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观云忘我

李白诗全集(938篇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461


自代内赠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古诗简介
《自代内赠》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创作的一首古体。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代妻子给自己写的一封信,诗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主要描述两人聚少离多,妻子怀念自己的情形,烘托妻子对自己的相思之情。

翻译/译文
用宝刀去劈流水,不会有水流中断的时候。
我的情意追逐着你前行,缠绵悱恻,像那不断的流水
门前的野草,别后秋天枯黄春来变得碧绿。
扫除尽它又生长出来,茂茂盛盛铺满了路途。
我们情投意合,欢乐的生活刚开始,却彼此分离南北各一。
像浮一样飘落到哪座上?一去便再也没见他回来。
有个商人从大楼山那儿来,我才知你落脚秋浦。
我在梁苑这儿拥着锦被守空床,常梦到在巫山阳台与你相会。
我家曾三为相门,失势后离开了西秦。
我还存有过去的乐管,乐曲凄怨惊动了四邻。
悠扬的曲调飞入天空中,如泣如诉却见不到心中的爱人。
妹妹们争着嘲弄我,又悲又羞泪水涟涟。
我像那深深庭院中的桃树,开出娇艳的朵可向谁欢笑?
你像天上的皓,却不肯用清光照我一次。
镜中我自己不认识了自己,因为分别后我变得日益憔悴。
如何能得只秦吉了,用它那高亢声音,道我衷心。

注释
内:内人,即妻子。
逐:追随。
如之:如此
萋萋:绿草茂盛的样子。
游云:飘浮不定的云彩。这里代指行迹不定的丈夫。
估客:商人。这里指为李白捎书的人。大楼:即大楼山,在今安徽贵池县境内。
梁苑:梁园,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衾:被子。
阳台:宋玉高唐赋》载:“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为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这里所说的“先王”,即楚怀王。阳台梦,指梦中与丈夫相见。
妾:李白妻子宗氏自称。三作相:指宗氏先辈宗楚客在武后朝三次宰相。唐魏颢《李翰林集序》曰:“白始娶于许……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由此知之,李白先后四娶,宗氏为第四位夫人。
失势:丧失权势。去:离开。西秦:指唐代都城长安
凄清:凄凉。
曲度:曲调的节奏。紫云:彩云。
井底:指庭中天井。
秦吉了:又名吉了,即鹩哥。产于邕州溪洞中,大似鸜鹆,绀黑色,夹脑有黄肉冠,如人耳,丹咮黄距,能效人言。

创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李白27岁时,在安陆(今湖北省)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开元十八年(740),许氏夫人去世。约于天宝四年(745),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的第二年,在梁苑(今河南商丘市)与武后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此诗约是天宝十二年,李白在秋浦时代妻宗氏的语气所作。

赏析/鉴赏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来表情达意。
这首诗起笔标其目,用一形象的比喻将“妾意”进行了高度概括,一开始就一目了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妻子的心意随着丈夫一道漂泊,情意缠绵就和不断的流水一样。紧接着用门前草作比。诉说丈夫离家时间之长。接着,作者写夫妻二人如同凤凰一样,因为受惊,各自飞奔。丈夫犹如游云一样,不知落于何处,一去就不见回来。这些比喻都生动地道出了妻子的切身感受,打动人心。还有后面的”妾似井底桃,开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宗氏把自己美好的年华,比作“井底桃”,桃花虽艳,但开在“井底”,又能得到谁的赏识和爱抚呢?自己犹如桃花,本为丈夫而开,但夫君就如天上的明月,连一次也不肯照到“井底”,照到自己身上。比喻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此言此语,凄凄切切,感人肺腑,在艺术上别有洞天,新奇制胜。这首诗还运用了典故“阳台梦行”,既表现了夫妻二人相思之甚,也表现了夫妻二人相会之难,而且用得自如,毫无生搬硬套之感,突出艺术效果。
诗歌最后用了“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表示夫妻相见不能,作为妻子的宗氏有多少话要对夫君说啊,所以她就想到“秦吉了”。如果能得到一只“秦吉了”,让它代替自己去向丈夫表达自己的相思爱怜之意,该是多好。这最后四句,遣词用句,也自有特色,把全诗推向高潮。
全诗文词朴实,情感缠绵凄楚,是一首爱情诗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62


紫骝马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古诗简介
《紫骝【liú】》为盛唐著名李白所著的五言古诗,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描写了一位征人远戍,思念在家的妻子的形象。

翻译/译文
紫骝马矫捷骄嘶,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腾。
来到河边却不肯渡河,仿佛也可惜弄湿锦绣的障泥围裙。
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黄戍迷离不见
挥鞭驰骋万里去,怎么能老是思念春闺佳人

注释
⑴紫骝:即枣红。唐人谓之紫骝,今人称枣骝。
⑵锦障泥:华美的障泥。障泥,披于鞍两旁的防护织物。用《晋书》王济事,王济善识马性,尝乘一马,着锦障泥,临水马不肯渡,济知其怜惜障泥,使人解去,马遂行。
⑶白:唐代戍名,在蜀地,与吐蕃接壤(依王琦说)。
⑷“黄”句:谓征人在黄云戍守之地因荒漠广阔而迷失方向。黄云,唐代戍名,其地不详(依王琦说)。海,喻广阔,作“戍”的状语。

赏析/鉴赏
此诗描述了一位征人远戍,思念在家的妻子形象。前四句写征人所乘之紫骝马。以马的行为烘托人的感情,马嘶鸣,引起人的酸楚。马临流迟疑,陪衬人的留恋不舍。后四句写征人想念在家的妻子。“念春闺”是全诗之眼。关远,海戍迷,写戍边环境的空旷辽远,以表现征人离家空虚的心情。“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不仅路途遥远,奔波也忙碌,故言不得念春闺。说是无暇念春闺,实则谓虽然路途遥远,奔波忙碌,但总是放不下春闺之思。“挥鞭”句用倒卷之笔,本应冠于“白”句之前。但那样就显得平直无波,缺少起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463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
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
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
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
时迁大运去,龙虎势休歇。
我来属天清,登览穷楚越。
吾宗道门秀,特异鸾凤骨。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
冥居顺生理,草木不剪伐。
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
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
几宿一下山,萧然忘干谒。
谈经演金偈,降鹤舞海雪。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赋诗留岩屏,千载庶不灭。



