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381


放后遇恩不沾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古诗简介
《放后遇恩不沾》是唐代伟大李白所写的一首诗。此诗写遭流放后的感受,作者以西汉贾谊流放长沙作比,表现了豁达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晓畅自然,表现了李白豁达乐观、百折不饶的精神。

翻译/译文
天上鸣电闪,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
东至日本,南到曾经贡献白羽雉的越南都享受到这次皇恩。
可是我却像汉朝的贾谊,流放在南方,已经三年了,还不赦回。


什么时候再把我招入皇宫,问我天下大计,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呢?

注释
⑴霈然:盛的样子。
⑵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
⑶长沙: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曾被贬长沙三年。
⑷宣室:也是用贾谊典。宣室是未央宫的正殿,贾谊遭贬后,汉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流放途中。李白被唐玄宗冷落后,受永王李璘的邀请,作了幕府。不久,永王“东巡”,不听唐肃宗的命令,擅自进军领地以外的地区,被唐肃宗派兵击败。李白受牵连而坐罪流放(长流,不许归)去郎(在今贵州),行至巫遇赦得还(还有说已经去了夜郎,遇赦才还)。这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
也有人认为李白此诗的系年不应为公元758年(乾元元年),而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春天。首先,此诗首联中的“雷”不是“雷雨”,不能说是李白欲求“赦宥”;其次,与李白其它流夜郎诗联系,可知此诗作于流放结束之后。此外,从全诗诗意看,只有在遇赦之后才可能产生受任用的愿望,流放途中不可能产生这种奢望。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382


宫中行乐词八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翻译/译文
译文
  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头上佩戴鲜艳的,身穿绣着石图案的罗衣,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常常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一样,随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苑林中长着卢橘,宫廷中种着葡萄。在落日烟花之下,丝管齐鸣,春风骀荡。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宫中多有乐事。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至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殡妃们在花间恶意谈笑,在明烛下娇声唱歌。在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呢!
  宫殿内香和暖依旧,纱窗外已现出黎明的曙光。宫中的花朵竞相对朝日开放,池塘中已暗暗地长出了春草。绿树间的小开始歌唱,宫殿中舞女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渐清晰。昭阳殿前桃李相间,明月渐斜,虽天色已明,但宫中的美人狂欢了一夜,兴犹未尽,仍在追逐嬉戏。
  今日在明光宫中,还要结伴相游。春风吹开了紫殿大门,一阵天乐吹下了珠楼。舞女们的舞蹈跳得惟妙绝伦,歌女们的歌声娇里娇气。更令人开心的是在花香月明之夜。宫女们在玩藏钩的游戏,好一幅春官游乐图!


  傲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春日迟迟照着歌舞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龙池之水映绿了南薰殿,北阙楼在一片红花中显现。从太液池上传来阵阵莺鸣似的歌声,笙箫之音绕着池上的蓬莱山打转。一阵仙女玉佩的碰击的叮咚响声传来,原来是宫人们在玩着扣彩毯为游戏。今日天气真好,正是宫中行乐的好日子。
注释
⑴小小:少小时。金屋:用汉武帝陈皇后事。
⑵石竹:花草名。
⑶出:一作“上”。
⑷步辇: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⑸散:一作“罢”。
⑹玉楼:华美之楼。巢:一作“关”,又作“藏”。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⑺金:一作“珠”。
⑻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雕辇:有雕饰采的辇车。雕:一作“朝”。
⑼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汉时引种长安
⑽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⑾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⑿竹:一作“烛”。
青楼:古时指女子所居之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⒁自:一作“坐”。罗绮:本指罗衣,此代指穿罗绮之美女。
⒂明光:汉宫名。此代指唐代宫殿。
⒃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手握东西让别人猜,猜中者即胜。
⒄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⒅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⒆南薰殿:唐兴庆宫之宫殿名。
⒇莺歌:歌如莺鸣。太液:唐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

赏析/鉴赏
  这组为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年)春李白长安奉诏为唐玄宗所作,大约与《清平调词三首》作于同期。关于这组诗,孟棨的《本事诗》中记载了相关的故事,说唐明皇因宫人行乐,特召李白,“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以“夸耀于后”。李白因作这组诗。这种说法有个佐证,便是敦煌残卷《唐诗选》选录了这组诗的前三首,题作《宫中三章》,下署作者为”皇帝侍文李白“。《文苑英华》录这组诗二首,题作《醉中侍宴应制》。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今存八首,是李白奉诏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
  第一首写一位宫中歌妓的愁情。这位歌妓,身居皇宫,歌舞帝前,生活奢侈。但她并非嫔妃,不能受到皇帝的亲幸,歌舞一散,各自回家。因而处境尴尬,心理失衡。“愁”为全诗之眼。首二句言居室华贵,且在皇宫。三四句言服饰奇特,山花插鬓,石竹绣衣。五六句言其身份,出入宫闱常随天子车驾。末二点明诗旨,表现出歌妓欢愉后的内心孤寂。这首五言律诗四联全都对偶。
  第二首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原因和赵飞燕完全相同,故以赵飞燕比之。前四句为比兴,以景物环境烘托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室外花木,暗示美人嫩、白、香。三四殿内鸟雀,暗示善舞能言。五六句写选妓征歌。七八句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此首前三联对偶。


