种,凿井自饮,高居清流,乐其生死。既不以形骸为役;也不让心神徒劳来得自在呢!——以太白自由解放的灵魂看,这恐怕也正是他一向笑傲王侯、卑视卿相的素怀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2: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342


行行游且猎篇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翻译/译文
译文
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游猎,各自夸轻巧。
起,牧草白,正是肥牛壮好时节,飞追影,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
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能挽弯弓如满,箭箭中的无虚发,一箭穿空落双枭。
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伤到,整个沙漠都被骑手的英雄气概震撼笼罩。
儒生哪比得上游侠儿,下帷苦读就算到了白头又有什么用!
注释
⑴《行行且游猎篇》,是乐府“征戌”十五曲中的“校猎曲”,一般写帝王游猎的事情。这里借以赞扬边城儿的矫健。
⑵生年,平生。
⑶但,只,仅。夸,夸耀。轻趫(qiáo),轻捷。
⑷白草,牛马喜欢吃的一种牧草,熟时呈白色。
⑸蹑影,追踪日影。这里形容快速。矜骄,骄傲。这里是洋洋自得的样子。
⑹鞘(shāo),鞭鞘。
⑺半酣,半醉的意思。呼鹰,用驯服了的鹰猎取野物,意指打猎
⑻弯弓满月,把弓拉开像圆月的形状。
⑼鸧,鸧鸹,即灰。髇(xiāo),骨制的响箭,即鸣镝。这句形容箭术高超,一箭射落双
,瀚海,即沙漠。辟易,倒退,这里指观者惊奇,不由自主地后退。《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叱之,赤全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⑾沙碛,沙漠。
⑿游侠人,这里指边城儿。
⒀下帷,放下帷幕。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儒董仲舒任博士时,“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这里以“下帷”作闭门读书的代辞。

赏析/鉴赏
  《行行且游猎篇》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七列于《杂诗歌辞》,题做《行行且游猎篇》,《乐府解题》:“梁刘孝威《游猎篇》之鳏将射所,上林娱猎场。倍言游猎之事。亦谓之《行行且游猎篇》”。古乐府写帝王游猎之事,本篇借古题而言时事,乃天宝十一载(752)太白北游幽燕时目睹边城儿游猎有感而作。李白第二次去边疆时,当时安禄气焰嚣张,正在积极准备反叛。此慨叹饱读诗书,倒不如一字不识的边城游侠儿,可以用自己精湛的武艺保卫家国,抵御外辱。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2: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343

春日醉起言志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翻译/译文
译文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儿正在间飞鸣。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释
⑴前楹:厅前的柱子。
⑵眄 (miǎn):斜视。

赏析/鉴赏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梦,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唯有育化万物又为万物归宿的“道”及普渡众生的“佛法”,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故李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要在醉中来忘却这如梦的人生。人通过醉酒表达了对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在醉意朦胧中,以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充分享受人生乐趣。当诗人从醉梦中一觉醒来的时候,觉得烦嚣的尘世已变得分外安宁:“觉来眄庭前,一鸟化间鸣。借问此何时,春语流莺。”庭前丛中,有一只小鸟在鸣叫,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原来世界中还有这样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幽美境地。这种幽美之境与其说是大自然的赐与,不如说是诗人心境的表现。他醉前竟百视而不一见,而如今在醉后醒来才突然发现,正是因为李白的心境在沉醉后平静了下来,他才会在安谧宁静的春光里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幽美之境。这种发现,犹如哲学上的顿悟,使人突然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哲理境界,那是超凡脱俗的另一个世界,一切人间的忧虑和烦恼,都不复存在了。在这里宠辱皆忘,只有审美的观照、心灵的宁静。
  对于这种醉后悟道境界的突然到来,诗人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已很久没有这种心境了,因此感慨再三。他很想让这种心境多持续些时候,怕自己过早地酒醒,又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来,被种种忧心的事所折磨,因此,他还得再喝上几杯。“对酒还自倾”,直喝到月上中天。他对酒狂歌,逍遥自得,久久地陶醉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


  这首诗深受陶渊明饮酒》诗的影响,是“拟陶之作”,但又保持着李白自己的格,写得“流丽酣畅”。不象陶渊明那样沉静、淡泊,只在沉醉的时刻,有些陶渊明的影子,等他一旦完全醒来,就又回复到豪放旷达的李白了。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恶如仇,性情孤傲,不肯与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击。他感到官场的黑暗污浊,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常常以酒浇愁,这首诗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

  此诗前人或认为是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居东鲁时的作品,或认为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李白居安陆时所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344

月夜金陵怀古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古诗简介
月夜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人一生游金陵有七次之多,这首诗是诗人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想到金陵是东晋、东吴、宋、齐、梁、陈六代的故都,曾有过繁荣的景象。而今,六代豪华,空留陈迹,让诗人到此总要抒发一通思古之幽隋,于是就写下了此诗。

注释
⑴苍苍:苍白色。
⑵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⑶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⑷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⑸绝:冲断。
⑹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⑺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⑻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⑼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凤凰楼,在凤凰上。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因有集此,·赦名。
⑽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尤有清,故以为名。(见《景定建康志》)
⑾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⑿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赏析/鉴赏
  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萧瑟的秋风中,还可以听到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金陵自三国东吴以来,连续是好几个朝代的首都,在帝王将相的经营下,它的繁华程度和消费水平达到了顶点。东晋在这里定都以后,建造清暑殿,重楼复道,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南朝宋修驰道,一直通到玄武湖,长达十余里。凤凰山上有凤凰楼,覆舟山下有乐游苑,从山南到山北,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宫观台榭。南朝齐诗人谢眺作诗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可见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作为政治中心的金陵,文学艺术也发展繁荣起来。这首先是因为皇帝的提倡,而且好几位皇帝就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在他们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士;其次也因为金陵地处江南,民歌流行,艺术土壤丰厚,滋养出华丽璀璨的艺术之
  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面对着傲岸的诗人李白,只剩下萧瑟的秋风和素净的月光。秋风里,隐隐传来《韦树后庭》的乐声,这种靡靡之音,这种亡国之音,这昭示着金陵衰落原因的曲子,现在还在被人唱着!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345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







古诗简介
《流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是唐代大李白的作品。此诗先述己遇祸化吉,后述国事中兴,回顾了流放及赦免的过程,抒发了受到不公待遇的牢骚,表达了对朝廷平定叛乱的欣慰之情,同时流露出报国无门之感慨及向往归隐之心意。全诗感情较为复杂,欣喜中亦有悲与愧及出世之念,生动地体现出李白晚年的身世和思想。