翻译/译文
钟山怀抱金陵城,往昔曾经霸王气十足。
天上的帝王居所,色常常映照宫阙。
周围的峰如被围捕的群鹿,奔跑驰突。
城边的江水分九道而来,又仿佛远上端离去。
时世在变迁,皇运有衰减,虎踞龙盘之势渐渐颓萎。
我趁秋气高爽时登高望远,把古楚越大地包揽胸前。
你是我们李家宗室的佼佼者,仙道骨如仙鹤神鸾。
青天布满群星,悟道之人才能心有明
依照无为之道,起居与万物不损坏。
窗开出入,蔷薇香自来,石上野蕨任死生。
你有谢安范,你有白足和尚昙始的气质
我在这里住了几,全然把干谒之事忘到九霄云外。
与你一起谈佛经,听你演讲佛学精华,就感觉白鹤飞翔,一派空灵
时时可以感觉到天香满鼻,全心寂静,与万事隔缘。
如此佳景不可多得,转眼就要分别,春风都伤心流泪。
我来题它一首,把它刻在摩崖上,相信千年也不会磨灭。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64


过汪氏别业其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古诗简介
《过汪氏别业二首》是唐代伟大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为天宝十四载(755)秋,李白漫游宣城一带时所作。全诗表现了作者与汪伦之间的友情,他把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并渲染了与朋友同游之豪情雅兴。

翻译/译文
谁可以同游?只有陵阳子明与浮丘公。重山叠翠岭挡住了银河,连绵翠嶂横拦住斗牛星。汪生的别墅面朝北山,池台亭馆幽雅而清静。我来此更感到主人的情真意切,杀猪烤羊陈列着珍肴佳羹。扫清石径静待着明,开掘池塘将寒泉引入池中。酣更觉意快气爽,饮酒作乐已忘记秋夜的寒冷。

注释
⑴子明:指陵阳子明,汉朝人。据《列仙传》载,其好钓,一次“得白,腹中有书,教陵阳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浮丘:指浮丘公,传说为黄帝时仙人。《黄山图经》: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合丹于此山,故有浮丘、容成诸峰。
⑵斗牛,谓南斗、牵牛二星。《史记正义》:吴地,斗牛之分野。
⑶北阜:谢灵运诗:“卜室倚北阜。”刘良注:“阜,陵也。”清且:一作“涵清”。
⑷捶炰:屠宰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465


过汪氏别业其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古诗简介
《过汪氏别业二首》是唐代伟大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为天宝十四载(755)秋,李白漫游宣城一带时所作。全诗表现了作者与汪伦之间的友情,他把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并渲染了与朋友同游之豪情雅兴。

翻译/译文
过去和您不相识,就听说您喜欢结交贤才。您的别墅中随着势建起楼阁,凿石营造池塘亭台。大火在天正中约五里,仲夏的从南方吹来。数枝石樱吐着如火的朵,丈把高的荷叶中有莲盛开。我恨不得在这个时候赶到您的别墅,同饮共开怀。但我这次相访已是树叶凋落的深秋,月色昏暗,猿声悲哀。盛情的宴会通宵达旦,玉杯美又伴着吴歌慷慨。酒酣时正要起舞尽兴,四座相佳的歌声已经唱了起来。太阳从天边的中升起,车仍在别墅内徘徊。大家又相约一起到龙潭一游,枕石望山,拂去石上的青苔。

注释
畴昔:往昔,以前。杜预《左传注》:“畴昔,犹前日也。”
“星火”句:火指心宿第二星,每年阴历五月间黄昏,心宿在天正中。按节气为夏至。按季节为仲夏。《尚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蔡沈《集传》:“星火,东方苍龙七宿。火,谓大火,夏至昏之中星也。”星火:一作“大火”。
:夏至以后风。《淮南子》:“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陈叔齐《籁纪》:“景风,一曰凯风,又曰薰风,亦曰巨风,起自赤天之暑门,从南方来。”
金罍:古代酒器,形以尊,错以金纹。《诗经·国风·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永”句:谢灵运诗:“行觞奏悲歌,永夜继白日。”
吴歈:吴歌。《楚辞》:“吴歈蔡讴,奏大吕些。”王逸注:“歈、讴,皆歌也。”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466


送贺宾客归越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古诗简介
《送贺宾客归越》是唐代伟大李白写给贺知章赠别诗。此诗先想象友人回乡终日泛舟遨游镜湖的情景,再运用王羲之写字换的典故来赞美友人的书法艺术。全诗虽仅二十八个字,却形象地表现了贺知章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显示了作者炉火纯青的诗艺。

翻译/译文
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古代曾有王羲之黄庭经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注释
⑴贺宾客:即贺知章,他曾任太子宾客之职。
⑵狂客:指贺知章,其号为“四明狂客”。
⑶“山阴”二句: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赏析/鉴赏
由于贺知章是以道士的身份告老还乡的,而李白此时也正尊崇道学,因此诗中都围绕着“逸兴多”三字,以送出家人的口气来写的。镜湖是绍兴地方的景名胜,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想象友人这次回乡,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为了突出贺知章的性格,诗中不再以宾客或贺监的官衔称呼他,而干脆称他为“狂客”,因贺知章晚年曾自号“四明狂客”。“宾客”到底沾上些官气,与道士的气息不相投合,而“狂客”二字一用,不仅除了官气,表现了友人的性格,而且与全诗的基调非常吻合。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记载的兰亭盛会就发生在贺知章的故乡山阴。而贺知章本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就使诗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由此诗人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那又要在山阴发生了。所以,末二句表面上是叙述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借此故事来写贺知章,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