  第三首写天子赏乐。“君王多乐事”为全诗之纲。首二句似写风景,细品却是说龙恩抚远,万方朝贡。三四句言风光宜人,音乐醉人。五六句言音乐之美妙,笛声如龙鸣水中,箫声如凤鸣,遂使凤凰纷纷从空中飞下。箫声之妙,如同箫史。末二句似称颂君王与民同乐,实际暗含讽喻,且与首二句呼应。
  第四首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为全诗中心句。首句言宫中美景,且点明时令值春,以此陪衬。三四句言帝夜间无事,宫中路过。五六句写妃子花间游憩,帝过而笑,奔出花间;娇态可掬,为帝而歌。末二句言帝与妃子意兴不尽,愿明月迟度。。此二句字面意思是留住明月,好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则让时光慢行,好多玩乐。
  第五首写在春光明媚的宫殿,帝与妃子相信相爱。“罗绮自相亲”是全诗中心句。首二句写宫廷门户,曙光初照,风香日暖。风香实为花香。三四句写阳光照耀,百花争艳,池草碧绿。“争”、“暗”是诗眼。争,见花之鲜艳繁多,暗,示草长疾速,为人不觉。五六句写鸟歌人舞,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媲美。“昭阳”句总括以上六句,为下句作陪衬。“罗绮”句为全诗主旨。综上,全诗八句,前六句全是写景,第七句总括前六句,修饰限制帝妃活动的时令环境。前七句都是为最后一句作陪衬的,但分两层。
  第六首写宫女结伴游玩。“结伴游”为全诗之纲。“光明里”点明处所。中四句写宫中歌舞奏乐。乐为天乐,见其美妙;舞为艳舞,见其服丽;巧则舞姿娴熟;歌为娇歌,见其情态;半羞则娇态毕现。末二句写时至夜晚,宫女们趁月光、玩藏钩之戏。“花月夜”,一则点明游乐至夜,二则点明游乐环境之美。着一“笑”字,热闹场面跃然报纸上。“笑藏钩”与“结伴游”遥相呼应。
  第七首写宫中行乐。“行乐好光辉”为全诗中心句。诗分两段。前四句写景,为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渲染。首二句写冬尽春来,梅落柳黄,为花木之景。“尽”“归”是诗眼。“尽”是说梅花整个落完;“归”使柳人格化。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春风使柳归来。三四句写莺歌燕栖。为鸟雀之景。“娇欲醉”、“语不飞”俱用拟人,极其生动。后四句写歌舞行乐。是全诗主体部分。五六句写日照歌席,花映舞衣,不胜光辉艳丽。第七句写时至夜晚,彩仗逶迤,宛若游龙,气势恢宏。第八句,“行乐”点明主体,“好光辉”盛赞行乐辉煌荣耀。
  第八首仍写宫女游乐。首二句写宫殿楼观水绕花簇。“绿”、“红”是诗眼,突出了水与花的特征,使之色彩更为鲜明。三四句乐声,以鸟鸣为喻,使读者易于体会。五六句写宫女游乐,其中有声有色。七八句言趁风日好,去游未央宫,拓展了游乐的地域范围。
  唐玄宗的旨意,原是再清楚不过的,就是要李白粉饰宫中的乐事。李白不能抗命,但遵命又违心。作为天才诗人,他想出了绝招:始则托言”已醉“,继而请求”赐臣无畏“。写的是”行乐“。诗人却有所”畏“,这就透露了消息
  组诗中的景物:嫩柳梨花,春风澹荡,正是良辰美景;金屋、紫微,玉楼,金殿,不啻人间仙境;卢橘,葡萄,为果中珍品;盈盈,飞燕,乃人寰绝色;征之以歌舞,伴之以丝竹,正所谓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于是盛唐天子醉了,满宫上下都醉了。昏昏然,忘掉了国家黎民。他们拼命享乐,纵欲无已,全不顾自己正躺在火山口上,更看不到他们一手豢养的野心家已开始磨刀。而自称”已醉“的诗人,恰恰是这幅宫中行乐图中唯一的清醒者。他在冷静地观察,严肃地思考。他原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奉诏入京,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了,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励精图治的开元皇帝了。此时天才卓绝的李白,也只能做一个文学弄臣而已。如今偏要他作宫中行乐词,失望、痛苦,悲愤,啮噬着诗人的心。幸亏他有一枝生花妙笔,皮里阳秋,微言讽喻,尽在花团锦簇中。”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蛾眉粉黛,遍于宫廷,唯独没有贤才。”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里宫外,步步皆随声色,无暇过问朝政。内有高力士,外有李林甫,唐玄宗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他给自己的唯一任务,就是享乐。要享乐,就要有女人,于是杨玉环应运而生。这情景,令诗人想起汉成帝宠幸赵飞燕的历史教训。”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讽刺,还是赞美,不辨自明。可惜,这当头棒喝,并没有惊醒昏醉的唐明皇,他完全沉沦了。行乐者已病入膏肓,天才诗人的苦心孤诣,毕竟敌不过绝代佳人的一颦一笑。李白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讽喻无力,愤然离开了长安。
  李白的这组诗,写的是宫中行乐,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可谓应有尽有。但诗人孤标独醒,傲骨铮铮,偏要在“遵命”的文字中,加几根刺,挫一挫行乐者的兴头。他忧心如焚,透过这诸般“乐事”,看到的是行乐者的丑恶灵魂,想到的是荒淫误国的前车之鉴。因此,盈盈,小小,罗绮,宝髻,翡翠,鸳鸯,玉楼,这美不胜收的一切,经李白的妙笔一点,便在读者心目中统统化为一片污秽。只有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言浅而意深、意微而词显的高超技巧,永远为后人所景仰。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383