翻译/译文
黄口小雀易为人们的罗中之物,白龙被渔者射中眼目。
获取罪罚难道可以怨天?正是愚笨使我陷进纲目。
鲸鲵般凶残不义的叛军尚未翦灭,野般罪恶难赎的反逆忽降又屡屡翻覆。
河倾颓悲如楚囚相对,心怀忠情何由在秦庭痛哭,求得救兵以解国难?
幸遭逢玄宗、肃宗两位明主,我也分别两次遭到迁谪贬逐。
离开家国一路愁苦上夜郎,投身流放于荒谷僻壤。
幸而半道遇赦,逢凶化吉消解了艰难险顿,儿出笼飞向广阔开朗的天空
遥望远方欣喜收复失地的胜利,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的功绩哪里可相比?
天子入蜀西巡剑阁,太子驻守扶一带。
所居之地均为关健险要之地,扬拍开襟之间遍揽天下英雄
回纥兵出自西方窟,如震撼破敌于雄关之东。
朝廷大军左扫右荡,不久便收复了洛阳宫城。
回转车舆杀入西京长安,要席卷天下打通六合。
叱咤开创帝业,双手成就天地之功。
皇帝大驾返还长安,二位圣上如同红日忽然再上中天。
玄宗让出皇帝宝位,斩剑传国玺永传无穷。
惭愧啊我不曾为平叛贡献秋毫之力,还会想起我这矍铄之老翁?
射猎者羡慕的是什么呢?仰头看那高飞中的长鸿远游无祸。
不再学剑反去学仙求道烧炼丹砂,守着丹炉有两位玉童作伴。
遥遥寄言息夫子啊,晚岁志在登陆方丈、蓬莱这两座上仙山。

注释
夜郎:汉时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区。息秀才:名字不详。
“黄口”句:《孔子家语》载: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小雀嘴黄,故称小雀为黄口。
“白龙”句:《说苑》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鲸(jīng)鲵(ní):喻凶残不义之人。翦(jiǎn)灭:消灭。
豺狼:一作“豺虎”。屡翻履:指史思明已降又叛。
“悲作”句:此借为国事而悲伤。《世说新语·言语》:“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山河之异乎?’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揪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何日”句:《左传·定公五年》载:吴兵入楚,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门七日。“此指诗人为国事心怀忠愤,志在救亡,有如申包胥。何日:一作“何由”。
二明主:指唐玄宗和唐肃宗。
两迁逐:李白在玄宗时为供奉翰林,被谗遭逐;肃宗时又被流放夜郎。
去国:离开朝廷或故乡
屯蒙:艰难蒙晦。《易·屯卦·象》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蒙卦·象》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汉朝。
“天子”句:指安、史乱起,玄宗西迁入蜀。剑阁:栈道名,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
储皇:太子。指肃宗。扶风:属陕西凤翔。
“扬袂”句:指肃宗所处地方十分险要。袂(mèi):袖子。北辰:天子之位。
胡兵:指请来助战的回纥之兵。月窟:指西方。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故称。
咸京:原指秦代京城咸阳。此用以借指长安。
六合:天地上下四方。
两日:指玄宗、肃宗。
“一朝”句:指玄宗让位给肃宗。
剑玺(xǐ):汉时,皇太子即位,中黄门以斩蛇宝剑授玺皇帝大印。
矍(jué)铄(shuò)翁:《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年六十请求出征,井当场披甲上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矍铄,老而强健貌。此李白马援自比。
弋者:射鸟的人。慕:亦作“篡”。篡,取。
冥鸿:高飞的鸿雁
学丹砂:即指求道学仙。
方蓬:方丈、蓬莱,海上二仙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是李白流放夜郎又被赦免东还时所作,时间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或次年,当时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得释。
李白晚年虽为时局所左右,但仍以苍生为念。他赞成征讨安史叛军,因而参加永王李璘水军,并欣然赋诗,屡陈报国之热忱。但他怎能想到王子之间争夺帝位,李璘被灭,他亦获罪,在浔阳被下狱,旋被判长流夜郎。但他又未料到因关内大旱而遇赦,于白帝城中途放还,又闻收复两京,亦为欣喜。身所受者,凶吉皆备,悲喜难言,李白一时万感交集。这首诗叙获罪获释状况,心情是很复杂的。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段(篇首十二句)陈述被放的遭遇,抒发救国的忠愤。李白讨逆爱国,无辜被刑,实为冤屈。只因时机乖违,怨谁难辨。此诗开头四句即言其得罪并不怨天,他以黄口小雀易为罗者所得、白龙化鱼偶为渔者所刺的典故为喻,说明自身被祸当归咎自身,这里以一“愚”字自责不明智、不识时务。其实当时永王东巡至李白获释这一过程事态之翻覆,非人所能预料。但他对安史作乱是非常痛恨的,直以“鲸鲵”“豺狼”呼之,谴责其多行不义,一“屡”字谓其作恶多端。正是因为安史之乱,使他又在肃宋朝坐累远流,“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二句,可见其遭逐仓皇之状。但李白虽一再遭逐并不沉溺于个人的不幸之中,“悲作楚地囚,何由秦庭哭!”襟怀非常广阔。他痛哭的是,身为楚地的囚徒,多么可悲,不能像申包胥为救楚国而赴秦庭大哭七天七夜。他自比申包胥,愿效一片救国之忠心。
第二段(篇中从“半道屯蒙”到“剑玺传无穷”)叙述光复两京的经过,抒发诗人的欣喜之情。前四句承上段写他在艰难的流放途中欣闻收复两京。他举出汉代的光武中兴,意谓光武尚须东迁,如今李唐王朝大势颇好,不须迁都,理当光复长安,非光武可比,字里行间已含喜悦之感,一“欣”字为此段的基调。这二十句一气贯下,历数光复长安的事迹,先言明皇幸蜀之时,有太子(储皇)驻兵扶风,支撑局面,继承帝位,延揽群雄。郭子仪率官军与回纥军共讨叛贼,前后夹攻,几经鏖战,平息国难,收洛阳,入咸京,席卷天下,成就大功。谓“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是对肃宗的溢美之辞。后言肃宗迎明皇还长安,明皇亲授传国玺与肃宗,以“两日忽再中”盛称与皇儿于乱后团聚之喜庆。“大驾”四句皆祝愿之辞。这一段,李白当时据传闻写成,考之《旧唐书》中《郭子仪传》与《肃宗纪》,事与史正相吻合。诗中不仅切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而于对平息安史之乱的赞颂与对唐王朝复兴的祝愿之中,又表现出李白关心国事的热情。这里,李白并未为区区一己得救而自喜,却为社稷“中兴”而欢欣。