这首诗基本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却都恰能表现出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同时也都能显示出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李白当时并未去过山阴,因此诗中所谓的“镜湖”、“山阴道士”之类,实际上还都是赠别友人时的一种想象之词。由此可见诗人炉火纯青的诗艺。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467


赠从弟冽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珪。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
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古诗简介
《赠从弟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中反映了诗人当时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和憎恶仕途而又欲罢不能的苦闷。在这首写给从弟李冽的诗中,他对自己在长安的三年供奉翰林生活进行了总结:“献主昔是,今来方觉迷。”对唐王朝的腐朽黑暗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然而,诗人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诗结尾“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表明李白仍想等待时机,施展抱负。

翻译/译文
楚人不知道什么是凤凰高价求购,却买到
以前还以为是美文献主,现在看来自己都很迷惑。
自从像庄子一样居住在漆园,离我离开咸阳已经很久了。
吹着落日远去,气节变化,流莺在阴下恰恰欢啼。
春天寒,桃李儿还没有开放,此处仍然幽静,怎么会下自成蹊?
你一来桃李就怒放花萼,繁花似锦,欲与齐。
桑叶也刚刚出绿,春也在房孵化出来了。
太阳一出,布谷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
我却没有土地,谁可以伸手拉我一把?
傅说治理天下,普施霖,公输盘却喜欢造云梯去战争
对外族作战没有平息,君子悲哀世道艰难。
君子报国有良好的计谋,成功以后却羞于高居显要的官位。
没有途径去谒见皇上,拄着拐杖回到草房。
那年你再来看我的话,要知道我就在姜太公曾经钓过大的磻溪。

注释
(1)从弟冽:李冽,李白的堂弟,曾在山东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2)“楚人”两句:传说楚国有个人不认识凤凰,花高价买了一只山鸡,准备当凤凰献给楚王。见《伊文子。大道上》重价:一作“高价”。
(3)“献主”两句:意思是李白自叹当年奉诏入京,也像楚人献山鸡一样诚心诚意,结果反而被放出京,才觉得自己太执迷。
(4)漆园:在今山东菏泽,庄子当年做过漆园使。这里以“居漆园”来喻示隐居。
(5)咸阳:秦朝的首都,这里实指唐朝的首都长安。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6)节变:季节变化。
(7)花萼:古人用花萼比喻兄弟,这里是说李白遇到堂弟李冽,仿佛花开萼放。
(8)中闺:即闺房,妇女住的房间。
(9)傅说:殷商王武丁的大宰相,为治世良臣。因为傅说很好的完成了武丁给他的任务,所以李白说他“降霖”。
(10)公输:即鲁班
(11)羌戎:这里指吐鲁浑,吐蕃。
(12)涂泥:涂炭,遭受苦难。
(13)执珪:指立功受封。
(14)蓬藜:草野
(15)磻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商代末年吕望曾在此垂钓。

赏析/鉴赏
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有两年,三年供奉翰林的生活让他亲眼目睹了唐王朝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利令智昏,他们为了排斥异己而进行的政治迫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让李白对统治者的幻想逐渐破灭,内心的不平和愤懑与日剧增。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堂弟的,所以语气上并不像“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那样慷慨激昂。但是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依然时时隐现出诗人心底的不满和愤慨。
诗中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情:他认为自己胸怀报国的壮志豪情,又有满腹才华,却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只好随居,但心里却有不甘。并且躬耕也缺乏相应的条件。诗中用“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傅说降霖,公输造云梯”。等典故表示了自己不受重用的悲愤。同时也传达出自己虽然受到排挤,但仍为边地的动乱而担忧的胸还天下之意。


诗歌开篇,作者从“楚人不识凤”到“久到咸阳西”交代了为什久居于此,援引楚人重价买山鸡的典故说明自己当初“献主”的错误:自己曾像那个拿着山鸡当凤凰献给楚王的人一样自信,现在反而明白是迷误,因为君王也许并不需要自己这样的人才。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阶级打压和排挤表示不满。接着作者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写:“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时光在无情流逝,眼看老之将至,而自己只能在这里看风起吹过,太阳升了又落,冬去春来,鸟儿飞走又飞来。作者同时对堂弟的到来表示欢迎:“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意思是桃花未开,没有人来攀折,我幽居在此,也没有人会来,只有你的拜访让我感觉到兄弟情深。然后写道“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意思是农家繁忙的时候,妇人要忙着养蚕,农人要忙着耕地,而自己一介书生,住在这不相宜的环境里,不可能与妇人一道养蚕,更不可能和农人一起耕地,于是只是孤独的在此。然而,这并不是诗歌的主题。作者很快将话题转移到对生活的不满和社会的担忧上去:“傅说降霖,公输造云梯”,他说,自己虽然有公输班那样的才能,却不能像傅说一样被重用,眼看着边疆战乱,生灵涂炭而无法献策立功。而“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珪”还强调了作者希望得到重用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最后作者写道:“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意思是自己无法见到明主,没有办法得到重用,就这样已经到了拄着拐杖走路的年纪了,感叹空有满怀的壮志和才能却毫无用武之地。结尾“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是作者明志的话,说自己依然在等待,等待着文王相访,等待君臣相合,一展宏图。


李白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本诗从“傅说降霖雨”开始作者的感情开始达到高潮,一步步升华。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虽然李白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十分失望,但他并没有完全绝望,他还怀着重返朝廷的想法,希望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诗人这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和积极入世的态度,决定了这首诗虽然基调有些低沉,却在沉郁中有一股振奋之气。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468


泾川送族弟錞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
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
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
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
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
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
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
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
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
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