焦山望寥山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翻译/译文
译文
站在焦陡峭的石壁上,遥望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霄。
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
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注释
⑴松寥:松寥山,位于长江边。
⑵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赏析/鉴赏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彩,一作“采”。“驾”,似乎应是“架”,或许是后人抄录有误。最后,人展开了更加丰富又大胆的幻想:“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成天就想成仙,他被当时的人称为“谪仙人”,认为他是上天下凡的仙人,总有一天要回去的。如果说这首诗是成功的,那么很大程度是由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幻想逐步递进决定的。三阕诗一层比一层加大了幻想成分。使读者逐步摆脱了狭窄的天地,希望看到或部分看到了广阔无垠、瑰丽无比的世界。以此加强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幻想,使读者随着他的笔端,展开幻想,摆脱实景的拘泥,进入了广阔无垠的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思想内容。诗人企盼要求有一个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环境。诗人不仅靠理智,而且靠幻想和激情,写出了好诗。
  从此诗中的实景来看,诗人心情开朗,感情热烈,雄奇奔放的笔调和瑰丽绚烂的诗句,浪漫主义的诗已趋于成熟。



  江苏镇江东北的长江中,有两座小山,均属焦山余脉。据史料记载,唐时此山叫松寥夷山,又称瘗山(拔12.1米)。另一座叫夷山,又叫小焦山、海门山或鹰山(海拔23.5米)。因山四周均是绝壁悬崖,人迹难到,成了鹰、鸥、鹳等的栖身之地。两山分峙江中,古称海门。古时,镇江往东即入东海,焦山一带是江海相连。随着时光的流逝,沧海桑田的变迁,后来才使焦山以东淤起平原,此山也陷入了滩涂。
  李白二十多岁出蜀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焦山望松寥山》一诗,当作于此时。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384


杜陵绝句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翻译/译文
注释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五陵:唐颜师古在《汉书》注文中指出:”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五陵,后来多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也指豪门贵族。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译文
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赏析/鉴赏
  这首的时代背景是天宝二年(743),李白待诏翰林,奉诏侍从游宴,作应制诗(奉皇帝的命令而写作的诗文)多首,与好友游历山水,曾出现“李白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局面。但在天宝二年秋,遭到朝中其他人的排挤,并在次年被贬出长安,于是产生了隐居林的想法。
  这首诗突出了李白创作融情于景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首句“南登杜陵上”中,“南”字首先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指出杜陵的位置位于渭水南岸。第二句“北望五陵问”把作者从南岸看到的景刻出来。两句一南一北,互作映衬。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位置,还为下两句所写的事物做了铺垫。作者站在杜陵上,登高望远,不仅看到了对岸的五陵,还看到了眼前壮阔的渭河,还有远处连绵的群山。第三句“秋水明落日”中的“秋”字点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明”字在这里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使动用法,翻译作“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秋水的映照,使得落日光线更加明亮。表面看是写落日的景观,实则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单从句面上看,很难理解这层意思,但若结合作者创造此诗时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此诗作于唐天宝二年秋,此时正是诗人第二次入长安。这次诗人得到皇上的恩宠,待诏翰林,是政治上最光的一段时期。这期间,诗人与诸多好友游历山水,沉浸在江山美景和佳茗陈酿之中。然而由于诗人性格孤傲,不与朝中奸佞之辈同流合污,不久便遭到谗谤。所以,诗中作者虽在描写景物,但其实是对自己当下境遇的描述。末句“流光灭远山”中“流光”指流动的光。渭水流动,使倒映在水中的El光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自然远处的群山也会随着日光的流动而显得若隐若现。这句同上旬一样,在景物描写背后暗藏了作者回归山林的思想。古人尤其是才华横溢的人,如果怀才不遇或在官场上遇到排挤,都会产生隐居山林的想法。李白此时受到谗谤,不免会产生隐居的念头,所以“远山”在他这首诗中就不只是个普通的景物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385


湖边采莲妇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翻译/译文
译文
小姑子在家纺织苎麻布,还不知道与人打交道。
大嫂子去湖里采芙蓉,曲溪宽湖,荷叶千万重。
你大哥外出远行,大嫂你别跟陌生人说话。
要像秋胡的夫人一样,不受诱惑,要像松树高洁
注释
⑴白纻:苎麻布。
⑵将:与。
⑶大嫂:兄嫂,文中指哥哥的妻子。
⑷溪湖:曲溪宽湖。
⑸行不在:外出远行。
⑹外人:陌生人。
⑺秋胡妇:典故名,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五《节义传·鲁秋洁妇》。秋胡之妻。
文中常用以为节义烈女的典型。
⑻贞心:表示贞洁,贞操。

赏析/鉴赏
  《湖边采莲妇》是乐府古题之一。诗人借助于这一古题,刻出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子形象。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对比的写法。诗人把“小姑织白纡,未解将人语”和“大嫂采芙蓉,”“莫使外人逢”相对比。
  前两句描写小姑子在家纺织麻布,不懂的与外人打交道,还有大嫂子在溪水里采摘芙蓉,美丽动人。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个朴实的乡下妇女,清新脱俗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描写大哥走后大嫂的表现,加上运用典故,更能体现出他们之间夫妻相爱,也从侧面体现了古代妇女对于自己的贞洁是非常看重的。
  “愿”字将诗人多大嫂珍重自己贞操的希望渲染的淋漓尽致。运用典故,加深感受。‘“未解”一词体现出了小姑的淳朴与自然,更能看出古时女子的淳朴善良,引入喜欢
  小姑在家中,尚且要“将人语”,大嫂在野外,反要“莫使外人逢。”以小姑的天真烂漫,来衬托“大嫂”的拘谨防范。使我们了解到采莲妇的贤淑和纯朴。诗歌在最后,又以“愿学秋胡妻,贞心比古”结尾,把采莲妇的贞洁之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湖边采莲妇》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通过对小事的描写,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古代妇女对贞操的看重。同时借用典故,更加强了对妻子对丈夫的忠贞的描写。从民间小事剖析出大道理,更能和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描写了丈夫远行,家中无男丁姑嫂对话的场景。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386