第三段(篇末八句)感叹为时所弃,并以归隐的幻想表示对现实的不满。这一段扣住诗题的第三层意思:“书怀示息秀才”。李白肯与息秀才言承恩放还的身世和光复两京之大事,剖心相告,无疑其人亦为李白的志同道合者。他所表白的心迹是极为复杂的。前二句“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显然由前段对社稷“中兴”的热烈赞美陡然跌落为自伤身世的浩叹。李白已年近六旬,当此国家复兴之际,自愧不能效秋毫之力,一“愧”字便含积极用世之念。他并以矍铄翁自比。《后汉书》载:“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卷五四《援传》)李白欲效援,颇怀老骥伏枥之志,是何等勇气。一年之后,李白有作《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亦见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念”二字,意谓不为时所重,无由鼓力,是怨愤之言。这二句分量很重,既有济世的热望,又有失意的苦闷。“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赠别从甥高五》)亦同此意。欲进不能,无可奈何,由对执政者的失望与不满,进而产生弃剑学道、避祸远游的幻想,言如鸿高飞冥冥薄天,令弋者无以取之。“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二句,照应篇首“以愚陷网目”之意,记取隐身网罗之教训,遁迹方篷,高飞远祸。这里不是表示退隐的决心,而是以退隐的呜咽写其慷慨进取之志,力透纸背,感人至深。关于李白的隐退,历来被人误解,《旧唐书》说他“飘然有超世之心”,这种超世说一直成为论者的话题,他的游仙好道之作向为人所重视,他的仙风道骨向为人所赞赏。但这位“诗仙”的毕生经历与全部作品却表明他积极面世的人生态度,始终一贯。他曾明白地表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这两句诗正可以作为“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二句的注脚。


这是一首以史笔写成的政治抒情诗。诗的主旨在于表明诗人怀有坚贞的报国之志,年虽老而志未衰,并为大志未酬深感不满。他能够做到:刚遇赦得释,便议论国家政治,可见李白面向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李白在晚年,由于安史之乱把他推入现实矛盾的旋涡,他投笔从戎,对平息边将的叛乱,恢复社会的安定、消除苍生的灾难,寄予极大的关注,使他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同于安史乱前那些从个人出发的抒怀之作,而更多是从社会出发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矛盾,因而他晚年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容。而艺术风格也不似青壮年时期诗歌那样“壮浪纵恣”(元稹语),而表现为沉着顿宕。这首咏怀之作,恰好体现了其后期诗歌的特点与风格,无疑是其一篇代表之作。
李白晚年这类诗歌可以与杜甫同期作品媲美。惜乎长期以来论者与史家未予应有的重视,人们主观地以为:杜甫的主要活动时期为安史之乱后,而李白的主要活动时期为安史之乱前。因而李白与杜甫虽同经历过安史之乱,于杜甫为其中年,故以为重要:于李白为其晚年,则不予重视。这种重中年轻晚年的意识,掩没了李白晚年不朽诗篇的光辉。李白晚年的坎坷身世与光辉诗篇当与杜甫等同视之。   
名家点评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此言(“得罪”二句)乃“引罪自咎,无怨尤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346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尊绿酒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古诗简介
《前有一樽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作品。这两首诗是依照乐府古题而填的新作,把原题祝宾主长寿之意变为当及时行乐之辞。第一首诗抒写流光易失、少壮易老的感慨。前六句写时光易失,年华易逝;后四句说感叹青春不再,不如及时行乐。第二首诗先写在琴声中痛饮美酒的狂态,后写如少女歌舞相伴的欢乐。组诗格豪放不羁,充满醉态思维。

翻译/译文
其一
东来的春风忽然吹过,使金樽中的渌酒生起了微波。
落花在席间纷纷飞舞,席上的美人快喝醉了,脸红得像朵桃花
青轩旁盛开的桃李能得几日鲜艳?流光不待,青春易失,日蹉跎而过。
朋友,快来跳上一曲吧,红日就要西落了。
正当青春年少的时候不及时饮酒行乐,等到满头白发之时再后悔又有何用呢?
其二
弹奏着龙门之桐作制的琴,喝着玉壶中清澈的美酒。
在动听的琴曲伴奏下,我与君开怀畅饮,直喝得看朱成碧,满面红光。
貌美如花的胡姬,站在台前微笑,满面春
春风啊舞罗衣,您今天不在这里痛饮一醉,还准备到哪儿喝去?

注释
⑴前有一樽酒: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一本无“一”字。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⑵绿酒:美酒。一作“渌酒”。
⑶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酡(tuó):因饮酒而面红。
⑷青轩:指豪华的车子。
⑸流光:谓日月之光。蹉跎:光阴虚度。
⑹西夕: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⑺当年:壮年。指生命的全盛时期。意气:意态,气概。倾:超越。一作“平”。
龙门之绿桐:传说龙门上桐树善作琴。
⑼清若空:清澈透明的美酒盛在饮器里,仿佛空无所有似的。
⑽催弦拂(bì)柱:弹琴前的准备工作。催弦,上紧琴弦。拂柱,调整弦柱,校正弦音。
⑾看朱成碧:形容眼花,视觉模糊。
⑿胡姬:古代西域出生的少数民族少女。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⒀当垆(lú):卖酒。垆,酒店中放置酒瓮的土台子。
⒁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⒂欲:一作“将”。安:哪里。

创作背景
乐府旧题有“前有一樽酒”,《乐府诗集》卷六十五列于《杂曲歌辞》。傅玄、张正见诸作,皆言置酒以祝宾主长寿之意。李白据此变为当及时行乐之辞。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赏析/鉴赏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整体赏析
这两首诗是李白以乐府古题“前有一樽酒”而填的新词。第一首诗写流光易失,少壮易老。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时光易失。由春风联想到落花,由落花联想到美人朱颜如同桃李,不能有几时红艳,此皆因流光欺人之故。后四句为第二段,感叹人生易老,少壮不能挽回。“日西夕”,既用来烘托悲情,又暗示人到暮年。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卷三认为这是及时行乐之辞。”“及时行乐”在李白诗文中常言及,自不免含有消极因素,但它又总与叹惜光阴虚度和珍惜生活相联属,因而自应有其积极的一面。
第二首诗亦为及时行乐之辞。首句言琴佳,次句言酒清,三四句写在琴声中痛饮,后五句写面对如花少女的歌舞欢笑,应大醉而归。“胡姬”二句用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诗意。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二节“西市胡店与胡姬”:“李白篇什中道及胡姬者尤多。”除此篇“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外,还有“细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白鼻騧》)、“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二首》之二)等。足见当时长安,以歌舞侍酒为生之胡姬甚多。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名家点评
明代梅鼎祚、屠隆李杜二家诗钞评林》:“烟波”字妙。英雄之气,亦自难平。余未壮年,诵辄心折。
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太白)《乌夜啼》《乌栖曲》《长相思》《前有樽酒行》《阳春歌》《杨叛儿》等,出自齐梁《捣衣篇》,亦似初唐。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即古所“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之意,写来偏自细致,不是一味豪故,又不是齐梁卑靡之音,故妙。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外感慨之词,亦见其姿致。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347