翻译/译文
泾川秀美蜿蜒三百里,若耶溪也羞于相见。
两岸碧锦石照目,溪上飞翔鹭鸶
佳境千万曲折,客人边行边赏景,没有停歇的时候。
琴高溪水从上游泻下,山上还有历史悠久的陵阳祠。
仙人不来看我,明倒是老相知,如何成仙?
你问我:为什么来此地?我与仙人卢敖有个约会
卢校书君蓬山振起雄健之笔,常侍御君挥就清丽诗词
江湖也为之大发秀色,草木也新含荣滋。
我今天置送我家惠连小弟,錞弟是吾家白眉,最为贤惠。
我惭愧没有谢灵运谢惠连峤》那样的杰作,我敢乱阙《河梁》
曾经见你好几次,现如今你却突然要告别。
泾川中流漾着彩鹢,岸边金羁宝列队等候。
叹息同在一颗苍梧树上栖息的凤凰,如今却要分栖各在一方的琼树枝上。
明天清晨将各自飞去,飘落在天南边陲。
西望落日将尽,秋色深暝,猿猴悲鸣。
待我把亲情寄与流水,但愿有相思长相随。

注释
⑴作者自注:时卢校书草序,当侍御为诗。
⑵泾川,即泾溪,在泾县西南一里,唐时隶宣城郡。源出石埭,流经南陵宣城,逾芜湖入大江。《通典》宣州泾县有泾水,越州会稽县有若耶溪。
⑶《江南通志》:琴溪,在宁国府泾县,源出自宁国诸山,与溪头水合,西过琴高山下,乃名琴溪。传是仙人琴高控鲤之地。


⑷《一统志》:望仙亭,在陵阳山中峰之半,相传汉窦子明升仙之地。有唐天宝间(742—756)所建仙坛宫。陵阳祠,即仙坛宫。
⑸卢敖,即卢生,秦代方士。曾四处求访神仙,为秦始皇寻求古仙人羡门、高誓及芝奇长生仙药。
⑹学者称东观为道家蓬莱山。“蓬山振雄笔”,谓卢校书草叙。“绣服挥清词”,谓常侍御作诗。
⑺《三国志·蜀书·良传》:“氏五常,白眉最良。”
李陵《与苏武诗》:“携手河梁上,游子暮何之。”刘良注:“河梁,桥也。”《魏书》:中山王熙之镇邺也,知友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俊、王诵兄弟、裴敬宪等,咸饯于河梁,赋诗告别。
吴均诗:“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谢灵运有《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子虚赋》:“浮文鹢。”张揖注:“鹢,水鸟也,画其像于首。”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文虹桥兮彩鹢舟。”
陆机赋》:“翼灵凤于苍悟,起滞龙于演污。”
⑿垂,边陲。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469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
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
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
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
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久牛渚晦,苍然夕烟迷。
相思定何许?沓在洛阳西。



注释
⑴杨齐贤曰:太白自注:“时在当涂。”即今之太平也。黄山在城北,凌歊台在其上。《太平府志》:黄山在郡治北五里,高四十丈,如初形。旧传浮丘公牧于此,亦名浮丘山。上有宋孝武避暑离官及凌歊台遗址。陆放翁《入蜀记》:凌歊台正如凤凰台之类,特因山巅名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峰,如在几席。稍西江中二小山相对,东梁、西梁也。北户临和州新城,楼橹历历可辨。盖自绝江至和州,财十余里。溧阳,宣州县名,隶江南东道。华阴,郡名,即华州,隶关内道。
张华《禽经注》:“鸾者,凤凰之亚,始生类凤,久则五彩变易。”
⑶高诱《淮南子注》:“翱翔,之高飞,翼上下曰翱,直刺不动曰翔。”
⑷琼树,凤所栖食之树。
郭璞:“朱曦将由白。”李善注:“朱曦,日也。”
⑹《左传》:秦于是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⑺《旧唐书》:天宝六载,自五月,至秋七月乙酉,以旱命宰相、台寺、府县录系囚,死罪决杖配流,徒以下特免,庚寅始。九载三月,时久旱,制停封西岳。五月庚寅,以旱录囚徒。盖天宝时京师之旱,见于史者有二,未详此诗作于何年。《后汉书》: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零礼求,反拘朱索社,伐朱鼓。《春秋繁露》:求,开神山神渊,积薪,击鼓噪而燔之。《文章正宗》:《神农求雨书》:“祈而不雨,则积薪击鼓而焚神山。”
⑻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漕,水运也。”鲍照诗:“家世宅关辅。”李善注:“关,关中也。”《汉书》曰:“右扶,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
潘岳《西征赋》:“牧疲人于西夏。”
⑽《尚书·说命》:“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李善注:“金闺,金门也。”
⑿王逸《九思》:“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乙兮玉台。”
⒀《宜都记》: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凫雁矣。
⒁《通典》:宣州当涂县有牛渚析,亦谓之采石,险固可守处。
⒂杨齐贤曰:华阴,在洛阳之西。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属安徽)时所作的送别诗之一,所赠者为丹阳李济。瞿蜕园、朱金城在《李白集校注》中作:“未详此诗作于何年。”据李祖鑫考证,此诗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旧历五月。王琦在《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诗题下注曰:“充一作统。”按此注,充泛舟即是统泛舟。此解甚是。泛舟词义出自《左传》,“僖十四年,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李白在此诗中,也说得很明白:“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可见,李白登黄山凌台送李济,不仅因为李济就要泛舟赴华阴,更重要的是李济有役在身,要统领运粮漕运粮米至“洛阳西”。李济“充泛舟赴华阴”的原因诗中解释为“秦地无草木,南喧鼓鼙”。李白在“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句后,用“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三句诗详细交待了从泛舟役的原因。其中“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十分明显是写久旱初雨的情景。可见,“秦地无碧草”实指关中大旱。关于“南云喧鼓鼙”,王琦认为是公卿百官求雨“伐朱鼓”;詹锳解为与“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同指一事,即云南战事。詹解较为合理。这首送别诗,与其他一些写给友人的互道珍重的送别诗有些不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说转漕处见关系军国,此一篇主意未写送行,亦不草草。”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470