雨后望月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古诗简介
雨后》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月升起时的景观,紧扣“望”字写月升起时在月下变得光明灿烂,朦胧地透露出年轻诗人萌发的一种爱情。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诗作字数不多而形象鲜明,对仗工整。

翻译/译文
当四野阴消散的时候,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上。
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月下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
只因为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

注释
半蟾:月亮从山头升起一半。
合:满。
江练:象白绢一样的江水。练:白绢。
山眼、海心:皆是比喻月亮
团扇:古人以月喻团扇,此指月亮。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少年时在蜀中所作。从这首诗所展现的景象来看,大约写于李白隐居匡山的十年间。而从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看,似乎是诗人“有所思”而作,即朦胧地透露出年轻诗人萌发的一种爱情
文学赏析
月光与霜华,是诗中常见的题材,这首《后望月》却以这习见的题材表现了后江、胃、霜不寻常的美,使读者看到了一幅瑰丽的卷。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雨后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鲜明的:停后,吹云雾散尽,打开窗户看夜色,半边明月刚从东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万里铺满大地,长江如练向东横流。月亮刚出时把山野照得白,月到中天时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因为爱惜这似团扇一样美丽的月亮,诗人一直对她咏诗赞诵到天将亮时,诗的首两句写月出的情况及月形,三至六句描绘月夜壮阔美丽的景色,从“半蟾生”、“出时”、“高后”可以看到月升的过程。字数不多而却形象鲜明,对仗工整。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随着对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观察、发现、体会,诗人的感受在不断地升华,终于在诗的末两句,诗人以抑制不住的激情连连咏赞这美丽的月色至拂晓天明。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387


早春寄王汉阳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古诗简介
《早春寄王汉阳》是李白的七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3卷第11首。 此诗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荡入之后,方见焕然春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后四句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五六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七八句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却以超脱的想象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
此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诗词通俗易懂,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翻译/译文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碧水浩浩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我已预先拂净青上一片石摆下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注释
王汉阳:其人姓王,官职汉阳县令。生平不详。
走傍:走近。
武阳:此指江夏。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陌头:街头。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shāng):酒器。壶:盛液体的容器。觞:古代酒器;欢饮,进酒。晋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唐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知。”金定国《送图南》诗:“壶觞送客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清顾炎武《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清阮葵生《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觞之属,历历可数。”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在江夏时所作。诗中表现思念友人的一片真情厚意。《李诗辨疑》谓此诗是王汉阳寄李白诗,是答李白《望汉阳柳色等王宰》诗。可参考。

赏析/鉴赏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近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诗的后四句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碧水浩浩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既然春已回归,而美人未至,岂不辜负了一片融融春光!为此诗人才说他有“断肠”之恨。称友人为“美人”,亦不过是言思念之切,用这样戏谑俏皮的诗句寄给友人更见友情的亲密。“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他在《随园诗话》中曾说:“牡丹芍药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本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比如诗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就完全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是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又比如“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也一是出于一片真情。这就证明:只有情真,才有诗人自己的个性。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388


发白马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古诗简介
《发白》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全诗五言十六句,描写了将士翻越涧,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英姿

翻译/译文
将军骑着白出发,旌节拥簇度黄河
箫鼓喧天满川岳,犹如沧溟涌起洪波。
声碎武安之瓦,易水悲歌无法比拟。
铁骑若雪山涌,饮流可以干涸滹沱河。
扬兵聚猎西边的窟,转战夺取朝那城。
倚剑登上燕然山,边疆烽火台连绵嵯峨。
长城外萧条万里,五原关内耕作繁忙。
将军用武力扫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

注释
1.旌节:即旌和节,两种信符。唐制,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见《唐六典》。
2.聒:喧扰嘈杂。读guō。
3.沧溟:即大海
4.武安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赵王令赵奢救之,秦军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此处形容军势之盛。
5.易水句:言士气高涨,歌声豪壮。《易水歌》见《史记·刺客列传》。
6.饮流句:极言军队人数之多。涸,干。滹沱,河流名,发源山西,东流入河北平原,汇入子牙河,至天津汇北运河入
7.扬兵句:谓显扬军威于边地。月窟,指极西之地。此处泛指边疆。
8.略朝那:夺取朝那。朝那,古县名,汉置,故址在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北。《史记·孝文本纪》: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
9.倚剑句:谓将军凭借强大的武力取胜后,刻石勒功。《后汉书·窦宪传》(宪与秉)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牲口牛羊橐驼百余万头。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外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倚剑,倚天剑的省称。倚天剑,形容极长的剑。本于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10.边烽句:谓边境烽燧排列,如同山峦。嵯峨,山势高峻貌。
11.耕作句:谓边地无兵患,百姓安定,从事耕作。五原,秦九原郡,汉武帝改置五原郡。见《汉书·地理志下》。
12. 包虎句:谓天下太平,不再用武,兵器收藏。包虎,以虎皮包干戈。《礼记》:武王克殷反商,倒载干戈,包以虎皮。郑玄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正义曰:虎,武猛之物也,用此虎皮包裹兵器,示武王威猛能制服天下之兵戈也。戢,藏兵也。戢,读jí。

创作背景
王琦注:题始于(南朝)梁费昶,其辞曰:“白马今虽发,黄河凘”云,太白盖拟之。按:白,古渡口名,一名白马津。在河南省滑县。

赏析/鉴赏
此诗歌颂中原汉族政权的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
全诗分两段。“朝那”以上为第一段,写发兵攻伐。首二句写发兵行军,旌旗逶迤,渡过黄河。“箫鼓”四句写军队声势浩大,箫鼓响彻山川,如同大海波涛,屋瓦为之震动,将士士气高涨,歌声嘹亮。“铁骑”二句写军队之众多。“扬兵”二句写略地之广阔。“倚剑”以下为第二段。写战胜后的局面。“倚剑”二句写战胜勒功,烽燧戒备森严。“萧条”二句写边地和平景象。末二句写扫清边患后,收兵束甲,不再用兵。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389