谒老君庙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翻译/译文
译文
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时,不禁心神肃静。
这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荒草茂盛几乎把路掩盖,台阶上落下的灰尘很厚,所以,爪子的印迹深深。
老子出函谷关就到流沙国去了,所以,丹炉的香火无人传承,出关的道路上紫烟迷茫,哪里还有他的行踪?
你走后一千年,我独自面对着这清冷的寺庙,萧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万分?
注释
⑴《宋书》:“灵庙荒残,遗象陈昧。”
⑵《列仙传》:关令尹喜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⑶《太平御览》:《关令内传》曰:真人尹喜,周大夫也,为关令。少好学,善天文秘纬。登楼四望,见东极有紫气四迈,喜曰:“应有异人过此。”乃斋戒扫道以俟之。及老子度关,喜先戒关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果至,吏曰:“愿少止。”喜带印绶,设师事之道,老子重辞之。喜曰:“愿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得奉而行焉。”于是著《道德经》上下二卷。

赏析/鉴赏
  此写作时间不好判断。按道理,在唐朝开元和天宝(均为唐玄宗年号)时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谒的应该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庙,面对如此冷落的道观则可能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也许就在李白流放回到安徽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348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古诗简介
《观元丹丘坐巫》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主要是写诗人欣赏巫山屏的过程与感受。前四句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以真形画,疑画为真,隐时现呈扑朔迷离之势。接着六句写鉴赏巫山屏风画后的感受:“如有声”、“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达出诗人鉴赏巫山屏风画时从幻觉顿失、眼前一片寂静、复由迷而生疑、并非实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写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全诗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犹如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既有历历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惊艳,表达出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超凡想像力。

翻译/译文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日光下溪畔的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注释
1.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数诗赠与,可参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巴山山脉之特起处。巫山屏风,即绘有巫山的屏风。
2.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
3.巫山:《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巫山。盛弘之《荆州记》: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至巫峡,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旧:自三峡取蜀,数千里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不见,所谓高山寻云,怒湍流水,绝非人境。神女庙,在峡之岸。
4.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四川省志》:巫山在夔州巫山县东三十里,形如“巫”字、有峰十二,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净坛、上升、起云、栖凤、登龙、望圣也。此十二峰者,不聚一面,乃江绕此山,周遭有十二峰,绘者不得不汇为一图耳。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
5.君:指元丹丘。
6.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遇,自言“妾在……阳台之下”。《文选》刘良注:“阳台,神自言之,实无有也。”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7.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楚辞》:“瑶席兮玉瑱。”王逸注:“瑶玉为席。”汤惠休诗:“锦衾瑶席为谁芳。”
8.楚王神女:《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梦遇,自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是也。后人立神女庙于山下,今谓妙用真人祠。
9.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样子。
10.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高咫尺,如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见徐安贞《题襄阳图》注⑤。《南史》:萧贲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11.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丹崖:绮丽的崖壁。绮:华美的丝织物。
12.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历历:分明貌。泛:飘流。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一统志》:荆门山,在湖广荆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相对。《水经注》: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西南流,历巴中,经巴城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四川通志》:巴江,在重庆府巴县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因名巴江。琦谓:诗中所云巴水,似指巴地所经之水而言,不专谓曲折三回之巴江也。
13.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广韵》:“潺湲,水流貌。”
14.氛氲,盛貌,祥气也。
15.笑日:向日而笑。发:开放。江客:江行之客。应前“历历行舟”此二句诗人对画发问:向日而笑的溪是何年开放?江客听猿又到哪一年为止?“溪花”、“江客”,均为画中之景。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高丘:王琦注:“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疑入高丘梦彩云”,言心生幻境,恍惚进入神话世界。谢灵运诗:“缅邈区中缘。”张铣注:“缅邈,仿佛也。”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

赏析/鉴赏
  此诗起笔四句,即以真形画,疑画为真,写出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接下来,“如有声”、“如有情”,诗人由疑而入迷,竟从画中听出有声,见出有情;可是转眼间幻觉顿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静——“何寂寂”,诗人复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来只是一幅画,并非实景,诗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苍苍”以下六句,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由于画面的逼真,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坠入迷境。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表现得如此真切生动,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


  此外,诗中对画面景物的再现,纯从实处着笔,但由于它是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既给人历历在目之感,又毫无呆板琐细之嫌,其中所隐含的美妙神话传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更能激起人们美好的情感联想。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349

东鲁见狄博通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翻译/译文
译文
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
又说您挂帆东,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平浪静。
注释
东鲁:鲁郡之别称,唐属河南道,即今东兖州市。如鲁国、鲁中等。
狄博通:户部郎中光济之孙,李白的好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
江东:长江流至芜湖,呈南北走向,江以东为辽东,即今安徽、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挂席:挂帆。
沧海:此指东海。
却来:返回之意。
“谓言”:这两句意为:本说渡海,而今返回,当是无长风之故。

赏析/鉴赏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运用铺叙手法,讲述人与久别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亲切慰问,突显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别我向何处”、“传道游江东”为李问狄答,增加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相思离别之苦。诗词新颖别致、平淡无奇,又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紧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关爱之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怀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度沧海”能表达李白之志,“长风”,则形容在大浪袭来时的情景,飘逸洒脱,无拘无束,豪情万丈。诗人运用“长风破浪”的意象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这恰恰是突显出诗人所追求的人生气质。比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帆济沧海”(《行路难》)。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数句就刻出诗人与久别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上,足见李白清新脱俗的诗风。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信口成章,借用“挂席”、“度”、“沧海”、“长风”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生动诙谐地描写了友人狄博通“挂席度沧海”、“游江东”的形象,亦似是喻已,侧面衬托出诗人不满足于“孤臣孽子”的现状,向往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冲天豪情,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想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此诗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体现了李白与友人狄博通之间相互关心的真挚友谊,抒写出诗人见到从江东归来的好友狄博通的欣喜心情。

  此诗是天宝五载(746)李白在鲁郡瑕丘(今兖州)所作。

  天宝中叶,自玄宗天宝元年(742)到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里,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这段时期,唐朝国事益非:内则屡兴大狱,屠戮驱逐忠良;外则穷兵黩武,内政不修,滥事征伐。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350