酬崔五郎中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
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缅邈。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
朝游明光宫,暮人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古诗简介
《酬崔五郎中》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8卷。此李白和崔五郎中相见时一见倾情的情景,二人倾杯扺掌,无话不谈,诗定交。崔宗之劝李白一起到庐山隐居,李白此时正在感功业未成,倾心仕途,婉言谢却。

注释
[1]朔:北方的。多指秋冬天气的云。
[2]长啸:嘬口为声为啸。长啸指抒发心中慷慨不平之气。
[3]圣明:圣明天子,指唐玄宗。
[4]良图:即宏图大志。
[5]郁悒:愁闷不抒貌。
[6]立谈:见面站着说话。指说话时间很短。此句谓短时间内就成了知己
[7]缅邈:高不可攀的样子
[8]参造化:即秒造自然之意
[9]岳尚可倾:即海可以倾倒移动
[10]吐诺:说出的诺言
[11]霜飙:寒
[12]汗漫:无有边际,这里指天空
[13]九垓;中央与四面八方的广阔空间。此处指九天之外
[14]憩蓬壶:指飞引升仙,到神仙世界去
[15]凌倒景:指飞升。凌:凌空。倒景:从天空向下看的景色皆倒
[16]明光宫:汉宫名,此处指洛阳宫阙
[17]阊阖:天宫之门,此处指宫殿门
[18]把袂:即携手

赏析/鉴赏
李白诗歌融庄屈为一体,汪洋恣肆,以气势取胜,如高山坠石,如大海回澜,有不可阻挡之势,此诗中”海岳尚可倾“的移山倒海的气势令人感叹,表现出了其在仕途上的雄心壮志。此诗作于李白早年出道时期,此时的李白意气发,准备在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因而对崔宗之提出的隐居并不认同,于是在结尾说"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意思就是我们只要能在洛阳日夕相见,何必一定要去嵩山隐居呢?从此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汪洋恣肆的文笔以及天行空的想象。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471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古诗简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七言古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此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欲借消愁排遣愁绪;第二首诗描绘出一幅酒管弦齐奏、皓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湖上美景图,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诗意意境开阔;最后一首诗运用独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酒醉刷掉心头的愁闷。

翻译/译文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把君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籍传》“(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李晔。
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挠:舟揖也。
刬却:削去。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赏析/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472


郢门秋怀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古诗简介
《郢门秋怀》是唐代伟大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光阴易逝,人生短促的慨叹。

翻译/译文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来回荡。
现在北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来到潇湘洞庭。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注释
⑴郢门,即荆门也。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象。故当时文士概称其地曰荆门,或又谓之郢门。西通巫、巴,东接梦,历代常为重镇。
吴均诗:“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⑶《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刘向《九叹》:“日杳杳以西颓。”
⑸《后汉书》:仲长统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⑹梁昭明太子《陶靖节集序》:“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
⑺《庄子》:“若人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吴均诗:“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⑼《十洲记》:蓬莱山,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惟飞仙能到其处耳。
⑽《神仙传》:麻姑云:“向到蓬菜,水又浅于往日。”
⑾《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
江淹诗:“倚剑临八荒。”
宋之问诗:“扪心空自怜。”

赏析/鉴赏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感基调比较悲凉
有人认为,也许是在李白年轻时候,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以后,因为不得举荐而灰心,而产生出归隐的思想,从而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李白刚刚出川到达荆州时候就产生了思乡的情绪,“巴月三成弦”,总之,长期在外干揭游说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没有坚强的意志与雄厚的财力是难以支持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473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古诗简介
《送温处士归黄山峰旧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共计二十二句一百一十字,形象地描绘了黄山奇异的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温处士的离别之情。诗中表现出一种飘然欲仙的浪漫主义色彩。

翻译/译文
高耸四千仞,莲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注释
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黔、太平、休宁四县。
三十二莲峰:王琦注:“诸书皆言黄山之峰三十有六,而白诗只言三十有二,盖四峰唐以前未有名也。”
菡萏:即荷花。王琦注:“谓黄山三十二峰,皆如莲花,丹崖夹峙中,植立若柱。然其顶之圆平者,如菡萏之未舒,其顶之开敷者,如芙蓉之已秀。”
天目:山名,在浙江临安县西北,上有两湖若左右目,故名天目。
炼玉:指炼仙丹。
羽化:指成仙而去。黄山有炼丹峰,高八百七十初,相传浮丘公炼丹于峰顶,经八甲子,丹始成。
温伯:名伯,字子。《庄子·田子方》载:孔子见温伯雪子而不言,子路不解,孔子说:“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李白此处借其名以喻温处士。独往:谓离群而隐居。
丹砂井:黄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热可点茗,春时即色微红。
凤吹: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作凤鸣事。
车:仙人所乘。
陵阳:即陵阳山,在安徽泾县西南。相传为陵阳子明成仙处。
桥:指仙人桥,又名天桥、仙石桥,在炼丹台,为黄山最险之处。两峰绝处,各出峭石,彼此相抵,有若接,接而不合,似续若断,登者莫不叹为奇绝。

赏析/鉴赏
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石柱峰、吴蓉峰、莲花峰,均高耸峭拔。直刺青天,形如蓬荷。王琦在解释前两句诗时说:“诗意则谓黄山三十二峰曲口莲花,丹崖夹峙中,植立若柱然,其顶之圆平者如菡萏之未舒,其项之开放者,如关蓉之己秀。未尝专指三峰而言也”
诗人自叙曾游黄山,描写其高峻神秀,有神仙遗踪。黄山的朱砂泉,自朱砂峰流来,酌饮甘芳可口,浴洗令人心境清廓。气爽体舒。自己来到黄山时,有仙乐呜奏,温处士整理仙车相迎。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踏着彩虹化成的石桥,拜访温处士。