丁督护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古诗简介
《丁督护歌》是唐代诗人李白作。此诗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是一首格沉郁的现实主义诗篇。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突出描写民夫拖的痛苦,然后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揭示劳动人民的痛苦没有终结,不仅深化了前面的描写,而且扩展提高了诗的主题意义。诗中的描写和议论,都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加修饰,没有夸张,言近旨远,意蕴深厚,与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别是一种格。

翻译/译文
阳乘舟北上,两岸商贾集。江淮间的水牛喘息休息的时候,纤夫们却还在卖力干活。他们卖力地拖船行进,真是十分辛苦。气候如此炎热,渴极了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河水太浑浊了不可以喝啊!但他们还是喝了,这浊如泥浆,半成都是土的水!他们拉纤的时候唱着《都护歌》,其声凄切哀怨,口唱心悲,泪下如。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难开采尽的石头运往上游。可石芒砀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

注释
⑴丁督护歌:一名“阿督护”。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宋书·乐志》说:“《督护歌》者,彭城内史徐逵之为鲁车丸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商祖长她,呼日午至阁下,自问殡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
⑵云阳:今江苏丹阳。上征:指往北行舟。
⑶饶商贾(gǔ):多商人,指商业兴隆。贾,商人。
⑷吴牛:江淮间水牛。典故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犹吴牛,见而喘。”刘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⑸一何:多么之意。
⑹壶浆:壶中的水。
⑺督护歌:一作“都护歌”。
⑻磐(pán)石:大石。
⑼江浒(hǔ):江边。浒,水边。
⑽石芒砀(dàng):形容又多又大的石头。芒砀,大而多貌。

创作背景
李白漫游了祖国大地,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河的诗篇。李白是一个很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漫游中他同情人民疾苦,也同劳动人民交往,写下了少数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和表达对劳动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的诗歌。这篇《丁督护歌》就是描写民夫拖船痛苦的诗作。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和郁贤皓《李白集》都认为是天宝六载(747年)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当时李白第二次漫游吴越,南下途中经云阳(今江苏丹阳)。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诗。

赏析/鉴赏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旿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旿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惋凄切。后人依其声制了《都护歌》曲。《唐书·乐志》也云:“《丁督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都是咏叹戎生活的辛苦和思妇的怨叹。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与旧题毫无牵涉,只取其声调之哀怨。
此诗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过去有人以为此诗是咏历史题材,寻绎语意,是不合的。王琦说芒砀诸山役者运石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是对的;但有些教科书注释和原诗首句也有扞格。教科书注者把“云阳上征去”释为李白“自云阳乘舟沿运河北上”。既是能行舟,就不能说“水涸”需“牵挽而行”。社会科学院所编《唐诗选》为圆王说,认为是船工从云阳向上水拖船走去。如从有些教科书所注云,运石之船固然是向上游拖去,但这都是作者乘舟之所见,唯其乘舟溯江而上,沿河向上游拖船之状以及“两岸饶商贾”才能可见。“云阳上征去”是观察点。从“两岸”起至“无由”句都是从这观察点写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对商贾之描写不多,只一句,一句中只着了一个“饶”字,就写出了两岸商业之繁荣,商贾之多,富人生活之富。“饶”者多也,但“多”字替代不得。下面大量的笔墨而是写船工生活。“吴牛”两句形容活之累。《世说新语·言语》:“(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吴牛即用此典。此典既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又含蓄地告诉人们,船工也像吴牛一样在累死累活地干,因此用典之后,诗人满怀感叹地说“拖船一何苦”,“一何”二字下得好,既体现了拖船之苦,又饱含了诗人的无限同情心。五、六句写船工所吃,活累天气热。可连一口清水都喝不上。“不可饮”却得饮,“半成土”也得装壶中。与首二句联系起来,作者用了对比法,商贾的生活与劳工之生活判若泾渭。“一唱”二句写所闻,看到的已使人十分伤心了,可偏偏那哀切的“都护歌”又传入耳中,这位“平生不下泪”的旷达诗人到此也不能不“心摧泪如”了。“万人”两句又写所见,这两句是说:石头大且多,从事开凿者数以万计,运送到江边更是一件困难的事。作者由拖船之苦进而想到从石山运送巨石到江边之苦了。末两句说:磐石广大,采之不尽,会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会让人民千古掩泪悲叹。作者以“掩泪”作结,加深了全诗的沉痛感。
这首诗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以朴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冶游的富商,豪门子弟,瘦骨伶仃的船工;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透过诗句,读者也仿佛听到了正站在行舟上的年青诗人的发出肺腑的悲叹。此诗全诗笼罩着浓厚的哀伤氛围和悲凉色调。其语调是沉郁的,与李白平常明快、洒脱的诗句不同。这又代表李诗另一种风格。世称杜工部诗多“沉郁顿挫”之作,此诗即使放入杜集中,也难分出雌雄的。因此,大凡一个集大成的作者,风格总是多样的,不可一概而论之。明胡应麟所撰《诗薮》云:“李杜才气格调,古体歌行,大概相埒。”言之成理。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390

估客乐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翻译/译文
译文
客乘着海汤帆乘,到远处经商。
就像飞入中的儿一样,一去就没有影迹了。
注释
估客:贩运货物的行商。
乐:一作“行”。估客乐,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清商曲旧题。王琦注:《通典》:《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武帝布衣时,常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曰:“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情不叙。”梁改其名为《商旅行》。
海客:海上旅客。此指估客,乘海出外经商的商人
将船:驾船。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后泛称行旅,出行。此指远道经商,外出做生意。
譬如:好像。