赠钱征君少阳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翻译/译文
译文
举起白玉杯痛饮美,在这绿杨飘垂的三之时。
春风还能吹拂几日,您我两鬓各已斑白。
秉烛游唯须饮酒,此时投竿垂钓也许未迟。
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
注释
1.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为征士,君为尊称。
2.三月时:指暮春
3.秉烛:以蜡烛照明。
4.投竿:钓。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
5.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据考证,这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所以用吕尚的典故。吕尚,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吕尚钓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适逢周文王前来打猎,遂同车而归,立为师。

赏析/鉴赏
  此大致是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一作《送赵卿》,是李白写给钱少阳的赠诗。李白至晚年,很是推崇‘商四皓’的济世之心和佐君之功,所以李白对“四皓”似的老者钱少阳也极为推重,甚至在《赠潘侍御论钱少阳》诗中称钱少阳是‘眉如齐四皓’。李白在诗中说他们两人“两鬓各成丝”,都已经老了,因此李白劝钱少阳要及时行乐,但也希望钱少阳能得到皇帝的征召,见用于世。此诗李白以饮酒慨叹人生短促,赞扬钱少阳年老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一遇帝王建功立业、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
  首句“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一上来就写“酒”,然后再交待时间,起势突兀。两句诗,出主人公在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住钱的征君身份。“三月”暮春,点明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伏笔。


  “春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联上承第二句。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这样,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点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丝”,和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词意相似,是说钱和自己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浑然而不可分了。第三、四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


  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份,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总的来说,这首五言律诗,任情而写,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在思致绵邈、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结句雄奇跌宕,题旨全出,令人回味无穷。按格律论,五律诗应是颔联和尾联对仗。而李白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以使其豪放雄奇的情思与才气不为严密的格律的束缚。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351

奔亡道中五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古诗简介
《奔亡道中五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作品。这五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人们流离失所的惨状,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抒写了自身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诗人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全诗多处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战乱中危急的国家局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翻译/译文
其一
田横曾经逃亡到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其二
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其三
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其四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其五
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在这嫩绿的草地旁。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注释
⑴奔亡:逃亡。题下原注:“淮东。”
⑵“苏武”句:苏武,字子卿,西汉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归。此句以天山借指匈奴所居之地,不是实指。《唐书·地理志》:伊州伊吾县,在大碛外,南去玉门关八百里,东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里,有折罗漫山,亦曰天山。《苏武诗》:“食天山近,思归海路长。”盖以天山为匈奴地耳,其实苏武啮及牧羊之处,不在天山也。
⑶田横:战国齐田氏之后。秦末,与其兄田愉起兵复齐刘邓火项羽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下五百人逃往海岛。后田横羞为汉臣,自杀岛中,五百人也自尽。《史记·田澹列传》: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田横惧诛,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韦昭曰:海中山曰岛。《正义》曰:按海州东海县有岛山,去岸八十里。
⑷亭伯:即崔骃,其字亭伯,东汉时人。曾任车骑将窦宪主簿,后让他出任长岑县令,自以为远去,不得意,于是辞官而归故里。《后汉书》:崔骃,字亭伯,为窦宪主簿,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李陵:字少卿,与苏武同时代人。汉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被困投降,汉朝族灭其家,李陵病死匈奴。《汉书》:李陵败降匈奴,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
⑹短服:此指胡服。《梦溪笔谈》:窄袖短衣,长靿靴,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靴,便于涉草。
⑺“谈笑”句:言鲁仲连却秦军事。左思咏史八首》:“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⑻七贵:泛指把持朝政的贵族。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廷。”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
⑼“仍留”二句:用鲁仲连助田单攻聊城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於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⑽“函谷”两句:用汉朝班超故事,说明中原已被安史叛军占领,关内的函谷反成了边塞。《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帝乃征超还。章怀太子注:玉门关,属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长安三千六百里,关在敦煌县西北。函谷,关名,战国时秦置,故址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⑾洛川:洛水,即今河南黄河支流洛河。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发源于易县,南入拒河。《通志·地理略》:洛水,出商州上洛县,经虢州、河南入河。《史记正义》:易水出易州易县,东流过幽州归义县,东与滹沱河合。
⑿嵩岳:即嵩山。燕山:燕山山脉,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口到山海关,东西走向。《通志·地理略》:中岳嵩山,在河南告成县。《隋书》:渔阳郡无终县有燕山。《太平御览》:《隋图经》,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
⒀申包:指申包胥。《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兵人侵楚国,申包晋代表楚国到秦国请求援兵。秦国不出兵,申包胥立在宫廷墙边而哭,日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国于是出兵援楚。《左传》:吴入郢,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伯使辞焉,曰:“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⒁淼淼:水大貌。《广韵》:“淼,大水也。”
⒂子规:即杜鹃,鸣声哀苦,好像在叫“不如归去”,使客居他乡之人心生凄恻。