诗人以丰宫的想像、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黄山壮丽多姿的景象;点出众降、练玉处、丹沙井,使人获得非常亲切的美感。
诗人凭借他“伊者升绝顶”,游览黄山所得到的印象,根据所送的朋友的“处士”身份及其归居之地,驰骋想象和联想,运用有关的神话传说,创作出了这篇具右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前八句正面写黄山,描写它高峡、秀丽,是神仙修炼之地,为写送温处士归山养真修造作为铺垫。以下十四句从“送”字着笔,是全诗的主旨,中分数层;先写与温处士相遇;次写温处士是游五岳归来,归休黄山白鹅旧居,并希望他在归休之地得道成仙,以引渡自己;再次,“去去”四勺,是写同温处士分手时道剔的话,想象他在途中的经历和将要见到的景象;最后两句写他日相访,表达了诗人对温处士的感情。诗中表现出一种飘然欲仙的浪漫主义色彩。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474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
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
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
拂琴听霜猨,灭烛乃星饭。
人烟无明异,鸟道绝往返。
攀崖倒青天,下视白日晚。
既过石门隐,还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
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



注释
⑴《唐书》: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元和郡县志》:太和宫,在长安县南五十五里终南山太和谷,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熟,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为翠微宫,今废为寺。《雍录》:翠微宫,武德八年改名太和,在终南山上。贞观二十一年改翠微宫,寝名含殿。苏文忠曰“植立含广殿”,用此也。太宗于此宫上仙。杨大年《谈苑》曰:宫在骊山绝顶,太宗尝避暑于此。后改为寺,寺亦废。《法苑珠林》:今上皇帝恭膺宝位,庆祚惟新,思罔极于先皇,濡惠津于群品。鼎湖之驾,邈矣不追。长陵之魂,悠然滋永。聿兴净业,标树福田。先帝所幸之宫,翠微、玉华,并舍为寺,供施殷厚,缘设雕华。据此所称今上皇帝,是指高宗而言。则《唐书》所元和中为翠微寺者,非矣。又诸书皆终南山,而《谈苑》云在骊山者,又非矣。太白诗题亦其一证。金沙泉,湮没无可考。
⑵《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陆德明注:若,海神也。
⑶《汉书》: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颜师古注:方,道也。
⑷《旧唐书·太宗纪》:贞观二十三年四己亥,幸翠微宫。五月己已,上崩于含风殿。
⑸鼎湖龙驾,指黄帝升天事。以喻太宗上仙也。
⑹《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有子午关。《汉书》:王莽以帝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道,名子午谷。又宜州西界、庆州东界有山,名子午岭,计南北直相当。此则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共为子午道。《元和郡县志》:子午关,在长安县南一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也。《一统志》:子午谷,在西安府城南一百五里。子午关,在子午谷中,汉平帝时置关。
⑺《广雅》:“搴,取也。”《史记注》:“臣瓒曰:拔取曰搴。”江淹诗:“终觌紫芳心。”李善注:“紫芳,紫芝也。”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475


结客少年场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古诗简介
《结客少年场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中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扬厉雄健的格,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翻译/译文
紫燕骝的双目瞳孔呈黄金色,有着黑色的鬓发。
早晨和朋友相约于洛门东,一起赛驰骋。
  荆轲少年时剑术非凡,出剑之快可以砍杀山中灵敏的白猿,剑术之精足以射杀天上的鸿雁
荆轲生来就有万夫难当之勇,佩上剑更是添了几许英雄气概。
结交的人有剧孟这样的人物,一同在新丰喝,不醉不罢休。
荆轲的勇猛,在市井中杀人,可见其胆大,从容饮酒,可见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而且认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耻的,有气贯长虹之概。
可惜燕太子丹托付给他的事失败了,人也栽在了秦王的宫中。
燕太子丹安排给荆轲的副手秦舞阳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太子谋略失当,燕国无人才,即便荆轲有如此胆识和武艺,又哪里能成功呢?

注释
紫燕:紫燕,骏马名。
绿騣:黑色的鬃毛,騣同“鬃”。
洛门东:指洛阳东门外。
凌轹:压倒,超过。白猿公:典出《吴越春秋》五:越有处女善剑,聘于越王,道逢一翁,称猿公,与比试,翁化白猿而去。
吴鸿:指吴钩。《吴越春秋》二:吴作钩者甚众,人有贪重赏,杀其二子,以血衅金,成二钩。吴王疑之,因呼二子名:“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二钩飞起寻父,遂赏百金,王服之不离身。


剧孟:先秦时豪侠,洛阳人,为大侠,喜拯人急难,为周亚夫所赏识。母丧,远近来者车有千辆;及死,馀财不足十金。见《史记》本传。
新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古产美酒
易水寒:燕太子丹使荆轲谋刺秦王,以秦武阳为副。易水送行,荆轲歌“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及见秦王,武阳惊骇失态,面如死灰。荆轲献图,图穷匕首见,因刺秦王,不中,被杀。见《战国策·燕策》。
日贯虹:《战国策·魏策》,聂政刺韩傀,白虹贯
舞阳:指战国末期与荆轲一道去刺杀秦王赢政的秦舞阳。他进入秦宫,吓得脸色苍白,使得荆轲不得不更加小心应付。

赏析/鉴赏
诗人一直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雄心,但总不能如愿,于是在无奈中不期然发出不平之鸣。这首诗就是此种情况下的心声。
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超过白猿公,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他剑术高强,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发出了愤恨激越的郁闷不平之鸣。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平明”写少年在白天骑相互驱驰,在洛门东结交朋友。接着,“少年”两句写其剑术超过传说中的白猿公,突出其剑术之高超。
接下来八句写其纵横江湖之勇猛形象。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最后几句借荆轲刺秦事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一般的咏叹荆轲刺秦的诗不一样的是,全诗没有出现荆轲的名字,但“缺场”的荆轲事实上是诗中的主角——诗人自己。诗人批评谋划行刺秦始皇失败的燕太子丹,是因为他没有给荆轲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身手的条件,反倒找来一个进入秦宫就面如死灰的秦舞阳,帮了倒忙,给剑客造成干正事的掣肘。
这种批评正好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476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古诗简介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唐代伟大李白的作品。全诗共计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对浙江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