赏析/鉴赏
  “海客乘天,将船远行役”通过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商人随风漂流、驾船远行经商的远景。此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唐朝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的景象,说明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唐朝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
  “譬如中鸟,一去无踪迹”运用比喻手法,烘托出商人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叹息。
  此诗语言朴实平淡,极富韵味,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首二句写风高行远。末二句用形象比喻行役之远。通过借用“天”、“风”、“云”、“乘”、“去”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感慨商人远行,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来去自由,寄寓了作者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也着重突出商人反映唐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诗人对商贾的不同心态。

  估客乐,乐府旧题,史载为齐武帝萧赜首创,其后则有释宝月、陈后主(叔宝)继作,又庾信亦有《贾客词》,至此,被法定为贱类的商人正式走上了诗坛,折射出商人(特别是富商)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变化。六朝诗人的《估客乐》,多叙商人行商中寻,唯陈叔宝属意商人逐利不辞万里奔波。此诗为李白沿用前人旧题而作。作年不详。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391


望月有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古诗简介
《望有怀》是唐代伟大李白早期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述了月夜景色,表达了对月怀人之情,反映了作者的复杂心理。全诗通过独特的明月之意象和幻想,赋予明月以新的生命

翻译/译文
清泉映出株株枝叶稀疏的古,不知已在这里生成了几千年。寒月照着流荡的清水,流萤的光芒闪烁在窗前。对此我不禁发出长叹,因为它也引起了我对您的深深思念。在这美好的月光中我无法见到您这戴安道,游兴虽尽,心中却又被一种别愁充满。

注释
⑴疏松:稀疏的松树
⑵几千古:几千年。
⑶户:门。
⑷因:机会。安道:即戴安道。此用王子猷访戴安道事。《世说新语》:“王子猷居阴,夜大雪,眠觉……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⑸愁:使动用法,使……愁。

赏析/鉴赏
  此诗通过对月的宁静的气氛来塑造和渲染,勾起人们潜意识的惆怅,而又让人们于这种潜意识的掘起中生出一种新的享受。
  “清泉映疏松”,此句不唯写泉与松,月光也在其中。有月在天,方可知泉“清”、松“疏”,方有一个“映”字。“不知几千古”,此句不唯写出诗人思绪万千,亦写出诗人独立的身姿。亦可想见诗人之非常人,方有念及“千古”之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目光由远及近,由外及于内,由景转入心境。薛逢长安夜雨:“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与此类似。钱起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云:“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则是由近至远了。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情因月起,意由情发。诗意满怀,故为“长吟”。然有佳作岂可无人欣赏、倾听?故思知音之意甚深。《长相思》云:“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送纪秀才游越》云:“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对月思人,自然之事。李白行吟天下,知交亦满天下,处处相知却也是处处别离思念于是则多。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怀君而终不得见君,意兴阑珊,愁苦渐来。《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云:“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马戴楚江怀古》云:“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柳永蝶恋花》云:“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两句用王子猷中访戴安道事,表达对朋友的想念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392


送韩侍御之广德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古诗简介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篇,既反映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理想的积极精神,连这首七言绝句送别诗也不例外。

注释
⑴韩侍御:韩歆,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由殿中侍御史出为广德令。广德:今属安徽。《唐书·地理志》:江南西道宣城郡有广德县,本绥安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更名广德。
⑵绣衣:指富贵荣耀的时候。《汉书》: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颜师古注:“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⑶贳:租借,赊欠。《汉书·高帝纪》:尝从王媪、武负贳。颜师古注:”贳,赊也。”陶渊明尝为彭泽县令,故用之比拟韩侍御。倾:尽,用尽。
⑷暂:短时间。就:副词,趁着。赊:赊欠。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诗:“村酒可赊常痛饮。”
⑸酣歌:沉湎于歌乐,也指尽兴高兴。《南史·梁宗室萧恭传》:岂如临清,对朗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泉明:即陶渊明。《野客丛书》:《录碎事》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为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杨渊之称杨泉,非一字泉明也。《齐东野语》:高祖讳渊,渊字尽改为泉。

赏析/鉴赏
  诗的前两句“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是写韩歆“昔日”与“今日”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韩侍御,即韩歆。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被贬,由殿中侍御史来广德隐居,此时李白送韩歆去广德。昔日,韩歆是侍御,“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旨外出”,“衣以绣者,尊宠之也。”可以说是耀武扬威,富贵荣耀。然而,韩歆“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今日”李白“贳酒”来招待“昔日”的“侍御”了,如此巨大的落差,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两句“暂就东赊月色,酣歌一送泉明”,写欢送韩歆的情景。韩歆被贬,要去广德隐居,人们送别喝酒,酒要用钱来买,没钱的李白有时用五、紫绮裘、龙泉剑去换。然而此时,诗人又身无分文,好友来了,“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李白去赊酒,而且赊了大量的酒,“与君倾”。诗人一边赊酒,一边又去赊月。“清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赊月自然要简单得多。“暂就东山赊月色”,这里的“月色”也赊下了,这里的“舞台”是东山,灯光、布景任尔用,诗中将“酒、月、歌”融合在“东山”的大背景下。当夜皓月当空,月光满地,诗人放声歌唱,人们尽兴欢歌,“酣歌一夜”,通宵达旦,这是为欢送一个人:“泉明”。泉明,即渊明,陶渊明。《野客丛书》载:“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谓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扬渊之称扬泉,非一字泉明也。”诗人有意此时把韩歆比作陶渊明。因陶曾在彭泽县为县令,辞官不做。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李白在这里将两人相比,主要是对韩歆的安慰,更是对他的颂扬。