创作背景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震动大明宫的时候,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一时间大唐王朝烟四起,战火弥漫,百姓逃亡,生灵涂炭。至德元载(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于是李白携妻子宗氏南奔,往来于宣城、当涂之间,此五首诗为其奔亡道中所作,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用的是苏武和田横的故事。苏武是汉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者,被匈奴扣留。在匈奴期间受尽折磨,但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于是匈奴就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田横是齐国君主田氏族人,与从兄田儋、兄田荣一起反秦。后来,韩信破齐,田横自立为齐王,归附彭越。彭越归汉后,田横就率领其宾客和部属伍佰人逃至海岛。后来刘邦先许以封侯安抚田横,未成,就威逼田横归汉。田横从大局出发,同意去洛阳议事,至洛阳附近三十里处自刎,以头献刘邦刘邦以王礼葬田横。苏武后来归汉了,而李白什么时候能够回归长安呢?这是诗人所困惑的。当时,唐朝的守城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李白像当年被困匈奴的苏武、被困海岛的田横一样,也被困在沦陷区内。他与妻子不得不换上胡人的衣装,趁着茫茫的月色,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长安。他奔走的方向与众多逃亡人的方向恰恰相反。诗人以苏武、田横自况,表现其不屈的气节。
第二首诗这里化用了崔骃(字亭伯)和李陵的故事。崔骃为幽州从事时,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通,后来刺王失败了,崔骃被提拔为侍御史。后来窦太后临朝,他与窦宪不合,被窦宪排挤,让他“出为长岑长”,他认为太远了,就不去就任。这就是李白所说的“亭伯去安在”。李陵是汉将,与匈奴战,失败了,投降匈奴。李白写这两个人的故事,反映了李白内心的复杂性。亭伯是逃避的,李陵是投降的。李白是想逃避呢,还是想投降?只能留给人们去思考。李白这次奔走的目的地是长安。虽然自己所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但李白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到达长安,觐见玄宗,献上自己的灭敌大计。但是,还没等李白到达长安,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李白在路上也不得不换上胡衣,这正说明了当时形势的严峻。
第三首诗用的是鲁仲连的故事。鲁仲连,亦称鲁连,战国时名士,多谋略,善言辩。赵孝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并据守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都一一推辞,退而隐居。李白将自己比作鲁仲连,认为自己尚有救国良策,希望能够为玄宗所用。鲁仲连能够成就功业而隐居,而李白呢?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谋略不能被采用而心中忿忿。
第四首诗用的是申包胥的典故。从这首诗来看,李白的立足点在函谷关内(西)。诗的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被安史乱军占领,所以洛阳之水、嵩山如同边疆的易水、燕山。自己本想效法申包胥痛哭秦庭,劝说玄宗抗击叛军,可是此时函谷关以东尽为敌军所得,形势万分危急。李白不得不从华山经商洛大道转道江南,又经溧阳、杭州金陵,隐居庐山叠,静观形势的变化。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跟从永王,是因为想效法申包胥恸哭乞师,以救国家之难。
第五首诗主要抒发诗人在奔亡途中的迷茫情绪。前半部分重在描写途中所见的景物,其景语都是情语。茫茫湖水、青青芦叶都可以看作是诗人愁绪的反映。夕阳就要落入大江对岸的西边了,而诗人的归心还不知在何处,其愁绪不言自明。后半部分进一步抒发愁情。歇春草迷离的路边,可见在战乱中不知往哪儿走,诗人心中非常迷茫。而在这个时候又听到了子规鸟的连声啼叫,在几近亡国的危局中又听到这样凄惨的叫声,真有点上加霜的感觉,无疑更是加深了诗人的愁情。
这五首诗是后人研究“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李白行踪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在这些诗中,李白先后引用涉及苏武、田横、崔骃、李陵、鲁仲连等很多历史人物的典故,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表达了自己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352


对雨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古诗简介
《对》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写了远和庭院景如烟的景象,而黎庶老叟还在劳作之中,如此气节,作者自己的悠闲与老叟的劳作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顿生感慨,透露出淡淡的忧愁。全诗给人一种自我反思与怜悯劳动者的胸怀。

翻译/译文
朦胧,诗人卷起窗帘抬头向外眺望,雨水打湿草木,那蓊蓊郁郁的草看上去柔软、薄弱像丝绵一样,很是茂盛的样子。那边的一口神秘的石洞上浮着稀疏的白,庭院上面到处充满了支离破碎的细烟。点轻打江水,一波波水纹向四周散去,犹如忧愁四散,其实他并无法真正的忧愁。吹拂的像千斤重,难以连成一片,断断续续。终日忙碌的老农忙于耕种,在这样阴沉潮湿的天气也不休息一刻,趁着烟雨天耕种江边上肥沃的田地,江边上一片繁忙。

注释
①绵芊:指草木像丝绵那样柔软、薄弱、纤细的样子很茂盛。
②古岫(xiù):本意为岩穴,表示古老神秘的石洞。毳(cuì):本意指毛发,表示朵清淡、稀薄、朦胧的样子。
③空庭:幽寂的庭院。
④水纹:水的波纹。
⑤叟(sǒu):指年老的男人。老叟,即老年人。

赏析/鉴赏
李白写的这首五言律诗,写了卷帘抬头向外望去,雨水将草打湿,峰峦,古洞和庭院中雨丝如毛如烟的场景,转而诗中呈现微微的忧愁,因为作者看到辛苦的农民还在劳作,为了生计一刻不停,很是辛苦,不经为他们感到难过。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五言律诗,诗人李白抒情的手法细腻的文字,勾勒出烟雨濛濛的面:诗人百无聊赖伫立窗前,如丝般细雨润湿着窗外的一切。草凝露,古岫雾掩,空庭弥烟水纹轻皱,微吹过,细雨风舞,更有农夫事忙,欲避雨小而心有不舍,往来穿梭。雨对于诗人总是会勾起无限遐思,心潮涌动。 李白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境界阔大,心牵黎庶,便是大笔杖!何况中间两联又对得那样工稳。”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353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余时系浔阳狱中,正读《留侯传》。秀才张孟熊蕴灭胡之策,将之广陵,谒高中丞。余嘉子房之风,感激于斯人,因作是诗送之。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古诗简介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为李白作。本诗作于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根据诗前小序的意思,此诗应是作于浔阳狱中,意托张秀才求情于高适。诗中以古喻今,古对张良大力推崇,今对高适赞誉有加。

翻译/译文
秦始皇沦丧了清明之道,留侯张良挺身而出降魔除妖。
感激黄石老人这位饱经沧君子培养张良了。
张良雇壮士挥金槌击杀秦始皇,为民报仇的美名传遍六国。
张良智勇冠绝万古,萧何与陈平也难以匹敌。
刘邦项羽两龙争斗的时候,天地涌动战争
张良指使樊侩在鸿门宴酣时舞长剑保护了刘邦,仓卒之间解除了刘邦生命危机。
宇宙这才开始倒转,鸿沟划界开始将形势逆转。
张良英才谋略天下奇绝,黄石老人的美名也传遍人间。
叛逆安禄惊扰皇上,三色逆光扰乱天文星象。
高适公镇守淮海,谈笑之间就扫除了永王之乱的妖氛。
皇上采纳你的谋略策划,很快克除大难,你的功勋卓著。
我倒并无冤屈的感觉,玉石俱焚是常常发生的事情。
我在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有什么要表达的呢?也许泪水的流淌说明一切。