翻译/译文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
你会看到千岩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
横垣秦望山下,当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东海,西陵山围绕越宫高台。
镜湖如清霜覆盖的明镜,海涛汹涌如雪山飞来。
的浙江就等待你这支枚乘的生妙笔去揽胜,三吴的美食佳肴就等着你张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尝。
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注释
①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②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
③谢客:即谢灵运,浙江会稽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枚乘: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人。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
张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人。齐王执政,辟为大司东曹掾,见祸乱兴,以秋起思鲈为由辞官而归。
⑥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

赏析/鉴赏
李白曾多次到达浙江,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就有数次入越的记载,因此他对越中山水景物比较熟悉。此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477


送储邕之武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古诗简介
《送储邕之武昌》是李白的五言排律,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7卷第33首。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别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别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此诗以古起法运作排律,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表达出李白待人至诚,朋友之间的深切情意。

翻译/译文
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脁一样清丽。
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一边吟唱。

注释
储(chǔ)邕(yōng):李白友人。
武昌:唐属江南西道鄂州,即今湖北鄂城县。
:即今武汉市武昌山之黄鹤楼。《潜确居类书》:黄鹤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黄鹄山。昔仙人王子安骑黄鹤憩此,地志:黄鹤山蛇行而西,吸于江,其首隆然,黄鹤楼枕焉。其下即黄鹤矶。
张乐:奏乐。《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谢胱《新亭渚别范零陵》:“洞庭张乐地,潇湘帝于游。”
诺(nuò)为楚人重:《史记·季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诗传谢脁(tiǎo)清:谓谢脁诗以清丽著名。《南齐书》:谢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沧浪曲:即《沧浪歌》。《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又见《楚辞·渔父》。此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
《西京赋》:“齐栧女,纵棹歌。”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诚挚的。他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水深千尺”来反衬情谊的深厚。诗中“黄鹤西楼月”,写得江天一色,朗;这首诗用“长江万里情”则用来反衬诗人送储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寻味。
武昌是储邕曾游之地,却已有三十年的暌违。李白深怀友不眠,从西窗望见:黄鹤楼的月色,武昌城的烟树,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储邕交游的情景,故说“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写得时光流转,故地萦怀。在李白诗中,描绘了黄鹤楼迷人的景色:风清月淡,楼月照人,长江滚滚东去,白云飘飘遥空,徘徊在人间城郭。这个仙人骑鹤腾飞之处,已有三十个春秋不曾重游。李白将储邕欲往游的激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描绘出一幅友人储邕离别诗人到武昌的伤感惜别景致。“难为别”,意寓以离别为难。“惜未倾”,意寓惜别情深,频频劝酒,以不忍举起酒杯一下子喝空为惜。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黄帝张咸池曾在洞庭上置乐,所以谢脁诗云:“洞庭张乐地。”舟行处会途经多座山,好像众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储邕前往武昌,途经“张乐地”,也是说其所途经的地方。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借用楚人重诺言、诗如谢脁般清丽来寄寓诗人送别时的祝托话。楚人语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曹丘生游扬季布之名于天下。谢脁字玄晖,有美名,昔日曾经游楚赋诗,至今传颂谢脁的诗极为清丽。可见李白与友人储邕之间情意的深切。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借用《沧浪歌》典故,来寄寓出诗人不忘武昌之情,也充分表现了李白待人至诚,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正如《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别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别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以古风起法运作排律,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478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
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凤高。
河汉挂户牗,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
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
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
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与之倾金罍。



古诗简介
《酬张卿宿南陵见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作,此诗是写给张叔明的酬答诗,即写出与张叔明的深情友谊,也写出了自己不得志的郁郁之情。

注释
⑴张卿:应为张叔明,鲁诸生,“溪六逸”之一。南陵:宣州之属县,隶江南西道。
⑵鲁城:指唐时鲁国之都邑,兖州(鲁郡)之治所瑕丘城,即今东兖州市。旧谓春秋至两汉故鲁城曲阜,误。
⑶莎: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织娘。《诗经·豳·七》:“六月莎鸡振羽。”李白秋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⑷鸣机:操动机杼,使织布机响。是谓织布。江淹《丽色赋》:“秋梭鸣机。”唐薛逢《题独孤处士村居》:“男驱耕犊妇鸣机。”
⑸火落金高:火落,火,即大火,星名。夏在天南方,至秋则落而西流。故谓“火落”。金风,即秋风
⑹“河汉挂户牗”二句:轻舠,即小。张卿(叔明)隐居的徂徕山,位在兖州瑕丘东北的百里之外;这与秋季天上的银河东北西南的方向极合。此二句为李白意想比喻之辞。意谓欲从天河乘舟去徂徕山看望张卿,却因没有能在天河中可行的小(飞)
龙:“龙”一词多义。按李白诗云“云龙忽相见”,其是谓云和龙忽然相见。“云龙”在此应解释为云和龙。“云”喻李白,“龙”喻唐玄宗。《易经·乾卦·九五》下,孔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之遇合。例如,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⑻“客星动太微”二句:《太白阴经·卷八·杂占·占客星篇》曰:“客星者,非本位之星,故曰客星也。”明代的《观象玩占》:“客星,非常之星,其出也无恒时,其居也无定所,忽见忽没,或行止,不可推算,寓于星辰之间,如客,故谓之客星。”动,此为行动之意。太微(亦作大微),即太微垣,三垣之一。其位于北斗之南,常用指帝都、朝廷或帝皇所居。《晋书·天文志》:“太微,天子庭也。”李白这两句诗乃用严子陵故事,喻己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白衣干万乘,方朔谒明主。”一事。《后汉书.严光传》:“(汉武帝)复引(严)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⑼茂彦:即茂才彦士,国之俊杰也。《全唐文》卷二一唐玄宗《授宋璟吏部尚书苏颋同平章制》: “出纳惟允,必藉英奇;启沃有光,实资茂彦。”
⑽七叶仕汉余:此用汉之张汤事。《汉书·张汤传》:“安世(汤子)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七叶,犹七世。