  这首诗在艺术上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睹物兴情”、“辞以情发”。李白将客观景象溶入自己的主观意象,并达到了形式上的同构与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那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诗句浑然天成,如行流水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393


连理枝·雪盖宫楼闭词牌名连理枝|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斗压阑干,香心淡薄,梅梢轻倚。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远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古诗简介
连理枝·盖宫楼闭》是盛唐时期李白创作的一首词。作品出自《全唐诗》。

翻译/译文
①斗:北斗星。阑干:同“栏干”。
②猊:狮子。此处指狮型香炉。
③帔:披肩。
④昭阳:昭阳殿,汉成帝时赵飞燕居此。后指皇帝和宠妃享乐之地。
⑤宸居:帝王的居处。
⑥羊车:晋武帝多宠姬,常乘羊车宫内游幸。宫女以叶洒盐水以吸引羊车。上句“竹枝”指此。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394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应运生夔龙,开元扫氛翳。
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
轻尘集嵩岳,虚点盛明意。
谬挥紫泥诏,献纳青云际。
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
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挂帆秋江上,不为云罗制。



翻译/译文
⑴杨齐贤曰:虹霓,指太平公主辈。哲后,指玄宗。《晋书》:虹霓,日旁气也,斗之乱精。《汉书》: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潘尼《释奠颂》:“于穆伊何,思文哲后。”《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
⑵开元,唐玄宗即位所改年号。
⑶《晋书·天文志》: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尚书考灵曜》:秦失金镜。注曰:金镜,喻明道也。
⑷端拱,谓端居拱手,犹垂拱无为之义。《晋书·阮孚传》: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遐裔,远方也。张华《鹪鹩赋》:“鹍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⑸《隋书》:“涓流赴,诚心屡竭;轻尘集岳,功力盖微。”裴骃《史记集解序》:“譬嘒星之继朝阳,轻尘之集华岳。”
⑹紫泥,古人用之以封诏书。
班固《两都赋序》:“朝夕论思,日献纳。”
⑻仲宣,王粲字也,作《七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贾生,即贾谊。《汉书》:贾谊上疏陈政事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
江淹诗:“旷哉宇宙间,罗更四陈。”
⑾《史记》:范蠡事越王勾践,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
鲍照诗:“登舻眺淮甸。”李善注:“李斐曰:舻,前头刺棹处也。”
谢朓诗:“早玩华池阴,复鼓沧浪枻。”《广韵》:“枻,楫也。”沧浪枻,用《楚辞》渔父事。
谢灵运诗:“虚舟有超越。”李周翰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⒂杨齐贤曰:通蔽,通塞也。
⒃《汉书》:太史公留滞周南
⒄双萍,喻权、顾二侯。
⒅独,喻高人。班固《览海赋》:“遵霓之掩荡,登涂以凌厉。”《博雅》:“凌,驰也。”《广韵》:“凌,历也。”《汉书·息夫躬传》:“鹰隼横厉。”颜师古注:“厉,疾飞也。凌厉,犹横厉也。”
⒆《方舆胜览》:湘水自阳海发源,至零陵与潇水会,一水合流谓之潇湘。
吴均诗:“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苍梧帝,谓虞舜。

创作背景
李白性格傲岸,藐视权贵,遭到政敌的忌恨和报复,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和毁谤接踵而来,谗惑英主心,恩疏位臣计。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清楚自己再留在朝廷已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便主动向皇上辞请还山,而听信了谗言的玄宗皇帝已不喜李白的傲慢自负,放诞不羁,也就顺水推舟,以李白“非廊庙器”为由批准了他的请求,免去其供奉翰林的职位,“赐金放还天宝三载,李白满怀悲愤,沉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其长达十二年得第二次漫游生涯。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95


登庐山五老峰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翻译/译文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
注释
⑴登庐山五老峰:题“登”一作“望”。五老峰:庐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芙蓉:莲。《李太白诗醇》王:“芙蓉,莲花也。山峰秀丽可以比之。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⑶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揽结:采集、收取。
⑷巢云松:隐居。《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卜筑五老峰下。

赏析/鉴赏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此诗作年未详,一说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刚出蜀时,一说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隐居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396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翻译/译文
自由自在地在金园赏玩,周围有一片晴朗的阳光。园中楼台就像海市蜃楼,草木熏染了浓郁的天香
忽然遇到你这个青士,解开有丹霞图案的衣裳。清水褪去池塘上的暑热,劲带来松树下的清凉。
吞吐之间就能破除万象,面临众芳木又窥又攀。我把有缺漏之凡身抛弃,与你共享那无穷之变幻。
心里的污垢都已经灭除,吟咏句并题写在禅房。

注释
翛(xiāo)然:超脱貌。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青云,本指很高的天空,比喻很高的官位。
搴(qiān):拔取。

赏析/鉴赏
此诗最著名的诗句是“楼台成气,草木皆天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园中楼台仿佛是海市蜃楼,草木都熏染了浓郁的天香。诗句中“天香”二字,寓意极佳,不仅特指桂﹑梅﹑牡丹香,且有暗喻美女之义。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397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古诗简介
《送岑征君归鸣皋》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主要通过赞美友人来表达情谊。