赏析/鉴赏
这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作于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根据诗前小序的意思,此诗应是作于浔阳狱中。张秀才有求情的初衷。李白这首诗谈古论今,古对张良大力推崇,今对高适赞誉有加。诗中应含有求高适帮忙之意,不过高适是否帮助了李白不得而知。据研究,李白最后是因宣慰大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之昭才出狱的。不久,还是被流放了。不过相对于韦子春等人的被杖杀,还是说明有人在保护李白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354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古诗简介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是唐代伟大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友人元丹丘的隐居环境和闲情逸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翻译/译文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当初选择此地建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此地好景,北面是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你在山泉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落。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
1.题下有“序”云:“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云岩映郁,有佳致焉。自从之游,故有此作。”元丹丘,太白至交,为道士,天宝初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见《玉真公主祥应记》碑。太白之识玉真公主,或即元丹丘引荐。颍阳,唐县名,治所在今嵩山之南河南登封颍阳镇。颍阳山居,指元丹丘在颍阳新筑别业。山居,山中的居处。谢灵运《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傍。”
2.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
3.元君:指元丹丘。
4.苍生望:百姓所望。《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高卧东山,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过江诸人相与言日:“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5.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6.晦迹:隐居匿迹。
7.“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元和郡县图志》五河南府密县:“马岭山,在县南十五里,洧水所出。”南岭,指鹿台山。《一统志》汝州:“鹿台山在州北二十里,有台状若蹲鹿。”
8.汝海:指汝水流域。枚乘《七发》“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文选》李善注:“称汝海,大言之也。”
9.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10.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11.“益愿”二句:谓有隐遁之意。江淹《杂体诗-阮步兵》:“青海上游。”《文选》李善注引《吕氏春秋》曰:“海上有人好青鸟者,朝至海上而从青游。青至者前后数百。其父日:‘闻汝从青游,盍取来?吾欲观之。’其子明旦至海上,群青翔而不下。”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创作背景
太白与丹丘为莫逆之交,时相与游从。丹丘身为道流,或出或处,或显或隐,徘徊于江湖魏阙之间。太白涉足终南捷径,丹丘当是重要引路人之一一。故《西岳云台歌>有求援引之意。丹丘当是于离开长安后,隐居颍阳,太白因从之游。其《题元丹丘山居》、《元丹丘歌>,当亦此游之作  。

赏析/鉴赏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355

感遇四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其二】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其三】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
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
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其四】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古诗简介
感遇四首》是唐代伟大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通过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对于韶华易逝、岁难留的感慨。

翻译/译文
【其一】
我喜爱王子晋,他在洛水滨得仙道。
炼成金骨不毁,玉颜长春。
那个可爱的浮丘公,与之缠绵可近可亲。
举首就处在白日之间,分明是个避世的人。
二仙已经远去,我倒是梦想殷勤。
【其二】
可叹东篱边的菊花,茎细叶又小。
虽然说与兰蕙有别,也有自己的芳菲。
没有喝过老陶的满杯,徒然沾上不少清露的光辉。
正当菊花荣盛的时候你不采撷,菊飘落的时候你想采也没有了。
【其三】
以前我听说嫦娥窃药以后黑发不变。
她并不以玉颜皎洁为荣,她希望炼成金骨不老。
飞上青天就没有回来,含笑坐在明月上的广寒宫中。
皇宫里的蛾眉别自夸,随时都有凋歇的危险。
【其四】
宋玉事奉楚王,本身立意是非常高洁的。
在巫作赋赞美彩,在郢中歌唱阳春白雪
举国上下无人能和,下里巴人都卷舌闭嘴。
楚王听信登徒子的谗言,对宋玉恩情就断绝了。

注释
⑴王子晋:古代神话人物。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儿子。
⑵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⑶姮娥:即嫦娥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356

效古二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
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
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
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
归时落日晚,蹀躞浮云骢。
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
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
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
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
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其二】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古诗简介
《效古二首》是唐代伟大李白所写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出了作者初入长安待诏翰林时思想活动:第一首写自己极受皇帝恩宠,表现出诗年华的思想,第二首讥讽嫉妒者,流露出得意的心态。

翻译/译文
【其一】
清晨来到天子的庭苑中,在蓬莱宫拜谒皇上。
掩映皇上的辇道,碧树摇曳在苍茫的天空
在翰林院滥竽充个谬数,侥幸可以与银台阁的文人沟通。
翰林待诏侍奉贤明的皇上,振笔挥毫歌颂清明的政
归翰林宿舍时已经是落日黄昏,浮骢小步行走
人与都不想逞能,没有飞驰起来逞豪雄。
一入宿舍门就看见紫鸳鸯戏水,金井中高大的两棵梧桐树
树下来段清歌配古琴曲,喝的当然是新丰的美酒
人生快意且须及时行乐,与群公大臣列筵喝酒吃肉。
时光不可挽留,人生在世就如飞转的蓬蒿。
还是早点腾达好,羞比姜太公那个垂钓翁,八十多岁才与文王相逢
【其二】
自古以来都有美人西施与她的东邻东施。
蛾眉不可妒忌,何况效仿她皱着眉头。
所以尹婕妤很明智,一见邢夫人就自叹不如。
低头连大气也不敢出,沉默不作一声。
无盐子啊,丑陋如斯!你有什么可珍爱的?

注释
⑴天苑,禁苑也。
⑵《唐书》:大明宫在禁苑东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长千八百步,广千八十步,曰东内。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赀以助役。高宗以痹厌西内漱湿,龙朔三年始大兴茸,曰蓬莱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长安元年复曰大明宫。
⑶《上林赋》:“辇道属。”颜师古注:“辇道,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
谢朓诗:“既通金闺籍。”李善注:金闺,即金门也。应劭《汉书注》曰:籍者,为尺二牒,纪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⑸唐大明宫有银台门。
⑹《通鉴》: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胡三省注:唐天子在大明宫,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在兴庆宫,院在金明门内;若在西内,院在显福门内;若在东都及华清宫,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各别院以凛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
⑺)谢庄月赋》:“抽毫进牍,以命仲宣。”李善注:“毫,笔毫也。”《诗经·大雅》:“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⑻《韵会》:“蹀躞,行貌。”。
⑼梁元帝诗:“试酌新丰酒。”
谢灵运诗:“列筵皆静寂。”吕延济注:“列筵,谓四座也。”
⑾《南史》:张缵年二十二,累迁尚书吏部郎,俄而长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
⑿垂钓翁,谓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始遇文王。
⒀《史记》: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与邢夫人同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尹夫人前见之,曰:“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对曰:“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望见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
⒁《史记·日者传》:“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颜氏家训》:“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⒂无盐,战国丑妇钟无盐,齐宣王之王后。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357

赠闾丘处士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古诗简介
《赠闾丘处士》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翻译/译文
贤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遗传的产业。
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光,荷叶已凋零落满古池。
闲暇时高卧遥帷,打开书帙读读山海经,神驰四
喜欢这种田家之乐,所以耽误了去林隐居的约定。
在田野小酌赏劝芳,折些园里的蔬菜与露葵一起烹食。
如果再栽些桃李树,再为我盖几间茅屋就最好不过。

注释
⑴闾丘处士:李白友人,复姓闾丘,名不详,曾为宿县令。
⑵沙塘陂(bēi):地名。陂:水边。
⑶散帙(zhì):打开书卷。
⑷露葵:莼菜。
⑸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赏析/鉴赏
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358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掉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蔑。



古诗简介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是唐代伟大李白的作品。全诗二十句一百字,是写给李贲(唐许王李素节的孙子)的送别诗