⑾“身为下邳客”二句:此谓张良故事。下邳客,本指张良,此喻张卿(叔明)。《史记·留侯世家》: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不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而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书则为王者师矣。后十载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⑿傅说未梦时:《尚书.说梦上》:“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崖。”《正义》:“殷之贤王有高宗者,梦得贤相,其名曰说,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工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于野外,得之于傅氏之岩,遂命以为相。”《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此句谓傅说在野之时。
⒀万古骑辰星:《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疏曰:“武丁,殷王名也,号曰高宗。高宗梦得傅说,使求之天下,以陕州河北县傅岩板筑之所而得之,相于武丁,奄然泰清。傅说,星精也。而傅说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维持东方,故言乘东维,骑箕尾;而与角亢等星比并行列,故言比于列星也。”释文:引司云:“傅说,殷相也。武丁,殷王高宗也。东维,箕、斗之间,天汉津之东维也。”《星经》曰:“傅说一星在尾上,言其乘东维,骑箕尾之间也。崔云:‘傅说死,其精神乘东维,托龙尾,乃列宿。今(苍龙)尾上有傅说星。’”骑辰星,意为骑龙星。


⒁“与君各未遇”二句:君,指张卿。未遇,犹不遇、不偶,谓不逢时。长策,即长计良策。《王吉传》:“公卿未有建万里之长策。”《文选》曹冏《六代论》:“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委者,屈也。蒿莱,喻民间。这两句是说,是时李白与张卿二人皆不逢时,虽怀安邦治国之良策,皆无所用,而却委身于草野民间。
⒂攀龙:犹攀龙附凤。常喻结附帝王以建立功业。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汉书·叙传下》:“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朱谏注:“龙,君象也,扳(攀)龙者,近君也。”
黾:蛙黾,亦作鼃黾。皆谓蛙类。《太平御览·虫豸部》:《周礼·秋官下》:“蝈氏掌去蛙黾。”注曰:“齐鲁之间谓蛙为蝈。黾,耿黾也。蝈与耿黾尤怒鸣而聒人耳,故去之。”又引《文子》述墨子语:墨子曰:“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待旦而鸣,天下俱动。”韩愈杂诗》:“蛙黾鸣无谓,阁阁只乱人。”李白诗云“蛙黾”,此喻鼓噪议论之辈。


⒄金罍: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正义》:“《韩诗》: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毛诗》:金罍,酒器也。诸臣之所酢,人君以黄金饰尊,大一硕,金饰龟目,盖刻为云之相。”

赏析/鉴赏
此诗是写给张叔明的酬答诗。《旧唐书·李白传》:“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张叔明的名字实为“明”,李白诗不呼其名,而称作“卿”,是为尊称。参考李白之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末年的行踪,诗应作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之秋,作诗之地在兖州瑕丘。诗中表达了与张叔明的友谊,也蕴含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479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澹荡沧洲云,飘颻紫霞想。
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
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蹇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
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
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
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溪傍饶名花,石上有好月。
命驾归去来,露华生翠苔。
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
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
明发首东路⒀,此欢焉可忘。



翻译/译文
裴太守有仙人气质,远离俗人俗事。
神情澹荡如沧洲仙乡之,神思飘飖若有紫霞之想。
你在商州任太守,政通人和,事少心闲。
你超出尘世,冥然探讨幽静高深的境界。
我来的时候正直芳春,谢谢你给予高规格的热情接待,常常对床而卧,深相谈。
我们一起游玩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现在又来到东城边的西岩前,
只见苍翠的摩天绝壁横垣天边,山上红泉瀑布喷薄呼啸而下。
寻幽探奇,兴致勃勃,春光明媚,醉人心扉。
溪畔名簇涌,山石光如水。
直到夜深露浓苔湿以后,你才叫大驾归去。
一直淹留在美妙的山景中,黝黑的天幕里又听到猿啼清脆。
听见这清脆的猿声,使我想起家乡的老婆孩子。
明天就要向东出发了,但是今天的景象我会终身牢记。

注释
⑴商州,古商国也。在晋为上洛郡,在西魏为洛州,在后周为商州,在唐亦谓之商州,或为上洛郡。地有商山、洛水,依此立名,属关内道。使君,太守之称。石娥溪,当在仙娥峰下。按:《雍胜略》、《商略》、《陕西通志》:仙娥峰,在商州西十里,峰之麓有西岩,洞壑幽邃,下临丹水,古称栖真之地。李白尝游此。有曰:“暂出城东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云。是石娥溪,即仙娥峰下之溪也。所谓红泉者,其即丹水欤?
⑵《世说注》:《向秀别传》曰:秀,字子期,河内人,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善,并有拔俗之韵。
谢灵运诗:“剖守沧。”
郭璞《客傲》:“无岩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头陀寺碑》:“玄关幽键,感而遂通。”张铣注:“玄、幽,谓道之深邃也。”关键,皆所以闭距于门者。
⑸宋南平王铄诗:“徘徊去芳节。”梁元帝《纂要》:“春节曰芳节。”
⑹《后汉书》:陈蕃为乐安太守。郡入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
⑺摹帷,后汉贾琮事。
⑻颜延年诗:“山明望。”
谢灵运诗:“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⑽《孔子歌》:“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江淹诗:“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苏武诗:“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⒀《汉书·韩信传》:“北首燕路。”颜师古曰:“首,谓趣向也。音式究反。”鲍照诗:“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2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480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古诗简介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唐代伟大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翻译/译文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落梅花》的笛声,声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注释
⑴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迁客:被贬滴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⑶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落》,古代笛曲名。

赏析/鉴赏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诗展公众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留言薄|中国成年人诗歌界限网 ( 苏ICP备14046093号 )

GMT+8, 2024-9-20 15:08 , Processed in 1.7560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