翻译/译文
岑公是相门之子,有着谢安一样的雅望。
世代都有腾飞的巨龙,中台级别的就有三人。
至人发达自有先兆,举手高揖九州伯,却不愿意为臣。
无可奈何在天地直间,成为隐沦客。
大道贵在深得全真,飞龙有时也潜辉幽卧。
不妨趁此时探讨宇宙人生奥秘,观化神游在无垠的宇宙之中。
光武帝拥有天下以后,严子陵作为他的老朋友,不愿意为臣。
虽然登上光武帝在洛阳的宫殿,也不愿意放弃巢由样的隐士身份。
我也曾经谢辞过明主,如今自称傲慢而穷困之臣。
登高而思万古,真想与仙人广成子为邻。
鲁仲连为朋友能蹈而死,难道他会接受赏赐,我还山以后就不屑再去官场问津了。
西来了,我会像晋朝的宰相王导一样摇扇遮鼻,不愿意沾上官场的半点气息。

赏析/鉴赏
岑征君,即岑勋。此诗当作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前后,与《将进酒》、《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大致同时。初次见面,把对方祖宗夸奖一番是李白常用的套路,此诗也不例外。初次见面就写下如此多、如此激越、如此坦率的诗文,说明李白与岑勋的确是一见如故。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398


上云乐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古诗简介
《上乐》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主要叙写西域胡人携狮子、凤凰头唐朝祝天子秀的盛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胡人的宗教思想。

翻译/译文
金天之西边,是白日落下的地方
有老胡名字叫文康,就诞生在那月亮生起的地方
他容仪如巉岩,骨戍削而成
双目瞳孔如碧玉炅炅,毛发黄金色,拳拳两鬓红
眉毛如华盖垂覆下睫,鼻子如嵩岳,高高耸立在上唇
没有见过他如此诡谲的面貌,怎么知道造化神的杰作?
大道无型,是文康之严父
元气密布,是文康之老母
抚弄盘古的头顶,推车样转动宇宙
初生时漫天
用它来铸冶火精与水银
太阳乌还没有出谷的时候,月亮兔半藏着身子
女娲嬉戏捏黄土,捏成为一个个愚蠢的下人
人分散在天地六合间,濛濛胧胧若沙尘
生死死,永无尽头
谁明白此胡人是真仙
在西栽种若木,在东溟种植扶桑
经过多少岁月?枝叶已有万里
中国有七圣,半路上遭遇了安史之乱,如洪水泛滥
陛下应运而起,龙飞入咸阳,当上皇帝
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不足为虑;白水兴旺汉光,是天下大兴
叱咤云,四海震动,洪涛为之簸扬
举足登蹋紫微,天关为你开张
老胡为你的至德感动,东来进献仙方神技
有五色的狮子,有九苞的凤凰
五色的狮子是老胡犬,九苞的凤凰是老胡的,鸡鸣狮舞在帝乡
狮子与凤凰井然有序,进退成行
能唱胡歌,进献汉
跪下双膝,立着两肘。
天女散,纤纤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即使北斗破裂,南摧毁
而天子却能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寿酒杯。

注释
①半路颓洪荒:洪一作“鸿”。
②并两肘:并一作“立”。
③长倾万岁杯:岁一作“年”,一作“寿”。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99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度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古诗简介
《白歌送刘十六归》是唐代浪漫主义伟大李白的杂言诗作品,采用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作者对刘十六的感情。
诗人送刘十六归隐是饱含着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说,是借刘十六的杯浇自己的块垒。天宝初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其十五)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

翻译/译文
壮丽的山河,不论楚秦,处处飞白
白云处处飞,为着长随你。
长随你,你去楚山隐居。
白云也跟随你渡过湘江水。
江上,女萝做流苏,潇洒又飘逸。
那里的白云真美丽,你早去早享受。

赏析/鉴赏
诗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刘十六的名字不详。“十六”是其在家族中兄弟间排列长幼的次序数,唐时常用这种次序数来称呼人。诗八句四十二字,因为其中不少词语的重沓咏歌,便觉得声韵流转,情怀摇漾,含意深厚,意境超远,应当说是歌行中的上品。
这首诗的引人处首先在于一股真情扑人。诗人送刘十六归隐是饱含着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说,是借刘十六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燕昭延郭隗》)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这时他送友人归山,不再是对待一般隐逸的感情,而是惨透着同腐败政治决裂的浓烈情绪,因而感情喷薄而出。
这首诗选用的表情途径,极为别致。诗命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了。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这首诗直接从白云入手,不需费词,一下子便把人们带入清逸高洁的境界。


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这首送别诗不再从别的方面申叙离情,只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从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这朵白云便与他形影不离,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卧君早归”,祝愿他高卧白云为止,可以说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读者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飘浮,而隐者的高洁,隐逸行动的高尚,尽在不言之中。胡应麟说“诗贵清空”,又说“诗主风神”(《诗薮》),这首诗不直写隐者,也不咏物式地实描白云,而只把它当做隐逸的象征。因此,是隐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隐者,真正达到清空高妙,风神潇洒的境界。方弘静说:“《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是体会到了这一妙处的。
这首歌行运笔极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称地,不直言秦、楚,而称“楚山”、“秦山”,不仅与归山相应,气氛谐调,增强隐逸色调;而且古人以为云触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择字之妙,一笔双关。当诗笔触及湘水时,随事生情,点染上“女萝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女萝衣”即代指山鬼。山鬼爱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汉代王逸注云:“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这里借用这一故实,意谓湘水对洁身修德之人将以盛情相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地的可爱和归者之当归。而隐以屈原喻归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个“堪”字包含无限感慨。白云堪卧,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这个“堪”字,“君早归”三字虽极平实,也含有无限坚定的意味了。表现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锋芒。


此诗采用了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适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顶真修辞手法,即下一句之首重复上一句之尾的词语,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400


古朗月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诗简介
《古朗行》是唐代伟大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格。

翻译/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注释
⑴呼作:称为。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在天,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⑾凄怆:伤心之意。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9-20 12:17 , Processed in 0.6889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