翻译/译文
润州刺史齐公开凿新运河,将会万古长流不绝。
这是一座丰碑,丰功伟绩将使后人受惠,与天地同在。
河上有两座桥梁,正对着两座阁楼,河边树木苍郁,朵盛开。
这树木就如同周召公办公事的甘棠树,深受人民喜爱,谁会去攀折呢?
吴国地界将因此固若金汤,从此这里就是天险。
水闸将水阻拦,宽阔的人工湖使沙岸的河流交汇处显现。
现在我送我们家长排行最小的叔父李贲外出,因为分别心里很不痛快,刚才的兴高采烈都是假装的,所以把停下,多待一会。
你看着满江漂荡的柳絮,像龙雪花,仿佛也依依不舍你的离别
让我们珍惜在这里的聚会,就像七君子林聚会一样情谊深厚,此别也像是他们的分别一样郁闷怆恻。
望着你即将飞绝尘而去的身影,我可以料想:我回家以后会是多么清冷寂寞

注释
⑴胡三省《通鉴注》:扬州江都县南三十里有瓜州镇,正对京口北固山。所谓新河,即今之瓜州运河是也。
⑵《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六年,润州刺史齐浣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又《齐浣传》:开元二十五年,迁润州刺史。润州北界隔大江,至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绕瓜步,多为涛所漂损。浣乃移其漕路于京口埭下,直渡江二十里。又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自是免漂损之患,岁减脚钱数十万,迄今利济焉。
⑶《俗通》:召公当农桑之时,重为所烦劳,不舍乡亭,止于棠树之下,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寿九十余乃卒。后人思其德美,爱其树而不敢伐。《诗经·甘棠》之所作也。
⑷宋文帝诗:“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
⑸《新唐书》:江南送租庸调物,以岁二至扬州,入斗门。
⑹木华《海赋》:“锦散文于沙汭之际。”李善注:毛苌《诗传》曰:芮,崖也。“芮”与“汭”通。《左传集解》:“水之隈曲曰汭。”《说文》:“汭,水相入也。”“泬,水从孔穴疾出也。”或疑《广韵》、《韵会》诸书屑薛韵中无“汭”字,当以“泬”为是者。
江淹诗:“弭棹阻风。”李善注:“弭,止也。”
鲍照诗:“胡风吹朔,千里度龙山。”
阮籍阮咸叔侄与嵇康等寓居河内山阳,共为竹林之游。
曹植诗:“君若清路尘。”
谢灵运诗:“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寂蔑,犹寂寞也。

创作背景
该诗是写给李贲(唐许王李素节的孙子)的送别诗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359

邯郸南亭观妓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
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顾美人,请歌邯郸词。
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



古诗简介
《邯郸南亭观妓》是诗仙李白的作品。此描绘了歌舞的欢乐场面,流露了年华易逝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翻译/译文
赵燕美女载歌载舞,魏鲁佳丽鸣琴敲鼓。
红粉浓装艳比日,舞袖飞动枝招展。
(我)手端酒杯,眼盯美人:唱首邯郸歌词好吗?
清脆的古筝,飞缭绕,动人的歌声响彻霄。
好招揽人才的平原君现在在那里?当初的华池,如今到处游着古文样的蝌蚪
他手下的三千门客,如今又有几人闻名?
我们如果不仔细利用美好的时光,后辈一定会笑我们太傻!

注释
(1)邯郸:县名,唐时隶河北道之磁州。
(2)鼓:一作“妓”。潘岳《笙赋》:“索缠歌鼓,网罗钟律。”
(3)燕赵:因邯郸战国时为赵国首都,又因其所属的河北道古时为燕国、赵国之地,故为“燕赵”。
(4)姝:见《韵会》:“姝,美色也。
(5)鸣丝:指琴瑟等弦类乐器
(6)日:一作“月”;袖:一作“衫 ”。
  (7)筝:乐器。见颜师古《急就篇注》:“筝,亦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
(8)绿云垂:即响遏行云之意。见《艺苑雌黄》云:“世人言度曲者,多作徒故切,谓歌曲也。”张平子《西京赋》云:“度曲未终,云起飞。”子美《陪李梓州泛江》诗:“翠眉索度曲,云鬓俨成行。“西汉《元帝纪赞》云:”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吹洞萧,自度曲,被歌声。“


(9)科斗生古池:见《古今注》:“虾螟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形圆而尾尖,尾脱即脚出。颜师古《急就篇注》:“科斗,一名活东,一名活师,即虾蟆所生子也。未成虾蟆之时,身及头并圆,而尾长,渐乃变耳。”科斗,蝌蚪。
(10)座客三千人:手下的三千门客。见《史记》:“平原君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又曰:平原君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座客,古代官员权势手下的门客。
  (11)于今:现在,如今。
(12)但为后代悲:后辈们也只会嘲笑祖先不会享福。见《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此时拟北游塞垣。经过广平、邯郸等地,此诗即为游邯郸时所作。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7: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360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冥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
华顶窥绝冥,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古诗简介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是作者赐金还以后所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翻译/译文
屈原见江边红枫而悲吟,谢灵运想去拾
屈原抱石沉下潇湘,谢灵运挂帆远渡大海
时运蹇屈的我也想访问前辈的足迹,独自驶向茫茫大海的尽头。
古人没有机会再见,如同浮一去不回。
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从此修炼真骨金身。
登天台华顶峰望断苍茫大海,窥探远处蓬莱岛的奥妙。
不知道岁月是如何消失,反觉得绿树红早衰。
也不再有钓鳌的心事,也不想当官的事儿。

注释
⑴《楚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润枫木,使之茂盛,伤己不蒙君惠而身放弃,曾不若树木得其所也。”
⑵《宋书》:谢灵运,小字客儿,故诗人多称为谢客。其《游赤石进帆海》诗有:“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李善注:《临海水土物志》云:海月,大如镜,色白正圆,常生海边,其尖柱如搔头大。《本草》:陈藏器曰:海月,蛤类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⑶《史记》:屈原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⑷溟渤,海也。
⑸《楚辞》:“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辞也。”
⑹《庄子》:“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⑺谢灵运诗:“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李善注:《游天台山赋》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远游绝尘,轻举观沧溟。蓬莱荫倒景,昆仑罩层城”,并以山临水而景倒,谓之倒景。
⑻《方舆胜览》,华顶峰,在天台县东北六十里。盖天台第八重最高处,高一万丈。绝顶东望沧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孙绰所谓“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绝冥,远海也。
⑼《十洲记》:“蓬壶,蓬莱也。”《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注:“超忽,远貌。”
⑽《淮南子》:“身处江湖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高诱注:“魏阙,王者门外阙也,所以用悬教民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赐金还山以后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11-29 19:07 , Processed in 0.77350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